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介石戰敗,離開大陸前說億萬黃金可以不要,但這三人一定要帶走
推薦語:現如今兩岸關係非常的緊張,對於當前的兩岸形勢我們非常的痛心,明明臺灣是屬於中國的領土,在臺灣島上生活的都是華夏兒女,可是從1949年蔣介石退守臺灣之後,臺灣和大陸之間的關係起起伏伏。國民黨和共產黨之間的淵源,相信大家都很清楚。
-
蔣介石當年敗走臺灣之前、離開大陸之時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況呢?
其實在蔣介石選擇離開大陸之前,就已經想好了要逃到臺灣的,在走之前將大陸的很多金銀珠寶、古董字畫一批一批往臺灣運,臺北也有一個故宮,裡面陳列的都是蔣介石帶去的古董,有很多珍貴的東西都被運走了。但是這還沒完,到了升軍旗的時候,升到一半青天白日旗居然從半空中掉了下來,蔣介石心中更是不安,為什麼是這個時候?升了成千上萬次旗,怎麼就這時候繩子斷了呢?蔣介石心中再無心閱兵,這次檢閱也草草結束。這就是蔣介石在離開大陸前的最後一次閱兵。
-
1949年,蔣介石是如何從成都離開大陸去臺灣的?
1949年12月12日凌晨,劉文輝、鄧錫侯、潘文華的起義通電傳入黃埔樓。通電如雷貫頂,驚得蔣介石從床上跳了起來。晨曦中,已聞遠處傳來隆隆解放炮聲,蔣介石癱倒在床上。蔣介石及其侍從人員不得不作出了馬上離蓉的決定,著手在選定具體時間等技術細節上絞盡腦汁。
-
日本為蔣介石建了一座神社,只因日本戰敗後蔣介石做了這三件事情
而要說日本名氣最大的神社,那應該就是「靖國神社」了。在「靖國神社」裡供奉著很多日本戰犯,在日本人民的心裡靖國神社的地位是非常的。相反,靖國神社是倍受我們國人厭惡唾棄的一個地方。除了「靖國神社」以外,日本還有很多各種各樣的神社,在裡面供奉著不同神佛,而每一個神社也是有著不同的作用。但是,很多國人可能都不知道,在日本還有一座為蔣介石修建的神社,叫做「中正神社」。
-
1962年中印戰爭,美國積極慫恿蔣趁機反攻大陸,蔣介石只說一句話...
蔣介石自從1949年敗退大陸後,「反攻大陸」這個口號便成了國民黨政府從1949年遷臺至1980年代常見的政治口號。1961年,在蔣介石的統籌下,國民黨政府推出了所謂的「國光計劃」,7月11日,蔣介石在日月潭召見「參謀總長」彭孟緝及「副參謀總長」馬紀壯時表示:「建設臺灣為的是反攻大陸,否則我可以不幹。當前革命形勢對我有利,過去在臺12年,雖有機會,但沒有現在的形勢有利,再不奮鬥打回去,則決回不去了。」
-
蔣介石戰敗逃命時,寧願不要寶物,也要帶著三人,他們是誰
這件文物,現在是國寶級的文物,但是當時蔣介石,戰敗逃命的時候,原本想把這件寶貝,帶去臺灣的,但是沒想到解放軍渡江太快,直接打到南京了,當時這件國寶已經搬到南京機場了,由於撤退的太匆忙
-
蔣介石在大陸最後一個春節,求籤上寫了什麼,讓他再也不喜歡春節
蔣介石在歷史上是一個很知名的人物,人們對他的評價不一,但是在抗戰的時候國名黨的軍隊做出的貢獻我們還是認同的。蔣介石在大陸最後一個春節似乎過的並不開心,在失敗之際他手中的權利也被別人代替,沒什麼可做的蔣介石只能回到自己的老家轉轉。
-
日本戰敗,蔣介石做了啥?如今,日本有個神社,裡面供奉著蔣介石
這座神社被叫做中正神社,是日本戰敗後日本人為了感謝蔣介石政權「以德報怨」專門建立的,位於日本愛知縣幸田町。除了懸掛有「中正神社」幾個大字,把蔣介石當「神」一樣供起來之外,還有這樣的碑文內容: 本社是為了紀念前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而建立的神社。
-
毛澤東寫信邀蔣介石回大陸,蔣介石沉默了半小時,然後只只說了四個字
蔣介石敗退臺灣,苟延殘喘。為了祖國早日統一,毛主席曾親自給蔣介石寫了一封信,邀其回大陸看看。 這是封什麼樣的信呢,蔣介石看了之後又是什麼反應呢?
-
1949年蔣介石最後一次回故鄉,在父母墳前長跪不起,圖9令人動容
【蔣介石在翻閱族譜】1949年初,這是蔣介石一生中最受挫折的時刻。尤其經過遼瀋、平津、淮海三大戰役後,國民黨有生力量被消滅大半。在各種壓力下,蔣介石當年1月21日被迫下野,由副總統李宗仁代理總統。蔣介石是深知自己在大陸的時日不多,他最後一次回到了家鄉奉化溪口鎮。
-
蔣介石聽說有人搞臺灣獨立,霸氣的說了一句話
1949年蔣介石從大陸逃到臺灣,在臺灣的蔣介石也深深的明白除了大陸的威脅之外,在臺灣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威脅是臺獨分子,雖然蔣介石一直都想反攻大陸,妄圖實現中國統一,但是無論如何,在蔣介石在世的日子裡他是堅決反對臺獨的。
-
蔣介石孫子臨死前回老家溪口探親,臨走前說的話讓人感慨
隨著解放戰爭的持續進行,共產黨人不斷解放全國各地,1949年1月21日至4月25日,這是蔣介石在家鄉溪口最後一段時光,蔣介石的軍隊節節敗退,他自己深知大陸待不下去了,在這段日子裡,慰問親人、祭拜祖先親人、飽覽祖國河山成為了他的日常活動。
-
24年前,蔣介石的孫子回溪口祭祖,返程前說了一句話令人感慨不已
先是安排湯恩伯把銀行的金條和銀元裝船運往臺灣,接著又著手布置長江防線,妄圖和我軍做最後一搏。 4月25日這天,老蔣無限眷戀地離開了溪口,撤往臺灣。臨行前,族人紛紛前來送行,有人問道:「總統,你什麼時候再回來呀?」蔣介石沒有直接回答,而是伸出了三根手指,眾人都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蔣介石也沒有做解釋。
-
蔣介石臨終前留下遺言,國人聞之落淚,毛主席聽後只說了三個字
4月24日下午,蔣經國的妻子蔣方良,帶著兒子蔣孝文、蔣孝武、蔣孝勇和女兒蔣孝章,離開溪口,在寧波登船,先行趕往臺灣。蔣介石、蔣經國父子,則於4月25日下午3點拜別祖堂,其後輾轉於上海、福建、廣東、四川等地,於12月10日下午2點飛離成都,下午6點30分抵達臺北。從此,他們只能隔著海峽,遙望故土。
-
1949年蔣介石在故鄉拜遍所有重要寺廟,打算戰敗即去五臺山修行
1949年春節前夕,蔣介石再次回到故鄉。27年前的1922年,第一次被逼下野回到家鄉時,雪竇寺方丈朗清曾為蔣佔得卦文——「飛龍在淵,騰驤在望」。朗清告訴悶悶不樂的蔣介石,此卦大吉,正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
武漢淪陷的最後時刻,蔣介石才離開,他在想什麼,遭遇了哪些危機
上文我們說到,武漢大撤退的最後時間為:10月24日。這一天,日軍第六師團的前鋒已經迫近了武漢漢口地區。然而蔣介石沒走,宋慶齡也沒走。如此危機的時刻,他在想什麼呢?很多人認為:蔣介石是要面子,別人不催他走,他就不走。
-
1962年,美國讓蔣介石趁著中印戰爭之際進攻大陸,蔣介石果斷拒絕
蔣介石在1949年就被我軍打的逃到臺灣,「反攻大陸」這四個打字幾乎成了國民黨政府每天都要提上一提的口頭禪了。到了1961年,在國民黨政府的討論中,國民黨指定了一個計劃——「國光計劃」,當年7月,蔣介石會見臺軍的「參謀總長」彭孟緝及「副參謀總長」馬紀壯時對二人說:「把臺灣建設好就是想要反攻大陸,你們一定要建設好軍隊。
-
蔣介石最後一次公開露面 回應白宮對其健康狀況猜測
[摘要]馬康衛和蔣介石見的這最後一面,應該是在1974年春節後不久,1月底2月初之間。其實早在此次會面的一年前,也就是1972年雙十節後,美國「大使館」不知從什麼渠道得知蔣介石生病了,而且病得不輕。其實早在此次會面的一年前,也就是1972年雙十節後,美國「大使館」不知從什麼渠道得知蔣介石生病了,而且病得不輕。明顯的徵兆當然是這年雙十節蔣介石未像往年那樣,出現在節慶場合,就連往昔絕對不會少的「國慶文告」,1972年的10月10日,也只發表了一份書面文告了事。這代表著蔣介石的身體狀況必定亮起了紅燈,否則以蔣介石好強爭勝的個性,再怎麼樣也會露個臉的。
-
抗美援朝:蔣介石聽到美國在上甘嶺慘敗後,仰天長嘆說了一句話!
抗美援朝:蔣介石聽到美國在上甘嶺慘敗後,仰天長嘆說了一句話! 後來美國攻佔中國失敗的消息傳到了蔣介石的耳朵裡,他看著天空很久,默默的對著天空說到,「再也沒有人能成為他的對手」,我們都了解他說的那個人是誰。
-
蔣介石反攻大陸不是說說而已:1949年12月7日國民政府遷往臺北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蔣介石反攻大陸不是說說而已:1949年12月7日第二次國共內戰:國民政府從成都遷往臺北。蔣介石曾經對孫子說:我們終究要回大陸去的。就算爺爺回不去,你也要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