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的時間讀到一則令人痛心的新聞:在湖南郴州,多名家長投訴自己家的孩子因為喝了假奶粉,孩子發育不良變成了「大頭娃娃」。
仔細看新聞,原來那些假奶粉是一種蛋白固體飲料,它的成分與奶粉有些天壤之別。但是為什麼眾多家長願意為它買單呢?原因就在於母嬰店裡的店員故意混淆奶粉和蛋白粉的概念。把這款沒有什麼營養價值的產品說成是最好的奶粉,而且聲稱奶粉過敏寶寶也能喝。當然價格也賣得挺貴,很多家長不明事理,紛紛掏錢買單。
發生這樣的事,我們沒法抱怨這些家長。因為在生活中,這樣的坑實在是太多了。比如說國內工廠生產的產品,貼個洋品牌就成了進口貨,價格翻了幾十倍。即使這樣仍有人趨之如騖,因為他們購買的不僅是產品,還有產品背後的意義,也就是他們追求的真相:貴的也許就是好的。
價值相同的產品,因為解讀不同,價格就會有天壤之別。一件T恤衫,淘寶買幾十塊錢,大牌能賣到上萬。真相就是這件T恤衫的價格遠遠超出了它的價值,不得不承認,我們看到的都是這樣被加工後的真相。然而真相的加工過程是極為複雜的,即使同一件物品,在不同的人眼裡就會解讀成不同的意義。一盒香菸,經濟學家看到了國民生產總值,醫生看到了肺癌,化學家看到了尼古丁,設計師看到了它的logo。真相經過無數次的加工拆解,最後才會呈現到我們面前,而我們卻無法還原它本來的面目。我們只能靠自己極為有限的判斷力,抽出部分真相組成我們的判斷。
網際網路時代我們有了更多的信息來源,但是我們看到的信息都是人為加工的,我們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實的。就好像很多影視演員都有自己的「人設」,當他們真正的一面呈現時,「人設」也隨之崩塌。真想也是,很難以它原本的面目出現在我們面前,也都是被加工後的。人設隨時崩塌,劇情總是翻轉,真相總是有n種劇本。就像英國脫歐事件一波三折,也是自英國脫歐以來,後真相這個詞被反覆提及,不得不說,我們真的已經進入了後真相時代。
《後真相時代》的作者赫克託·麥克唐納作為全球知名的商業諮詢專家,為許多世界頂尖企業提供諮詢服務。對於真相是如何被加工,如何引導貨誤導我們,麥克唐納有著獨特的見解。在他看來,數字、背景、文化和歷史都是加工真相的素材。真相可以被加工成片面真相、主觀真相、人造真相和未知真相,真相到底是如何被運作的呢?在本書中他向我們娓娓道來。
很多人堅信真相只有一個,但現實是我們很難全面擁有它。探究真相正如盲人摸象,我們了解的不過是真相的一部分,。
書中有一個案例能很好地說明這個問題:我們是否應該允許私人擁有的無人駕駛汽車開上城市街道?
經濟學家、環保主義者、安全專家、汽車製造商等來自各行各業的人紛紛表達自己的意見。但是我們看到,經濟學家關注汽車會帶動經濟增長,環保主義者會關注減少尾氣排放,安全專家會關注汽車事故和黑客攻擊,汽車製造商會關注汽車的類型。看待問題時,每個人都會從自己身邊的角度或者是擅長的角度出發,這也就是偏離真相的第一步。
我們自己的認知偏差決定了我們對真相的了解有所偏失。我們的職業、思維方式和生活環境都會造成這個偏差。正如前文中列舉的香菸的例子,經濟學家眼中的香菸和化學家中的香菸,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如果說第一步我們有跡可循,那麼接下來的事實能讓我們離真相更遠,那就是我們看到的真相都是經過人為加工的。有意的指導或誤導,人造真相越來越多,使的真相離我們越來越遠。
保健品廠家為了追求利益,會在電視廣告中誇大產品的功效。我在去吃某一個品牌的米線時,看到店內的牆上會有一個美好的故事,來講述這個品牌米線的由來。
兩者看似都是通過加工真相來引導我們。不同的是,保健品是通過誤導是我們看到真相,米線店是通過有意引導促使我們去光臨。我們多吃點米線沒什麼影響,但是我們錯信了保健品的功效而耽誤了治病吃藥的時機,造成的影響或許是無法挽回的。
在網際網路時代方便易得,要想獨具慧眼不被眼前人為加工的信息所影響,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看完這本書,我們最大的反思不在於信息是如何被加工的,而是如何保持自我的判斷力,不被人為加工的信息幹擾。
就像這次疫情蔓延全球,部分國家宣布對中國不再出口糧食作物。消息剛穿出沒多久,超市裡就展開了屯糧大戰。很多人紛紛去超市採集大量的大米、麵粉,儘管國家有關部門再三出面闢謠,保證國內糧食儲備夠用,搶糧大戰還是再三上演。
現在後真相也已經成了熱門詞,我們也已經進去了後真相時代。歷史、背景、吸引力、價值、道德都能成為加工真相的利器,我們唯有保持清醒,看清真相背後的意義,才能不被表象迷惑。
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儲備,學會從多元化看待世界。文章開始所說的假奶粉事件就是一個例子,明明包裝上明確寫了蛋白固體飲料,但是在銷售人員有意誤導下,還是有不少家長誤認為是奶粉,這就是知識儲備不夠造成的。在保健品市場這樣故意誇大產品功效或者是故意曲解產品是常有的事。我們多一些這方面的知識就少受到一些欺騙。
不要局限於問題表面,要深入真相。一段經過剪輯的視頻、或者是一個從特定角度拍攝的畫面,都能被加工成不同的真相。我們經常看見「偽精緻主義者」在朋友圈發的國外旅遊和下午茶照片,可是我們看不見她們每個月的信用卡帳單。真相猶如海面上的冰山,我們能夠直接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接受競爭性真相的存在。世界本來就是多元化的,所以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聲音,就像是雨水、冰雹、雪花本質上都是水一樣。也正是有了這些競爭性真相存在,世界才有不一樣的色彩。
《後真相時代》裡面有這樣一句話:競爭性真相會影響我們的思維模式,我們的思維模式又決定了我們隨後的選擇和行動。在這個真相被操控和加工的時代,明白真相的加工機製成為我們必須要具備的能力。也唯有如此在後真相時代,我們才能明白自己應該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做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