20年來最低!中國陷入出生率困局,社保基金能否頂住壓力?

2020-12-11 手機鳳凰網

不要迴避,我國出生人口數量已經連續數年下降了!

最近看到了一組實打實的官方數據,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這一人口出生率也是自2000年以來的最低值

近十年我國出生率變化

一、全世界都在下降的出生率

2015年10月,我國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放寬,開始全面實施二孩政策。

政策實施後的第二年,我國出生人口數量回升到1786萬,是進入千禧年以來出生人口數量最高的年份。

但從2017年開始又連續出現下降,一直到2019年,人口出生率打破了2000年以來的最低值,發出了警戒信號。

不過,出生率下降趨勢並不是中國所獨有的,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世界性的問題

我們從7個發達國家、中國以及同樣有著14億人口的印度都可以看到,出生率均呈現出下降趨勢。

當然,發達國家早就過了人口紅利期,出生率下降速度相對要平緩很多。

中國從1970年開始經歷了生育率的快速下降,1980年總和生育率已經從6左右降至3以下,到20世紀90年代已降至替代水平以下。

中國和世界八國的生育率變化趨勢

雖然生育率下降是全世界的趨勢,但是不同收入的國家還是有所區別。

高收入發達國家的生育率最低,下降趨勢也最為平緩。

隨著收入水平層次的下降,總體生育率水平則上升,低收入國家的生育率最高。

其中,中高等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生育率下降趨勢最為明顯。

不同收入水平的收益率變化趨勢

二、為何生育率下降那麼可怕?

為什麼生育率持續下降,國家會覺得問題很嚴重,甚至要全面推行二胎政策呢?

這是因為生育率下降的同時,還伴有嚴重的老齡化。

所謂"老齡化社會",指的是60歲以上人口數量佔總人口數量10%以上,或者65歲以上人口數量佔總人口數量7%以上。

根據這個標準,中國在2000年就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了

更為恐怖的是,中國的老齡化進程發展極快。2019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達1.76億,佔比達到12.6%。

中國很可能在2025年進入深度老齡化階段,即65歲以上人口數量超過總人口的14%。

中國已經是世界老齡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到2035年就要進入超級老齡化階段了。

這個老齡化速度遠超美國等發達國家!

中國和其他國家的老齡化進程對比

根據聯合國預測,預計到2050年前後,我國老年人口數將達到峰值4.87億,佔總人口比例達到34.9%,屆時我國每三個人中就會有一位老年人,養老壓力可想而知。

中國老齡人口增長趨勢(數據來源:泰康)

此外,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和新興藥物的創新,以前困擾人類的致死性疾病正在逐漸變成可控制的慢性疾病,人類預期壽命大約每10年會增長2~3歲

預期壽命的增長,將會使得更多的老人帶病長期生存,進一步加劇我國的養老壓力,也會給我國的社保基金長期穩定運行帶來不小的挑戰!

生育率下降,將會導致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勞動力人口缺乏,給國家交社保的人口數量也會降低;老齡化程度加劇,又會導致社保支出金額增加。

一進一出,將會加大社保基金的收支缺口。

從2014年開始,我國社保基金已經連續6年出現收支缺口,2018年更是超過了6000億元。

與此同時,我國養老金發放卻每年在漲,今年已實現了16連漲。

這將導致社保基金收支缺口進一步擴大。

社保基金缺口日漸擴大

為了彌補社保基金缺口,國家財政從2011年開始就顯著提升了補貼比例。2018年補貼佔比已超過22%。

社保基金財政補貼比重擴大

此外,國家從2018年開始又在推動國資劃轉社保的工作,要求央企、國企按照集團母公司10%的股權比例劃轉社保

根據國企67萬億的資產規模來估算,預計完成劃轉的國資將超過6萬億元

目前,國資劃轉社保工作正在分三批次進行。

國資劃轉社保三批次共計6038億元

生育率下降和老齡化加劇的危害,在不遠的未來就會逐漸顯現出來,社保基金首當其衝,將承受巨大的運營壓力!

但無論是財政補貼,還是國資劃轉社保,都只能短時間內緩解社保基金的壓力,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三、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

出生率下降、老齡人口增多是一個大趨勢,全面放開"二胎政策"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不能抱太樂觀的態度,也永遠不可能再回到從前。

要在趨勢之下,從根本上解決社保基金承受的壓力,目前有兩條路可走。

一條路走起來可能大家心裡不是特別情願,就是延遲退休

還一條路走起來比較坎坷,但必須要走,就是養老體系"三支柱"建設

1、不情不願的延遲退休

先說這延遲退休。

今年11月,在國家"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已經明確指出將"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提到延遲退休

延遲退休喊了這麼多年,這下是要動真格的了。

正式實施後,預計每年會推遲幾個月的退休時間,逐步達到預設的退休年齡。

雖然很多人不希望延遲退休,但和歐美日等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國家相比,我國的退休年齡的確太早了。

日本普遍退休年齡在65歲以後,美國的退休年齡也在62歲到70歲之間。

而我國的退休年齡一直是男性60歲、女性50歲退休(女幹部年滿55歲)。

延遲退休年齡,可以有效延長勞動人口的工作時間,增加社保繳納時間,減少養老金領取時間,大大緩解社保基金的運營壓力。

所以雖然現在很多人不情不願,甚至有些牴觸情緒,但延遲退休的趨勢難以阻擋。

2、前路坎坷的養老體系"三支柱"

延遲退休可能還有些不情願,但養老體系"三支柱"建設確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第一支柱是大家最為熟悉的基本養老保險,這是屬於我國社保體系中的養老保障,在我國覆蓋率超過了90%。

第二支柱是企業年金/職業年金,機關、事業單位和國企參加就叫職業年金,民營企業參加就叫企業年金。目前第二支柱的參與是企業自願的。

第三支柱是個人商業養老保險,也是近年來國家大力推廣的保險。

養老保險制度"三支柱"體系

在這養老"三支柱"體系中,我國長期處於失衡狀態,嚴重依賴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和個人養老金的覆蓋面有限,資產份額也嚴重不足

截 2019年末,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基 累計結存6.29萬億元,全國企業年 積累基 總規模為1.80萬億元,第三支柱剛剛起步,規模尚小。

我國養老"三支柱"的資產規模

從養老金資產佔GDP的比重來看,2019年我國養老金總資產約佔GDP的12.27%。而全球養老金資產規模前22名的國家或地區的養老資產佔GDP的平均比重就已經高達67%。

我國目前養老金替代率僅有42.9%,低於國際勞工組織建議的最低標準55%,更是遠低於世界銀行建議維持退休前生活水平不下降的70%標準

僅僅依靠"第一支柱"基本養老金是遠遠不夠的,要想實現養老基金可持續發展,必須讓"第二支柱""第三支柱"也轉起來!

這方面我們倒是可以向美國學習。

美國是建立養老保險制度較早的國家之一,發展至今已形成非常成熟的"三支柱"體系。

比如著名的401k、403b計劃(屬於第二支柱),以及傳統IRA、羅斯IRA帳戶(屬於第三支柱)等。

美國養老保險三支柱體系

在"三支柱"體系建設過程中,我國也在做有益的嘗試。

比如稅優健康險、稅延商業養老保險,通過稅優、稅延政策,鼓勵我們普通消費者購買。

其中稅優健康險可以享受每年2400元(每月200元)的稅前扣除政策稅延養老保險每年起徵點可以提高12000元和應稅收入的6%的較低值,延稅到退休之後再按照7.5%的一口價稅率來徵收,還可以在年度個稅綜合彙算時抵扣個稅

三項可以抵扣個稅的保險項目

不過,稅延商業養老保險目前只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廈門市)和蘇州工業園區試點推行,試點範圍有限,因此保單總共只售出了4萬多張,收取保費1億多,和預期有較大差距。

而且,稅優健康險和稅延養老險在操作流程上略顯繁瑣,節稅、延稅力度也有限,因此缺乏吸引力,需要進一步的政策鼓勵。

儘管剛剛起步,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延遲退休和養老"三支柱"體系建設將會成為解決社保基金運營壓力的利器!

相關焦點

  • 社保基金到底有沒有缺口,為什麼很多企業還是按最低交費?
    同時每一年都是在不斷地劃轉中央企業單位的經營利潤,那麼通過劃轉中央企業單位的經營利潤也在不斷的衝,是我們社保基金的結餘。再加上每一年基本上社保基金都進行有效的投資,通過社保基金的有效投資年化收益率和回報率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不錯的,基本上都是大於5%~10%左右這樣的一個水平,所以這一系列的舉措,都保證了我們社保基金有一個較為充盈的結餘。
  • 如何管好保命錢 聚焦國外社保基金監管之日本篇
    現行制度模式的一些可商榷處,已經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社保基金的投資運營管理。所謂投資渠道的拓展問題根子就在這裡。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項懷誠  對社保機構的性質,我個人認為應該是公務員體制,不應該是事業單位。
  • 社保:繳納15年最低檔次社保,退休後每月可以領多少養老金?
    因此,現在繳納社保的人在增加,近年來,我國開始準備實施延遲退休,實行延遲退休的是中國的高齡人口在增加,新生兒的出生率變低,人口結構大幅變動,進入老齡化社會後,無論是否實施延遲退休,退休人員最關心的是退休後能領取的養老金金額到底是多少?    畢竟養老金是大部分老人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
  • 2018年新生兒出生率最低,2019也不多,90後女性為啥不願意生娃了
    而且以前周邊根本沒有所謂的「丁克」家庭,現在周邊的朋友中都出現了丁克.應該不止我周邊的人群是這樣,這現在是一個社會現象.看過相關些報導說,人均GDP高的國家,人口出生率越低,那麼中國的出生率受到了什麼影響呢?女性不生孩子的原因?
  •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發布2019年社保基金年度報告
    5、劃轉的部分國有資本,是根據2017年11月9日國務院印發的《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由國務院委託社保基金會負責集中持有的劃轉中央企業國有股權,單獨核算。  本報告披露全國社保基金、個人帳戶基金和地方委託資金(以下統稱社保基金)的投資運營和財務情況。
  • 《舞動全城》楊麗萍舞伴"頂住哥"跳高難度廣場舞
    楊麗萍舞伴現身擔任領舞,即便舞蹈功底過硬,但也直呼壓力山大。 舞團面試當天,農布定主受到了大家的關注,儘管身材微胖,但他的舞姿卻被蒲巴甲稱讚為「有氣質」。因為名字諧音,農布定主更是被親切地稱為「頂住哥」。誰也不會想到,這位「頂住哥」其實大有來頭。2003年,農布定主曾作為領舞,與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合作,參演了大型歌舞秀《雲南印象》,彰顯出非凡的舞蹈功底和技巧。
  • 2萬字全實錄 李克平首度解密社保基金的投資基因
    他帶領其團隊,作了大量的開創性工作,從無到有,建立社保基金的一整套投資體系,並在10多年的投資實踐中,逐步形成了適合中國市場的投資理念,尤其是其帶領團隊獨創的社保基金的資產配置理念,更是以出色的投資業績豐富了大型機構投資者的投資管理方法,得到了廣泛稱讚。在基金業成立20年之際,李克平接受了中國基金報記者的獨家專訪。
  • 我有社保年金儲蓄 為啥還要買養老基金?
    從2000 年以後,基本養老保險替代率持續下降。儘管經過連續十餘年的養老金待遇調整,基本養老保險替代率仍然處於較低水平,而國際勞工組織在《社會保障最低標準公約》中提出老年人養老金目標替代率應不低於55%。(數據來源:券商報告,根據1997-2016 年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計算得出。)
  • 博郡資金困局未解 知情人士稱公司要求員工自繳社保
    原標題:博郡資金困局未解 知情人士稱公司要求員工自繳社保    有知情人士對財經網表示,博郡汽車要求員工自繳社保
  • 東北生育率為什麼會成全球最低?人口問題不解決,一切都是空談
    從出生率(出生人口佔總人口比重)來看,黑龍江的出生率全國最低,僅為5.73‰,只有全國平均值的一半。遼寧和吉林也跟著墊底,分別為6.45‰、6.05‰。 正常情況下,一個國家的總和生育率要高於2.1,才能保證人口數量整體不下滑。日本2019年的總和生育率只有1.36,總人口數量已連續10年下滑。
  • 2019年社保繳費出新政策後,沒有錢連續交社保,養老金會變少嗎?
    2019年社保繳費出新政策了,為了減輕企業和個人繳費負擔,提出將採用全口徑計算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上下限,按新規定降低社保繳費基數後,今年社保費有所降低。不過也有很多地區社保費並沒有降低,出現上漲的情況,致使很多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保有非常有大的經濟壓力。
  • Choice數據揭秘社保基金掘金路線
    作為「國家隊」的代表,社保基金的一舉一動格外引人注意。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顯示,社保基金組合在今年一季度大舉加倉。  社保基金前十重倉股曝光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以社保基金持股佔流通股比例計,金鴻能源仍佔據社保基金重倉第一股寶座,此外,牧原股份、省廣股份和新文化等公司的社保基金持股佔比也排在前列。
  • 美國公布,2018年新生兒數量創32年低點!中國出生率如何?
    摘要:據美國最新公布的數據,2018年,美國的出生率創下32年最低。這一出生率對於川普來說,或許是新的危機?那麼,與美國相比,中國去年的出生率如何呢?這一數據相比與2017年下降了2%,並且這已經是該數據連續第四年下降。其中,15至19歲女性的出生率下降了8%,她們在2018年總共生育了17.9萬名新生兒。而在所有年齡段中,只有35至44歲的女性出生率出現了微弱的增長。另外,美國的一般生育率已經降到了59.0,這是美國開始有聯邦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
  • 我國「人口警報」已拉響,這地出生率接近0%,專家建議放開三孩
    而且南京、蘇州和天津等地出生率還不足10%,瀋陽就更讓人意外了,出生率只有0.04%,接近0%。據統計,遼寧省的人口數量大概有4400萬,其中60歲及以上的老人佔了2成以上,是我國唯一一個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呈負數的地方,這說明遼寧的老齡化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同時,全國各省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老齡化,隨著出生率的降低和人口結構的變化,中國的老齡化問題愈發嚴重。
  • 中國人口出生率迎來史上新低!
    實則從2016年開始,國內已經全面實施了二胎政策,人口出生率卻不斷下降,至今已連續五年。 人口呈現增長的年代在2010年至2016年,6年間從1588萬人上升到1786萬人,在此之後一直處下滑趨勢。 據人口出生率表顯示,2019年北方地區出生率普遍低,以東三省為主,上海、北京、江蘇等地也處在最低。
  • 統計局:2019年中國人口出生率10.48‰
    中國網地產訊 1月17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介紹2019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並答記者問。金融時報記者:我想問一下,我注意到2019年中國人口出生率是10.48‰,這是有史以來最低的數值,請問這對中國經濟有什麼影響?這和2016年放開全面二孩之後,人口出生率依然有下降趨勢,請問中國政府應對這樣的情況將採取什麼措施?
  • 全國社保基金2019年退出7家公司前十大股東 近期又要減持交行
    其實早在2019年4月,社保基金會就計劃減持交通銀行的2%股份。當時社保基金會的具體減持計劃為三個月內(2019年7月24日前)累計減持不超過7.43億股,即不超過交行總股本的1%;六個月內(2019年10月24日前)累計減持不超過14.9億股,即不超過交行總股本的2%。
  • 社會保障基金&社保基金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籤署第667號國務院令,公布《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自2016年5月1日起施行。國務院28日發布了關於社會保障基金管理條例。《條例》指出,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採取市場化的投資方式,投資範圍包括境內外的存款、股票、證券投資基金(security investment fund)等。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與社保基金,也就是社會保險基金不同。
  • 深度解讀萬億國資劃轉社保基金:為什麼?怎麼花?劃多少?
    截至2016年,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約3.7萬億元,比上年增長8.4%。雖有個別省份出現養老保險基金結餘「耗盡」的現象,但國資劃轉社保明確不會大量變現,不會用於應對短期支付壓力。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金維剛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劃撥國有資本充實社保資金,主要是解決國有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初期遺留的已經參加工作的企業員工沒有繳費而視同繳費形成的缺口問題,有利於實現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發展,為應對未來我國進入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養老保險基金支出壓力不斷增大而做好戰略儲備。
  • 國務院: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 實現代際公平
    央廣網北京11月19日消息(記者何源)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近年來,人口老齡化造成的養老保險基金支付壓力日益增大,如何建立一個有效的應對機制,來確保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能夠穩定、持續地運行下去,成了學界和社會輿論一直關注和討論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