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獨立是門藝術,學會喚醒孩子內心覺悟,教育也會很簡單

2020-09-05 爸媽快來看

都說&34;,實際上教育孩子也適應於此,教育裡的精髓在於點到為止的指引,而不是看著孩子口渴摁住硬灌水喝。很多人都說現在的孩子是焦慮的一代,實際上孩子出生以來本是純潔,隨著父母的期盼不同強制給孩子灌輸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以至於孩子們根本不知、也不懂得什麼是焦慮。

有個朋友,是典型的事業女強人媽媽,她對自己的女兒也非常嚴厲,從小就給女兒各種&34;比如小提琴、書法、舞蹈和鋼琴等等,幾乎朋友能想得到的多才多藝都要投資在女兒的身上,讓孩子成功地成為了&34;,但是小丫頭卻成長的並不開心,因為女孩的一切都有媽媽的安排,在缺少自我意識的情況下,也沒有掌控自我的選擇權利,這樣的成長環境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迷茫。

後來,朋友這個女兒也應了那句&34;,像高考這樣夢想綻放的選擇方向,女兒只是淡淡地一句&34;。大學是一個比拼獨立自主的生活環境,誰缺少獨立就會被狠狠地摔在身後,只知道伸手要錢的結果就是母女關係破裂,為了在生活上不輸給其他人朋友的女兒開始借貸。

都說借貸是個不可碰的毒瘤,這句話說得一點錯誤也沒有,那些打著為學生解決問題的校園借貸,也毀了不少大學生的平靜生活。聽朋友友說,為了幫女兒還清借貸他們賣房又賣車,這個結果也算是意料之中,但是同樣都是大學生很多可以勤工儉學,為什麼有些卻只知道伸手要錢,實在不濟就頂不住誘惑開始借貸,這也說明孩子與孩子之前缺少獨立是多麼可怕!

很多人都說朋友太嬌慣女兒,自然難養孝順女,老一套棒子底下出孝子是真理嗎?

實際上我個人認為逆境底下更容易出孝子,而教育孩子也不能太過順利,因為太順利反而不是件好事,說明家長把孩子保護得滴水不漏沒有漏洞,但是人生會經歷各種形形色色,沒有平平坦坦的一生,只有從高處猛然跌到谷底的寒氣四射。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孩子,他們的動機模式都處在極端狀態,要麼偏執地想要成功,要麼覺得一切努力都毫無意義,實際上這些極端狀態都是覺得對自己的人生毫無控制感,歸根結底是屬於兒時被控制得太狠、缺少自我發揮空間。

於是,很多人意識到了給予孩子獨立的重要性,但是在實施方面又很容易陷入誤區,比如他們從一開始的百依百順,突然轉變成讓孩子什麼事情都自己去做,這樣的轉變在父母看來是培養獨立,在孩子看來卻是自己做的不夠好才惹得父母失望,於是把孩子培養出的只有更加順從式地討好。

這樣不應景的獨立培養,不叫獨立、也不叫培養,而是把孩子推得越來越遠,培養孩子獨立自主是門藝術,想要孩子更獨立、走出自我的精彩路線,一定要從孩子內心的覺悟開始,如果父母只是一昧地參與或者不參與,最終只會讓孩子在愛與不愛裡漂泊不定,所以孩子獨立這件事情一定要有方式地處理。

那麼,培養孩子獨立有哪些良好的方式值得一試呢,

1、帶給孩子啟發誘導,自由成長

在孩子獨立人格搭建的教育方面,我個人認為與其糾結到底該不該參與,倒不如給孩子更多掌控感,這也被稱為&34;。想要喚醒孩子內心的獨立覺醒,就要給他們更多掌控感的體驗,包括童年時讓他們更多自由的玩耍,父母更少去控制他們。

如果父母什麼都代替孩子完成,他會感覺自己就是個傀儡,就不可能有自我意識,更沒有自我選擇權、也沒有掌控感,這樣的孩子成長得只會越來越迷茫,父母做的越多他越不可能覺醒,因為孩子是生活在你的陰影裡出不去,所以喚醒孩子內心的獨立覺醒的第一步,就是帶給孩子啟發誘導、自由成長!

2、培養孩子適年齡段的內心認知

父母培養孩子成長裡的獨立,我個人認為應該培養孩子適合年齡段時期的內心認識,包括認準、弄懂得階段性文化教育,還包括加強戶外活動的情緒培養加深,以此來拉攏孩子對文化的記憶力提升。因為我們要知道不只是孩子、成年人也一樣,發自內心的願意和被迫結果就是不一樣,這也是為什麼有的孩子一下子懂事了、自覺了,這就是屬於孩子內心的覺醒。

如何培養孩子適年齡段的內心認知?我們可以嘗試多帶孩子參與一些社交,如果你的孩子三歲了還不會吃飯、穿鞋這等自我獨立常識,我們可以帶孩子到一些有獨立常識的小朋友家裡面做客,讓孩子目睹什麼樣年紀應該、可以做出什麼事情,這比起父母說&34;、&34;的引導,所帶來的效果要更事半功倍一些。

3、給孩子締造一個不缺愛的環境

孩子的成長需要關愛,這一點需求是毋容置疑的,也是家長能給孩子強有勁的後盾力量支撐。父母需要選擇權去教育好孩子,孩子也需要增加自己的控制感去獨立自己,如果雙方之間建立在不缺愛的環境裡交流,也就是試著給對方多個選擇去尊重、去締造愛意,也許教育也好、獨立也罷都不會變得複雜又難纏了。

如果孩子此刻因為想看電視而拒絕吃飯,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對孩子說:&34;,給孩子多重選擇讓他們自己去選,即便是先看電視錯過了吃飯餓著肚子又有何妨?這難道不是一次自我獨立再加責任承擔的歷練嗎?

孩子為什麼經常忤逆、頂嘴?那是他們在捍衛自己的獨立思想,這一點是孩子獨立思想的良好起端,如果孩子連忤逆的話都不說,那麼他們的人生豈不是如傀儡一樣仍由擺布?所以面對孩子的頂嘴忤逆,爸爸媽媽們不要大發雷霆,我們試試給對方多個選擇去應對!

相關焦點

  • 溝通是門「藝術」,學會如何與孩子溝通,讓教育不再難
    其實「家庭教育」這幾個字非常重要,如果能夠理解透徹,教育孩子會相當輕鬆,但是如果掌握的是錯誤的教育方法,則是一條難上之難的道路。 關於如何好好的去教育孩子,在這裡總結了幾條非常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模式,如果家長們能夠順利的學會這些教育模式,相信教育孩子會變得相對輕鬆一點,讓你再也不會因為教育這個問題出現煩惱的情緒。
  • 林清玄:教育孩子,是要喚醒他內心的種子
    喚醒孩子內心的種子根據孩子的特點來教育孩子,就是喚醒孩子內心的種子。好孩子是已喚醒內心種子的孩子,他們認識到了自我,壞孩子還沒有喚醒種子,沒認識到自我,還渾渾噩噩地活著。我算是喚醒了內心種子的人,從小學三年級就立志做作家,小學開始每天寫500字,中學寫1000字,高中寫2000字,大學寫3000字,我一直堅持下來,現在已經出了131本書。我都出這麼多書了,你們還不鼓掌啊!
  • 教育是喚醒!「灌輸教育」不能啟發孩子智力,只會讓孩子反感學習
    假若我們無法尊重孩子,與其感同身受,或者不能真正地引導孩子,喚醒深藏內心的求知慾,那麼作為父母的我們,也就無法真正理解教育的力量。成績不好的孩子,其實就是那只在石塊裡沉睡的獅子。如果我們能夠「喚醒」孩子的潛能和內在力量,讓孩子主動地去學習。而不是一味強迫孩子學習,進行填鴨式的教育方式,這樣的做法毫無效率且會增加孩子的學習負擔。
  • 教育孩子獨立,勝過當第一,培養孩子獨立的十點建議
    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成長而言有著極其重大的影響,不同家庭的教育方式直接影響到孩子日後的成長。日常生活中,父母會習慣性地給女孩買洋娃娃,給男孩買飛機模型,這種無意識的行為恰恰反映出男孩和女孩需要不同的教養方式。關於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紅家長有十點建議。1、培養孩子獨立意識需要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讓孩子充分感受到愛。
  • 【舐犢情深】喚醒孩子的內在動力
    01 每一個心靈都是自然宇宙與人類智慧的結晶,每一個孩子都有豐富的心靈與巨大的潛能,教育只需要將其內在的良知良能喚醒。孩子的內心世界就像一個藏滿寶藏的盒子,在這個盒子裡,有智慧、有理性、有意志、有品格、有美感、有直覺等生命的能量。
  • 一萬次的灌輸, 不如一次真正的喚醒——好孩子不是得第一名,而是被喚醒了內心的種子
    好孩子就是被喚醒了內心的種子要根據孩子的特點來教育孩子,就是喚醒孩子內心的種子。好孩子是已喚醒內心種子的孩子,他們認識到了自我;壞孩子還沒有喚醒種子,沒認識到自我,還渾渾噩噩地活著。孩子不一定要成績好,要看他對生命的理解。拓展視野的能力。現在很多孩子去國外念書,家長說是為了培養孩子世界觀。這是好想法。認識到世界的廣大,才能認識到自己的渺小,才能弱化自己的痛苦,才能包容世界。表達自己情感和思想的能力。孩子學習了解自己,之後還要學會表達,特別是內向封閉的孩子。有個男孩喜歡一個女生,想約她,結果靠近女生就緊張,臉通紅地嚇跑了。
  • 小事不小,培養獨立的孩子從小事做起
    「你這麼大點的小孩哪會開門啊!」我笑著說道。可是,話一說出口,我就後悔了,或許應該讓他嘗試一下,我不應該打擊他的積極性。於是,我又微笑著把鑰匙遞給他。 可是,門禁太高,他使勁踮起腳尖去夠。看到孩子怎麼夠也夠不到,我隨口說道:「要不,還是媽媽來開吧,門好像有點高。」
  • 孩子的教育重在喚醒,而非塑造!
    其實孩子的內心世界是非常豐富的,就像一個多寶盒一樣。這當中有智慧、有理性、有意志、有品格、有美感、有直覺等生命的能量。如果不能真正了解人內心中的心靈,那麼你就無法理解教育的真諦。如果說不能了解人靈魂最深處的生命奇蹟,那麼你就找不到教育的力量。蘇格拉底的父親是一名著名的石雕師傅,在其小的時候曾經認真的觀察過父親的雕刻過程。
  • 真正厲害的教育是喚醒,不是塑造
    >喚醒不只是依靠外界的一種力量,更重要的是一種自我覺知與自我喚醒的覺悟與力量。讓孩子早一點了解和學習事物,讓孩子多接觸自然界的萬事萬物,讓孩子多讀經典作品等等,都是喚醒孩子心智的重要方法。孩子的心智喚醒了,他就會留心發現周圍的世界,探究其中的道理,並思考怎樣與世界發生聯繫,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孩子自然會得到成長力量,並一定能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與方向。相信種子,相信歲月。埋下種子,以日以年;守望歲月,靜待花開。
  • 一套讓孩子學會獨立的秘笈
    它是一本手把手教育孩子獨立的工具書,從最能支撐起孩子獨立思考的三個方面出發,給大人和孩子提供溝通技巧和訓練方法。利用這本書幫助孩子建立獨立思考模式時,大人也能學會怎麼與孩子溝通。強大的理論背景為這套書內容質量作保證,如第一冊的《合理安排時間》是在美國中小學訓練課程「高效時間管理」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編著而成,簡單明了地告訴大家如何培養孩子自我管理時間的能力,內容簡潔明了,非常適合年輕媽媽閱讀。
  •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從幫助孩子學會如何思考開始
    關於教育,德國哲學家卡爾 · 雅斯貝爾斯有一個很詩意的說法,"教育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當你的孩子打了其他孩子或者搶走了其他孩子的玩具時,你會如何反應?當你的孩子不聽話或者不按照你的要求去做時,你會怎麼說?遇到上述問題時,相信很多人可能都有類似的體會,有點不知所措,焦慮煩躁,有時還會腎上腺素飆升或者難以克制內心的衝動,因為孩子老是不按常理出牌,把事情搞得一團糟。
  • 2020歐森·國慶悅光森林獨立營——獨立,才是讓孩子真正成長的唯一鑰匙!
    獨立,簡單的詞彙背後,潛藏著無數父母對孩子最深切的期待,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掌握的、基礎且重要的能力,而6-8歲正是孩子離開父母的照料,學會獨立的最佳時期。 歐森·悅光森林獨立營,三天時間,不多不少剛剛好,爸爸媽媽可以放心「甩娃」,孩子們可以重返綠意蔥蔥的大自然,通過短期的營地生活,給予小齡孩子一次「獨立」的嘗試,在集體生活中,學會各種生活技能,在豐富多彩的營地生活中學會獨立思考、獨立行動。
  • 父母教育孩子,要學會適當發放手,鍛鍊他們獨立自主的能力
    平常的時候父母總是過於勤快,會導致孩子過於懶惰。父母希望孩子成才的心是好的,但是用錯了教育方式。導致什麼事情都要幫助孩子,孩子內心也會過於脆弱。孩子內心在學校或者生活中,稍微出現一點挫折就承受不住。比如成績沒有考好,家長還沒有教育孩子,他們自己就承受不住,甚至有的還會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
  • 怎樣培養感恩的孩子,如何教育孩子學會感恩,懂得愛,收穫幸福
    調查結果從側面反映了,我們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其中較為突出的莫過於對孩子「感恩教育」的不足。殊不知,從小教孩子學會感恩、懂得愛,才是父母一生最大的福報,心存感恩的孩子才會收穫一生的幸福。下面分別從「有一種愛叫做感恩」、「為什麼孩子不感恩」、「怎樣培養感恩的孩子」談一談「感恩教育」。
  • 林清玄:好孩子不是得第一名,而是被喚醒了內心的種子
    好孩子不是得第一名而是被喚醒了內心的種子如果你的孩子是第一名,就讓他別那麼努力,輕鬆拿到第7名到17名就可以了;如果你的孩子是後幾名好孩子就是被喚醒了內心的種子要根據孩子的特點來教育孩子,就是喚醒孩子內心的種子。
  • 【超越巔峰-教育境界】林清玄逝世:好孩子不是得第一名,而是被喚醒了內心的種子
    好孩子就是被喚醒了內心的種子要根據孩子的特點來教育孩子,就是喚醒孩子內心的種子。好孩子是已喚醒內心種子的孩子,他們認識到了自我;壞孩子還沒有喚醒種子,沒認識到自我,還渾渾噩噩地活著。我算是喚醒了內心種子的人,從小學三年級就立志做作家,小學開始每天寫500字,中學寫1000字,高中寫2000字,大學寫3000字,我一直堅持下來,現在已經出了131本書。
  • 孩子過早獨立是好事?並不認同,過早獨立反而會讓孩子內心缺愛
    當問起家長上述問題的時候,他們總是說:"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我們會在遠處觀察她,在保證她安全的情況下,儘量不會出手。"相信很多家長其實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這只是各位家長所認為的好,也許是家長以前自己體會到了獨立,知道獨立的好處,所以就強迫孩子獨立。這樣做雖然會讓孩子比別的孩子更早進入獨立,生活的自理能力也會增強,但是也會讓孩子更加成熟。
  • 培養孩子服從自己的內心是格外重要
    很多家長以孩子&34;為教育的目的,且以自己家孩子&34;作為無上的美德,從而沾沾自喜,實際上,很多&34;的孩子在長大之後往往少有作為,究其原因,大多是由於年幼時受到家長的太多控制,只知道聽從家長,以至於失去了自己完善和獨立的個性。
  • 藝術思維能讓孩子更聰明?培養孩子的藝術思維,家長可以這麼做
    如何通過教育讓孩子擁有最先進的思維方式? 在這個項目中,哈佛大學把「藝術思維(Artful thinking)」,列入孩子最需要的思維方式,並明確指出,藝術思維能讓孩子更聰明。 當家長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藝術思維」,能夠讓他們的注意力變得更集中。在孩子學會合理支配時間的時候,學習效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 孩子從小學會勞動,還可以培養,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
    其實,孩子從小學會勞動,還可以培養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可以培養起對父母勞動的尊重,對家庭、對社會的義務感和主人翁精神。孩子通過親自勞動,才會逐漸體會到父母為自己的成長付出了多大的心血;每天替父母分擔點家務,才會體會作為一個家庭成員的責任。上小學以後,孩子正式開始了集體生活。首先是班集體的生活,進而參加少先隊的集體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