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6月8日上午,高考大項文理綜考試結束,今年的試題情況如何,考生對考題的適應性如何?大河網記者連線採訪到河南省實驗中學高三地理教師謝京川,為考生和家長送上第一時間地理題目解析。
試題結構
選擇題的1.2.3.4.5.7.8屬於人文地理,6.9.10.11屬於自然地理;綜合題第36題屬於人文地理,37題屬於自然地理。90分的必答題部分自然地理38分,人文地理52分,人文地理比重波動上升。
中國地理36分,世界地理54分,世界部分比重較大。
選修題目中,旅遊地理和環境保護都強調了環境的重要性,其中旅遊地理偏人文,環境保護偏自然。
試題結構整體較穩定,但也有變化,就是綜合題沒有考察中國地理,11個選擇題中有9個是屬於中國地理範疇的。
重視學科素養
1.工業這個考點分兩部分呈現,選擇題中鄉村企業和綜合題中澳大利亞的汽車工業,兩部分試題都強化素養,不能依靠死記硬背的區位因素和工業集聚以及分散。鄉村企業的抱團飛地屬於企業創新,要有深厚的企業文化底蘊,站在發展的角度去看問題。
2.人口和交通的考察也很有新意,即強化了歐盟人口老齡化問題又凸顯了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東北地區交通線更是突出發展變化中交通運輸地位的改變。
3.河流和湖泊(裏海)的考察側重了基礎知識,河流和湖泊的變化其實是考察地質作用的過程,用動態的觀點去審結論。
三.勇於突破,方式創新
1.突破:不迴避2018年高考題考點,河流和湖泊繼續作為主要考點來考,這就是第一個突破;兩道綜合題共計56分都考察世界地理是第二個突破;多年來一直都考的農業考點這次沒有涉及,這應該是第三個突破。
2.創新:通過鄉村企業「抱團飛地」發展模式,可以讓學生直觀的感受社會發展的變化以及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通過河流湖泊的變化,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地質過程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注重把知識聯繫實踐的一個過程;通過澳大利亞汽車工業的發展歷程可以讓學生總結工業發展歷程中遇到的挫折,並且總結教訓得出有利於汽車可持續發展的具體措施。
四.展望未來,充滿信心
1.近三年,試題難度逐步呈下降趨勢,但核心素養再加強;考點簡化,但是注重分析說明,也就是需要學生學會分析問題,知道顯而易見的事實並能得出結論。
2.區域地理繼續強化,無論是中國地理還是世界地理,都要強化區位和區位的可持續發展,要學會用動態的觀點去分析現實中的問題。
3.鞏固基礎知識,未來任何時候想通過高強度的去刷題提成績都是行不通的,學生要學會用基礎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理論聯繫實際。
4.考點多,但易考的考點要善於總結,難繁偏舊時代已經結束,我們現在處於學科素養的新起點新跨越階段,尤其是地理,不排斥熱點但也不能只抓熱點而忘記根本。只要遵循科學的學習方法,最後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