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一家四口同日死亡 警方被指拒開死亡證明
9.24日上午,上述標題的一則視頻迅速登上各大平臺熱搜。
視頻標題除了描述事件內容外,還有兩條信息很抓人眼球,1:死者向警方申請死亡證明未果。2:記者向連雲港警方了解詳情電話均未接通。
事實的真相到底是怎樣,難道真的是警方失職?
標題醒目的視頻
警方反應很迅速
9.25日凌晨,連雲港警方就做出了正式回復。
1,7.24日當地警方接到一起報案,有一家四口服農藥自殺。
2,劇調查取證證實,死者夫婦二人經濟收入較低,卻仍然以向他人借款、銀行貸款等方式購買轎車,並且大額購買體彩、福彩。
3,死者夫婦曾多次在網上查閱自殺方式方法,並寫下遺書。
4,7.24日,夫婦二人服用「敵敵畏」並將房間門窗反鎖,室內兩名年幼子女窒息死亡。
5,7.26日警方經談話告知死者家屬,死者家屬對死因無異議。鑑於死者已經身亡,不符合立案條件,公安機關立案。
6,死者家屬到公關機關要求開具孫女的意外死亡證明,用於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因其孫女不屬於意外死亡情形,公安機關未予開具。
案件情況通報
某些媒體該反思了
在警方發出正式通告之前,想必很多人會在同情死者家屬的同時對警方提出質疑,說好的為人民服務呢?
但是事情的真相出來後,小編發現這則視頻又是某些不良媒體故意為之。
新聞報導的第一原則是什麼?真實客觀。
可現在,某些不良媒體的文章都是為了博眼球提高點擊率,至於事實真相是什麼,他們不關心也不在乎,簡直太沒底線了!
新聞報導應該真實客觀
理性消費很重要
女大學生因為過度消費選擇裸貸,年輕人因為過度消費還不起貸款選擇輕生,這些年來,小編看到過很多類似的新聞報導。
這些悲劇的發生歸根結底都是因為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過度消費。
案件中的自殺夫婦,經濟收入本來就不高,卻為了充面子借錢購買轎車,在一些愛慕虛榮的人眼裡,坐公交或者打車很丟人。
可小編想說,坐公交一點都不丟人,用借來的錢買車才是嚴重的非理性行為。
合理規劃自己的收入,早晚買得起車,用借來的錢買車,只會讓自己掉入欲望陷阱,越陷越深。
借別人的錢終歸是需要還的,銀行的貸款每天都在產生利息,再加上夫婦二人習慣性的過度消費,悲劇註定會發生。
誘惑太多,一定要理性
購買彩票要適量,大額購買彩票等於賭博行為
福利彩票設立之初是為了支持公益事業,體育彩票設立之初則是為了支持國家的體育事業,這兩種彩票都為了更好地推廣而設立了獎金。
大家在支持公益事業奉獻愛心的同時還能做個小小的發財夢,適量購買其實是件好事,小編偶爾也會隨意選一些號碼買一張。
偶會有一夜暴富的小幻想是很正常的,但是生活還得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走,光等著天上掉餡餅會餓死人的。
案件中的死者夫婦很明顯把致富的希望放在了彩票上,所以才會長期大額購買福彩和體彩,這種行為等同於賭博。
幸運之神怎麼會把好運給這種好吃懶做愛慕虛榮之人呢?
一夜暴富沒有到來,夫婦二人已經無力償還高額貸款,他們選擇了用自殺來逃避現實。
購買彩票一定要適量
懦弱自私的夫婦,無辜受累的年幼子女
死者夫婦二人的兩名年幼子女太無辜,他們唯一做錯的事就是不該投胎到這個自私女人的肚子裡。
年幼的他們,親眼目睹父母自殺,最後因為窒息而死。
在他們的呼吸停止之前,小編不敢想像這兩個孩子經歷了怎樣的恐懼。
死者夫婦在自殺前緊閉門窗,說明他們沒有求生的欲望,但是孩子是無辜的,為什麼要拉上孩子為自己的錯誤買單呢?
哪怕想一家人一起上路,為什麼留下年幼的孩子眼睜睜地看著他們死亡的過程呢?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看著父母慢慢死去的過程比死亡本身更可怕!
本該享受美好童年的他們卻早早離世
欠下的債,遲早要還
命運所饋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表明的價格。
對美好事物的嚮往,人人都有,但是一定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
過度消費獲得的快感只在一瞬間,接下來要還的債會逼得人喘不過氣,甚至於走向死亡。
你怎樣看待過度消費,你身邊有過度消費的例子嗎?歡迎說來聽一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