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小學美術名師工作室:蹲下身與孩子的雙眸對視 聆聽童年之美 | 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二十九)

2020-08-26 濱州市教育局

全 名:濱州市小學美術名師工作室

學術顧問:孫奎浩、由法成

主 持 人:王海霞

團隊成員:鞏鑫、周娜、耿秀妍、李偉、鄧銘華、畢竟慧、李彩蕾、李月中、宓瑩瑩、劉勝華、李倩、王美幗、朱春芬。

美術,一門視覺藝術。美術的起源早於文字,中國字更是講究書畫一體。而孩子最初的創造往往是美術。

譬如魯迅的童年,不只在桌上刻了個「早」字,還描摹過《蕩寇志》和《西遊記》等繡像,將繪圖本的《山海經》看作最心愛的寶書。正因此啟蒙,他才會有後來為北京大學設計校徽、為書刊設計封面的能力。

小學美術,是美術與童年的交匯期。有種說法,「有人用一生來治癒童年,有人用童年治癒一生。」其中,童年美術形成的審美鑑賞力、創造力,將會影響人的一生。

今天的小學美術課,早已不是隨便畫畫的副科、小科。新的《美術課程標準》提出了美術學科的核心素養——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

因而,快樂溫暖的美術課,如何讓課堂充滿生機和趣味,這需要教師們任重而道遠的思考。

Logo象徵著發現美的眼睛,六瓣旋轉向心的造型寓意各工作小組絢爛爭芳

主持人王海霞介紹,濱州市小學美術名師工作室的核心理念是「引領孩子發現美、創造美」。靈動智趣,引領孩子用靈動的心發現美、創造美,是他們的追求。

在此基礎上,設計了工作室的Logo——外形像眼睛,對應著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寓意用眼睛去發現美、創造美。瞳孔處是核心,寓意老師帶領孩子們在美術的殿堂裡自在飛翔。同時,外形又像五彩繽紛的花朵,寓意孩子是祖國的花朵,都可能成為藝術之才。

整體採用明亮的原色、間色,象徵孩子們純淨絢爛的童年。用對半的冷暖色,既有色彩的對比,又蘊含了豐富的色彩知識,能夠充分體現美術學科的特點。同時,整個圖案,六瓣旋轉向心,這寓意各工作小組絢爛爭芳,代表全體成員眾志攜手,為濱州小學美術教育開創美好的明天。

Logo象徵了成長之路。如2017年11月組織濱州市小學美術學科培訓時,工作室剛成立,缺少經驗、彼此不熟悉,王海霞心裡很沒底。成員鄧銘華主動找到她,商量具體工作安排,其他成員紛紛出謀劃策,讓整理場地、調整音響、飲水安排、拍照錄像等環節有條不紊、順利進行、圓滿完成。通過這件事,他們形成了共識:「一群彼此扶持的人會變得更強大!」

將課題研究與日常教學緊密結合,讓教研活動成為專業成長的頭腦風暴

這個團隊的主課題是《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表現能力提升研究》。選擇它,是因為在美術學科核心素養中表現能力很重要,它也是日常教學美術課堂的重中之重。子課題有三個:《小學美術「造型表現」課程整合研究》、《小學美術教學生活化問題研究》、《現代媒材在小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他們將課題研究與日常教學緊密結合。如成員鞏鑫在美術表現的空間意識和造型意識上的思考,成員耿秀妍對傳統與現代媒材、技術結合的思考,成員周娜虎虎生威社團美化生活的創作,都成為優質的分享內容。

課例研究、代表課、課題研究、報告會、學習匯報、專家講座、研修分享……一次次教研活動,就是一次次專業成長的頭腦風暴。一方面,他們不斷提高名師本人的專業水平和教研能力。另一方面,發揮名師的輻射作用,通過教研交流、片區教研、市縣聯動等活動,帶動一個團隊、一個群體、一個區域美術教師的專業發展。

風雨三年,大家的學習意識增強了,團隊的凝聚力提升了,教研能力增強了,通過集體教研或網絡教研,大家及時有效的溝通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成效顯著。如成員們在省市縣級優質課、觀摩課、市縣級教學研討、市縣級寫生作品展等各方面,成績都很優異。

共讀了《靜悄悄的革命》等專著,蹲下身來與孩子的雙眸對視成為教育共識

這個團隊認為,讀書和課題研究對教學促進同樣重要。他們說,要想成為名副其實的名師,必須多讀書、深研究,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終究會達到理想的教育境地!」

「共讀一本書」活動就是具體實踐,如他們重點共讀了《課例研究:我們一起來》、《靜悄悄的革命》等書籍,尤其後者的理念對大家很有啟發。該書強調,創造以「學」為中心的教學、以「學」為中心的課程,將學校發展成為一個學習的共同體。應當追求的,不是「發言熱鬧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傾聽的教室」。

王海霞認為,《靜悄悄的革命》觸及到了教育的本質!學會相互傾聽,是課堂教學的首要條件,師生間、生生間的相互傾聽,更有利於開展教學活動。如果想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就必須走到學生中去,蹲下身來,與孩子的雙眸對視,學會傾聽,學會理解。

他們認為,名師工作室不是一個人的獨領風騷,而是一個團隊、一個集體的攜手同行。聚是一團火,這個集體要變成一束光,去照亮別人、引領同行者。有問題共同研究,有困難齊心協力,沒有什麼能阻擋集體的力量,最終實現教育教研的整體提升。

相關焦點

  • 濱州小學美術名師工作室:蹲下身與孩子的雙眸對視 聆聽童年之美
    「名師引領教學相長 助力教育質量提升——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二十九)濱州小學美術名師工作室:蹲下身與孩子的雙眸對視 聆聽童年之美全名:濱州市小學美術名師工作室學術顧問:孫奎浩、由法成主持人:王海霞團隊成員:鞏鑫、周娜、耿秀妍、李偉、鄧銘華、畢竟慧、李彩蕾、李月中、宓瑩瑩、劉勝華、李倩、王美幗
  • 濱州高中生物名師工作室:搭建知識與能力的腳手架 探尋生命浩瀚之美 | 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
    在它教研路上,濱州高中生物名師工作室的兩個團隊在執著前行。推行生活化教學策略,多讀「課外書」,讓心態和知識「保鮮」學科雖然美麗,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很多高中學生卻感受不到生命科學的魅力,只是為了高考,不得不硬著頭皮去啃書本、試題。其中關鍵,在於課堂把「生物」教成了「死物」。
  • 濱州學前教育名師工作室:探索家庭教育指導素材 尋求「戶外自主遊戲」科學之道 | 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五)
    如今幼兒園越來越規範,孩子大多上三年。可一問就知道,很多成年人沒上過幾天學前班。為了照顧弟妹,有人八九歲才上一年級。正因此,不少家長認為學前教育不重要,唱唱歌跳跳舞就行了,有的則給了孩子太多超齡的學習壓力。2019年8月25日,濱州市學前教育名師工作室授牌成立。這事不小,它是我市首次組建的幼教名師工作室,對全市學前教育的發展改革有著價值引領、理念指導的重要作用。
  • 濱州初中生物名師工作室:教師成長的速成班 魅力生物的「夢工廠」 | 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二)
    請看濱州初中生物名師工作室的三年答卷。全員參與課題研究,論著《給孩子一個鮮活的生物世界》已於2019年2月出版顧大家認為,工作室是最接地氣的教研平臺,上接天線、下接地氣的多彩活動給老師們的幫助很實在左之輝說:「成員都來自濱州,我們使用的是同一套教材、參加同一個中考,地理位置接近、生源結構相似、教學問題相似,很多好經驗、好方法都可以直接拿來用,不存在水土不服現象。」同時,它能為先進教學理念、新一輪教改落地打通最後一公裡,讓老師少走彎路。名師們的切磋琢磨,對模糊知識的明確界定、陌生領域的探索嘗試、教學瓶頸的靶向突破都是一次次「精準打擊」。
  • 濱州高中生物名師工作室:搭建知識與能力的腳手架 探尋生命浩瀚之美
    「名師引領教學相長 助力教育質量提升——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濱州高中生物名師工作室:搭建知識與能力的腳手架 探尋生命浩瀚之美學術顧問:邊清傑主持人:賈新生、於豔春、徐祥孔秘書長:李躍國、賈金堂
  • 濱州高中生物名師工作室:搭建知識與能力的腳手架 探尋生命浩瀚之美
    「名師引領教學相長 助力教育質量提升——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濱州高中生物名師工作室:搭建知識與能力的腳手架 探尋生命浩瀚之美學術顧問:邊清傑主持人:賈新生、於豔春、徐祥孔秘書長:李躍國、賈金堂 團隊成員:蘇孝寶、程旭陽、車海燕、胡香榮、吳金東、武海霞、姚秉周、賈新生、李躍國、尹琦、高慧穎
  • 濱州高中歷史名師工作室:乘思想之舟 通古今之變
    「名師引領教學相長 助力教育質量提升——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二十八)濱州高中歷史名師工作室:乘思想之舟 通古今之變學術顧問:曹大梅、劉慶亮主持人:賈雲濤、吳子勝團隊成員:劉偉、教研是教育第一生產力,帶著如此理念,濱州高中歷史名師工作室一路奮進!將心理學、對話策略、活動設計融入課堂,將時間還給學生,把能力交給學生此工作室有倆,其一主持人為賈雲濤。他有個鮮明的觀點:「在課堂上把時間還給學生,把能力交給學生!」
  • 乘思想之舟 通古今之變 | 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二十八)
    教研是教育第一生產力,帶著如此理念,濱州高中歷史名師工作室一路奮進!線上線下、對外對內齊發力,名師在思想碰撞中共同成長在工作室管理、推進上,這兩個團隊有一套好辦法。在成立之初,就制定了工作室三年規劃、培養方案、成員考核方案等,要求每位成員通過自學、集中學習、網上學習交流等形式,提升專業能力。
  • 濱州初中生物名師工作室:教師成長的速成班 魅力生物的「夢工廠」
    「名師引領教學相長 助力教育質量提升——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二)濱州初中生物名師工作室:教師成長的速成班 魅力生物的「夢工廠」全名:濱州市初中生物名師工作室學術顧問:邊清傑主持人:曹莉萍成員:宋榮譜、畢緒香、潘雲婧、王慶芳、王景俊、左之輝、楊梅梅、於秀芳、孟立芹、張偉才、劉敬國、劉秀麗
  • 濱州學前教育名師工作室:探索家庭教育指導素材 尋求「戶外自主遊戲」科學之道
    「名師引領教學相長 助力教育質量提升——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五)濱州學前教育名師工作室:探索家庭教育指導素材 尋求「戶外自主遊戲」科學之道學術顧問:史吉海主持人:胡莉莉、宋立芹團隊成員:白桂雲、李靈傑、尚愛軍、裴朝霞、李鳳蘭、趙雪燕、牛小紅、王麗紅、李順玉、曹懷香、張倩倩、王芳、楊萍、李寧寧、任迎新
  • 濱州市初中歷史名師工作室:探索深度學習的「課堂革命」 培養以史育人的關鍵能力 | 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三)
    它是大河東流,文明的演進浩浩蕩蕩;它是英雄列傳,三百六十行燦若星辰;它是智慧之光,萬類霜天競自由!關公不能戰秦瓊,但哪一個英雄也都是從小長到大的,既有傳奇浪漫,更有吃喝拉撒的日常。孔夫子有他的天真,海瑞有他的偏激,拿破崙有他的狂妄,但判斷其得失成敗,不應簡單拿今天的標準要求古人,他們都是具體環境中的鮮活個體。
  • 濱州市高中體育名師工作室:堅持問題研究和行動研究 養成每日讀書好習慣 | 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一)
    其實,毛澤東對體育還有很多名言,如在延安時期給延安保育院小學的同學題詞:「又學習,又玩耍」;如在1953年說:「我給青年們講幾句話:一、祝賀他們身體好;二、祝賀他們學習好;三、祝賀他們工作好。」看,身體好是「三好學生」的第一指標;在1917年《體育之研究》一文中,提出了「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
  • 美各其美 美美與共——廈門市小學美術林仁傑名師工作室
    為此,教師應該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鷺島優師團隊本期欄目推送廈門市小學美術林仁傑名師工作室,希望通過此文發揮優師引領、輻射作用,激勵和促進學科團隊教師的成長。工作室以「各美其美 美美與共」為團隊建設宗旨,努力為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構建融科學性、實踐性、研究性、先進性於一體的學習交流平臺,力爭建設成充滿靈性及富有教育智慧的小學美術名師工作室團隊,為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及師生共同發展作積極的貢獻。
  • 濱州市高中語文名師工作室:養成語文整體觀 探尋「閱讀」個性化 | 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六)
    其實,這跟語言學科的綜合性、基礎性特徵有關,字詞積累、語句理解、名句默寫、文言閱讀、詩詞鑑賞、閱讀寫作,所需基本功和悟性都需要逐漸積累打磨,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有些看似不用功的孩子實際閱讀量很大,悟性很高。但如果完全甩開老師,「跟著感覺走」,早晚要吃大虧。因為是學科首先就要有科學性。「基礎」、「感覺」背離科學,就隱藏著很大風險,做題找答案就毫無依據,早晚必翻車。
  • 高新區名師工作室:區校兩級名師工作室變身教師成長「輻射源」
    濱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現有名師工作室22個,涵蓋小學初中所有學科、所有學段。工作室的整體理念是引領帶動,提高全區教師的整體素質;方向是全體教師集體讀書、集體寫作、集體教研,推動書香高新區建設。工作室要求每個成員都制定個人三年發展規劃,全力打造教師成長的階梯 名師工作室是深化課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展示教育教學實踐和研究成果、服務廣大師生的重要基地。為此,高新區建立了區、校兩級名師工作室,讓其成為教學研究的平臺、教師成長的階梯。
  • 王榮名師工作室舉辦線上兒童美術作品展
    多彩畫筆 繪出僑鄉美王榮名師工作室舉辦「童心寫家鄉·共繪文明城」線上兒童美術作品展近日,集美區小學美術名師王榮工作室舉辦慶「六一」「童心寫家鄉·共繪文明城」線上兒童美術作品展活動,鼓勵學生們抒發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美好感情
  • 立足閩南文化 潤澤兒童心靈——記林仁傑名師工作室、戴仲達名師工作室聯合研修暨送教活動
    ——記林仁傑名師工作室、戴仲達名師工作室聯合研修暨送教活動     為更好地落實廈門市名師工作室建設的文件精神,積極推動名師工作室活動的深入開展,發揮示範輻射作用,促進區青年教師成長及域間名師工作室、美術教師的互動交流,2020年11月10日,廈門市小學美術林仁傑名師工作室、海滄區林仁傑名師工作室、南安市戴仲達美術名師工作室聯合研修暨送教活動在南安市石井鎮奎霞小學舉行
  • 萊蕪實驗小學韓立菊名師工作室入選山東省首批齊魯名師領航工作室
    日前,萊蕪實驗小學傳來喜訊,該校韓立菊名師工作室被遴選為山東省首批齊魯名師領航工作室,同時也是濟南市小學階段的唯一一個。  韓立菊齊魯名師領航工作室成立於2019年12月,2020年1月啟動,一直致力於開展吟誦課題研究,工作室成員包括本校的韓立菊
  • 江蘇省吳建英名師工作室專題研討活動在東洲小學舉行
    為進一步推動名師工作室工作坊、學科跨界的專題研討,2020年12月15日,江蘇省吳建英名師工作室專題研討活動在海門區東洲小學成功舉行。南通市名師培養導師團王笑君團長、袁炳飛副團長、祝杭斌秘書長,海門區新教育培訓中心主任、教體局副局長倪強,海門區新教育培訓中心趙麗芳科長,揚州江都區教育局人事科副主任朱成星等出席活動。揚州江都後備幹部代表團,江蘇省吳建英名師工作室、南通市中青年名師吳建英工作室全體成員以及海門區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參加此次活動。
  • 濱州市高中體育名師工作室:堅持問題研究和行動研究 養成每日讀書好習慣
    「名師引領教學相長 助力教育質量提升——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一)濱州市高中體育名師工作室:堅持問題研究和行動研究 養成每日讀書好習慣學術顧問:王耀堂主持人:王照鋒團隊成員:王平、周佳佳、翟維利、郭爭光、高建強、劉波、劉忠萍、朱會強、李景瑜、張建民、王學村、潘華、石秀英、呂雲峰、王明強、付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