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高中生物名師工作室:搭建知識與能力的腳手架 探尋生命浩瀚之美

2020-08-03 濱州網

「名師引領教學相長 助力教育質量提升——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

濱州高中生物名師工作室:搭建知識與能力的腳手架 探尋生命浩瀚之美

學術顧問:邊清傑

主持人:賈新生、於豔春、徐祥孔

秘書長:李躍國、賈金堂

團隊成員:蘇孝寶、程旭陽、車海燕、胡香榮、吳金東、武海霞、姚秉周、賈新生、李躍國、尹琦、高慧穎、李志遠;餘培、程濤、李海燕、張國豔、劉曉芹、蔣方、王楠、張燕英、郭敏、劉曉芹、羅書東。

濱州高中生物名師工作室:搭建知識與能力的腳手架 探尋生命浩瀚之美濱州高中生物名師工作室:搭建知識與能力的腳手架 探尋生命浩瀚之美濱州高中生物名師工作室:搭建知識與能力的腳手架 探尋生命浩瀚之美

在生物學家的眼中,生命科學很有用、很好玩、很神秘,美得不可思議!譬如生命的起源、人猿相揖別,都是永恆的開放式命題,讓人心跳出眼前的瑣碎,徜徉於神秘浩瀚的宇宙。

它的影響超越學科,給今日世界打上深深的烙印——1859年,達爾文在完成環球考察23年後,發表了震驚世界的《物種起源》。該書提出了進化論思想,對整個生物界的發生、發展,作出了唯物的、規律性的詮釋,徹底摧毀了千百年來統治人們思想的「神創論」和「物種不變論」。甚至可以說,它的力量顛覆了千年的舊秩序,開闢了當代文明。

它又是守護健康的天使——在武漢保衛戰的前沿陣地上,衝鋒在前的正是生命科學!白髮老人鍾南山、李娟和成千上萬的白衣天使築起了新的長城;它是啟迪想像的故事——2019年劉慈欣作品改編電影《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上映,使更多人開始重新思考生命的價值、生物的奧秘……

高中生物,一門最接地氣、最具活力的一門學科,也是高考後學醫、學農、學工等多數專業的基礎。在它教研路上,濱州高中生物名師工作室的兩個團隊在執著前行。

推行生活化教學策略,多讀「課外書」,讓心態和知識「保鮮」

學科雖然美麗,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很多高中學生卻感受不到生命科學的魅力,只是為了高考,不得不硬著頭皮去啃書本、試題。其中關鍵,在於課堂把「生物」教成了「死物」。怎麼把生命科學的美麗還給學生,讓孩子有永續的專業熱情和興趣,是生物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

三年來,濱州高中生物名師工作室(一)團隊經歷了兩任主持人,原主持人賈新生為團隊搭架子、打基礎,中途去了青海支教,代理主持人徐祥孔接過了重擔。

這個團隊一路思考,認為不能丟失生物之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推行生活化教學策略。他們建議,教師及時結合新的生命科學研究進展和社會熱點,助力學生生命觀念的建立。比如徐祥孔的教學風格追求溫文爾雅、不急不躁,對知識娓娓道來,在溫和的言語中幫助學生建構完整的知識體系、鍛鍊各種能力。

他們認為,要讓學生心態好,首先教師得心態好,讀書正是教師保持心情輕鬆和知識新鮮的好習慣。三年來,他們不僅讀專業書籍,還讀社會歷史科技等「課外書」。徐祥孔介紹,劉慈欣《鄉村教師》給了他巨大震撼——作者用整個宇宙來襯託教師職業的偉大,讓他對教師職業尤其生物教師的身份,再次充滿了極深的自豪感。

濱州高中生物名師工作室:搭建知識與能力的腳手架 探尋生命浩瀚之美濱州高中生物名師工作室:搭建知識與能力的腳手架 探尋生命浩瀚之美

每人訂閱專業書籍2-3本,定期開展開展讀書沙龍、撰寫教育隨筆、命題研究等教育教學活動

「想走得快,一個人走;想走得遠,一群人走」,帶著如此理念,濱州高中生物名師工作室(二)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課題研究為抓手,助力名師專業成長。

其主持人於豔春介紹,他們既有善於鑽研、專業知識高深的研究型導師,又有經驗豐富的教學能手,更多的是富有創新精神、精力充沛的中青年教師,這為工作室的熱烈氛圍創造了條件。

線下,他們密集交流、分享,圍繞課題、培訓等展開切磋,抓好備課、講課、聽課、磨課等環節;線上,通過微信群、QQ群、網絡會議等形式加強交流。互通有無,取長補短,最終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建立高質量的教學資源庫。同時,不斷擴大輻射範圍,發揮引領作用,最終變身一個集專家、教師、課件、課例、論文等成果為一體的課程資源分享平臺。

其間,他們注重理論學習,培養學習型教師。成員每人訂閱專業書籍2-3本,定期開展開展讀書沙龍、撰寫教育隨筆、命題研究等教育教學活動,關注學術前言和高考動態,並寫出讀書心得。他們認為,通過研究,將讓生物教學更加趣味盎然。

濱州高中生物名師工作室:搭建知識與能力的腳手架 探尋生命浩瀚之美濱州高中生物名師工作室:搭建知識與能力的腳手架 探尋生命浩瀚之美

認真研究高考新變化、新動向,備好學生知識學習和能力建構的腳手架

毋庸諱言,高考是指揮棒,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全市各學校的現實目標。尤其對新高考改革的梳理分析,這兩個團隊作了很多切實努力,並分享給全市生物教師們。

如對高三生物「衝刺」,賈新生提出,強化對基本知識的歸納、做好習題歸納和整理、對於教材中特殊知識點的歸納。與之類似,徐祥孔認為,要還原知識形成的本來面目。追本溯源理清知識的來龍去脈,以建構主義理論指導教學,以學生的現有認知和所學知識的區間,定位、備好學生知識學習和能力建構的腳手架。

而於豔春團隊以全市學科說題比賽為契機,認真研究近幾年高考卷和省模擬卷的命題特點和命題形式的新變化、新動向,並形成文字,力爭高三生物課有更合理的複習課、講評課模型,建構高效課堂。此外,定期到各個學校進行同課異構、教學設計等專題討論交流等活動,與各校生物教師共同教研,以實現教育教研成果的分享與運用。

相關焦點

  • 濱州高中生物名師工作室:搭建知識與能力的腳手架 探尋生命浩瀚之美
    「名師引領教學相長 助力教育質量提升——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濱州高中生物名師工作室:搭建知識與能力的腳手架 探尋生命浩瀚之美學術顧問:邊清傑主持人:賈新生、於豔春、徐祥孔秘書長:李躍國、賈金堂
  • 濱州高中生物名師工作室:搭建知識與能力的腳手架 探尋生命浩瀚之美 | 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
    在它教研路上,濱州高中生物名師工作室的兩個團隊在執著前行。推行生活化教學策略,多讀「課外書」,讓心態和知識「保鮮」學科雖然美麗,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很多高中學生卻感受不到生命科學的魅力,只是為了高考,不得不硬著頭皮去啃書本、試題。其中關鍵,在於課堂把「生物」教成了「死物」。
  • 濱州初中生物名師工作室:教師成長的速成班 魅力生物的「夢工廠」 | 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二)
    生物,專注生命、自然的學問。請看濱州初中生物名師工作室的三年答卷。左之輝說:「成員都來自濱州,我們使用的是同一套教材、參加同一個中考,地理位置接近、生源結構相似、教學問題相似,很多好經驗、好方法都可以直接拿來用,不存在水土不服現象。」同時,它能為先進教學理念、新一輪教改落地打通最後一公裡,讓老師少走彎路。名師們的切磋琢磨,對模糊知識的明確界定、陌生領域的探索嘗試、教學瓶頸的靶向突破都是一次次「精準打擊」。
  • 濱州初中生物名師工作室:教師成長的速成班 魅力生物的「夢工廠」
    「名師引領教學相長 助力教育質量提升——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二)濱州初中生物名師工作室:教師成長的速成班 魅力生物的「夢工廠」全名:濱州市初中生物名師工作室學術顧問:邊清傑主持人:曹莉萍成員:宋榮譜、畢緒香、潘雲婧、王慶芳、王景俊、左之輝、楊梅梅、於秀芳、孟立芹、張偉才、劉敬國、劉秀麗
  • 濱州高中歷史名師工作室:乘思想之舟 通古今之變
    「名師引領教學相長 助力教育質量提升——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二十八)濱州高中歷史名師工作室:乘思想之舟 通古今之變學術顧問:曹大梅、劉慶亮主持人:賈雲濤、吳子勝團隊成員:劉偉、跳出來看,有一點很清晰:歷史不是一盤散沙,不是一個個孤立的考點、碎片化的知識。如果再循著死記硬背的路路走,學生難免變成別人思想的跑馬場,看似博聞強記實則毫無主見。新一輪教改正要改革這一痼疾。在高考大綱所列舉的12項高考能力要求中,「對有效信息進行完整、準確、合理的解讀」「說明歷史現象和歷史觀點」「認識歷史事物的本質」「獨立提出觀點」都是各類中最高的。
  • 濱州小學美術名師工作室:蹲下身與孩子的雙眸對視 聆聽童年之美
    「名師引領教學相長 助力教育質量提升——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二十九)濱州小學美術名師工作室:蹲下身與孩子的雙眸對視 聆聽童年之美全名:濱州市小學美術名師工作室學術顧問:孫奎浩、由法成主持人:王海霞團隊成員:鞏鑫、周娜、耿秀妍、李偉、鄧銘華、畢竟慧、李彩蕾、李月中、宓瑩瑩、劉勝華、李倩、王美幗
  • 乘思想之舟 通古今之變 | 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二十八)
    跳出來看,有一點很清晰:歷史不是一盤散沙,不是一個個孤立的考點、碎片化的知識。如果再循著死記硬背的路路走,學生難免變成別人思想的跑馬場,看似博聞強記實則毫無主見。新一輪教改正要改革這一痼疾。在高考大綱所列舉的12項高考能力要求中,「對有效信息進行完整、準確、合理的解讀」「說明歷史現象和歷史觀點」「認識歷史事物的本質」「獨立提出觀點」都是各類中最高的。
  • 濱州小學美術名師工作室:蹲下身與孩子的雙眸對視 聆聽童年之美 | 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二十九)
    全 名:濱州市小學美術名師工作室學術顧問:孫奎浩、由法成主 持 人:王海霞團隊成員:鞏鑫、周娜、耿秀妍、李偉、鄧銘華、畢竟慧、李彩蕾、李月中、宓瑩瑩、劉勝華、李倩、王美幗、朱春芬。,六瓣旋轉向心的造型寓意各工作小組絢爛爭芳主持人王海霞介紹,濱州市小學美術名師工作室的核心理念是「引領孩子發現美、創造美」。
  • 濱州市高中語文名師工作室:養成語文整體觀 探尋「閱讀」個性化
    「名師引領教學相長 助力教育質量提升——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六)濱州市高中語文名師工作室:養成語文整體觀 探尋「閱讀」個性化顧問:時寅敦、李樹棣主持人:張延水、董寶禮團隊成員:張世鑫、劉新光、張炳秀、蔣文學、陳雪峰、殷玉蓮、劉霞、範曉靜、泥立強、安延華、彭勇;孫保忠、劉秀芹、王青梅、張振海、費清玲、姜花柱、高緒芹、溫新珍、王迎春、張洪奎
  • 濱州學前教育名師工作室:探索家庭教育指導素材 尋求「戶外自主遊戲」科學之道 | 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五)
    2019年8月25日,濱州市學前教育名師工作室授牌成立。這事不小,它是我市首次組建的幼教名師工作室,對全市學前教育的發展改革有著價值引領、理念指導的重要作用。如濱州學前教育名師工作室(一)主持人胡莉莉是個「學習達人」——作為濱州市實驗幼兒園副園長,在百忙中攻讀了在職教育碩士學位。一邊帶娃娃,一邊寫論文,耳畔童言童語,腦子裡先鋒教改。她認為,這是一個瞬息萬變的年代,變是唯一的不變。變的是學習內容,不變的是學習不止。從教18年,她牢記著前輩的話:「把工作當學問來鑽研。」
  • 婁底市張四槐高中生物名師工作室「生物實踐及新教材培訓」活動舉行
    ,進行生物標本採集)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肖梅麗 周海)8月10日上午,婁底市張四槐高中生物名師工作室「生物實踐及新教材培訓」活動在龍山舉行。簡短的開幕式後,名師工作室全體成員認真聆聽了張四槐老師關於《教材使用基本模型及核心素養背景下的使用策略》的講解,張四槐從教材觀、教材使用的轉化邏輯提出了具體指導意見,要求大家以教材內容為載體,發展生物學核心素養;採用啟發式、探究式為主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8月10日下午,高建軍教授主講《人教社2019版必修教材解讀及教學建議》。
  • 濱州學前教育名師工作室:探索家庭教育指導素材 尋求「戶外自主遊戲」科學之道
    「名師引領教學相長 助力教育質量提升——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五)濱州學前教育名師工作室:探索家庭教育指導素材 尋求「戶外自主遊戲」科學之道學術顧問:史吉海主持人:胡莉莉、宋立芹團隊成員:白桂雲、李靈傑、尚愛軍、裴朝霞、李鳳蘭、趙雪燕、牛小紅、王麗紅、李順玉、曹懷香、張倩倩、王芳、楊萍、李寧寧、任迎新
  • 高新區名師工作室:區校兩級名師工作室變身教師成長「輻射源」
    濱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現有名師工作室22個,涵蓋小學初中所有學科、所有學段。工作室的整體理念是引領帶動,提高全區教師的整體素質;方向是全體教師集體讀書、集體寫作、集體教研,推動書香高新區建設。各名師工作室以課題教研為立足點,引領學科教師深化課題研究 高新區各名師工作室以課題教研為立足點,引領學科教師深化課題研究。 高新區生物名師工作室申請的「十三五」全國數位化學習研究規劃課題《信息技術支持下初中生物自主學習素養的研究》在2019年成功立項。
  • 濱州市高中體育名師工作室:堅持問題研究和行動研究 養成每日讀書好習慣 | 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一)
    濱州高中體育名師工作室認為,「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蘊含的體育思想今天仍有巨大價值,特別是在德育一體化的大背景下,這更是體育教學努力的方向。,開拓視野,轉變了教學理念,提高了教研能力。活動中,工作室成員衝鋒在前,擔任評委、執教展示課、作專題報告。堅持問題研究和行動研究。他們認為,課題研究是教師有針對性、有效學習的方法之一,根據課題研究、教研內容,有重點、有針對性的學習,隨時隨地學習吸收有用的知識、經驗和方法,不斷整合、內化,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 濱州市初中歷史名師工作室:探索深度學習的「課堂革命」 培養以史育人的關鍵能力 | 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三)
    在濱州初中歷史名師工作室看來,歷史課不能是一堆知識的散片、凝固的記憶,需要用聯繫的觀點、整體的思維、具體的視角、演變的過程跳出來分析判斷。「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當我們掌握了歷史思維的「金箍棒」,才能穿過迷霧走近真相,形成十萬八千裡的「筋鬥雲」。
  • 省四地高中化學名師工作室教師研修活動在蘭溪五中舉行
    為進一步促進高中化學教師之間的交流,深入探討新高考背景下的化學課堂教學,推進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的實施,提高化學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促進課堂教學的轉型與發展,11月26日至27
  • 【工作簡報】腳踏實地 超越夢想——安寧市高中生物文媛名師工作室開班啟動儀式(第一期)
    安寧市基礎教育發展中心通過「歷年引領、氛圍營造、平臺搭建、過程督導、評比考核」在家門口為安寧教師「開源引流」。在承辦單位昆鋼一中黨政領導班子的大力支持下,我們高中生物設備先進、環境溫馨的文媛名師工作室在昆鋼一中矚遠樓入座。         2020年12月24日,在基礎教育發展中心領導的指導下、昆鋼第一中學領導班子的支持下、工作室成員的期待下,文媛名師工作室正式開班。
  • 濱州市高中語文名師工作室:養成語文整體觀 探尋「閱讀」個性化 | 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六)
    其實,這跟語言學科的綜合性、基礎性特徵有關,字詞積累、語句理解、名句默寫、文言閱讀、詩詞鑑賞、閱讀寫作,所需基本功和悟性都需要逐漸積累打磨,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有些看似不用功的孩子實際閱讀量很大,悟性很高。但如果完全甩開老師,「跟著感覺走」,早晚要吃大虧。因為是學科首先就要有科學性。「基礎」、「感覺」背離科學,就隱藏著很大風險,做題找答案就毫無依據,早晚必翻車。
  • 濱州市初中歷史名師工作室:探索深度學習的「課堂革命」培養以史育人的關鍵能力
    「名師引領教學相長 助力教育質量提升——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三)濱州市初中歷史名師工作室:探索深度學習的「課堂革命」 培養以史育人的關鍵能力學術顧問:曹大梅主持人:張曉媛團隊成員:安穎光、崔寶華、崔曉雪、李昕平、李秀珍、劉芳、劉巖民、李志剛、司立霞、宋濤、王金濤、王雷之、溫強、趙振祥、張國亮、張豔紅
  • 濱州市高中體育名師工作室:堅持問題研究和行動研究 養成每日讀書好習慣
    「名師引領教學相長 助力教育質量提升——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一)濱州市高中體育名師工作室:堅持問題研究和行動研究 養成每日讀書好習慣學術顧問:王耀堂主持人:王照鋒團隊成員:王平、周佳佳、翟維利、郭爭光、高建強、劉波、劉忠萍、朱會強、李景瑜、張建民、王學村、潘華、石秀英、呂雲峰、王明強、付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