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資訊|孔子後裔四次南遷,蓋蒼山下,桃花溪畔

2020-12-19 百聞每日精選

浙江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

1、孔子後裔四次南遷,蓋蒼山下,桃花溪畔

力洋孔村人多姓孔,是孔子後裔,村莊隸屬寧海縣力洋鎮,因此而名力洋孔村。孔子是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人,即現在的山東省曲阜市,那麼孔子後裔為什麼來到了寧海的這個偏遠村落呢?孔子後裔經歷了四次南遷過程,而且都是遷至浙江境內。孔氏第一次南遷是在東漢末年,群雄崛起,諸侯爭霸,北方大亂。孔潛,是孔子的第二十二世孫,其後裔在紹興境內繁衍生息。孔子後裔孔衍、孔夷吾、孔懿等族人,隨晉元帝司馬睿「南渡,居會稽」。這是孔子後裔的第二次南遷,東晉著名的書法家王羲之一族,也是在兩晉之交從山東琅琊遷至紹興。孔子後裔的第三次南遷,則是發生於唐朝滅亡後的五代十國時期。孔子後裔的第四次南遷,則是在兩宋之交,金兵長驅直下,北方再陷大亂。孔氏後裔的四次南遷,遷入地都是在浙江境內,孔氏在浙江得了迅速發展。力洋孔村地處蓋蒼山下,桃花溪繞村而過。蓋蒼山的最高峰摩柱峰,此地瀕臨東海,海拔較高,常年雲霧繚繞,故稱「東海雲頂」。蓋蒼山上古有桃花坪,因此源自蓋蒼山的溪流,稱為桃花溪,這名字也足夠讓人想像,桃花運、桃花源,想想就很美。

2、浙江這道特色美食用尿才能做成,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你敢吃嗎?

浙江是我國江南文化的發源地,是典型的「絲綢之府,魚米之鄉」。常言道,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民,每個地方的飲食文化也各有特色,我們今天來說說浙江的一道美食。雖然它吃起來蠻不錯的,但你要是知道了它的製作過程,不知道你還會不會吃它?童子蛋其實看起來就和我們的茶葉蛋沒有什麼差異,但誰能想到它竟然是用尿製作出來的。這種雞蛋的做法對當地人來說做起來是得心應手,外地人要嘗試起來可能無法下手。在當地居民們相信童子蛋可以增強體力、改善血液循環、夏天還可以預防中暑,春天吃了不會犯困,有這樣神奇的功效,你確定不來嘗試一下?這樣的「美食」,雖然聽起來難以下咽,但是如果你勇敢地邁出第一步,你會發現它是真的香,會像臭豆腐一樣,吃後口齒留香,回味無窮。常吃還能去體內毒氣,緩解氣涼。其實童子蛋在《本草綱目》中早就有記載,稱其有豐富的營養價值,能使人安五臟、安心神,也具有健脾、補肺等作用,如今還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東陽市,是浙江金華的一個縣級市。東陽是一個讓你奔走在歷史文化上的古代人,也是一個讓你暢遊在美麗詩篇中的現代人。

3、這裡是新西湖十景,也是杭州的小眾景區,適合周末度假

很多來過杭州的小夥伴都會跟我說,繞開西湖之外的小眾景點,才是他們最喜歡的真實而安靜的杭州。的確,我也是小眾景點愛好者。其中,很愛的一個小眾景點,就是九溪。九溪真的是一個常常出爆款的網紅景點。夏季玩水、冬季看雪,春天賞花,秋天看落葉,無論哪個季節、哪種天氣,這裡都能美得與眾不同,九溪,簡直就是一個森林氧吧,綠化復蓋率達到90%以上,就像大自然的代名詞,隨處可以看到令人驚喜的場景。平日裡工作很忙,一直說想帶媽咪去享受一下大自然,趁著最近有空,就來打卡我在杭州最喜歡的酒店之一,雅致·夢溪山莊杭州九溪店。白天去逛九溪登五雲山,玩得累了,找一家幽靜的酒店,休閒放鬆,是極好的解乏方式。坐落於九溪景區裡的雅致·夢溪山莊則是九溪裡的一處低調之所,差點找不到前臺的酒店真是少有,可見其低調的。這裡的下午茶,風景極佳,在室外能看到遠處的西湖,關鍵是下午茶到晚上10點才結束,也是罕見。最難得的是,房間裡除了標準四件套外,竟然還有洗面奶、水、乳、精華、保溼霜、BB霜、面膜、美發啫喱等全套護膚品和藍月亮隨身裝洗衣液,真是貼心到極致了。

4、「中國潮鄉」浙江海寧鹽官,40公里海塘建了60年,獨創燕尾鐵隼

浙江海寧鹽官素有「中國潮鄉」的美名,「浙江之水,濤山滾屋,雷擊霆碎,有吞天沃日之勢」。雖然歷朝歷代,人們想盡方法修築海塘抵禦災害,但始終收效甚微。這幾位官員因在修錢塘江的過程中沒有成功,他們感覺到愧對黎民百姓,跳錢塘江殉職了。漢唐時期就開始修築海塘了,那時叫「土塘」。然而,要在這裡修築起一條堅固的海塘,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錢塘江的入海口形如一個巨大的喇叭,杭州灣寬度達到100多公裡,一路向西到了澉浦地區,江面寬度減到20多公裡,而到了鹽官,兩岸的距離只有不到3公裡。在無數次成功與失敗的往復中,古城人始終沒有放棄。清雍正五年,俞兆嶽奉命修築海塘,要怎麼才能更加穩固?為了讓海塘能夠永久穩固,俞兆嶽常常著青衣破帽微服出行,與民夫們一起同吃同住,一起勞作,令其他官員不敢偷工減料,從中牟取私利。五年後,一場颶風來襲,上海、杭州等地遭災嚴重,唯有鹽官一帶因新塘的建立而免受災害。200多年間,這條被譽為「四十裡金城」的海塘始終堅固如初,護佑著浙江東部沿海地區。

5、上海:一點都不擔心江蘇,就是浙江讓我背後發涼!

上海大都市圈提出了1+7的模式,包含了上海、蘇州、南通、無錫、嘉興、湖州、寧波和舟山共八個城市,其中江蘇三個,浙江四個!上海大都市圈無疑是長三角城市群的核心組成部分,除了上海大都市圈外,長三角還有二個非常重要的都市圈,那就是杭州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也就是說,杭州市域內部已由主城向副城組團疏解,杭州都市圈已聯動長三角城市圈。從杭州都市圈、蘇錫常都市圈、寧波都市圈的構成來看,與上海大都市圈都有重複部分。長三角城市群有一核五圈的規劃,除了上海這個核心外,另外五個圈就是南京、杭州、合肥、寧波以及蘇錫常!而南京與合肥,又遠離上海,兩個都市圈都是摩拳擦掌,這幾年發展也很快。但南京和合肥的發展,並未讓上海有壓力,上海也渴望南京和合肥能帶動長三角的西片發展。杭州離上海不遠不近,中間只夾了一個嘉興。廣義上而言,杭州和上海之間夾雜了浙江最肥沃的一塊平原。在產業發展方面,杭州的數字經濟,似乎也有些讓上海背後發涼。

相關焦點

  • 孔子後裔四次南遷,蓋蒼山下,桃花溪畔
    孔子後裔經歷了四次南遷過程,而且都是遷至浙江境內。孔氏第一次南遷是在東漢末年,群雄崛起,諸侯爭霸,北方大亂。據記載:「東漢末年,北方戰火連綿,孔潛避遷會稽(今紹興),因家焉。」孔潛,是孔子的第二十二世孫,其後裔在紹興境內繁衍生息。
  • 孔子第79代嫡長孫孔垂長率四百多位孔子後裔,曲阜家祭先祖
    孔子第79代嫡長孫孔垂長率四百多位孔子後裔,曲阜家祭先祖 李欣、宋思亮/中國新聞網 2016-04-04 18:35 來源:澎湃新聞
  • 陳氏南遷五次入閩的過程
    陳霸先在抵禦落後勢力摧殘,維護社會穩定,保護中國傳統文化等方面,為中華民族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是中國古代傑出的 政治家 和 軍事家 。通過研究,初步弄清了陳氏入閩,與中國人口逐漸由黃河流域向長江流域和嶺南等南方拓展傳怖的規律相一致。陳氏先祖入閩的主要幹、支世系有幾十支,他們基本上與歷史記載的中國四次大的人口南遷浪潮相符合。
  • 離散千年後歸宗孔寨孔子後裔定名「河洛派」
    協會成立於1996年,會長由《孔子世家譜》第五次大修的出資人、香港的孔子後裔孔德墉擔任,但日常工作則由同為孔子後裔的孔德威、孔德宏、孔憲寧等人負責,因為續修工作量非常大,他們又招聘了部分工作人員,這個20人的協會在簡陋的辦公室裡,歷時10年已經完成了約140萬孔子後裔的統計工作。
  • 從林姓的入閩看中原漢人的南遷
    如果我們認可「西晉永嘉年間,黃河流域的一部分漢人,因戰亂南徙渡江,至唐末以及南宋,又大批過江南下至贛南以及粵東、粵北等地,被稱為客家」這一定義,那麼,郡望西河林姓南遷,至自入閩,無疑完全符合這一特徵。因為,可以說入閩林氏是最早渡江南下的客家先民之一。
  • 儒風浩蕩 衢州南宗孔廟紀念孔子誕辰2570周年
    浙江在線9月29日訊  昨天,來自全球11個國家的孔子學院代表、留學生代表、數百名社會各界人士,匯聚衢州南宗孔廟祭奠孔子誕辰2570周年。  2570年前的9月28日,儒學創始人、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誕生於山東曲阜。890年前,孔子後裔南遷至浙江衢州,至此安居樂業繁衍生息。
  • 「雙輪」驅動丨木蘭溪畔築新區
    位於木蘭溪畔的坂頭西片區改造項目是落實市委市政府實施強產業、興城市「雙輪」驅動和推進城市空間「南拓西聯」布局的一個重點項目,城廂區全力攻堅,快速推進,加快形成木蘭溪北岸沿線現代都市圈,大刀闊斧推進城市更新建設。
  • 走遍衢州:南孔畫鄉 田園溝溪
    村中心公園內,一座碩大的孔子雕像赫然佇立;雕塑附近的牆體上,畫著四幅根據孔氏後裔南遷的歷史故事為藍本的農民畫; 「禮之用,和為貴」「學而時習之」「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在村道內乃至集鎮主街路,一句句耳熟能詳的論語章句隨處可見。池塘中心的曲徑亭臺,噴泉景觀,別有一番味道。
  • 《獅子王》導演迎娶孔子後裔
    在朋友的提醒下,婚禮定在今年的9月28日——孔子2558年誕辰紀念日。  「中文都不怎麼會說」的女兒,和洋女婿一起「奉茶」  雖然孔令華身為孔子後裔,又挑了個很富有紀念先祖意義的日子完婚。孔媽媽卻很直爽地承認:其實只是在朋友的建議下,正好趕上了。孔令華一家總的來說還偏於西方式的生活,以往孔子誕辰日時,孔令華兄妹也未曾參加過相關紀念活動。
  • 南宗孔廟,這裡有末代大成至聖先師南宗奉祀官
    中國大地上,除了山東曲阜有一個孔廟之外,在遙遠的南方,浙江衢州,還有一座孔廟,為南宗孔廟,這是怎麼回事呢?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卒於公元前479年,春秋時魯國人。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歷代帝皇奉為聖明。中國的傳統文化儒家思想,就是孔子所創立並源遠流長的。
  • 南宗孔廟「學祭」孔子
    聽說自己要擔任孔氏南宗家廟的陪祭,衢州一中的高二學生邱曉棟一下子就想到了「任重道遠」四個字。28日上午,孔氏南宗家廟紀念孔子誕辰2562周年祭祀大典如期舉行,孔氏南宗家廟管委會主任、孔子第75代嫡長孫孔祥楷介紹說,今年的祭祀是學祭,重在一個「學」字。
  • 藝起前行|話劇《朝天宮下》再現故宮文物南遷歷史
    原創話劇《朝天宮下》劇照。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辛亥革命後,紫禁城變為故宮博物院,至今也有95周年。600年的滄桑巨變,故宮國寶也在歷史長河中起伏沉浮。日前,由江蘇大劇院出品的原創話劇《朝天宮下》就講述了一段故宮文物南遷的故事,並於今年7月剛剛首演。10月29、30日,該劇將在上音歌劇院演出兩場,參加「藝起前行」優秀新創作品上海展演。《朝天宮下》劇照。
  • 光明日報:南孔聖地讓儒學走進尋常百姓家
    9月28日,南孔聖地浙江省衢州市以「凡人善舉,共築和諧」為公祭主題,舉行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祭祀典禮。循著馬頭牆、牛腿上的50多幅形態各異的孔子聖跡圖,很容易讓人讀懂一個有淚有笑、有血有肉的孔子。目前,除中國儒學館明年布展完成外,其餘建設均可在年內完工。專家認為,在衢州,南宗孔子後人從廟堂走向民間,繁榮了市井文化,帶動了經濟社會發展。衢州百姓多受儒學薰陶,血脈裡根植了誠信、仁愛、友善的因子。
  • 孔子在臺灣後裔共約4000人 900人錄入世家譜(圖)
    孔子在臺灣後裔共約4000人 900人錄入世家譜(圖) 2015-04-21 08:07:35圖為海內外孔子後裔參加在上海嘉定孔廟舉辦的清明祭祖大典。  (資料照片)  本報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世界孔子後裔聯誼會總會長孔德墉說,在臺灣的孔子後裔約有4000人,而在第5次「孔子世家譜」續修過程中,粗估約有900名臺灣人錄入世家譜。
  • 程氏家族南遷路線圖公布,他們起源自哪裡?
    又有河源《東源文史》主編程健仁著《客人南遷入粵始祖程旼及其河源後裔》(下簡稱東源程文)雲,程氏經章山《今江西南城》南入粵,定居於南海義安郡、海陽縣東北之壩頭村,即今梅州市平遠縣壩頭東片官窩裡定居,成為客家程姓南遷入粵始祖。此後,程氏遷徙的腳步並未停歇,除了應對戰亂外,也是耕讀世家的家風致在外為官之人眾多。
  • 孔子家族往事
    到了明朝57代孫時,孔子家族人丁(不含女性)當時已超過萬人;清朝乾隆年間,孔子後裔子孫突破了10萬人;到了民國時期,這一數字增加到56萬人;而到當代,孔子後裔子孫已有400多萬人,並廣泛散居到全球各地,其中光韓國就有孔子後裔7萬多人。
  • 晉人佔領了河南遷到開封,大量契丹人南遷。河南人是契丹的後裔嗎...
    在漢帝國軍隊的進攻下,北匈奴在北可汗的帶領下,向西遷移到伊犁,然後向西遷移到東歐,這是4世紀出現在歐洲的匈奴人的祖先。他們在多瑙河中遊建立了匈奴王國。匈奴人後來併入匈牙利的土著民族。留在漠北的匈奴人,估計約佔匈奴總人口的40%,加入了新興的鮮卑,成為鮮卑民族的一員。總之,匈奴人南下與漢人共同生活,加入漢人,留在漠北加入鮮卑,西遷成為東歐民族的一員,然後退出歷史舞臺。起源於匈奴的漠北民族是鮮卑。
  • 孔子家譜第五次大修 錄入200萬人(圖)
    正在第五次大修的《孔子世家譜》演繹著千年傳奇。    孔子世家譜錄入200萬人    《孔子世家譜》本身就是一個傳奇,而第五次大修增加了它的傳奇色彩。    孔子世家譜現存最新版本為「民國譜」,距今70多年,其中收錄近60萬孔氏族人。    按照明朝以來的慣例,《孔子世家譜》60年一大修,30年一小修。
  • 孔子系殷商後裔,祖上曾是皇族
    孔子以殷商的後裔自居,因周武王伐紂滅商以後,釆取了″續殷祀"就是保留殷商貴族和遺民的政策,先是封紂王的兒子武庚於殷地武王死後,成王繼位,武庚與"三監"叛周,周公(成王)誅武庚,平″三監"後,改封紂王的兄長微子啟於宋地
  • 福建劉氏遷臺錄
    14子中次子劉巨湶,在湖南寶慶府做官,生8子,後裔有遷臺灣造橋、龜山者。四子劉巨淵,官副將,生8子,後裔有遷臺灣桃園芎林、豐畫市。六子劉巨浪,進士,官雲南雲陽縣縣令,生9子,後裔有遷臺灣中壢、芎林、三灣、石岡(俗稱大埔)。八子劉巨漣,生8子,後裔有遷臺灣。十一子劉巨河,官翰林學士,生6子,後裔有遷臺灣苗慄、中壢,其昭穆為:「志奇逸德,貽紹積虛。道期連雲,大振家聲」。後又續「上承唐堯祚,燃黎太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