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新增四種典型合同:保證、保理、物業服務、合夥合同

2021-01-10 放心籤電子合同

民法典新增四種典型合同:保證、保理、物業服務、合夥合同

民法典在《合同法》規定的買賣合同、借款合同等15種典型合同的基礎上,新增了4種典型合同。

①保證合同

民法典吸收了《擔保法》中的關於保證的內容,形成了保證合同。保證合同的條文(民法典第686條第2款)改變了關於保證責任方式的認定規則,規定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一般保證承擔保證責任。

②保理合同

保理合同是應收帳款債權人將現有的或者將有的應收帳款轉讓給保理人,保理人提供資金融通、應收帳款管理或者催收、應收帳款債務人付款擔保等服務的合同。

民法典就保理合同的概念、保理人的信賴利益保護、有追索權保理和無追索權保理中保理人的權利以及偵權多重讓與情形下保理人之間的權利順位等問題作出了規定。

自761條至769條用9個條文依次規定了保理合同的定義、內容、虛構應收帳款、保理人對債務人的通知、有追索權的保理、無追索權的保理以及應收帳款的重複轉讓等問題。

③物業服務合同

物業服務領域有很多突出問題,比如高空拋物、物業費、物業公司的責任與義務等等,民法典在總結行政管理和司法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對建設單位、物業服務人和業主之間的法律關係作出了系統規定。《民法典》第937條至950條規定了物業服務合同的內容、物業公司定期報告、業主不支付物業費物業公司不得採取停止供水、供電、供熱、供燃氣等方式催交物業費等。

④合夥合同

民法典將《民法通則》中有關個人合夥的規定納入其中,民法典》第967條至978條規定,其規定了合夥合同的協議、表決、合夥事務的執行、合夥的終止等內容。

在新增典型合同之外,民法典還完善了其他五個方面:

①完善買賣合同法律制度

買賣合同作為最重要的有償合同,《民法典》在編纂過程中以較大的篇幅對《合同法》的相關規定進行了充實和完善。

對無權處分合同,《民法典》第597條第1款在區分負擔行為與處分行為的基礎上規定,因出賣人未取得處分權致使標的物所有權不能轉移的,買受人可以解除合同並請求出賣人承擔違約責任。

對檢驗期限、檢驗內容和檢驗標準等審判工作中經常碰到的問題,《民法典》第622條、第623條、第624條在總結司法經驗的基礎上,作出了相應的規定。

在試用買賣方面,增加了」由出賣人承擔風險」的風險負擔規則,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在所有權保留制度方面,增加了所有權保留的登記對抗效力和擔保效力物權化、出賣人取回權、買受人回贖權等相關規定,平衡保護出賣、買受人、買受人的其他債權人的利益,維護交易安全。

《民法典》第625 條新增規定了出賣人負有自行或者委託第三人對標的物予以回收的義務。

②完善了借貸利率的規定

明確規定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第680條第1款),為人民法院在民商事審判工作中依法打擊「高利貸""套路貸」等違法行為提供了法律依據。

③完善了租賃合同

完善了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買賣不破租賃,新增了租賃合同不因未辦理登記備案手續而無效、承租人的優先承租權等制度。

④修改完善了贈與合同、融資租賃合同等典型合同

在總結司法經驗的基礎上,將一些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司法解釋規則上升為法律規定。

⑤完善了客運合同

《民法典》細化了客運合同當事人的權利義務。

第815條第2款規定,實名制客運合同的旅客丟失客票的,可以請求承運人掛失補辦,承運人不得再次收取票款和其他不合理費用。

第819條第1款規定,承運人應當嚴格履行安全運輸義務,及時告知旅客安全運輸應當注意的事項;旅客對承運人為安全運輸所作的合理安排應當積極協助和配合。

第820條規定,承運人應當按照有效客票記載的時間、班次和座位號運輸旅客。承運人遲延運輸或者有其他不能正常運輸情形的,應當及時告知和提醒旅客,採取必要的安置措施,並根據旅客的要求安排改乘其他班次或者退票;由此造成旅客損失的,承運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但是不可歸責於承運人的除外。

相關焦點

  • 《民法典》九類典型合同的亮點解讀與風險提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下稱《民法典》)第二編共計十九章規定了十九類典型合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下稱《合同法》)分則中的十五類有名合同對照,增加了四類合同,分別為保證合同、保理合同、物業服務合同和合夥合同。同時,將原來的居間合同修改為中介合同。
  • 《民法典合同編》內容常識:合同編內容新增九個亮點
    《民法典合同編》內容常識:合同編內容新增九個亮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共7編,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下面我們來說一說民法典合同編的內容有哪些新變化。
  • 《民法典》新增典型合同與準合同亮點解讀與風險提示
    江西康潤律師事務所 楊 西 《民法典》中合同編佔據了近「半壁江山」,可見合同編的體系龐大和重要。 此次《民法典》在原來合同法的基礎上,進行了全方位吸收和修訂,新增的幾大典型合同,更是 《民法典》合同編編纂的一大亮點。
  • 民法典九類典型合同的亮點解讀與風險提示
    ,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下稱《合同法》)分則中的十五類有名合同對照,增加了四類合同,分別為「保證合同」、「保理合同」、「物業服務合同」和「合夥合同」。物業服務合同為《民法典》合同編新增的四類典型合同之一。
  • 檢說 | 《民法典》關於合同編的精華!
    只要一方當事人在網上發布的商品或服務信息符合要約條件,另一方選擇該商品或者服務並提交訂單成功時,合同即成立,但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民法典》512條則吸收了《電子商務法》51條的規定,明確了通過網際網路等信息網絡訂立的電子合同標的的交付規則。
  • 《民法典》中關於典型合同部分的主要修改內容
    為適應現實需要,《民法典》在《合同法》規定的買賣合同、贈與合同、借款合同、租賃合同等十五種典型合同的基礎上,增加了四種新的典型合同:應當注意的是,《民法典》第686 條第2 款改變了《擔保法》關於保證責任方式的認定規則,規定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一般保證承擔保證責任。這一制度變化,是我國保證法律制度立法的最為重大的變革。
  • 《民法典》合同編的亮點與創新丨德恆研究
    保理合同旨在推動保理行業健康發展、助力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物業服務合同則致力於破解小區治理難題,切實保護業主權利,為規範物業服務、解決物業糾紛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證;而合夥合同則為組織體之外的合夥行為提供了基本遵循,也為實踐中普遍存在的各類共同行為的法律調整提供了指引。
  • 《民法典》合同編新增「保理合同」全篇解讀
    民法典第七百六十一條保理合同是應收帳款債權人將現有的或者將有的應收帳款轉讓給保理人,保理人提供資金融通、應收帳款管理或者催收、應收帳款債務人付款擔保等服務的合同。【理解與適用】對於該條規定當中對保理合同的賦權性規定,應該來講就是資金融通、應收帳款管理或者催收、應收帳款付款擔保的列舉式規定,根據該項規定只要符合其中一項或數項均可構成保理法律關係。
  • 《民法典》為物業服務合同正名
    我國現行《合同法》規定的15種典型合同中沒有物業服務合同,因此,人們一直將物業服務合同稱為無名合同。《民法典》規定了19種典型合同,物業服務合同是其中之一。從此,物業服務合同告別無名,正式「轉正」為有名合同。
  • 《民法典》保理合同新規的具體法律適用問題探究
    本文基於上海法院近五年涉保理合同糾紛案件判決書的實證分析,通過對相關案件數據統計和典型案例研析,系統梳理了當前司法實踐中面臨的現有《民法典》規定尚不能涵蓋的審理難點問題,並結合保理合同特點對審理思路和法律爭議問題提出若干建議,為進一步妥善處理複雜的保理合同糾紛案件探尋參考路徑。
  • 《民法典》解讀三:合同編及網購風險
    民法典中合同編第四百九十一條明確規定:當事人一方通過網際網路等信息網絡發布的商品或者服務信息符合要約條件的,對方選擇該商品或者服務並提交訂單成功時合同成立。參與購物平臺的促銷活動,等待賣家下單後發貨。根據《民法典》合同彙編中關於電子合同的規定,成功下訂單意味著建立電子合同,《民法典》規定了電子合同的訂立和履行等事項。
  • 合同編:新型合同,不靠數量「取勝」
    典型合同:新類型新問題民法典積極回應市場交易發展新需求,在典型合同分編增加了四類典型合同:保證合同、合夥合同、保理合同以及物業服務合同,使有名合同從合同法規定的15類增加到19類。四類典型合同所涉的,都是我國社會、市場發展實際中突出需要規範的問題。其中,保證合同和合夥合同在擔保法和民法通則中都有規定,但相對粗疏簡略,而且因為頒布時間久遠而落後於現實需求。民法典頒布實施後,原有立法中的規定被廢止。
  • #學習民法典 平涼在行動#《民法典》解讀三:合同編及網購風險
    民法典中合同編第四百九十一條明確規定:當事人一方通過網際網路等信息網絡發布的商品或者服務信息符合要約條件的,對方選擇該商品或者服務並提交訂單成功時合同成立根據《民法典》合同彙編中關於電子合同的規定,成功下訂單意味著建立電子合同,《民法典》規定了電子合同的訂立和履行等事項。現在網上購物越來越多,尤其是因為疫情尚未過去,許多人在網上或集體購買蔬菜。
  • 《民法典》合同編六大亮點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5月28日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國家主席習近平籤署第45號主席令予以公布,被譽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覆蓋一個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作為新時代人民權利的「宣言書」民法典充分體現了時代特色《民法典》共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本期推出《民法典》合同編亮點合同是民事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係的協議
  • 保理人視角下《民法典》新確立的保理合同初探
    [4]基於實踐的發展,回應現實的需要,2020年5月28日通過的《民法典》對保理合同作出了明確的規定。根據《民法典》第761條的規定,「保理合同是應收帳款債權人將現有的或者將有的應收帳款轉讓給保理人,保理人提供資金融通、應收帳款管理或者催收、應收帳款債務人付款擔保等服務的合同」。
  • 【法治聲音】預約合同不同於本約!速看《民法典》合同編這6條顛覆性亮點
    從體例上來說,合同編由原來合同法的總則和分則兩部分變為通則、典型合同及準合同三部分。通則中新增了合同保全章節,典型合同中新增了保證合同、保理合同、物業服務合同、合夥合同四章,原居間合同改名為「中介合同」。
  • 合同編的主要特點及相關解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合同編針對市場交易設立的基本規則,在原來的《合同法》基礎上,進行了全方位的升級,充分考慮到了社會經濟生產生活的新變化,以現實問題為導向,修改添加了部分條文,進一步保障交易公平有序,對民生生活和市場交易具有重要的指引意義。
  • 民法典之物業服務合同
    中國青年網宜昌8月28日電(通訊員 汪俊傑)物業服務合同為《民法典》合同編新增的四類典型合同之一。物業管理屬服務性行業,且伴隨著我國房地產行業的高速發展而不斷發展壯大,隨之也產生了大量的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民法典》針對物業服務領域的突出問題,增加規定了物業服務合同作為典型合同。從物業服務合同的內容來看,其同時兼具委託、承攬、勞務、服務等多種合同類型的內容,卻又不是合同法規定的有名合同類型的簡單組合。
  • 物業服務合同:從無名合同到典型合同的蛻變
    《民法典》在合同編中規定物業服務合同,並對其基本規則作出了具體規定,使其完成了從無名合同到典型合同的蛻變。由此使得物業服務合同地位提高,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關係得到定型化,對加強物業的現代化管理具有更重要的促進作用。然而,就該規則的具體內涵仍需進一步闡明,以促進其得以正確適用。
  • 民法典課堂丨《民法典》合同編六大亮點
    被譽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覆蓋一個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作為新時代人民權利的「宣言書」民法典充分體現了時代特色《民法典》共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合同是民事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係的協議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遇到在合同上的問題 《民法典》將如何保障我們的權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