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APP"藏汙納垢" 你家的孩子在用嗎?

2020-12-15 人民網傳媒

原標題:調查 你家孩子在用作業APP嗎?

「一起小學學生」APP的「成長世界」板塊現在已無法點開。

網際網路時代,讓孩子們完全「斷網」,未必是明智的選擇,應運而生的作業APP,你會讓孩子用嗎?

近日,一款叫「一起小學學生」的APP被家長舉報暗藏遊戲,引起了不少重慶家長的共鳴——作業APP作為孩子完成作業的輔導手段無可厚非,但如果裡面有遊戲、暴力、黃色等不良內容,家長絕對「零容忍」,「一旦發現,一刻不留馬上刪除。」

「成長世界」暗藏遊戲

這學期,為了配合老師布置的作業,上海的張先生在手機上下了一款名叫「一起小學學生」的APP。近日,他無意中發現,這款軟體裡的「成長世界」板塊,其實是一個遊戲社區,類似於曾經風靡一時的「開心農場」。遊戲以城鎮的模擬經營和寵物養成為主,要完成部分項目,需要開通指定產品,如語文、數學、配音、單詞等,開通基礎語文365天需300元,價格最高的恐龍時代開通365天需400元。

張先生感到很意外,也讓他覺得有些氣憤,「這是一款給孩子做作業的APP,竟然內置了一個類似遊戲的功能。」

張先生說,下載這款學習APP,一是老師要求做上面的作業,二是自己也覺得在網際網路時代,網上作業是大勢所趨。但如果孩子偷偷拿來玩遊戲,這不是害人嗎?

林女士的兒子今年上二年級,她說,孩子在用「一起小學學生」做完作業後,她發現手機有些發燙,仔細檢查發現「成長世界」板塊內有很多小遊戲,其中,自己帳戶下的城市等級已達6級。點開「地心大冒險」,發現兒子和另外4名同學正組成小隊參與其中,兒子更是以329行動值排名「貢獻」第一,在全校競速賽中排第17,「顯然孩子們在完成作業之時,也在過遊戲癮。」

有家長說,「成長世界」板塊不但包含多款遊戲,而且有大量購買道具、升級的誘導,且軟體可開通支付寶或微信支付等功能,「這樣的作業APP真的對學習有幫助嗎?真讓人懷疑。」

「作業小互」藏汙納垢

近日,一款名為「互動作業」App和旗下微信公眾號「作業小互」也在網上引起了家長的集體聲討。

有網友爆料,「作業小互」公眾號,存在大量不雅的帶有色情、性暗示的內容,比如以《你和異性在教室做過最刺激的事是什麼?》《教室女生走光圖,冒死也要發出來》《課堂上老師撩衣秀腹肌,女生們都不淡定了》等為題的文章。

根據網友曬出的部分「互動作業」App 及其微信公眾號截圖,有些內容庸俗不堪,其中有「學校停電了,在教室裡,同桌往我衣服上亂摸」這種低俗的話語。南京家長肖女士表示,有些內容推送含有「網戀」、「早戀」、「開房」等標題,評論區一些不堪入目的言論竟然還被選用甚至放到精選。「這類App我一般不會給孩子自己用,看到幾次這類文章後,我就取關了。如果讓孩子看見,後果不堪設想!」

有家長反映,在「互動作業」APP中,首頁底部的「課間」欄目,包含五子棋、鬥獸棋、打磚塊、六角拼拼四款遊戲。另外,「課間」欄目也含有多個對戰遊戲。

目前,「互動作業」App已經將「愛微遊」遊戲埠下架,「作業小互」微信號已無法使用,首頁寫著「由於用戶投訴並經平臺審核,違反《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已被責令屏蔽所有內容,帳號已被停止使用。」

數據:9000萬人

記者在蘋果手機App Store搜「作業」,立刻會跳出「作業幫——中小學搜題答疑輔導利器」、「小猿搜題-拍一下就學會」、「快對作業」、「互動作業」、「愛作業」、「作業盒子小學學生」、「作業精靈」等多款作業APP。

有調查數據顯示,2016年在線教育用戶的規模超過了9000萬人,未來幾年還將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到2019年預計將會達到1.6億人。其中,中小學生佔據了半壁江山。

17日,重慶晨報記者對重慶小學生使用作業APP的情況作了一番調查。

渝中區一位三年級小學家長手機裡就下載了6款教育APP,「一起小學學生」、「家長通」、「家長幫」、「學而思網校」、「學而思雲學習」、「BOXFiSH」,她表示,英語老師會在「一起小學學生」上布置作業,學生完成了作業後,家長埠會有提示。

「一起小學學生」首頁上的「成長世界」板塊這幾天不能正常點入。這位家長說,之前孩子使用過上面的作業,除了學校老師布置的免費作業外,語、數、外、科學等多種學科還有付費作業。「我們買過語文、數學的作業,一科一個季度90元左右,大約一天單科作業費用9角。一、二年級的時候孩子用得多,一般每天用半個小時、五十分鐘不等。」

南坪一位四年級學生家長手機上也下載了不少作業APP,她說,孩子從一年級開始每天都要完成一部分在線作業,主要是英語的單詞拼讀,數學計算題和選擇題,「一般每天用15分鐘左右,提交作業後,家長立即就看得到正確率,還可以看到分享報告,比如誰當選了專注之星、積極之星、作業獲得90分以上的同學有哪些……」

記者調查發現,主城區近9成的小學生都在做網上作業,有的是學校老師要求,有的是家長自願下載,還有的是上了課外輔導班需要線上線下配合學習。

接受調查的家長均表示,如果發現其中暗藏遊戲、暴力、黃色等有害孩子身心健康的內容,他們將「零容忍」,只要發現,一刻不留馬山刪除。

專家 作業APP「色誘」突破教育底線

一位分管教學的小學副校長表示,在線作業以「作業」為切入點,通過收集學生學習數據,利用大數據等技術,實現了智能化教學,成為傳統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但不可否認的是,任何新事物的出現都具有兩面性,伴隨著作業APP的順應而生,也出現了一些陽光照不進的「死角」。當務之急需要網際網路市場加強監管,教育主管部門儘快出臺更有效的規範措施,家長跟學校更好地配合來推進。

教育學者熊丙奇認為,作業APP「色誘」學生的行為突破了教育的底線。作業類APP流行背後,多款學習類APP存在亂象。作業類APP被曝光存在色情、低俗等與育人目標完全背離的內容,已經不止一次了,但作業APP的運營商,非但不整改,反而變本加厲,這和監管不力,以及同質化背景下,不擇手段以低俗內容迎合未成年學生拉客戶有關。針對這一亂象,有關部門必須加強監管的力度,與此同時,家長要加強對學生使用作業APP的監護和引導。

不可否認,有的作業APP中的遊戲是為了讓學生在寫作業的間隙適當放鬆,而且遊戲內容也比較健康,但是,也有的作業APP的遊戲打擦邊球,充斥著色情、暴力的內容,而且給人的感覺是,學習、作業並非其主營業務,遊戲才是其「醉翁之意」。然而,對於這類作業APP,監管部門的監管並不嚴格。對於作業APP運營商,從其屬性看,應該嚴格按教育培訓機構進行監管,必須具有合法的資質,且依法依規經營。

打著為未成年學生成長服務的作業類APP,卻幹著傷害未成年學生身心健康的事,這也表明,有的作業APP運營方,並非「愛教育」、「愛學生」,而是把學生作為牟利的對象。近年來包括作業APP在內的教育培訓機構競爭很激烈,並由於整體教育評價體系的問題,教育培訓機構很難做出與他人不一樣的教育培訓內容來,因此,有的教育培訓機構就把工夫花在營銷上。但這種經營選擇,只會敗壞行業的形象,把方興未艾的作業APP引上歧途。

前不久,我國教育部等八部門出臺了防治兒童青少年近視的綜合治理方案,其中提到,學校教學要減少對電子產品的依賴,布置作業原則上要用紙質作業。執行這一規定,作業APP的發展空間會被進一步壓縮,但並不是說,學生和家長在完成學校作業之外,就不選擇作業APP,那些品質高的能提供個性化作業服務的APP,還是會有市場發展空間,而這要求作業APP經營方專注於提高作業質量,而不是搞歪門邪道。用色情、低俗內容來吸引學生用戶,這突破教育的底線,不但要受到監管部門的嚴查,更會被家長拋棄。

這也對家長提出要求,目前,有的家長抱著寧濫勿缺的心態,給孩子下載作業APP,希望孩子多做題,但卻不具體了解APP的內容,而孩子也「迷上做作業」令家長頗為滿意,但當家長發現孩子喜歡上作業APP並不是做作業,而是在作業APP上打遊戲時,有的家長就拒絕作業APP。這都是不理性的態度。作為監護人,家長在選擇作業APP時,應該詳細了解APP的內容,同時,應培養孩子正確使用智慧型手機、上網的習慣。一方面,要控制孩子使用智慧型手機做作業的時間;另一方面,要告訴孩子使用智慧型手機時,要識別垃圾信息,不要瀏覽非法的帶有色情和暴力的內容,一旦發現這些內容,應該告訴家長。通過這樣的引導,培養孩子養成健康的使用智慧型手機的習慣。(記者 黃曄)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相關焦點

  • 孩子的吸管杯竟「藏汙納垢」 你家的孩子也用嗎
    黴菌喜歡潮溼的環境,只要把杯子內的零件清洗晾乾就行,想要消毒就用開水燙燙。兒童水杯、吸管杯究竟要怎麼清洗才算乾淨?採訪中,淮河晨刊記者諮詢到在我市經營杯具批發生意的羅先生。「消費者在購買吸管杯時,可以找商家索要洗杯用具或從網上購買,最好用專業的吸管杯刷來清洗吸管杯。」吸管杯刷,是一種非常細小的杯刷,可以直接插入吸管中,用杯刷外的毛對吸管內壁的附著物進行洗刷。
  • 用手機APP寫作業,對孩子是好還是壞?你怎麼看?
    近日,小學突然流行起來,用app做作業。據媒體報導,根據國內某在線教育平臺統計,廣州目前約90萬的小學生中,有一半學生正在使用APP軟體寫作業。很多家長們不僅感到很矛盾,學校既然使用手機APP布置作業,自然也有其優勢。這些問題讓家長們感到困惑,對於孩子手機APP上寫作業,你怎麼看呢?
  • 開學了,你家孩子作業趕完了嗎?高效作業妙招,讓你事半功倍
    來自羅弗巧樂卡的熱心詢問:要開學了,你家孩子的暑假作業寫完了嗎?看著這麼多學生趕作業,小編也是感慨很多,想當年自己上學時候,那作業都沒落下過,哈哈~眼看著假期餘額不多,爭分奪秒趕作業,小編給大家奉上一個非常好用的方法——考試法!
  • 你家孩子暑假作業做好了嗎!
    你家孩子作業補得怎樣了?你是不是現在旁邊滿臉恨鐵不成鋼罵罵咧咧盯著他寫作業好幾天了?有沒有被家裡人念叨一直不管孩子,暑假作業都沒竟然沒做好?有沒有忍不住親自上陣重作馮婦重操舊業開始替她寫作業了?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壓力越來越大。我們需要還車貸房貸,需要賺錢給老婆買化妝品衣服,需要花錢給小孩上輔導班吃喝玩樂裝酷比富。我們在外不是努力工作,是豁出性命丟掉臉皮在打拼。因為還要給小孩講題目,寫作業!社會各界催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為何沒有好好督促孩子早點把作業做完?
  • 深圳學校寒假作業大曝光!你家孩子的寒假作業有趣嗎?
    請結合實際,選擇合適的分類標準,用圖文結合(要拍照)的方式記錄整理方法、整理過程及整理結果,並形成自己的實踐報告。報告形式多樣,可製作手抄報,也可參考附件用A3紙列印並貼圖完成。二年級:家長們給孩子100元或50元去買孩子喜歡的兩種學習文具。請寫出購物的思考過程(表格見附頁)。
  • 你還在用微信群、QQ群、家校通給孩子記作業嗎?你真的OUT了!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聯繫交流的方式越來越豐富,孩子上了小學,老師會建微信群、QQ群或者直接用家校通來聯繫家長布置作業。忘了作業,派出所叔叔能給你管這事嗎?案例3》翔翔做完了作業,讓媽媽來檢查。媽媽說:「把作業的內容給我說一下,我對照著題目給你檢查。」翔翔把要求做的題目給媽媽說了。過了一會,媽媽問翔翔:「今天的作業都做完了嗎?」翔翔說:「做完了啊!」「可是,你做的數學題目和老師要求的不一樣啊?」「不會吧!我是按照老師布置的來做的。」
  • 小猿搜題、學霸君、作業幫等搜題類APP能讓孩子使用嗎?
    這類搜題軟體,只需要打開手機上相應的APP,用相機拍照上傳,就可以搜索到相應的題目與答案。還有部分題目的視頻解答。初中老師堅決叫我讓孩子遠離這類APP。也許她的出發點是對的。她看到了這類搜題軟體給孩子帶來的很多不利影響。但事實上,我並沒有完全禁止這類軟體給孩子用。
  • 這些好用的APP必須告訴你
    1、日日煮(原創菜譜打造極致美食) 支持平臺: Android/iOS 教你烹飪的app~上面都有視頻和文字的,適合對於做飯一竅不通的小白,自從用了這個app,我做的飯都變好吃了。
  • 拍照秒出答案,家長怒斥作業神器,你用過嗎?網友:技術無罪!
    開學半個月了,很多學生也從假期的娛樂疏散中長出來了,現在逐漸投入到學習中,而家長也在督促孩子的學習,一切都像往常一樣,但近日,在朋友圈某個家長火了,這位家長在朋友圈怒斥某些手機app,也就是一些「作業神器」,他表示:網際網路難道不應就此設立禁區?
  • 你家的孩子回家立即寫作業嗎
    當媽的長個心,掐著點兒做飯,孩子放學回到家就把飯端上桌。「別人家的孩子」那樣放學後趕緊寫作業,而是磨磨蹭蹭就不想寫作業?家長要做的進入你家客廳的那一刻,我就知道孩子的成績了有超過35年的教育經驗,著書、開輔導班、上門家教的日本教育家西村則康說
  • PPT,APP,QQ群,微信…你家孩子用哪個?東營小學生作業「電子化」現象調查
    現象:老師用微信、QQ群布置作業韓女士是就讀東城某小學三年級張同學的母親,每天下班後,她都會打開電腦登錄有時用電腦登錄QQ後,孩子的班級群沒閃,她還會習慣性地再將手機拿出來登錄一遍,確保沒有遺漏信息。東營部分學校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利用手機軟體布置作業「上了小學一年級,我這個媽媽就覺得明顯力不從心,每天像打仗似的。從開學起,就馬不停蹄開始建QQ群,建微信群,下載APP。手機就成了做作業的工具了,我不下班回家,小孩做不了作業。」
  • 小學生作業APP竟暗藏這個!也許你家孩子也在用......
    鎮平的寶爸寶媽們有沒有聽說過一種專門面向小學生的APP孩子可以在軟體上做作業、自測不少學校還曾要求學生用軟體做作業 可近年來,這種看上去新潮的線上教育肖女士稱,其上四年級的女兒琪琪也在用這款APP做作業。經檢查,琪琪「成長世界」裡的城市等級仍為1級。不過,肖女士發現,班級裡有不少同學登上了城市排行榜。記者採訪發現,在使用這種APP做作業的10名家長中,只有1位家長熟悉過APP功能。
  • 你家孩子每天寫作業要多久?
    前不久聽朋友說他上小學的孩子總是抱怨上學太累了,總是不想寫作業,經常因為完不成作業收到老師的批評。這一幕作為成年人的你也許覺得很熟悉,這不是小時候的自己嗎?但是,現在的孩子真的比我們那時累多了,學的內容多樣化,繁重的作業壓力也壓垮了孩子。
  • @家長:速查你家娃用的學習App備案了嗎?
    1月2日,教育部官網公布第二批教育App備案名單,476個教育App完成備案,其中北京市通過備案審核的教育App數量為各省區市之最,有154款過審,包括網易有道、作業幫、中國移動和教育等品牌。圖片來源:攝圖網家長可登錄教育部「教育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備案管理平臺」(app.eduyun.cn)查詢詳細備案名單。2018年12月28日,教育部印發《關於嚴禁有害App進入中小學校園的通知》,明確凡未經備案審查的學習類App一律禁止在校園內使用。
  • 讓小學生使用APP做作業,你支持嗎?
    李女士(家長):用手機做作業得不償失兒子剛上一年級,入學後不久,老師就讓家長下載了一個手機APP,專門用來寫作業,語文和數學都需要用手機來做,雖然都是選擇題,但一道道做下來也差不多一個小時,周末需要的時間更長。手寫的作業主要是練習拼音、寫字,很快就能完成,反倒是手機上的作業要花的時間最多。
  • 你撕碎的是孩子的作業,撕毀的是孩子的一生
    而且,孩子的學習態度直接決定作業的質量,這要基於良好的習慣、學習的興趣和學習帶來的成就感,進而帶來自信心和學習的勁頭,這些均源自大人的悉心引導、耐心、肯定和鼓勵,激發並保持孩子的學習興趣,進而挖掘潛能,讓孩子感受到學習是一件快樂幸福的事,這樣的狀態下,還擔心孩子不愛學習嗎?還擔心孩子做不好作業嗎?所以很想問問那位媽媽,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這些你做了嗎?是怎麼做的?
  • 孩子,網課作業難嗎?交作業難嗎?真正難的是你後面的人生啊!
    現在我們提倡「要把疫情當教材」,不知你還記得那些老師嗎,為了讓網絡信號更流暢,為了不耽誤同學們上課,他們或者大冬天在戶外「蹭網」七八個小時;或者爬到山頂動手用枝葉搭建簡易「直播間」;或者一方小凳、一把小傘,一個筆記本,隨時到室外尋找最佳信號源……「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這是一份義務!
  • 你家孩子有沒有用拍照搜題APP答題?
    近日,讀者李先生報料:我女兒上小學六年級,最近我發現一個現象,只要她作業不會做,就把照片拍一張,傳到某些跟作業有關的網站,答案就會跳出來。據我所知,有個網站叫「作業X」。雖然作業做好了,但孩子對題目還是不懂。時間長了,孩子做作業都不思考,專去網上搜。這個學習習慣很不好。
  • 學習軟體竟藏汙納垢!向用戶推薦情色小說,內容露骨……
    如今,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各種在線學習的手機APP也跟著火了起來,然而,本應成為孩子學習伴侶的在線學習平臺,卻成為了「藏汙納垢」之所。        李先生在女兒升入高年級後逐漸發現,女兒的作業題目難度幾乎超出了家長的輔導能力,於是,他下載了一款名叫「互動作業」的在線輔導APP,來輔導孩子做功課。
  • 小學生用APP做作業還充值?家長苦不堪言:作業APP上還有遊戲推廣
    小學生用APP做作業還充值?家長苦不堪言:作業APP上還有遊戲推廣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如今網絡帶給人們的便捷已經融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今除了衣食住行,智能設備的普及,讓孩子的學習也插上了科技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