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熱點:「一帶一路」試題(中)

2021-03-05 高考地理

安徽省黃山市2015屆高中畢業班第二次質量檢測文綜地理

34.(26分)根據材料和圖7,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近年,為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我國提出了「一帶一路」的國家發展戰略。「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其貫穿歐亞大陸,東邊連接亞太經濟圈,西邊進入歐洲經濟圈。「一帶一路」作為國家戰略,對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布局、城鎮化發展等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1)指出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貿易時出發和返航的季節,並說明理由。(11分)

(2)從地理角度,簡述國家「一帶」戰略的實施對我國中西部經濟發展帶來的有利影響。(15分)

答案:


紹興市2015高三教學質量檢測

37.(26分)根據下列材料,完成(1)~(3)題。

材料一:長安(今西安)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陝西省在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定位於「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溝通內陸與亞歐大陸橋和絲綢之路的交通樞紐、承接東部乃至全球產業轉移的重要區域、絲綢之路經濟帶最大的物流中心、融匯亞歐豐富多元文化的重要平臺。

材料二: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示意圖(圖1)、2014年陝西省產業結構統計圖(圖2)、陝西省地形坡度空間差異圖(圖3)。


(1)根據信息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陝西省定位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有利區位條件。(10分)

(2)從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別簡析甲、乙兩區域地形坡度小的原因。(8分)

(3)人類對河流的開發利用主要有灌溉、航運和水能開發等。某班學生在對陝西境內秦嶺以北河流開發利用的探討中有下列兩種觀點,請選擇其中一個觀點,進行分析評價。(若兩種觀點都作答,按第一個答案賦分)(8分)

觀點1:渭河平原地區經濟較發達,交通運輸量大,應大力開發渭河的航運,以緩解運輸壓力。

觀點2:北部高原區地形坡度大,應大力開發水電,解決農村生活能源,保護高原區植被。

答案:

(1)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對外聯繫歷史悠久;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中間位置,區際聯繫較便利;區內鐵路、公路等交通條件較好;已有較好的產業結構和較強的經濟實力;教育和科技力量較強;歷史文化之地,人文旅遊資源豐富等(每點2分,答出其中5點,其它合理的答案酌情給分)

(2)甲地降水量小,流水侵蝕作用弱(2分),以風力作用為主(2分)。乙地地勢低(2分),流水沉積作用明顯(2分),地勢比較平緩。

(3)觀點1:不正確(2分)。該區域河流徑流量小、季節變化大(水量不穩定)(2分);含沙量大,河道淤積(2分);結冰期長(2分),通航條件差。

觀點2:不正確(2分)。該區域河流徑流量小、季節變化大(水量不穩定)(2分);水土流失嚴重,河流含沙量大(2分),修建的水庫泥沙易淤積(2分)。

(若兩種觀點都作答,按第一個答案賦分。其它言之有理的答案酌情給分)

2015年長沙市高考模擬試卷

36.(24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000多年前,東起長安(今西安)、西達羅馬的「古絲綢之路(如下圖)」曾是連接中國與亞歐各國的貿易通道,經過歲月變遷,21世紀初,貿易和投資在古絲綢之路上再度活躍。


材料二: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包括西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五省區,西南重慶、四川、雲南、廣西等四省市區。2013年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演講時提出:這一地區資源豐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將對世界經濟產生重要影響。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東邊牽著亞太經濟圈,西邊繫著發達的歐洲經濟圈,是「世界上最長、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大走廊」。

材料三:「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唐代詩仙李白的這首《關山月》中的「天山」是指祁連山。因石油工業興起,近來,新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玉門根據自身條件,提出了發展特色優質農業、努力發展以旅遊為中心的第三產業、以及以「『風』『光』大道」為核心,積極發展清潔技術產業的戰略構想。

(1)簡述材料一圖中A河(我國新疆境內)的主要特徵。(8分)

(2)為了快速發展新絲綢之路經濟帶,中國與中亞等其他國家應該從哪些方面加強合作?(6分)

(3)請分析玉門人提出走「風」 「光」大道,積極發展清潔技術產業的戰略構想的原因。(10分)

答案:

(1)A河為(我國最大的)內陸河;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流量小,有夏汛,流量季節變化大;有結冰期。(8分)

(2)①加強政策溝通,本著求同存異原則,在政策和法律上為區域經濟融合「開綠燈」;②加強道路聯通,儘快打通從太平洋到波羅的海的運輸大通道,為各國經濟發展和人員往來提供便利;③加強貿易暢通,沿線各國應該消除貿易壁壘,降低貿易和投資成本;④加強民心相通,加強人民友好往來,增進相互了解和傳統友誼,為開展區域合作奠定堅實民意基礎和社會基礎。(6分)

(3)石油工業的發展使當地出現石油資源枯竭、生態破壞和環境汙染等問題;玉門離冬季風源地近,大風天數多,風力級數大,風向穩定;玉門地處河西走廊西部,南有祁連山脈,北有內蒙古高原,走廊地形與風向一致(,形成地形的狹管效應);玉門地處中緯度,氣候乾旱,光照充足,日照時間長;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可再生、清潔無汙染,有利於改善能源結構;政策扶持;市場需求量大。(10分)


相關焦點

  • 「年輕人不要熬夜」「一帶一路」成高考質檢試題
    【文綜】時代特點鮮明「一帶一路」入題歷史福州八中高三歷史集備組長林琴認為,此次試卷最大的亮點是試題設問角度新穎,學生能熟練地從政治、經濟、思想等角度去分析歷史問題。地理福州八中高三地理集備組長陳學軍認為,今年省質檢地理試卷的選擇題總體難度不大,內容涉及城市功能、人口問題、工業區位、生態、氣候、太陽輻射、地球運動等方面知識技能,涵蓋面較廣,設問合理。綜合題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設問對象切合今年高考熱點,總體設問合理,難度不大。對接下來的複習,陳學軍建議,第一,回歸課本,落實雙基。
  • 2017高考文綜試題分析:從一帶一路到共享單車熱點多題量大
    一如既往,大熱的「一帶一路」、通州考古、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共享單車、天舟一號以及京津冀協同發展等社會熱點,都進入了北京卷的文綜考題。走出考場的考生表示,文綜難度不大,但是題量偏多;時事熱點多但在平時複習中都得到了一定的訓練。走出考場的考生表示,文綜難度不大,但是題量偏多。
  • 無錫市北中學名師:高考地理試題不迴避熱點!
    近年來,江蘇高考地理試題以圖表為載體,通過真實的地理情境,考查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思維發散能力、創新意識、環保意識等。系列專題《高考"臨門一腳"》,今天(6月16日)約請設有江蘇省減災教育課程基地、獲得國家級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的無錫市北高級中學名師推出第七篇:地理。
  • 北京:「一帶一路」成文綜考題 小論文似申論
    文綜題量大 與社會熱點貼合度較高昨天上午11點半左右,考生們完成綜合科目考試。不少學生表示,今年的文綜試題量較大,有一定的難度,但與社會熱點貼合度較高,例如「一帶一路」、「冬奧會」、「京津冀協同發展」均出現在考題中。
  • 南師附中正高級教師評析2020江蘇高考地理試題
    新華網南京7月10日電(龐雪汀)7月9日下午,2020年江蘇高考地理科目考試結束。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正高級教師徐國民評析地理科目試題,評析內容如下:  2020年江蘇省地理高考試卷,發揮高考「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核心功能,堅持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突出知識為基、能力為重、素養為先、價值為本,重點考查學生的地理學科基本素養。試卷關注學科前沿發展動態,聚焦社會經濟發展成果,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凸顯地理學科特色。
  • 京津冀協同發展進入高考試題
    原標題:文綜「太燒腦」理綜「很生活」   昨天下午5點,隨著英語考試結束鈴聲的打響,2015年北京高考正式落下帷幕。在昨天的文綜考試中,一帶一路、APEC假、北京張家口聯合申辦冬奧會、京津冀協同發展等社會熱點話題均出現在試卷中,考生們反映試題綜合性更強,題目燒腦,想拿高分不容易。
  • 作文素材要熟悉 關注一帶一路等熱點
    成外名師提醒考生,最後備考階段要適當回歸教材 作文素材要熟悉 關注一帶一路等熱點   ■天府早報記者胡佳妮  距離2018高考還幾天,對於大多數考生來說,調整心態,適度複習才能更好備戰。語數外三科還有哪些知識點可以突破?考生該如何制定複習計劃?
  • 2018重慶高考文綜解讀:考查熱點問題 設問角度創新
    華龍網6月8日19時10分訊(記者 祝可)今(8)日上午,高考文綜、理綜科目結束。針對重慶地區考生所用的2018年全國卷Ⅱ文綜試題,重慶外國語學校3位名師進行了解讀。據悉,今年試題依舊突出考查學科的核心素養,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呼應社會熱點問題,設問角度創新。
  • 長郡梅溪湖中學名師點評地理試卷:聚焦學科核心素養
    從引用的素材看,緊密結合熱點,如36題通過中國對俄羅斯的能源開發和港口建設來考查「一帶一路」,37題考查東北松嫩平原小尺度區域生態環境,1-3題考查高端設備製造業,而9-11題則通過旅遊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情境考查區域認知與地理實踐力,也同時考查學生對於中國國情的掌握,利於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 基教研專家評2019年北京高考文綜地理試題
    2019年是北京市高考文綜考試的收官之年,試題密切結合北京市地理教學實際,穩中求新,穩中有變,體現首都特色。試題難度適中,聚焦地理學科核心素養,注重考查地理的學科方法和邏輯思維,體現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充分發揮高考的選拔和育人功能。為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做出有益的探索,對高中地理教學具有良好的導向作用。
  • 蹊徑尋理 | 2019高考地理考什麼?小蹊的15大猜想……
    對於未來的高考地理我們需要理清幾個東西:為什麼要高考?首先來看看高考的總目標——立德樹人、服務選拔、導向教學。高考怎麼考?農業區位、農業可持續發展;工業區位因素、工業集聚、工業可持續發展;交通發展、影響交通布局的因素及建成後對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影響等;區域自然特徵及區域可持續發展;區際協調發展、區域究竟要如何精準扶貧;區域間的差異對區域發展影響、傳統文化中的地理知識等都有極大可能在試題中出現。
  • 2017熱點素材|網際網路+和一帶一路
    2017高考熱點素材網際網路+和一帶一路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舉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會議,讓我們在這裡認真看看一帶一路的素材吧,順便加點網際網路+的料!論壇的主題是:加強國際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實現共贏發展。
  • 試題糅合時事熱點 高考複習也需關注抗疫生動素材
    高考延期,廣大高三學子不僅在全力備戰高考,而且也在與全國人民一道共同抗疫。疫情引發的種種社會熱點,尤其是眾志成城抗擊疫情中湧現出的可歌可泣事跡,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高考複習「素材」,且融會於各個學科之中。
  • 專家點評北京高考文綜地理試題:情境多樣 密切聯繫生活
    2019年北京高考文綜地理學科命題繼續堅持以「課程標準」和「高考說明」的要求為依據,貫徹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和北京市教育大會的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2019年是北京市高考文綜考試的收官之年,試題密切結合北京市地理教學實際,穩中求新,穩中有變,體現首都特色。
  • 2017最新高考作文素材: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是什麼?
  • 【熱點地理第281期】馬達加斯加香草
    2021年高考複習備考免費連接(部分)【熱點地理第231期】高考地理備考中必須掌握的上百個地理新名詞1(詳解版)【熱點地理第232期】高考地理備考中必須掌握的上百個地理新名詞2(詳解版)【熱點地理第233期】高考地理備考中必須掌握的上百個地理新名詞3(詳解版)【熱點地理271
  • 教育部命題組解讀:2020高考試題和2019高考試題有什麼區別?
    文科Ⅱ卷第5題以「一帶一路」知識測試為情境進行設計,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社會和經濟發展。 理科Ⅱ卷第4題結合「嫦娥」四號實現人類歷史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的技術突破考查近似估算的能力,反映我國航天事業取得的成就。這些試題都發揮了思想教育功能,體現了對考生德育的滲透和引導。
  • 【熱點地理第280期】中衛香山壓砂西瓜
    2021年高考複習備考免費連接(部分)【熱點地理第231期】高考地理備考中必須掌握的上百個地理新名詞1(詳解版)【熱點地理第232期】高考地理備考中必須掌握的上百個地理新名詞2(詳解版)【熱點地理第233期】高考地理備考中必須掌握的上百個地理新名詞3(詳解版)【熱點地理271期】攔沙壩、石籠壩、格柵壩
  • 河南省實驗中學名師點評高考地理試題:難度呈下降趨勢 核心素養再...
    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6月8日上午,高考大項文理綜考試結束,今年的試題情況如何,考生對考題的適應性如何?大河網記者連線採訪到河南省實驗中學高三地理教師謝京川,為考生和家長送上第一時間地理題目解析。試題結構選擇題的1.2.3.4.5.7.8屬於人文地理,6.9.10.11屬於自然地理;綜合題第36題屬於人文地理,37題屬於自然地理。90分的必答題部分自然地理38分,人文地理52分,人文地理比重波動上升。中國地理36分,世界地理54分,世界部分比重較大。
  • 【大專題】高考地理中常常以「海」為背景的試題思維模型來了!
    二、重點對象記心中1.值得關注的海域海域考查主方向我國的四大鄰海、南亞的孟加拉灣、西亞附近的阿拉伯海海域、非洲莫三比克海峽海域、地中海海域海上交通、港口建設、海洋資源開發、海洋災害、「一帶一路【微專題】高考地理 農業覆蓋技術5.四篇關於地理與疫情的文章集合6.【微專題】高考地理年年考農業,如何考新型農業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