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4 1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冷空氣來了
寒風呼呼刮著
這是今冬
又一場明顯的降溫過程
西安地區主要是
降溫吹風
雨雪並不明顯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西安市氣象臺2020年12月13日16時發布天氣預報:今天晚上我市南部地區仍有小雪天氣。受冷空氣持續滲透南下影響,未來兩天我市低溫持續。
西安市氣象臺2020年12月13日19時45分發布道路結冰黃色預警信號:受降雪及路表溫度持續低於0℃影響,預計未來12小時內周至縣、鄠邑區、長安區、藍田縣等南部地區可能出現對交通有影響的道路結冰,請注意防範。
具體預報:
今天白天:多雲間陰天,氣溫:-4℃~3℃;
明晚到15日:晴轉多雲,-4℃~4℃;
16日:多雲轉陰天,-3℃~5℃。
既然我們改變不了氣溫
就吃一點讓人暖心又暖胃的火鍋吧
和親朋好友圍坐在一起
邊聊邊涮,邊飲邊酌
享受美好人生
火鍋
古稱「古董羹」
因食物投入沸水時發出的
「咕咚」聲而得名
它是中國獨創的美食
歷史悠久
火鍋
把烹調過程和食用過程融為一體
圍在一起吃火鍋的人
不是家人,便是夥伴
不是兄弟,便是朋友
極富人情味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今天
小布就給大家介紹一些
有趣的火鍋文化
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火鍋謎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在謎語王國中,謎底為「火鍋」的謎語不少,如謎面為「圓圓一隻盆,煙囪在中央,四面都是水,火星在中央」,打一物;謎面是「周圍是大海,中間夾火山,要想撈美味,等到海浪翻」,打一物;再如謎面為「葷菜夾素菜,雙手端上來。當中有火山,四面環著海」,打一物……涮火鍋,猜火鍋謎,真可謂情趣盎然。
火鍋詩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一些文人墨客品「火鍋」時,有感而發,留下了一些膾炙人口的火鍋詩。
如唐代白居易的《問劉十九》詩:「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惟妙惟肖地描述了食火鍋的情景;宋代陸惟忠的吟詠火鍋詩:「投醪谷董羹鍋內,掘窖盤遊飯碗中」,詩人生動地描摹出食客們吃火鍋時的模樣:在摻了酒醪的沸騰湯底裡翻找所烹之食,仿佛在挖掘寶藏,足見當時火鍋之美味;清代進士嚴辰吟詠火鍋詩:「圍爐聚炊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那種圍爐而坐品味火鍋的生動景象躍然紙上,不禁勾起了人們欲涮火鍋、品嘗美味的情趣。
火鍋聯
在一些火鍋店的門上懸掛著這樣的對聯,「布衣價格迎來八方顧客;山珍火鍋吃出四季康健」「火鍋也出奇,奇因包羅金木水火土;生意常紅火,火在講求仁義禮智信」,讀來別有一番情趣。
提起火鍋聯,不禁想起一則和火鍋有關的對聯軼事,相傳,明代文學家楊慎小時候隨其父楊遷和,赴弘治皇帝在御花園設的酒宴。宴上有涮羊肉的火鍋,火裡燒著木炭,弘治皇帝藉此吟出上聯云:「炭黑火紅灰似雪」,要眾臣對出下聯。一時間, 大臣們面面相覷。此時,年少的楊慎悄悄地對父親吟出下聯:「谷黃米白飯如霜」,楊遷和遂把兒子楊慎的對句念給皇上聽,弘治皇帝龍顏大悅,當即賞御酒一杯。
火鍋歇後語
在我國眾多的歇後語中,有一些是與火鍋有關。比如,吃火鍋不點菜——清湯清水;老媽媽吃火鍋——往下涮;鍬魚倒進紅火鍋——死蹦;重慶的火鍋——又紅又辣;三伏天吃酒燙火鍋——熱心熱腸;四川的火鍋——紅彤彤;圍著火鍋吃西瓜——心裡甜絲絲,身上暖烘烘……這些歇後語通俗易懂,幽默風趣,妙趣橫生。
火鍋宴
清代乾隆皇帝吃火鍋成癖,他曾多次遊江南,每到一地,都備有火鍋。相傳,一年正月,他在宮中大擺「千叟宴」,整個宴席共上火鍋1550餘個,應邀品嘗者達5000餘人,堪稱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火鍋盛宴。
火鍋情
喜食火鍋的人不在少數,而一些文化名流對火鍋更是情有獨鍾。胡適對故鄉徽州火鍋鍾愛有加,在家宴請客人吃飯時,大多是由其夫人精心烹製徽州火鍋,招待客人。
著名文學家梁實秋在其《胡適先生二三事》的回憶短文中,就描寫了徽州火鍋給他留下的深刻印象,以及胡適對徽州火鍋的偏愛之情;著名電影導演謝添早年在重慶時,喜食重慶火鍋,堪稱是一個愛吃火鍋的「老饕」。
火鍋俗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俗話說,千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吃火鍋,一些地方也有自己獨特的風俗。
在東北,人們用火鍋招待客人時,火鍋裡的菜擺放頗有規矩:前飛後走,左魚右蝦,四周輕撒菜花,即飛禽類的肉品放在火鍋對爐口的前方;走獸類的肉品放於火鍋後邊;左邊是魚類,右邊是蝦類;各種菜絲則少許放一些,宛若「眾星捧月」,以示尊敬。而對待不速之客,則把兩個特大的肉丸子放在火鍋前邊,後邊是走獸類肉,示意你趕快離去。再比如,臺灣地區的客家人多在大年初七這天吃火鍋,火鍋食材十分豐富,其中有七樣是必不可少的,即芹菜、蒜、蔥、芫菜、韭菜、魚、肉,分別寓意:「勤快、會算、聰明、人緣好、長久幸福、年年有餘、富足」。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