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市初中歷史名師工作室:探索深度學習的「課堂革命」 培養以史育人的關鍵能力 | 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三)

2020-08-26 濱州市教育局

學術顧問:曹大梅

主 持 人:張曉媛

團隊成員:安穎光、崔寶華、崔曉雪、李昕平、李秀珍、劉芳、劉巖民、李志剛、司立霞、宋濤、王金濤、王雷之、溫強、趙振祥、張國亮、張豔紅、左弘

歷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它是大河東流,文明的演進浩浩蕩蕩;它是英雄列傳,三百六十行燦若星辰;它是智慧之光,萬類霜天競自由!

關公不能戰秦瓊,但哪一個英雄也都是從小長到大的,既有傳奇浪漫,更有吃喝拉撒的日常。孔夫子有他的天真,海瑞有他的偏激,拿破崙有他的狂妄,但判斷其得失成敗,不應簡單拿今天的標準要求古人,他們都是具體環境中的鮮活個體。

在濱州初中歷史名師工作室看來,歷史課不能是一堆知識的散片、凝固的記憶,需要用聯繫的觀點、整體的思維、具體的視角、演變的過程跳出來分析判斷。「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當我們掌握了歷史思維的「金箍棒」,才能穿過迷霧走近真相,形成十萬八千裡的「筋鬥雲」。

精心設計問題情境,引發認知衝突,形成挑戰任務,促使學生全身心參與深度探究

探索「深度學習、以史育人」之路,這個工作室認為,首先要走出重知識輕思想、重記憶輕思維、講的多學的少、碎片多結構少的痼疾,學生才能走出不求甚解的死記硬背,才會有學習的關鍵能力和人文素養,才會有立德樹人、家國情懷的自然孕育。

以問題為導向,在學術顧問、市歷史教研員曹大梅的指導下,這個團隊深入開展學習研究,達成共識:「以史育人」是歷史教師的使命和信念,也是歷史教學的根本目標,以單元整體教學來實現深度學習是「以史育人」的必然途徑。

在此基礎上,他們申請並立項了四個課題開展研究——張曉媛主持的《實現深度學習的初中歷史單元教學策略研究》課題,側重初中歷史深度學習教學改進的基礎理論研究,嘗試探索初中歷史深度學習的整體構建;李志剛主持的《初中歷史有效教學途徑的研究》側重初中歷史深度學習有效教學的方法策略研究;左虹主持的《初中歷史主題單元教學助學案研發的研究》側重深度學習教學支架的研究;溫強主持的《初中歷史深度學習的表現性評價的研究》側重深度學習的教學評價。從理論、策略、方法到評價,這四個課題相互支撐,各有側重,共同指向歷史的深度學習。

經過三年探索、實踐,他們提出,要圍繞通史各時期的時代主題(單元核心概念),通過精心設計問題情境,引發學生認知衝突,形成挑戰性的學習任務組織學生全身心參與學習活動,進行深度探究,從而體驗成功、獲得發展。

探索「課堂革命」,形成了單元主題教學模式,指向深度學習後圍繞核心概念知識重構,形成個性化的邏輯框架

在教研探究基礎上,他們同步開始了「課堂革命」的探索,初步形成了指向核心素養,通過深度學習,實現以史育人的初中歷史單元主題教學模式。其基本流程為「單元整體導學→基本史實梳理→核心問題探究→邏輯框架建設→學習效果反饋」。

「單元整體導學」強調教師「導學」,教師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向學生展示學習內容,解釋時空與主題;制定並明確學習目標,布置學習任務。這是引導學生就一個單元進行深度學習的頂層設計。「基本史實梳理」則強調學生的「自學」,教師提供學習支架——單元自學任務單,要求學生通讀單元教材,按時間順序梳理出基本史實。

「核心問題探究」強調學生「互學」,輔以教師點撥,圍繞核心問題交流、討論,最後形成觀點和認識。它指向的是對歷史事件和現象的思考及表達,是歷史學習的關鍵能力。「邏輯框架建設」則強調學生對知識在深度學習基礎上圍繞核心概念進行重構,形成個性化的邏輯框架。這樣的知識框架,主題突出,線索清晰,關聯明確,既能形成牢固的記憶,使用時也容易提取。而「學習效果反饋」是一個檢驗學習效果差缺補漏再提高的過程。

與縣區聯動開展同課異構和專題研討,探索「同教共研、聯動發展」的區域教研之路

三年來,這個團隊探索出了一系列好做法,如赴名校跟崗學習、開展全員「燃夢·悅讀」讀書打卡活動、線上學習、課題研討,圍繞歷史學科五大核心素養,持續推進課題研究和「深度學習,以史育人」的實踐。

在自身成長的同時,他們尤其注重發揮輻射帶動作用。17位成員大多是縣區或學校教育教學的領頭人,或是縣區歷史教研員,或是縣區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核心成員,他們堅持相互切磋、同教共研,分享學習心得、執教公開課,與縣區聯動開展同課異構和專題研討,探索著「同教共研、聯動發展」的區域教研之路。

如2018年在濱州市教科院組織的初中歷史教學研討會上,成員劉巖民將北京跟崗學習的收穫及時分享給全市老師,成員張豔紅則把多年來積累的初三中考備考經驗毫無保留的分享給大家。

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學好歷史能夠讓我們更快更準確地體悟生命的真諦、生活的方向。跳出知識追求思想,跳出記憶追求思維,跳出碎片追求整體,帶著對歷史智慧嚴肅而深沉的熱愛,濱州初中歷史名師工作室一直在路上!

相關焦點

  • 濱州市初中歷史名師工作室:探索深度學習的「課堂革命」培養以史育人的關鍵能力
    「名師引領教學相長 助力教育質量提升——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三)濱州市初中歷史名師工作室:探索深度學習的「課堂革命」 培養以史育人的關鍵能力學術顧問:曹大梅主持人:張曉媛團隊成員:安穎光、崔寶華、崔曉雪、李昕平、李秀珍、劉芳、劉巖民、李志剛、司立霞、宋濤、王金濤、王雷之、溫強、趙振祥、張國亮、張豔紅
  • 濱州初中生物名師工作室:教師成長的速成班 魅力生物的「夢工廠」 | 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二)
    那麼,初中生物教師該獲得怎樣的魅力成長,才能教出魅力無垠的生命詩篇?請看濱州初中生物名師工作室的三年答卷。左之輝說:「成員都來自濱州,我們使用的是同一套教材、參加同一個中考,地理位置接近、生源結構相似、教學問題相似,很多好經驗、好方法都可以直接拿來用,不存在水土不服現象。」同時,它能為先進教學理念、新一輪教改落地打通最後一公裡,讓老師少走彎路。名師們的切磋琢磨,對模糊知識的明確界定、陌生領域的探索嘗試、教學瓶頸的靶向突破都是一次次「精準打擊」。
  • 濱州初中生物名師工作室:教師成長的速成班 魅力生物的「夢工廠」
    「名師引領教學相長 助力教育質量提升——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二)濱州初中生物名師工作室:教師成長的速成班 魅力生物的「夢工廠」全名:濱州市初中生物名師工作室學術顧問:邊清傑主持人:曹莉萍成員:宋榮譜、畢緒香、潘雲婧、王慶芳、王景俊、左之輝、楊梅梅、於秀芳、孟立芹、張偉才、劉敬國、劉秀麗
  • 濱州學前教育名師工作室:探索家庭教育指導素材 尋求「戶外自主遊戲」科學之道 | 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五)
    如濱州市實驗幼兒園最早就叫「渤海區託兒所」。再往前,還有幼稚園、蒙養院等。如今幼兒園越來越規範,孩子大多上三年。可一問就知道,很多成年人沒上過幾天學前班。為了照顧弟妹,有人八九歲才上一年級。正因此,不少家長認為學前教育不重要,唱唱歌跳跳舞就行了,有的則給了孩子太多超齡的學習壓力。2019年8月25日,濱州市學前教育名師工作室授牌成立。
  • 濱州小學美術名師工作室:蹲下身與孩子的雙眸對視 聆聽童年之美 | 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二十九)
    全 名:濱州市小學美術名師工作室學術顧問:孫奎浩、由法成主 持 人:王海霞團隊成員:鞏鑫、周娜、耿秀妍、李偉、鄧銘華、畢竟慧、李彩蕾、李月中、宓瑩瑩、劉勝華、李倩、王美幗、朱春芬。Logo象徵著發現美的眼睛,六瓣旋轉向心的造型寓意各工作小組絢爛爭芳主持人王海霞介紹,濱州市小學美術名師工作室的核心理念是
  • 濱州市高中體育名師工作室:堅持問題研究和行動研究 養成每日讀書好習慣 | 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一)
    濱州高中體育名師工作室認為,「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蘊含的體育思想今天仍有巨大價值,特別是在德育一體化的大背景下,這更是體育教學努力的方向。,開拓視野,轉變了教學理念,提高了教研能力。在市教科院的指導下,通過聘請專家、線上線下等模式,再輻射全市體育骨幹教師學習進步。兩次邀請北京市海澱區和東城區的專家對全市體育骨幹教師做專業培訓,對於新課改進行解讀,通過課堂教學展示,增進了教師對教改的理解與把握。組織了優質課評選、教學研討會、市觀摩課、教師基本功大賽等多項教研活動。活動中,工作室成員衝鋒在前,擔任評委、執教展示課、作專題報告。堅持問題研究和行動研究。
  • 濱州高中歷史名師工作室:乘思想之舟 通古今之變
    「名師引領教學相長 助力教育質量提升——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二十八)濱州高中歷史名師工作室:乘思想之舟 通古今之變學術顧問:曹大梅、劉慶亮主持人:賈雲濤、吳子勝團隊成員:劉偉、學生只有在教師深度教學的訓練下,才能走向核心素養。教研是教育第一生產力,帶著如此理念,濱州高中歷史名師工作室一路奮進!將心理學、對話策略、活動設計融入課堂,將時間還給學生,把能力交給學生此工作室有倆,其一主持人為賈雲濤。
  • 濱州高中生物名師工作室:搭建知識與能力的腳手架 探尋生命浩瀚之美 | 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
    在它教研路上,濱州高中生物名師工作室的兩個團隊在執著前行。推行生活化教學策略,多讀「課外書」,讓心態和知識「保鮮」學科雖然美麗,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很多高中學生卻感受不到生命科學的魅力,只是為了高考,不得不硬著頭皮去啃書本、試題。其中關鍵,在於課堂把「生物」教成了「死物」。
  • 濱州市高中語文名師工作室:養成語文整體觀 探尋「閱讀」個性化 | 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六)
    為此,科學地探索語文教研的真規律,讓教學更合理更深刻,兩個濱州市高中語文工作室在路上。全員參加課題研究,聚焦語文教學的大局觀、整體觀濱州市高中語文名師工作室(一)主持人是北中教師張延水。他喜愛閱讀,有讀書必動筆、常寫教學反思的習慣。
  • 乘思想之舟 通古今之變 | 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二十八)
    學生只有在教師深度教學的訓練下,才能走向核心素養。教研是教育第一生產力,帶著如此理念,濱州高中歷史名師工作室一路奮進!他帶領的工作室主課題為《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下高中生課堂學習活動方式的策略研究》,由市教科院曹大梅主持,關注學生過程體驗,激活學生的學習動力系統。
  • 濱州小學美術名師工作室:蹲下身與孩子的雙眸對視 聆聽童年之美
    「名師引領教學相長 助力教育質量提升——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二十九)濱州小學美術名師工作室:蹲下身與孩子的雙眸對視 聆聽童年之美全名:濱州市小學美術名師工作室學術顧問:孫奎浩、由法成主持人:王海霞團隊成員:鞏鑫、周娜、耿秀妍、李偉、鄧銘華、畢竟慧、李彩蕾、李月中、宓瑩瑩、劉勝華、李倩、王美幗
  • 高新區名師工作室:區校兩級名師工作室變身教師成長「輻射源」
    濱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現有名師工作室22個,涵蓋小學初中所有學科、所有學段。工作室的整體理念是引領帶動,提高全區教師的整體素質;方向是全體教師集體讀書、集體寫作、集體教研,推動書香高新區建設。該課題旨在轉變學生傳統的、被動的、單一的學習方式,實現學生自主發展,培育核心素養。 值得注意的是,工作室成員各有研究專長。負責人楊梅梅具有豐富的初中生物教學經驗、班主任工作經驗和課題主持能力,陳奎星提供信息技術支持。
  • 濱州學前教育名師工作室:探索家庭教育指導素材 尋求「戶外自主遊戲」科學之道
    「名師引領教學相長 助力教育質量提升——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五)濱州學前教育名師工作室:探索家庭教育指導素材 尋求「戶外自主遊戲」科學之道學術顧問:史吉海主持人:胡莉莉、宋立芹團隊成員:白桂雲、李靈傑、尚愛軍、裴朝霞、李鳳蘭、趙雪燕、牛小紅、王麗紅、李順玉、曹懷香、張倩倩、王芳、楊萍、李寧寧、任迎新
  • 濱州市高中語文名師工作室:養成語文整體觀 探尋「閱讀」個性化
    「名師引領教學相長 助力教育質量提升——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六)濱州市高中語文名師工作室:養成語文整體觀 探尋「閱讀」個性化顧問:時寅敦、李樹棣主持人:張延水、董寶禮團隊成員:張世鑫、劉新光、張炳秀、蔣文學、陳雪峰、殷玉蓮、劉霞、範曉靜、泥立強、安延華、彭勇;孫保忠、劉秀芹、王青梅、張振海、費清玲、姜花柱、高緒芹、溫新珍、王迎春、張洪奎
  • 濱州高中生物名師工作室:搭建知識與能力的腳手架 探尋生命浩瀚之美
    「名師引領教學相長 助力教育質量提升——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濱州高中生物名師工作室:搭建知識與能力的腳手架 探尋生命浩瀚之美學術顧問:邊清傑主持人:賈新生、於豔春、徐祥孔秘書長:李躍國、賈金堂
  • 濱州市高中體育名師工作室:堅持問題研究和行動研究 養成每日讀書好習慣
    「名師引領教學相長 助力教育質量提升——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一)濱州市高中體育名師工作室:堅持問題研究和行動研究 養成每日讀書好習慣學術顧問:王耀堂主持人:王照鋒團隊成員:王平、周佳佳、翟維利、郭爭光、高建強、劉波、劉忠萍、朱會強、李景瑜、張建民、王學村、潘華、石秀英、呂雲峰、王明強、付志華
  • 濱州高中生物名師工作室:搭建知識與能力的腳手架 探尋生命浩瀚之美
    「名師引領教學相長 助力教育質量提升——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三十)濱州高中生物名師工作室:搭建知識與能力的腳手架 探尋生命浩瀚之美學術顧問:邊清傑主持人:賈新生、於豔春、徐祥孔秘書長:李躍國、賈金堂 團隊成員:蘇孝寶、程旭陽、車海燕、胡香榮、吳金東、武海霞、姚秉周、賈新生、李躍國、尹琦、高慧穎
  • 市初中政治名師工作室在新會綻放異彩
    ——臺山市梁健鵬名師工作室與新會區曾健紅名師工作室聯合教研活動     為加強市際交流,優效課堂教學,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10月23日上午,臺山市梁健鵬名師工作室應邀參加江門市新會葵城中學
  • 程亞鋒初中數學名師工作室匯報材料
    (三)工作室理念立足農村中學數學高效課堂改革的研究。農村中學:留守兒童多,學生基礎差,學習熱情不高,家長對孩子學習重視程度不夠等問題嚴重影響著農村中學教育的發展。為此,本工作室立足農村中學數學高效課堂研究,努力提高農村中學數學教學成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 遂寧中學積極組建名師工作室
    今年以來,遂寧中學積極組建名師工作室,通過「名師示範課堂」的方式吸納青年教師參與,與學校「青藍工程」相結合,發揮名師效應,帶動學校青年教師團隊不斷成長。在名師工作室內多措並舉培養了一批品德高尚、理念先進,具有引領和輻射作用的學習型、研究型骨幹教師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