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控股曲德君:商業地產20年—從Shopping Mall到FIT Mall

2020-12-16 聯商網linkshop

9月3日-9月4日,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主辦的「CCFA新消費論壇——2020中國購物中心與連鎖品牌發展峰會」在上海召開。

新城發展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新城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席總裁曲德君通過對商業地產過去20多年的發展歷程的回顧和當前現狀的分析和研究指出,金融化(Finance)、標誌化(Icon)和科技化(Technology),將是商業地產持續健康發展的新的驅動力,購物中心將從Shopping Mall轉型到FIT Mall。以下為曲德君總在會上的演講內容實錄:

中國商業地產起步於上世紀90年代,經過20多年的發展,逐步實現了實體商業的轉型升級,購物中心已經成為實體消費的主戰場,購物中心的發展已進入全球較為發達的行列。

2020年,由於新冠疫情的發生,給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影響,——招商難,經營難,空置率上升,收益率下降等等,行業發展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

疫情猶如雙刃劍,在帶來影響的同時也引發思考,更是讓大家看到了行業未來發展的新趨勢——聚焦於做好每一個項目的建設和運營,為商家提供經營平臺,滿足消費者多元消費需求,並以此獲得長期穩定投資回報的發展模式,將難以支撐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和新技術的廣泛應用,資產證券化、購物中心特色化和數智化已經成為商業地產行業升級迭代的新課題、新趨勢,通過對商業地產二十年發展歷程的回顧和行業現狀的分析與研究,認為金融化(Finance)、標誌化(Icon)和科技化(Technology)將是商業地產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新的驅動力。

二十年滄桑巨變

首先看行業的環境變化。

過去二十年間,我國城鎮人口和人均收入的快速增長、社零總額的大幅提升,推動著商業地產的快速發展。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00年,城鎮人口4.6億,2019年達到8.5億,2019年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首次超過1萬美元,社零總額達到41萬億。

再看二十年行業自身的變化。2000年前,全國的購物中心數量僅10座,到2019年,大於5萬平方米的購物中心數量已超過3500座;2000年,僅北京、上海和廣州等5個城市有購物中心,而到2019年,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96%的城市有全國連鎖品牌購物中心入駐;2000年前後,購物中心開發和運營主要以外資為主,而2019年全國地產前50強公司中88%的公司涉及購物中心的開發和運營。

也就是說,20年間,購物中心數量增長了350倍,主要大中城市均有購物中心布局,更多企業參與到購物中心的開發和運營中。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調研測算,截至2019年底,全國購物中心年銷售額約68000億元,佔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除汽車和實物商品網上零售以外)中的城市社零總額(扣除鄉鎮消費)的40%左右。

以上數據表明,過去二十年購物中心得到了快速發展,已經成為實體消費的主戰場。

二十年發展模式

縱觀二十年,商業地產的發展模式主要有三方面特徵。

首先,做好一個商業項目是主要目標。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民收入水平大幅提升,消費力持續增強,傳統商業形態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實體商業亟待轉型升級,同時,房地產的周期性也給房地產企業的發展帶來許多不確定性。房地產企業看到了實體商業轉型升級的歷史機遇,並期望通過商業項目的投資,擴大企業資產規模,建立長期穩定的收益模式,實現企業的平穩快速發展,因此,做好一個商業項目是房地產企業的主要目標,通過商業項目的打造和資產運營,賦予商業項目獨特的建築空間和豐富的商業內容,並以此獲取持續穩定的投資回報,實現資產價值提升。

第二,通過打造完整的產業鏈實現快速規模化發展。商業地產的產業鏈包括項目選址、規劃設計、建設管理和招商運營,每個環節都關係到商業項目的順利進行和最終成功與否。我們關注到,有很多項目在選址上存在很大問題,即便建設的再好,也很難經營好,因為項目規劃設計不合理,為後續經營帶來很多困難,因為招商不能匹配項目的建設進度,項目建建停停,等等。行業中幾乎所有的頭部企業,都建立了完整的產業鏈,將各個環節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僅保證了項目順利進行,還有效地控制了投資成本,實現企業的快速發展。

第三,房地產帶動商業不動產成為主流模式。過去20年是中國房地產發展最快的20年,房地產企業資金規模大、周轉快,推動了行業的快速發展。房地產企業通過獲取較大面積的土地,除了開發商業項目外,還通過開發和銷售住宅、公寓、寫字樓及商鋪等,獲取現金流及利潤,最大限度的覆蓋商業不動產的投資現金流,實現房地產+商業不動產的滾動發展。由於金融政策因素,商業不動產的金融屬性難以體現,商業不動產以自持為主,房地產帶動商業不動產的發展成為商業地產發展的主流模式。

當前行業變化

過去二十年,商業地產藉助於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城鎮化進程的快速推進,消費需求的大幅提升,實現了行業的跨越式發展,幾乎用20年時間達到了發達國家數十年的發展水平。如今,行業的發展日趨成熟,行業的背景及內外部條件正在逐漸改變,我們需要站在新的起點,明辨行業的變化,把握未來的趨勢。

首先,大家會看到,房住不炒,監管始終嚴格的基調下,房地產市場回歸理性,行業的集中度進一步提升,房地產行業也將進入「新常態」,以房地產帶動商業不動產且資產長期持有的模式,從長期看將會進行調整和改變。

與此同時,金融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金融產品持續創新,為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活力,類REITs和CMBS等金融產品的陸續推出,為商業地產企業盤活資產提供了更多選擇,商業地產正在走向其本身具有金融屬性的更加健康的發展軌道。

除了發展模式的變化,購物中心同質化競爭日趨激烈。

我們在感嘆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看到了部分市場商業項目供給過快、甚至局部區域過度集中布局的現象,同時,由於商業內容創新乏力,購物中心的品牌重合度也在不斷提高。通過對一二線城市典型購物中心的統計分析,服裝、兒童和餐飲業態的品牌重合度分別達到80%、70%和65%,娛樂休閒業態主要以電影院、KTV、電玩城、健身等為主,儘管品牌上有所差異,但品類組合基本相同。這些都在日益加劇購物中心同質化競爭。

第三個變化是新科技的發展與應用。每一次科技的進步最終都將催生產業的變革。起源於上世紀60年代的網際網路技術,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商業化,2007年iphone的出現,第一次將網際網路上所創造的應用融合到智能終端裡,開啟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近年來,物聯網及5G技術逐漸成熟並陸續推廣應用,又將網際網路時代推到了新的高度。在過去的十多年間,我們已經深切的體會到技術對生活的改變,更加感受到新科技的發展給我們行業帶來的衝擊和變化,現如今,企業無論行業、性質和規模,擁抱新技術、實現數位化轉型已經是一道必答題,技術推動行業的創新與變革勢不可擋。

FIT Mall,未來已來

既然網際網路時代已經到來,而購物中心也正在面臨同質化和新金融環境,那麼如何轉型升級?

其實,金融化、標誌化、科技化將成為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三大驅動力,即Finance+Icon+Technology(FIT),購物中心正從Shopping Mall 轉型到 FIT Mall。

先說F,金融化。

在海外,我們知道全球最大的購物中心運營商西蒙地產是一支美國上市REITs。總部在澳洲的西田集團近年也將商業開發與運營整合成為一個上市公司。

在國內,早年融資以傳統的經營性物業貸為主。近年各類資產證券化產品層出不窮,特別是類REITs和CMBS成為主要融資模式。以新城控股為例,今年6月發行的29.47億CMBS,基本全額回收了資產的投資成本,年化財務費用也僅僅為4.8%。

購物中心的資本變得更加多元化。一些長期資本如保險機構、養老基金也通過入股基金的方式投資購物中心。例如,龍湖與加拿大養老基金在多個開發及持有商業項目均有合作。大悅城也與中國人壽及GIC合資持有旗下多個核心資產。

另外,商業地產的盈利模式也在演進。我們看到近年行業內通過改造增值退出的案例逐漸增加,例如三林印象城就在短短三年內完成了收購改造開業退出的全周期。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資產證券化正在加速。2020年4月30日,中國證監會、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了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試點的通知,標誌著境內基礎設施領域公募REITs試點正式起步,行業期待儘早在商業不動產領域推出公募REITs,為行業發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再說I,標誌化。相信在座的各位有很多人都知道,2018年11月9日在泰國首都曼谷開業的地標級購物中心—暹羅天地,其英文名字Iconsiam就是暹羅標誌。暹羅天地的定位是「泰國精粹,世界之最」。在行業同質化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我們不僅要打造項目建築特點,更要具有C端思維,從目標客群的角度,做好業態和品類規劃,讓商業內容更加匹配目標客群的消費需求,形成獨具特色的商業定位和商業標誌,構建購物中心的經營優勢,有效提升購物中心的生命力與競爭力。

最後是T,科技化。新科技開創新商業,當前購物中心正在經歷著科技化變革。購物中心的科技化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智能化的運行管理,提高購物中心的運營效率,數位化運營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的全渠道營銷模式,C端消費體驗的相關技術應用,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消費方式和客戶服務等,根據《中國購物中心數位化轉型調研報告》的資料顯示,訪談調研中96%的企業有數位化轉型戰略,其中10%的企業表示有很多成功項目,44%的企業表示目前還在轉型過程中。購物中心科技化正在推動行業的創新與變革。

綜上所述,從 Shopping Mall 到 FIT Mall——商業地產的金融化,可以盤活資產,提高商業不動產的流動性,實現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購物中心的標誌化,將進一步構建商業項目的經營優勢,有效提升商業項目的生命力和競爭力;購物中心的科技化,將大幅提高運營效率,賦能行業創新發展,推動行業的升級與變革。

當前,疫情的影響的確存在,但疫情只是一道附加題,行業本身的創新與變革,更是業者應該思考和探討的重要課題。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購物中心作為最大的、可以滿足多種需求的實體消費平臺,必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和價值,我們需要乘風破浪、順勢而為,把握從shopping Mall 到FIT Mall轉型升級的歷史機遇,用積極的心態擁抱未來!

相關焦點

  • 北京市場中shopping mall的位置分布
    隨著北京市住宅地產的逐步成熟與發展,商業地產的高利潤正在被各家開發商所重視。自2002年以後,幾乎每一個房地產項目都增加了商業部分的開發,小則住宅底商,大則商業裙樓,更有如世紀金源已退出住宅市場而投入到商業市場的開發,以追求更高的開發利潤。世紀金源shopping mall的出現,創造了亞洲最大的shopping mall的記錄,大大震撼了北京市場。
  • 70萬平方米的北京世紀金源 開啟了國內Shopping mall「巨無霸」時代
    北京世紀金源購物中心是個例外,它是國內首個將shopping mall理念引入並落地的項目。該項目集合了購物、餐飲、旅遊、文化等業態,並引進數百個知名品牌,為消費者提供了購物、休閒、遊覽、參觀等一站式、全客層的商業體驗。   在這些業態中,不乏自身就能成為一個商業項目的品牌,例如燕莎友誼商城、貴友大廈、居然之家等。
  • Shopping mall的前世·今生
    隨著確診人數的明顯減少,疫情危機正逐漸消退,商業地產開始向著好的方向發展。近日,一家位於上海的mall——Costco再度引爆消費者熱情,率先開啟了「人滿為患」的模式。  Part 2Shopping Mall成長史  Shopping mall自20世紀50年代起,就已經盛行於歐美等發達國家,如今更是成為歐美國家的主流零售業態,銷售額約佔其社會消費品總額的一半。近年來開始席捲中國,迅速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地發展壯大。  購物中心作為商業核心業態其發展史,也堪稱是一部社會的發展史。
  • shoppingmall、商業街等商業地產開發要注意什麼?
    ▌一、項目選址   在城市商業地產中,大型商業(商鋪、shoppingmall)和商業街的選址應儘量靠近城區中心地帶,利用原有區域的聚集效應減少自身的成長周期。酒店旅館(旅遊地產)和特色商業街最好靠近當地的風景名勝或著名人文旅遊景點,充分藉助區域的地利天時,以文化傳承取勝。       購物中心、大賣場和娛樂類商業地產(如電影院)應安置在大型居住組團周邊,利用龐大的購物群體存量來提高商圈成熟速度,同時兼顧交通環境的便利,以便吸引其他區域的客戶群體往來。
  • 新城控股原聯席總裁陳德力履新寶龍地產集團聯席總裁
    2019年7月,曲德君加盟新城控股獲任新城發展執行董事兼副董事長;同日,新城控股公告稱曲德君與陳德力同樣出自萬達,曾是上下級關係。業內傳聞陳德力出走新城,與此有關。   此次,寶龍商業一次性將新城兩名商業大將收至麾下,知情人士指出,與其2019年底赴港上市之後的未來發展戰略有關。
  • 帝都繪|北京第一座Shopping Mall的這一百年
    先不說別的,這二者的一個巨大區別是,過年時當我們想要買買買,經常還是會選擇傳統的購物空間——商業街上、shopping mall裡的熱鬧勁兒,就像以前的廟會,這才叫過年嘛!今年我沒怎麼逛街,因為帝都繪有個展覽要經常去看攤兒。但巧的是,展覽所在的這棟建築,正是北京最早的一座shopping mall。
  • 這15個MALL,堪稱國內商業地產「聖經」!
    2018年4月10日~12日,第13屆商業地產節即將舉辦,與大佬們聊聊商業地產的曾經與未來的變化,一起向這些先行者致敬! 當人們回顧中國商業地產的發展脈絡時,廣州天河城是一個無法忽視的時代標記。1996年,在當時仍是一方苗圃、荒蕪又毫無商業氛圍的廣州天河,國內第一座現代化購物中心——天河城驚鴻而起,從此拉開了國內邁入購物中心時代的帷幕。
  • 世茂發力社區商業 52+mini mall將佔半壁江山
    調整背景:   在「大而全」商業面臨過剩、同質化、電商衝擊等困局下,「小而美」的社區商業被業界指為商業地產的藍海,是目前眾多房企積極涉足發展的領域之一。用世茂集團董事局副主席許世壇的話說就是,世茂有十幾個大型的購物中心,每一個都要投十幾億,蓋一個大型購物中心花的錢,現在可以蓋十幾個mini mall。   用小體量來撬動快速的大回報。一組數據很容易說明:在競爭激烈的城市,大型商業體可能只有2-3%的回報,周期長達三四十年,如果是在一二線城市運營較為成功的大型商業,約有5-6%的租金回報,周期基本上在15到17、18年。
  • 安華匯今年9月開業 30萬㎡巨無霸綜合體打造雙Mall
    20億!打造30萬㎡巨無霸商業綜合體   贏商網了解到,安華匯位於廣州白雲大道北756號,是由安華美博集團耗資20億元,重金打造的主題式巨無霸商業項目。安華匯總體量達30萬㎡,包含10萬㎡家居mall、8萬㎡創世方舟shopping park、2萬㎡展貿辦公總部基地、3萬㎡公寓及酒店,另有7萬㎡為停車場及公建。   據安華美博集團總裁王玉清介紹,安華匯預計將在今年9月開業,目前,項目整體招商已完成80%以上,其中家居mall招商率已達95%。
  • 楊春:新城控股的目標 一座吾悅廣場成就一個新商圈
    、功能複合的商業地產項目是新城控股集團首個開發的商業綜合體項目,新城吾悅廣場總經理楊春說,「新城從住宅邁向商業,其實走了5年。」  「這5年新城控股主要在做一件事,就是儲備。地塊的儲備,人才的儲備,行業操作經驗和知識的儲備,還有商家資源的儲備。」楊春認為,房企紛紛進軍商業地產,正是看好未來商業地產發展。「未來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消費能力的提升是支撐商業地產發展的主要因素。」
  • 萬科明星經理人大換防、「萬達老臣」曲德君加入新城……
    此外,商業地產圈內還流傳出不少關於跳槽消息。 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於2019年第三季度,商業地產圈有91名高管職務發生變動,包括離職、跳槽、內部調動、新任職等,不含董事職務調整。涉及包括萬達集團、萬科集團、泰禾集團、新城發展控股、保利集團、融創中國等40多家企業。
  • 中國十大經典Shopping Mall排行榜
    一期55萬平方米將成為世界最大的商業單體建築,5至6家主力店,20餘家半主力店,600餘家專賣店,100餘家主題餐廳,十餘家娛樂休閒娛樂場所。3、興力達商業廣場這座上海最大的mall落戶於上海普陀區真光路以東、滬寧高速以南,由四川興力達集團和新長徵集團2002年共同投資建造。
  • ...吾悅廣場|西寧|永輝超市|bravo|虎牌|新城控股|建築|霓裳|地產|...
    自吾悅廣場入駐西寧以來,經開區的商業格局引發了大量的關注度。在各種利好的賦能下,待到吾悅廣場面世,這裡必將成為區域真正的市場潮流「集散地」。吾悅廣場從最初就定位為城市家庭生活購物mall,致力於打造青海首座生活美學體驗綜合體。因此新城控股結合青海文化歷史底蘊創新規劃設計,打造出了36萬㎡的城市商業綜合體;其中商業體量達到10萬㎡。
  • 探訪京城商業地產之望京商圈凱德MALL
    那麼當地商業項目現狀如何呢?贏商網北京站對該地區商業項目展開調查,記者來到了位於廣順南大街的凱德MALL。     聯合華聯統一業態  贏商網北京站記者調查發現,凱德MALL購物中心共有5層,包括地下一層和地上四層。其中地下一層為集中的餐飲業態,地上一層為精品百貨,二層為女裝,三層為男裝,四層則設置為兒童業態。
  • 4月廣東商業地產十大事件:中國商業地產節開幕 西城都薈易主
    (贏商網報導)2017年4月,廣東商業地產界有哪些事件值得大家去關注呢?4月份有以下大事件值得去關注:第12屆中國商業地產節圓滿落幕;萬科30億元入股鏈家;星河商置再增一深圳輕資產項目;佳兆業商業集團新品孵化戰略落地;廣州西城都薈再次易主;天虹超市要獨立開店等等。
  • 保利MALL、百大心悅城…合肥二季度預計5個商業項目迎開業
    回顧2018年第一季度,合肥共有3個新項目開業。接下來第二季度,合肥預計將迎來5個商業項目的開業亮相,數量上稍有增幅,類型上也將更加多元化。   茶裡水街主要由11棟3-6層點式單體商業組成,建築風格中西結合,在現代徽派建築青瓦磚牆,以及石庫門等經典建築造型的基礎上精心雕琢而成,獨具情調。據悉,茶裡水街是華夏國際茶博城14個主題功能板塊中的一個版塊,將依託華夏國際茶博城,將茶文化融入到現代商業街區之中,茶體驗是街區的一大特色,也是茶文化這個中國傳統文化之一的傳承和發揚。
  • 新城控股王曉松:未來三年爭取每年新增吾悅廣場40個,增加輕資產...
    新城是業內較早試驗輕資產運營的商業地產企業。追溯至2017年,新城首個輕資產項目諸暨永利吾悅廣場開業。新城輸出了管理服務。 儘管新城商業輕資產項目數量不算多,不過其產生的歸屬公司的租金收入在2017年至2019年呈上升態勢,分別為0.18億元、2.21億元和3.27億元。 克而瑞地產研究中心在一份報告中將商業地產商的輕資產方式分為4種。
  • 天玥中心合肥「王府井」 最潮主題式shoppingmall
    在合肥,14萬方金鑽級綜合體,集商業、寫字樓、住宅、餐飲、遊樂、娛樂、潮流、休閒、旅遊、市政配套為一體的天玥中心將打造合肥目前最先進、最符合世界潮流的主題式shoppingmall。項目在2/3號地鐵線上蓋,外擁三裡庵、黃潛望、七裡塘三大商圈繁華,內享5萬方商業配套,吃喝玩樂購遊主題式體驗,接軌國際一線潮流,打造大都會豪宅標杆。同時,項目距高鐵站約10分鐘車程、火車站約20分鐘車程、新橋機場約30分鐘車程,並與合寧、合徐、合蕪等高速公路相臨。由高速、高鐵、火車和機場形成了30分鐘「立體生活圈」。
  • 盒馬將在深圳首次推出shoppingmall「盒馬裡」
    在深圳開的盒馬的第一家shopping mall,叫「盒馬裡」——解決周六周日的去向,這是中國第一家真正數位化意義的mall。盒馬新零售的本質,是希望把線下的流量聚集起來,所以是分成「一日三餐」、「白領上班」、「周六周日」,將來盒馬app無處不在,生活變得更方便。
  • 日本大阪森之宮Morinomiya Q's Mall
    大阪森之宮Q’s mall位於大阪府城中區,北側緊鄰大阪城公園,與地下鐵中央線和JR環狀線的森之宮站步行距離分別約為1分鐘和3分鐘,南側擁有大量的傳統居住區。20世紀40年代後半期,日本生命保險公司計劃建造一個棒球場,作為向公民開放的健身運動服務設施。在很少有棒球場對公民開放的時代,可謂是為全民體育健身做出了極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