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一下膽汁、膽囊、膽結石三者的愛恨情仇

2020-12-20 知帆健影

話說人體之內有一器官名曰肝臟,肝有一子名曰膽汁。膽汁成年後便離開了肝細胞母親了胃裡和腸道裡工作。在去工作的途中它邂逅了膽囊,兩人因非常投緣很快結合,於是膽汁就在膽囊那住了下來,從此過上了夫唱婦隨的幸福生活。工作忙時膽汁就加倍的努力,勤跑快出。工作不忙時膽汁就待在家裡。天長日久、時光荏苒。由於重複勞動,膽汁便對工作失去了興趣,漸漸的變得懶惰了起來也不再積極地去工作了。有一天說還要在家歇息一段時間,誰曾想它在家這一歇不打緊,卻引來了一場禍端。

原來膽汁有一叫膽汁在工作的過程中發展了一個叫膽結石的情人,這事膽囊知道,有幾次膽囊想把它從他們中間排解出去卻沒有成功。自己由此生病也變得羸弱不堪。毫不客氣的說,當膽結石出現之日起,便成為膽囊揮之不去的夢魘,也就是膽囊生病之日。膽囊本想自己好點再與膽汁和膽結石理論,不曾想膽結石得寸進尺終於有一天居然堵在了他們的家門口。膽汁待在家裡不敢出來,膽囊由於這些年被膽結石折磨得已疲憊不堪、傷痕累累,本就對生活失去信心,再加上此次的堵門事件,更是給了膽囊最後的致命一擊,無奈之下膽囊最終選擇與膽結石同歸於盡,以死明志。最終膽囊連通結石被一起切除。只留得膽汁孤身一人在世上悔恨終生!

人物介紹:

膽汁

膽汁是由肝細胞分泌產生,在非消化期膽汁經肝管轉入膽囊儲存,在消化期膽汁可直接由肝臟和膽囊大量排入十二指腸參與消化。成人每日分泌膽汁約800-1200ml,其中97%是水,其他成分主要是膽汁酸與膽鹽、膽固醇、磷脂和膽紅素等。膽汁一般呈中性或弱鹼性,它的主要工作:

1. 乳化脂肪:顧名思義就是把大塊的脂肪乳化成液態的能溶於水的微粒而被腸黏膜吸收。他還能刺激胰激脂肪酶的分泌並且使其被激活,還能水解脂類,促使脂肪、膽固醇和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這裡也為大家澄清一個真相,因為一直有人覺得是膽汁把脂肪分解掉的,其實不是。真相是脂肪只是把脂肪的長鏈給剪斷,把長鏈變成了短鏈,把脂肪的形態從固態的塊狀變成液態,而脂肪的組成分子並沒有發生變化。真正把脂肪分解掉的是脂肪酶,他才是真正消滅掉脂肪的物質,而膽汁一直在替他背鍋。大家也可以這樣理解,脂肪液化的過程就是冰變成水的過程。而脂肪酶才是讓水分子產生化學變化變成氫和氧的物質。

2. 膽鹽有抑制腸內致病菌生長繁殖和內毒素形成的作用;

3. 刺激腸蠕動;

4. 中和胃酸等。

膽囊

膽囊呈梨形,位於肝臟膽囊窩內。體長5-8cm,寬3-5cm,容積40-60ml,因膽汁反流入口味苦,老百姓也稱其為「苦膽」。膽囊的作用:

1. 濃縮儲存膽汁:膽囊要在24小時內接收約500ml的膽汁。膽囊黏膜吸收水和電解質的功能很強,能將膽汁濃縮5-10倍儲存在膽囊內。

2. 排出膽汁:當人體進食時,膽囊會收縮,膽汁會被排進十二指腸用於消化食物,每次排出的量與食物的種類和量有關。

3. 分泌功能:每天分泌20ml黏液蛋白用來潤滑和保護膽囊黏膜。

膽結石

根據斷面和成分可分為三類:

1. 膽固醇類結石:此類結石包括純膽固醇類結石和混合性結石。後者有膽固醇、膽紅素、鈣鹽等多種成分組成。

2. 膽色素類結石:分為膽色素鈣結石和黑色素結石;

3. 其他類結石:有碳酸鈣、磷酸鈣和棕櫚酸鈣為主的少見結石。

故事講完了,按理說本該是一個喜劇的故事卻因膽囊的懦弱,膽汁的懶惰和不負責任以及膽結石的橫加阻撓最終釀成了悲劇。由此我們可以做如下防範以提醒世人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三者的關係分析:

因為急性膽囊炎是由膽囊管梗阻和細菌炎症引起,而其中95%以上病人有膽囊結石。慢性膽囊炎病例中90%的病人有膽囊結石。當結石堵塞膽道,當膽汁因膽道堵塞、梗阻變的瘀滯就會造成膽囊感染,而反覆的感染和炎症可促進結石的形成並進一步加重膽道梗阻。尤其是因結石梗阻造成的急性的膽囊炎症若不及時處理會造成膽囊壞疽、膽囊穿孔、膽道出血等嚴重併發症。若此等嚴重的併發症產生,大夫往往會採取的措施便是切除膽囊以絕後患。所以在這個事件中三者均有責任,也均是輸者。

預防措施

1. 吃早餐:假如頭天晚上是7點吃飯,第二天早上7天吃飯,這中間就間隔了12個小時,膽汁要在膽囊內儲存至少10小時作用,如果推到中午12點再吃,那膽汁在膽囊內停留的時間更久,膽汁煩,膽囊也煩,時間一久嫌隙就是這麼產生的,膽結石(第三者)也是這麼來的。

2. 飯後早臥床:飯後臥床由於身體曲位會導致阻礙膽道口的通暢從而使膽汁排出的不暢,

造成膽汁瘀滯。飯後一定要少臥床,保持膽道通暢,讓膽汁麻溜的去做他該做的工作,不給他偷懶的藉口。

3. 少吃油膩和高膽固醇類食物:高膽固醇類食物會加重膽汁工作負擔,一旦膽汁不足和偷懶,高膽固醇沒被很好的消化那麼就極易形成膽固醇類結石。生活中要少食用高膽固醇類食物,不光易形成結石也易致人肥胖。反過來說肥胖人群長結石几率也要比體重正常人群大的多。

4. 運動很重要:有人喜靜少動,缺乏運動會導致肌力不好,膽囊收縮無力,膽汁排出阻滯,膽固醇結晶析出,易形成結石。所以要多運動,增加膽囊收縮力。

相關焦點

  • 得了膽結石,要被切掉整個膽囊,那些沒有膽囊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膽結石很多人都聽過,我們可以理解為膽囊裡面長了一些跟石頭很像的物質。上周就有一位朋友肚子疼的要死要活的,差點暈厥過去,被診斷出來膽結石,然後做了膽囊切除手術。為什麼不吃早餐易得膽結石?這主要是因為膽囊內膽汁在晚飯後開始儲存,若次日不吃早餐,經過大概12小時的貯存、濃縮,膽汁中的膽固醇的飽和度增高,容易形成膽固醇結晶,日復一日逐漸形成結石。
  • 為什麼長了膽結石,醫生一般更建議切除膽囊?聽聽醫生怎麼說
    膽囊和肝臟靠在一起,很多人認為膽汁是膽囊分泌的,其實分泌膽汁的是肝臟,而膽囊的作用是促進各種維生素和脂肪吸收。但是膽囊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如果經常暴飲暴食,食用高脂肪的食物,就會導致膽汁分泌異常,逐漸析出結晶沉積形成結石。
  • 治療膽結石只能切除膽囊嗎?未必!
    隨著大家的生活條件逐漸提高,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也是大家餐桌上的常見餐品,也導致了很多人受到了肥胖的困擾,在外科上,肥胖容易誘發多種疾病,其中也是膽結石疾病發生的重要因素,特別是現在人生活節奏較快,很多人圖省事,不吃早餐,或者生活不規律,熬夜喝酒等,造成了結石病逐漸增加。
  • 膽結石為何大多要切除膽囊?提醒:出現這種情況,早切早好
    膽結石為何大多要切除膽囊?提醒:出現這種情況,早切早好就在前些日子,二姐夫因膽囊炎而被迫入院,經過檢查之後疑是由膽結石導致的膽囊發炎,經過治療之後病情得以控制,當時醫生建議它做膽囊切除手術。膽結石為何大多要切除膽囊?提醒:出現這種情況,早切早好按理說,那麼大一個膽囊裡有幾粒小石頭應該沒多大影響。有些人做手術時,可以看到裡面的石頭很多,有的甚至都有小指頭那麼大,可見這石頭陪伴了他多少年了。基於這樣的想法,懷揣僥倖的心理,二姐夫就這樣回家休息了。
  • 患了膽結石一定要切除膽囊?術後還會長石頭?答案都在這
    48歲的張女士在十五年前,因為膽結石嵌頓疼痛,接受了「膽囊切除手術」。但是,術後不久再生結石,期間反反覆覆接受了兩次手術。2019年6月又再次復發,當地的醫生告訴她結石是長在肝膽管,如果再手術需要切除部分肝臟,並且手術風險也會增大。
  • 為什麼得膽結石的人越來越多?得了膽結石,要切除膽囊嗎?
    膽結石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個問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們飲食習慣的改變,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都出現了這個問題,到底跟哪些原因脫不了干係呢?如何才能預防?出現的話,一定要切除膽囊嗎?此文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 膽汁、膽紅素、膽囊都是什麼?黃疸是怎麼回事?
    膽囊的功能(1) 儲存膽汁:當人在未進食的情況下,膽汁是儲存在膽囊內的,當食物消化需要的時候,膽汁會由膽囊排出,所以膽囊被稱為膽汁的倉庫,同時它又起到緩衝膽道壓力的作用。(2) 濃縮膽汁:金黃色鹼性肝膽汁中的大部分水和電解質,由膽囊黏膜吸收返回到血液中,留下膽汁中有效成分儲存在膽囊內,變成棕黃色或墨綠色呈弱酸性的膽囊膽汁。(3) 分泌粘液:膽囊黏膜每天能分泌稠厚的黏液20ml,保護膽道黏膜,不受濃縮膽汁的侵蝕和溶解。
  • 膽結石是怎麼形成的?低碳生酮飲食和膽結石的關係
    我之前,專門寫過一篇膽結石的科普文章,寫了早餐和膽結石的關係,今天我們再來講一下,低碳生酮飲食和膽結石的關係。膽結石是如何形成的?膽結石,是指膽道系統,包括膽囊和膽管的任何部位發生結石的疾病。明白了這「石頭」,讓我們來複習一下關於這些身體器官的知識。→ 膽囊在身體中很一個「倉庫」,它儲存的貨物是膽汁,而膽汁在肝臟中生產,並通過膽管「輸送線運送到膽囊中。
  • 膽囊被切除,壽命會減短?膽結石初期,身體有徵兆,希望你沒中招
    膽囊在身體中,是屬於一個默默無聞的部位,它主要有儲存、濃縮膽汁的作用,肝臟分泌出的膽汁,儲存膽囊處,然後參加身體的消化工作。在多數人的思想中,消化都需要腸胃來進行,以至於膽囊就被忽視了。其實膽囊也是很重要的,若是不注意養護,也容易出現問題,膽結石就是現在常見的一種疾病,患有的人群也在不斷的增多,不同年齡段的人都可能出現。膽結石出現後,對身體的損害也比較大,若是不注意處理,後期發展嚴重,可能需要被切除,到時損害就大了,切除膽囊,人們最關心的就是會不會影響到壽命?身體有怎樣變化?
  • 不吃早餐真會長膽結石?
    小編回來特地查了一些關於不吃早餐的危害,今天正好和大家分享一下。 肝臟每天為我們製造膽汁,不吃飯的時候,膽汁儲存在膽囊裡,膽囊把稀薄的膽汁濃縮90%;吃飯的時候,膽囊把濃縮後的膽汁排進小腸,幫助我們消化食物中的脂肪(油脂)營養。不吃早飯,那膽囊裡的濃縮膽汁就排不出去了。
  • 三大因素讓女性易得膽結石 喝咖啡能預防?(圖)
    然而大多數人不知道膽結石與不良飲食習慣密切相關。據統計,女性患上膽結石的機率是男性的2-4倍,因為女性在雌激素的作用下膽汁容易淤積在膽囊裡,加之她們喜靜少動、熱衷減肥、飲食過量、不吃早餐等壞習慣都是膽結石的高危因素。因此,肝膽專家表示,女性更要注意自己的生活習慣,一日三餐規律飲食,尤其是早餐不能不吃,而且最好是葷素搭配、幹稀結合。
  • 膽結石10年不肯手術 結果膽囊"中風"了 ! 差點喪命
    否則大量的血液和膽汁流入腹腔,後果不堪設想。」回憶起幾天前的搶救,杭州紅會醫院微創外科主任醫師譚群亞依舊捏了一把汗。而患者洪女士卻很是困惑,「我只是肚子有點痛,之前因為膽結石也發過幾次,怎麼就差點沒命了?」  譚群亞告訴記者,洪女士所經歷的絕非膽結石發作那麼簡單,而是「膽囊大出血」。跟腦中風一樣,這是膽囊中風了。
  • 膽囊對人體有多重要?摘除有何後果?醫生:非萬不得已,別切
    不少人對膽囊不了解,也不清楚其在我們身體有什麼用處。其實膽囊是一個囊袋狀器官,主要是用來濃縮和儲存膽汁的,其位於右側肋骨下緣分,簡單來說就是在肝臟的後面。一般在正常情況下,肝臟所分泌的膽汁會在膽囊儲存並濃縮。
  • 切除膽囊的人,身體會有哪些變化?膽囊什麼時候非切不可?
    首先我們要清楚,膽汁不是膽囊分泌的,膽囊只是一個儲存膽汁的地方,分泌膽汁的是肝臟,肝臟分泌了膽汁後會先存到膽囊,然後等需要的時候,再從膽囊排出來,經過一段細細的膽管,排到腸子,從而參與食物的消化。各種可能影響膽汁成分的因素都有可能增加膽結石的風險,比如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代謝逐漸退化,膽汁內的各種成分比例發生變化,膽固醇比例的上升就容易導致膽固醇在膽囊內沉積,日積月累就會形成結石,這種現象特別多見於40歲以上的肥胖女性。
  • 低碳飲食和膽結石的關係
    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飲食會改善或惡化膽結石嗎?這是一個常見的問題,答案很有趣。 膽囊儲存膽汁,這是一種在肝臟中產生的黃綠色液體,膽汁用來消化您所吃的脂肪。問題是:吃脂肪對膽囊是否有利?
  • 預防膽結石要注意什麼?這5個飲食習慣可能得膽結石
    膽結石又叫做膽石症,是一種膽囊或者膽管裡面發生了結石症狀的疾病,而當膽囊內產生結石後,就會刺激膽囊黏膜,就有可能會引起慢性膽囊炎症,如果是在膽囊管或者膽囊頸部產生結石,就有可能會產生感染,形成急性膽囊炎,而膽結石這種病症和我們日常飲食有一定的關係。
  • 小小的膽囊,為什麼會長出成百上千顆結石?傷膽6件事別再做!
    2011年10月,四川在線,報導了一個案例,一個老人膽囊手術,膽囊裡面膽汁都沒有了,取出兩千多克結石,光數這些結石就花了半個多小時。小小膽囊為什麼能長出這麼多結石?不良的生活習慣是主要原因!1.不吃早餐不吃早餐,導致經過一夜,膽囊分泌的膽汁無法順暢排出去,造成膽汁淤積,膽汁長時間沉積在膽囊裡,逐漸形成產生結石。
  • 膽囊有何作用?切除對身體有何影響?這樣做護好膽囊
    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胃腸道,其實更重要的是肝臟以及胰腺,其中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說到肝臟那麼就不得不提膽囊,俗話說「肝膽相照」,而膽囊位於肝臟後方,負責濃縮以及儲存肝臟產生的膽汁。膽囊除了負責儲存以及分泌膽汁外,還起到著濃縮膽汁、分泌黏液、調節膽管內壓力的作用。
  • 哪些情況要切除膽囊?切除膽囊之後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膽囊,估計大多人都是很少聽說,要知道它在人體中承擔著重要作用。膽囊位於右方肋骨下肝臟後方的梨形囊袋構造中,屬於在肝臟的膽囊窩裡,膽囊作為人體儲存膽汁、濃縮膽汁的器官,它雖然不能分泌膽汁,但它能夠像倉庫一樣儲存膽汁,一旦被切除以後,患者的儲存功能會降低很多。
  • 膽結石的形成,可能與這2個因素有關,留意一下
    先來簡單解釋一下膽結石。這種疾病其實就是膽囊裡或膽管裡形成了難以消掉的結石,目前已經成為了一個很常見的疾病,在數據上來看,中國目前患上膽結石的人數雖然比西方國家低,但是在某些程度上還是很高的,而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習慣也加入了很多不健康的元素進去,所以膽結石的發病率相較於以前也有大幅提高。膽結石的形成原因也有很多,我們今天來看看這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