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嬰幼兒發育過程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兒童語言的發育又稱「語言獲得」,是指對母語的理解和表達能力的發育,即主要指兒童對母語口語中聽話和說話能力的發展。
如果有人問,孩子什麼時候最可愛?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他,「是孩子學說話的時候」。
當孩子每天和我聊著這些有的沒的,像個話嘮一樣說個不停,我就覺得像是一個好奇的小天使不小心跌落凡間,正在告訴我這個世界有多麼奇妙與美好。
真是可愛。
然而,也不是每一個寶寶都會這麼說個不停。
比如我家侄子說話就很晚,直到上幼兒園才能試著說出幾個基本的打招呼用語。其原因就在於他媽媽從早到忙到晚,顧不上和他說話,而他爸爸則每天沉迷於遊戲,幾乎不和他交流。屬於典型的缺少語言環境的刺激。
而我家鄰居的孩子,明明和我兒子一樣大,但常常詞不達意,想幹個什麼事,總是說不清,大人要問好半天才能弄明白,常常把孩子急得面紅耳赤的。這種就屬於能說,但不太會說,簡單點理解就是說不利索、詞不達意、說不好。
那麼,為什麼孩子會出現說話晚、說不好的情況呢?我們又該如何正確進行語言啟蒙呢?
義大利教育學家蒙臺梭利認為,0-6歲是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從嬰兒開始的第一聲啼哭,語言就開始了。這時期,媽媽對寶寶的語言發育影響深遠,媽媽說得多、說得好、說的時間長,都會影響寶寶的語言發育。
兒科專家古蒂·辛格博士曾帶領由世界頂級兒童發展專家組成的團隊做過一個實驗,他們跟蹤調查了一個21個月大的孩子佩西,在他身上裝了一個詞彙追蹤裝置,能記錄一天中佩西聽到的每一個單詞和他說出的每一個單詞。
第一天數據顯示,媽媽一天說了1.3萬個單詞,孩子說了大約2500個單詞,研究者要求媽媽增加對孩子說話的數量,隨後數據顯示,媽媽一天說了1.37萬個單詞,大約增加了5%,而孩子說了大約2800個單詞,增加了30%。
其中最為明顯的是佩西與媽媽的對話增加了38%,因此可以看出,媽媽與孩子之間的對話對於兒童語言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在對話中,孩子能獲得更多的語言信息,以及適應複雜的語言環境。
也就說,在孩子的語言敏感期中,媽媽的說話頻次和時間以及豐富的語言環境對寶寶的語言發育至關重要。如果光靠「等",而缺少與寶寶的溝通、缺少豐富的語言環境,那可能就會出現說話晚、說不好的情況 。
第一 1歲之前與寶寶多交流、多回應
蒙臺梭利認為,母親是寶寶語言發展的直接啟蒙和影響者。當寶寶用啼哭來表示餓了、困了、拉臭臭。媽媽應該表達充滿情感的語言回應,比如哄一哄、或者問問寶寶你怎麼了,你是不是餓了?採用與寶寶對話的方式進行情感交流,不需過多擔心寶寶聽不懂而放棄了這種交流。
當寶寶大一點,寶寶會發出咿呀咿呀的聲音和媽媽聊天,這時媽媽可以模仿寶寶的聲音並給予回應。尤其是在寶寶開始發出「媽媽」時,媽媽則要更加積極回應,如果得不到肯定的回應,寶寶則可能會把「媽媽」這個詞擱下,不再說它。
我在寶寶1歲之前,無論是在換尿布、還是在餵奶、甚至有時候寶寶睡著了,我都會在他耳邊說些悄悄話,不停地用語言刺激他的聽覺,促進他的語言發育。
第二 1歲之後營造豐富的語言環境,用正確的語言來進行啟蒙
孩子1歲之後,豐富的語言環境則更為重要。比如,給孩子準備繪本、音頻故事、以及大人們正確的語言交流,都是豐富語言環境的方法。
在這些方法中,我最喜歡的是繪本。
因為在讀繪本、看繪本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完成了與孩子的語言交流、情感交流。充滿童趣的畫面往往引得孩子哈哈大笑,還能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表達力。孩子每次看完繪本,也會很熱情地與我討論繪本中的故事情節,這對孩子的語言發育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尤其是三歲以後的孩子 ,進入語言爆發期,對語言的吸收和運用非常快,這時媽媽應該開始著手豐富孩子的詞彙量,帶他們認識表達的基本規則,為日後的閱讀、表達能力打下紮實的基礎 。
在這裡,推薦一套我最常用的語言啟蒙繪本給大家——五味太郎《語言表達第一課》。
首先,我給大家介紹一下五味太郎是誰 ?
五味太郎是我很喜歡的日本繪本大師,有趣有才,可以說是日本在海外知名度最高的圖畫書作家。他的繪本主要是以孩子為出發點,創意新穎、童趣滿滿,沒有嚴肅生硬的說教,深受孩子喜歡。畫風是每個媽媽和孩子都無法抗拒的軟萌風格,每次看他的書,我就覺得自己仿佛回到了孩提時光,特別治癒。
那麼,《語言表達第一課》又是什麼?
《語言表達第一課》是五味太郎專為孩子設計的集語言啟蒙、語言遊戲、創意想像為一體的經典圖畫書代表作,一共四本,分別講了語言初期啟蒙的四個大概念:《名詞》《動詞》《形容詞》《打比方》。
書中以有趣幽默的圖畫、簡單的字句和巧妙的創意,將語言的魅力展現得妙趣無窮。從簡單的指物認名、敘述到表達想法。都能讓孩子體會到語言靈動、多樣的美感,循序漸進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力。
為什麼我最常用這套書進行語言啟蒙?
最關鍵的大概就是它非常「好玩」!
應該是我見過最好的語言啟蒙繪本書了。
⭐️⭐️⭐️充滿童趣的生活場景,讓孩子邊學邊玩
這套語言啟蒙繪本最特別的地方就在於五味太郎以一個個生動有趣又貼合孩子日常生活的場景,將字詞認知生動巧妙地融入其中,為語言學習啟蒙營造了一種輕鬆愉快的氛圍。
孩子可以邊學邊玩,輕鬆自在地享受語言的妙趣,而不是死記硬背。
比如,說起「馬」「貓」,我們真的就是指某種動物嗎嗎?
玩跳馬背遊戲時,當馬背的人就叫「馬」。人也可以扮成馬。
讓爸爸扛馬馬肩時,爸爸就是「馬」。
同理,和媽媽玩躲貓貓遊戲時,媽媽就是「貓」。奶奶喊你「小懶貓」快起來時,你就是「貓」。
⭐️⭐️⭐️豐富的細節,提高孩子的觀察力
五味太郎的畫面內容雖然看似簡單,實則暗藏玄機,仔細看圖,你會發現畫面中人物、甚至動物的表情、行為舉止都是不一樣的,非常生動傳神。
一輛飛馳的過山車上各異的表情
幼兒園中形態各異的孩子們
溜冰場上有人瀟灑自如,有人瑟瑟發抖,有人小心翼翼
這些細節,別說孩子,就連大人讀起來都津津有味。我第一次讀的時候,像是發現了一個神奇的語言大陸,驚嘆語言世界竟然可以如此豐富。
這套書的每個場景,每個詞彙與畫面人物角色關係、行為之間都具有聯動性,孩子們可以仔細觀察每個人物的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所見,創造自己的故事。所以,這不僅僅是一套語言學習書,更可以激發孩子的讀圖能力、觀察能力以及講故事的表達能力。
⭐️⭐️⭐️天馬行空的創意,幫助讓孩子腦洞大開
五味太郎真的是一個天馬行空的創作者,讀他的《語言表達第一課》時,常常會佩服不已,比如:說起媽媽的樣子,你可以用多少種方式形容出來?
媽媽的樣子
在五味太郎的書中,居然為我們展示了16種媽媽樣子的形容詞:博學的媽媽,溫柔的媽媽,忙碌的媽媽,嚴厲的媽媽,可靠的媽媽……
每一個詞,還配以幽默且寫實的圖片,比如耳尖的媽媽在偷聽你打電話、有勁兒的媽媽在用力打你屁股、眼明手快的媽媽在搶購……哈哈哈,畫面感要不要這麼強?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感受到五味太郎無拘無束、層出不窮的創意, 也會跟著放飛想像力。
最後,說說這套書最打動我的地方?
這套書無論從畫風還是形式上都特別好玩,但最打動我的地方是書中字裡行間五味太郎對語言的態度。只有發自內心的熱愛語言,為語言之美而感動的人,才會創作出這樣的作品。
就比如, 五味太郎說: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名字。
春天來了,百花齊放,我們眼前看到各種各樣的花,你知道它們的名字嗎?「每一種花,都有自己的名字。把它們放在一起,捆起來,就是一束花了。」
人們給身邊的事物取了各種各樣的稱謂,最明顯的就是人類的名字,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那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或親戚好友懷著美好的期待和祝福為我們起的。
「看得見的東西有名字,看不見的東西也有名字 ,看不見的東西也需要有名字。」比如人類內心豐富的感覺、情緒、情感。
這套繪本讓我體會到語言的無限魅力,在這些五花八門,千奇百秒的文字裡,孩子得以成長與開闊眼界。豐富了孩子的語言世界,也豐富了大人的精神世界。
就像五味太郎所說,語言存在的意義,就是讓我們的世界栩栩如生!
蒙臺梭利認為,六歲之後語言敏感期則開始消失,對多語言的吸收和刺激則會大大降低,那時候再亡羊補牢也並不一定能取到之前的那種刺激效果。
所以,趕緊給孩子準備這套好玩又動人的《語言表達第一課》吧!
點擊下方連結,就可以把這套神奇的語言啟蒙帶回家。
不到一餐飯的錢就可以給孩子開啟一個豐富精彩的語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