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和資管商品類資產展望:三季度會有哪些值得關注的機會?

2020-12-20 金融界

來源:對衝研投

能源化工下半年投資機會展望

一、全球流動性非常充裕,資金成本很低,很多商品的絕對價格在歷史比較低的位置,尤其在能化裡面,對商品的底部支撐作用比較強,對庫存的容忍程度也很強,很難出現因為價格下跌被動去庫存的情況。

二、能化裡面,原油決定總體能源化工中樞,隨著中樞上下波動。從基本面看,原油價格目前處於相對均衡的位置。原油按照現在的基本面,不管宏觀好與不好,消費的恢復總需要時間,庫存還是比較大,所以布油可能會在35到45之間波動比較長的時間,需要消費慢慢去消化庫存。

三、化工總體產能其實處於過剩狀態,與黑色包括一些有色可能不太一樣,現在整體處於產能投放大周期裡面,包括很多大煉油裝置,未來還有很多產能要投,產能是足夠的,而且未來還會增。消費的環比恢復和低價投機囤貨,從做現貨一個體驗來看有一點乏力,比如聚酯的產業鏈下遊已經囤很多,不是說一定會甩貨,這種低價囤貨的能力跟前面第一波暴跌的時候節後有點不一樣,那個時候大家有空間買,現在有點買不動了。

四、能化裡面相對基本面還可以估值高貼水。顯性因素很差的,比如液體化工估值很低,都貼著成本線摩擦,這樣一來升水比較大,從目前來看沒有很朝氣的狀態。

在這個背景下,看一下原油。原油庫存整體水平比較高,環比在去庫存。根據相對中性的平衡表來看,即使到年底去300多萬桶每天的庫存,到今天整體還會累128萬桶每天,原油整體還是顯性庫存絕對水平比較高的狀態。

從下遊來看,消費在慢慢恢復,整體煉油毛利還是比較低,當然整體煉油毛利低不能理解為消費非常差,因為原油在減產。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消費沒有那麼強,總是一個拉扯作用。

美國原油產量供應在恢復,單井的產量上升很快,隱性庫存在釋放,意味著價格到40左右的時候它的產量不再降,只是新增鑽井還沒有上來,意味著在這個位置,在這種庫存下再上一個臺階,新增就會上來。可能被動只能說要麼消費非常強馬上起來,要麼OPEC再減產。

從價差來看,市場預期以及交易的未來,已經提前交易有幾個月了,即使未來去庫存,市場也已經交易進去了,價格也反映了。

總體來看,油傾向于振蕩。對應決定能化的一個上限,可以看到歷史上能化和原油價格的走勢其實也是一樣的,原油沒有大的東西,化工的中樞很難有大的改變。化工從成本端來看沒有很強的驅動。

石腦油的供需比較好,供應很強,需求也很好,但是裂解差價也挺高了。

石腦油、芳烴的下遊利潤其實在歷史非常低的位置。

聚酯下遊沒有利潤,PX也沒有利潤,只有PTA有一點利潤。

烯烴產業鏈也是波動。

乙烯也處在周期產能底部,隨著未來開工率慢慢恢復,對應的乙烯對石腦油很難突破2012到2015、2016年乙烯強勢周期利潤位置,往上空間比較有限。

在這種背景下,總體來看,無論從成本端還是從化工整體產能投放,包括下遊我們觀察的情況來看,沒有特別大往上的東西,往下又有歷史位置成本的支撐,可能就是一個區間。但是化工有一個特性,經常會出現階段性的供需錯配,意味著結構性行情在下半年仍然會有,包括上半年買固定空液體這種機會還是有的。

下半年如何應對?

第一,倉位縮小,機動作戰,利用好波動率。整體的背景就是這樣,如果放棄挺可惜的。

第二,關注錯配機會,尤其是相關品的利潤率轉移,關注環比的變化。舉個例子,聚酯前一段時間環比走弱,如果甲醇稍微環比好一點,就能漲四五個點,未來這種機會還會有的。

第三、減少無效的對衝。好的東西估值挺高了,差的東西在成本端一直壓著,雖然有點升水,但是到這個位置對衝的波動率就會增加很多,關注環比變化,評級高的時候對衝還不如單邊安全。

Q:瀝青原油比價已處於相對高位,同時瀝青高供應將迎來消費旺季,如何看待後期走勢,作為現貨企業,應該如何管理庫存的風險?

A:今年我在化工其他品種上還都能賺到一點,就瀝青空原油賺不到錢,錯過了這個機會,好像回答這個問題我不太夠資格。我們回頭看一下還是能發現問題。

第一,當時覺得瀝青基本面很差,庫存很大,又升水比較大,單個的品種看不清楚,但是原油是可以看得清楚,那時候瀝青和原油供需非常差,尤其國內原油。國外今年暴跌到負值而國內的原油12月還創新高,從相對供應差來看,原油比瀝青更差、更高估。

第二,倉儲費的差異就出來了,所有的油品,包括原油、燃料油倉儲費都翻倍,就瀝青沒調。賺倉儲費的差就很好了,每個月百分之二三,半年下來百分之十。所以回過頭來看很清楚,往後怎麼看我也說不好,現在在這個品種上能不能賺錢我也沒有信心。對這個問題我就不回答了,謝謝!

三季度大宗商品投資展望

核心觀點

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已停止擴張,國內流動性也開始邊際收緊。陸家嘴論壇上,央行行長發言明確表態未來要重點關注政策的後遺症,總量要適度,並提前考慮政策工具的適時退出。流動性推動因素將邊際轉弱,另外大宗商品二季度整體反彈幅度已經比較大,高利潤會刺激供給增加,供需平衡將逐步轉弱。但是財政政策刺激的預期仍在,目前市場對下半年的需求依然樂觀,弱現實和強預期會導致價格波動加大。

美聯儲資產負債表開始停止擴張,國內流動性確實有一點在縮緊。從官方的表態和微觀的數據來看,短期的利潤在往上走的,流動性確實有邊際收緊,前面水畢竟放的太多,收緊當然也要有一個過程。美聯儲3月份開始擴表,反彈之後又跌了一波,原油跌到負值,後面5月份才起來。雖然流動性邊際有點慣性,但是大宗商品還是要看供需,雖然流動性起來,這一波漲幅最大的其實也是供需緊張、庫存去化最快的品種,其他品種如庫存累得較高的液體化工沒怎麼漲二季度大宗商品整體反彈幅度已經比較大。

大宗商品的驅動更多是供需的變化,供應端大部分反彈多的品種生產利潤都比較高,會刺激供應,供應端後面會改善。今年商品大幅上漲得原因在於,二季度存在很嚴重的供需錯配,供給端因為疫情原因,有一些工廠復產沒有那麼快,國家刺激需求而不是刺激供應,需求爆發式增長,供應受到抑制,導致產生一個很大的缺口。漲的多品種,庫存下降非常陡峭,包括螺紋鋼、銅,銅的供給受到約束,很多供給沒有出來,國家把3C技術電網採購量前置,導致需求的爆增,因而銅的庫存去化非常快。但是價格反彈之後,到目前的這個價格很多的品種庫存去化速度已經變得平緩,有些品種開始略微有一些累庫了,從供需的角度講邊際是轉弱的。現在大家對後面財政刺激還是有比較高的預期,包括黑色也是一樣,螺紋鋼庫存目前也漢高,大家預期還是很好,當然預期可能是對的也可能是錯的。

三季度的商品如果漲跟二季度也是不一樣的,二季度非常穩,基本上45度向上,本身是基本面供需支持,很紮實。但三季度供需有點轉弱,庫存變得平緩去化,靠流動性、靠預期推動波動會比較大。財政政策刺激的預期仍在,未來需求無法證偽,弱現實強預期會導致價格波動加大。

Q:全球信用擴張邊際收緊的情況下,下半年國內工業品價格會不會再次探底,黑色建材價格的區間如何判斷?

A:是不是二次探底不太好說,但是我覺得存在回落的可能性。我更喜歡交易強現實弱預期的東西,比如鐵礦,庫存很低,供應很緊張,大家又覺得遠期供應增加,貼水很大,這個就很舒服。我不太喜歡做弱現實強預期的東西,不是很踏實。

建材我自己做的也不太好,2019年之前黑色、化工板塊其實也是賺錢的。炒預期好像大家水平都比較高,預期又不會拉的很離譜,比如螺紋鋼盤面3700多,也不是特別離譜的。如果需求的預期還是可以,定價也沒有錯,沒有特別離譜,交易比較難做,現在黑色就很難做,就100多點。大家交易水平都提高的比較快,大家犯錯的機會少了。

相關焦點

  • 敦和資管看商品:2020年剩餘時間的策略配置邏輯
    來源:對衝研投作者:敦和資管在近日舉辦的敦和資管春季投資策略報告會股票及大宗商品投資專場上,敦和資管基金經理楊依雷、方濤與投資人分享大宗商品投資展望。從平衡表角度,近期來看,悲觀預期可能是一季度累380萬桶,二季度570萬桶,三季度不到100萬桶,這個量可能是近20年最大的。即使是中性和樂觀的情形假設,原油累庫存也是很大的。但參考目前的原油存儲空間,即便在悲觀假設下,二季度累的庫存完全可以放下,三季度也可以,未來半年的角度存儲空間是有的。從月差角度,這次也接近08年,這個月差基本上覆蓋了無風險,意味著油價近端如果跌到20美元左右,也到了現金流。
  • 敦和資管董事長施建軍:商品要做好,優勢來自哪裡?還是要產業鏈的...
    「我們衍生品市場天生就是為風險管理服務的,我們敦和堅持走大類資產配置的道路。在大類資產配置裡面,很核心的是要有不同邏輯的或者不同驅動因素的、相關性比較低的資產。
  • 券商資管最新排名出爐:華泰證券資管規模銳減2000億
    今日晚間,中國基金業協會公布了今年三季度券商資管月均規模前20名和主動管理資產規模前20名的榜單。從數據來看,前20家券商資管月均總規模達8.9萬億元,其中有18家規模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最高下滑超2000億元。作為券商轉型的主要出路,主動管理能力至關重要。
  • 中國工商銀行資產託管部總經理李勇:資管新規下大資管行業發展方向
    中國工商銀行資產託管部總經理李勇在基金20年發展論壇上表示,過去20年公募基金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展望未來,隨著強託管模式在資管行業的持續推進,我國託管銀行的發展呈現科技化、綜合化、規模化以及全球化。
  •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會長段國聖:險資股權投資瞄準三大領域
    適度提升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  中國證券報:取消險資開展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會為險資帶來哪些新機遇?此外,我國傳統產業體量巨大,由於市場集中度提升、傳統業務轉型、存量資產運營、部分領域滲透率提升等原因,也存在較好的投資機會。  預計淨投資收益率不會持續回落  中國證券報:今年以來,險資資產配置策略有哪些特點?
  • 券商資管首季成績單:華泰資管、東方紅資產管理和國君資管營收超5...
    在券商自營、投資等業務受疫情影響之下,資管業務展現出一定的韌性,13家券商資管一季度無論是營收還是淨利潤同比均實現了超10%的增長。今年一季度,13家公司中超半數公司一季度淨利潤超過1億元,顯示出較好的成本管控能力。一季度,華泰資管淨賺3.65億元,排名第一,國君資管和東方紅資產管理緊隨其後,分別實現淨利潤2.53億元和1.79億元。
  • 華泰資管踩雷事件追蹤:多個持有人為關聯方,機構大量贖回
    本次事件暴露出哪些問題?基金投資該如何規避此類風險?……今年三季報的披露,提供了更多增量信息,揭開了華泰資管踩雷前後的具體動作,也帶來了更多謎團。《讀數一幟》梳理三季報發現,早在7月份,華泰資管陸續以自有資金申購旗下基金,作為流動性資產儲備。基金跌幅異常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期間投資者不斷贖回,規模縮水較嚴重。
  • 2020中國證券公司金牛獎揭曉 廣發資管斬獲金牛資產管理團隊獎項
    中證網訊(記者 胡雨)12月2日,由中國證券報主辦的2020證券公司金牛獎榜單評選結果正式出爐,廣發證券資產管理(廣東)有限公司(下稱「廣發資管」)榮獲金牛資產管理團隊獎項。
  • 2020券商資管「發展」真的有那麼好嗎?
    業績同比:營收淨利雙雙大增近期,協會對135家券商未經審計財務報表進行了統計: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合計為3,423.81億元,同比增幅為31.08%;淨利潤合計為1,326.82億元,同比增長42.51%。與今年上半年相比,營收和淨利潤的增速有明顯提高。
  • 最新全球資管500強榜單:平安資管53位!共7家中資機構上榜
    按地區劃分來看,前10大資管公司有9家總部設在美國,前50家中有32家,地區集聚效應也愈發明顯。在此份報告中,中國境內共有7家機構上榜,其中進入百強名單的有兩家,為平安資管與易方達基金,分列第53位和第99位。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中國資管行業經歷洗禮和重塑,目前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
  • 券商資管、基金專戶、基金子公司等20強榜單來了
    隨著資管新規的逐步落地,打破剛兌、規範資金池模式、遏制通道業務效果顯現,資產管理行業監管延續「防風險,回歸投資本質」,主動管理能力提到穩步提升,特別是券商資管,截止2019年四季度,除去無可比數據的券商,前20名券商中有19家月均規模無一例外均較三季度有所下滑。
  • 誰是新「資管之王」?
    相較2019年,公募基金的規模、數量分別增長24%和17%。而作為資管之王的銀行理財在資管新規頒布後卻稍顯落寞。根據光大證券公布的銀行理財8月報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上市銀行非保本理財餘額21.4萬億元,較去年年末的23.4萬億元下降8.5%。
  • 第18家券商資管獲準開業,天風資管將承接天風證券全部資管業務,與...
    天風資管表示,未來將秉承「投資者利益至上」的理念,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多層次、全方位、高品質的資產管理服務,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業務體系和運作機制,持續提升專業化金融服務能力,有效滿足客戶的投融資需求。天風證券自2011年起開展客戶資產管理業務,天風資管成立以後將繼承天風證券全部的資產管理業務。根據中證協數據,2020年天風證券三季度私募主動管理資產月均規模766.72億元,位列行業第17名。 天風證券資管業務保持了良好發展,2020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56億元,同比增長20.63%。
  • 資管老將王錦海正式掌舵華泰資管,20多年資管從業經歷,高管變動...
    截至今年1月底,券商資管規模僅剩9.35萬億元,不到三年時間已遭腰斬。資管業的關鍵要點是人才和團隊。王錦海被業內認為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企業年金業務專家、基本養老保險專家。除了管理職責外,王錦海親自管理投資組合,包括全國社保股票基金組合、中信新三板基金、積極策略系列等產品。
  • 資管機構重視金融衍生品資產配置功能
    當前去槓桿、匯率和利率的市場化和資本市場改革都對投資環境有重要影響。「從大類資產的情況來看,股債市場今年前三季度的雙牛行情在短暫休整後或將繼續。」他說。從金融衍生品的優勢來看,華泰伯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監盛豪表示,與大部分底層資產只能做多不同,金融衍生品可多可空,具有更強的資產配置屬性。同時,金融衍生品還具有資金、持有、交易等的成本較低的特點。
  • 近兩年權益基金絕對收益行業第一 財通資管領跑券商資管公募轉型
    得益於始終堅持的「主動管理+風險防控」核心發展戰略,財通資管優秀的整體投資能力再次得到印證。海通證券《基金公司權益及固定收益類資產業績排行榜》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財通資管權益類產品業績斐然,近兩年絕對收益率達到152.31%,行業排名1/121,近一年排名8/134;固收類產品穩紮穩打,近3年絕對收益率為16.14%,排名行業前1/5。
  • 11月券商資管業績排名出爐 華泰資管領銜三大指標
    從11月份的情況來看,華泰資管在營收、淨利潤和淨資產三項關鍵指標上領先同行;東證融匯和招證資管以61%左右的淨利潤率並駕齊驅,領先第三名超過10%,行業格局呈現一定分化。華泰資管領銜三大指標從11月券商資管營收來看,華泰資管仍以絕對優勢領先,單月營收突破2億元。單月營收前三分別是華泰資管、東證資管和財通資管。
  • 敦和俞培斌:零利率時代對股票、商品等資產的影響及配置設想
    來源:對衝研投文 | 俞培斌 敦和資管副總經理、多資產組合系列基金經理 經授權發布敦和資管副總經理、多資產組合系列基金經理俞培斌先生在近期舉辦的「2020敦和資管春季投資策略報告會——大類資產配置專場」線上會議上分享「零利率時代的資產配置設想
  • 公募REITs試點快來了,不動產資管有哪些機會?華泰資管崔春:這樣的...
    "不動產資產管理就像一座橋梁,一端連著資本市場和投資人,一端連著不動產市場和融資方。目前我國公募REITs制度下,公募基金管理人就像是這座橋梁的建設者和運營者,需要有優秀的投行能力和資產管理能力。"華泰證券(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崔春用一個生動的比喻道出了國內公募REITS的定位。
  • 華泰證券資管劉棟:「全業務鏈協同+金融科技賦能+差異化資產管理...
    在9月27日於《中國經營報》舉辦的2020(第四屆)中經財富高峰論壇上,華泰證券(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結構融資部副總裁劉棟提到,對券商資管在資管新規和「大資管」背景下的生存生態保持樂觀。「雖然經濟增長有所波動,但是在貨幣寬鬆和社會整體財富增長的大背景下,資產管理的市場規模在持續增長,企業和居民多樣化的理財和融資需求遠未被滿足,券商資管的空間還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