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厲害的教育是喚醒,不是塑造

2021-03-01 守望新教育

【置頂標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新教育主題歌】——

喚醒不只是依靠外界的一種力量,更重要的是一種自我覺知與自我喚醒的覺悟與力量。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呵護好孩子明淨的心靈,讓他們見微知著、觸類旁通、自覺自悟,在成長中收穫自尊、自信,樹立生命價值意識,當有一天,孩子驚喜地感受到一種躍動的活力、一種難以遏制的生命激情與力量的時候,教育也就觸及到了其真正的本質——「喚醒」,這也正是心教育的精髓與智慧之所在!從某種意識上講教育的所有意義與價值就在於:喚醒人類心靈中的真、善、美。讓孩子早一點了解和學習事物,讓孩子多接觸自然界的萬事萬物,讓孩子多讀經典作品等等,都是喚醒孩子心智的重要方法。
孩子的心智喚醒了,他就會留心發現周圍的世界,探究其中的道理,並思考怎樣與世界發生聯繫,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孩子自然會得到成長力量,並一定能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與方向。

相信種子,相信歲月。埋下種子,以日以年;守望歲月,靜待花開。——陳東強

我唯願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夠安靜聆聽別的生命也使別的生命願意安靜聆聽的純真,此中的快樂遠非浮華功名可比。——周國平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謂盛德。惟進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闡舊邦以輔新命,極高明而道中庸。德貴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新教育——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用閱讀喚醒完整的自我

教育是一首詩,愛是教育的火焰——喚醒教師:新教育的最大貢獻

教育的意義在於喚醒智慧,培養自由而完整的人

喚醒內心的種子——如來的種子

一萬次的灌輸, 不如一次真正的喚醒——好孩子不是得第一名,而是被喚醒了內心的種子

靈魂的喚醒,自由的生成——《什麼是教育》的思想與啟示

此身、此時、此地——教育是一種喚醒

.

真正厲害的教育是喚醒,不是塑造

作者|佚名

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天賜予的天使,看到孩子天真的笑靨,就不禁想起我們為人父母的初心。還記得那一年孩子呱呱墜地之時,滿心喜悅,信誓旦旦說,只要孩子健康、友善、有愛、快樂和獨立就滿足嗎?隨著孩子入園上學,進入群體小社會後,慢慢地,竟就不自覺地開始拿孩子和周遭的小朋友比較,擔憂、害怕、焦慮、不滿越來越多地侵蝕我們的思維。記得一位媽媽說的:「我的擔憂其實是我的害怕,我怕他變成不上進的孩子。這害怕讓我忘記了更廣闊的世界,也忘記看孩子的優點:忘記了他拼樂高積木的專注;忘記了他在音樂開放課上表演的勇敢;忘記了他獨自玩耍時,一人分飾幾個角色,給自己講怪獸故事的無釐頭;忘記了他在我傷心生氣時的善解人意……只一門心思和他身上的問題鬥爭。」這番反思,何嘗不是許許多多爸爸媽媽內心的掙扎?越是鬥爭越是焦慮,我們放大了孩子的缺點,卻忽視了他體內無限的潛力和可能性。控制和抗爭、壓迫和反叛……當親子中的不快越來越頻繁地爆發時,我們終於不可避免地陷入沉思:到底,我們將小生命帶到這個世界是為了什麼?「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每一個心靈都是自然宇宙與人類智慧的結晶,每一個孩子都有豐富的心靈與巨大的潛能,教育只需要將其內在的良知良能喚醒。孩子的內心世界,就像一個藏滿寶藏的盒子。在這個盒子裡,有智慧、有理性、有意志、有品格、有美感、有直覺等生命的能量。如果我們不能揭開人類心靈的神秘面紗,我們就無法真正理解教育的真諦;如果我們不能潛入到人類靈魂的最深處去感悟生命的神奇,我們就永遠找不到教育的力量。蘇格拉底的父親是一位著名的石雕師傅,在蘇格拉底很小的時候,有一次他父親正在雕刻一隻石獅子,小蘇格拉底觀察了好一陣子,突然問父親:「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好的雕刻師呢?」「看!」父親說,「以這隻石獅子來說,我並不是在雕刻這隻石獅子,我是在喚醒它!」「喚醒?」「獅子本來就沉睡在石塊中,我只是將他從石頭監牢裡解救出來而已。」蘇格拉底本人不也是一個偉大的心靈雕刻師嗎?他經常說:「我沒有智慧,我只是智慧的接生婆。」他利用接生術將那個時代的人們的心靈一次又一次從蒙眛狀態中喚醒。我也經常說,我沒有智慧,我只是借古聖先賢的智慧喚醒無數家長的智慧,引導家長找到喚醒孩子智慧的鑰匙。我們的孩子,特別是我們認為成績不好的孩子就是石塊裡面沉睡的獅子,我們應該喚醒孩子心靈深處的天賦潛能和內在力量,讓孩子從蒙昧中醒來。而不是一味地強行孩子學習,無限度地增加孩子的學習負擔。孩子在被動狀態下的學習只是應付差事,對孩子的智力啟發是毫無意義可言的。我們要做心靈的喚醒師,要做高超的雕刻家,而不做孩子學習的催促者與強行灌輸者。教育的目的不在於傳授和灌輸某種外在的、具體的知識與技能,而是要從心靈深處喚醒孩子沉睡的自我意識、生命意識,促使孩子價值觀、生命感、創造力的覺醒,以實現自我生命意義的自由、自覺的建構。教育的過程也不僅是要從外部解放孩子,而且要喚醒孩子內在的心靈能量與人格理想,解放孩子的智慧,發展孩子的潛能,激發孩子的生命創造力。教育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是一顆心靈感召另一顆心靈,是一個生命點燃另一個生命的力量,是人類集體心靈神秘參與的智慧活動。這位智慧的希臘老人的故事給我們的啟迪是: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呵護好孩子明淨的心靈,讓他們見微知著、觸類旁通、自覺自悟,在成長中收穫自尊、自信,樹立生命價值意識,當有一天,孩子驚喜地感受到一種躍動的活力、一種難以遏制的生命激情與力量的時候,教育也就觸及到了其真正的本質——「喚醒」,這也正是心教育的精髓與智慧之所在!喚醒不只是依靠外界的一種力量,更重要的是一種自我覺知與自我喚醒的覺悟與力量。《大學》上講:「顧諟天之明命,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我們要顧念、理解上天賦予我們的光明的稟賦,我們要弘揚自己天賦裡的智慧與品德,所有這些寶貴的天賦潛能的開發與發展,都需要我們自己自覺彰明並將其顯現出來。教育要作喚醒的功夫,而不是強行地灌輸知識。當孩子的求知慾望與生命的力量被喚醒之後,孩子就會自覺主動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而這個探索的過程也就是孩子自我喚醒心靈智慧的過程。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不教育,即是說教育是為了引導孩子進行自我教育。當孩子能夠進行自我教育的時候,孩子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學習與生命成長的體驗,這種親身的體驗以及知識的得來是經過他自己驗證的。這樣也就將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培養了起來,孩子有了自我思考的能力,也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就是智慧。孟子說,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智慧可以說是適用的知識,是知識與價值觀的具體結合,來自對生命、自我與世界的深刻體驗與反思,並形成了動態的判斷力。因此,它是一種德性,也是一種明覺,在生活中實現為真善美與和諧、無執、超越等價值形態。長期以來的教育誤區,把教育僅僅看作是在嚴肅的教室中的苦行僧的生活,而忽視了對孩子來說更有意義的喚醒教育和自我教育。從某種意識上講教育的所有意義與價值就在於:喚醒人類心靈中的真、善、美。讓孩子早一點了解和學習事物,讓孩子多接觸自然界的萬事萬物,讓孩子多讀經典作品等等,都是喚醒孩子心智的重要方法。孩子的心智喚醒了,他就會留心發現周圍的世界,探究其中的道理,並思考怎樣與世界發生聯繫,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孩子自然會得到成長力量,並一定能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與方向。【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平臺推送的文章只是為大家看待事件多些視角、選擇和參考,部分文章和圖片來於網絡和網友推薦,如未署名,系檢索無法確定原作者,歡迎原作者聯繫我們。謝謝!

守望新教育:聆聽大師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匯聚田野的教育創造,助力有緣的教育夢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實驗,是一個以教師專業發展為起點,以通過「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卓越口才、構建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區、推進每月一事、締造完美教室、研發卓越課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動為途徑,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新教育新在何處?對於我來說,當一些理念漸被遺忘,復又提起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只被人說,今被人做的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貧乏走向豐富的時候,它就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舊時的背景運用到現在的背景去續承,去發揚,去創新的時候,它就是新的。

相關焦點

  • 孩子的教育重在喚醒,而非塑造!
    如果不能真正了解人內心中的心靈,那麼你就無法理解教育的真諦。如果說不能了解人靈魂最深處的生命奇蹟,那麼你就找不到教育的力量。蘇格拉底的父親是一名著名的石雕師傅,在其小的時候曾經認真的觀察過父親的雕刻過程。好奇地問父親:「如何成為一個厲害的雕刻師」,其父親指著雕像說:「就像這石獅一樣,我並不是在雕刻它,而是在喚醒這隻石獅子。」「喚醒?」
  • 真正的教育在於喚醒和引導,而不是灌輸
    不管應試製度怎麼改,目前我們還是會發現,始終都還是沒離不開老師的拼命灌輸,最終還是一種傳統的教育模式在影響著下一代。所以我認為真正的教育在於喚醒和引導,而不是灌輸,夠讓孩子的獨立自主去學習,而不是灌輸才得以成才。
  • 蘇格拉底: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一萬次灌輸不如一次真正的喚醒
    教育孩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為了教育好孩子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少家長都想盡了辦法。我也和很多家長一樣,為了給孩子一個很好的教育,在教育孩子上面也沒少下功夫。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一直有一個問題困擾著我,究竟什麼樣的教育才算得上是最好的教育呢?
  • 教育是靈魂的喚醒師,而不是雕刻師
    他們用手中的剪刀把所有學生長出來的枝枝丫丫修建掉變成統一的模式,在日復一日的做著塑造靈魂的事情。蘇格拉底有一個故事,他曾經問自己的父親,如何做一個好的雕刻家,他的父親指著眼前的一個石獅子說,就拿它來說吧,我並不是要雕刻他,而是要喚醒他。雕刻意味著它是一塊石頭,而喚醒意味著給它賦予了靈魂。
  • 格倫大語文:真正的教育是喚醒
    由格倫大語文研究院舉辦的第一屆「大語文學術研討會」於10月25日在北京格倫教育總部正式落下帷幕,與會專家就大語文課題做了深刻的探討。  此次「大語文學術研討會」就中高考制度改革後語文的地位,大語文教育的目的以及大語文教育的趨勢做了深入的剖析。專家們一致認為:學好語文將在中高考中佔盡優勢,而大語文教育則是希望孩子愛上讀書,提高寫作能力。
  • 一萬次的灌輸, 不如一次真正的喚醒——好孩子不是得第一名,而是被喚醒了內心的種子
    ——《一萬次的灌輸, 不如一次真正的喚醒》(文章附後)好孩子不是得第一名而是被喚醒了內心的種子作者|林清玄 林清玄,1953年出生 ,臺灣高雄人,當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詩人、學者。筆名: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俠安、晴軒、遠亭等。
  • 教育的本質不是單純的灌輸知識,而是點燃心火,是喚醒靈魂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過:「教育不是灌輸大腦,而是點燃心火。」教育的本質是喚醒靈魂(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is to awaken the mind.)如果教育不能觸及到人的靈魂,未能引起人的靈魂深處的變革,它就不能成為良好的教育。
  • 真正的教育,是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
    它帶給人的溫暖,極具教育意義。 它被喻為一件純粹的藝術品 西班牙文化部甚至將此片 列入教育行業必看短片之一這就是《小繩子》創造的奇蹟 從第一幀畫面開始 到最後一個音符結束 每個時間的流逝都緊緊攥住觀眾的心 真正的教育,不是苦讀多少本書,解開多少算式亦或考取多麼高的學位;真正的教育是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
  • 最理想的教育,不是說教和灌輸,而是喚醒孩子
    我認為主要的原因是孩子的心靈有沒有被喚醒,靈魂有沒有被喚醒。最理想的教育,就是喚醒孩子。這方面的例子實在太多。《三字經》裡有這樣一句話:「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梁啓超先生的一生,鞠躬盡瘁,著述等身,真正做到了負責任,盡責任。因此,我們要喚醒孩子的責任意識,對自己,對家庭,對國家,對社會,一旦有了責任意識,就會負責任,就會盡責任。要喚醒孩子,就要喚醒他的奮鬥意識。
  • 教育是一種喚醒,鼓勵和激勵,還要順其自然
    教育是一種喚醒,鼓勵和激勵,還要順其自然流坡塢鎮中心小學馬元芙今天下午,聆聽了沈啟正教授的報告《理想課堂的文化創建與教師專業發展》。沈教授指出上的漂亮熱鬧的課不一定是理想的課,好課不僅體現在了解、理解、應用的低品質思維,還要有分析、綜合、評價、創造的高品質思維。理想課堂是講究課堂文化的,文化的力量很大,形成很難,但一旦形成,文化的基因就會滲透到方方面面。
  • 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喚醒
    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喚醒陽信縣翟王鎮中心小學馬長新此番下杭州去浙大學習,我很興奮。比起我痴愛的世界盃更令我神往。這次培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浙江省教育專家的專題報告,也有紫陽小學、魯迅故居的參觀學習;還有學員的互動討論,更有導師的指導引領。一、專家講座,提高認識。
  • 一萬次的灌輸,不如一次真正的喚醒
    如果我們不能揭開人類心靈的神秘面紗,我們就無法真正理解教育的真諦;如果我們不能潛入到人類靈魂的最深處去感悟生命的神奇,我們就永遠找不到教育的力量。父親說,「以這只是獅子來說吧,我並不是在雕刻這隻石獅子,我是在喚醒它!」「喚醒?」「獅子本來就沉睡在石塊中,我只是將他從石頭監牢裡解救出來而已。」「喚醒「,多麼富有啟發意義的教育箴言!
  • 真正的教育,不是傳授知識而是開啟智慧
    如果我們不能揭開人類心靈的神秘面紗,我們就無法真正理解教育的真諦;如果我們不能潛入到人類靈魂的最深處去感悟生命的神奇,我們就永遠找不到教育的力量。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的父親是一位著名的石雕師傅,在蘇格拉底很小的時候,有一次他父親正在雕刻一隻石獅子,小蘇格拉底觀察了好一陣子,突然問父親:「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好的雕刻師呢?」「看!」
  • 蘇格拉底:教育是喚醒,而不是貨物轉讓
    他的行為和思想深深影響了西方乃至世界的精神樣態,其獨特的教育理念至今促人深思,使人驚醒。Σωκράτης魏韶華|繪蘇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文:雅斯貝爾斯蘇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包括反諷(刺激學生感到離真理甚遠)、催產術(通過問答逐漸使真理顯明),以及探索發掘真理,而非傳遞真理。如果一個人真正體會到了蘇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就會影響他的基本思維方式。
  • 追尋教育的本質,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喚醒
    追尋教育的本質,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喚醒陽信縣勞店鎮中學王寶亮為期5天的培訓,今天已經是第三天了。我們共聽了6場報告,並參觀了一所小學(杭州市紫陽小學),各位專家的報告深入淺出,既有高深的理論又有鮮活的實例,非常接地氣,深深的打動了我。改變教育質量觀教育質量觀是指對教育工作及學生質量的基本看法。
  • 【教育就是心靈的喚醒】
    教育不能創造什麼,但它能啟發學生的創造力以從事於創造工作。教師的成功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教育不是灌輸,而是幫助學生找到開發文化寶庫的鑰匙。教育的藝術不在傳授,而在鼓舞和喚醒。教育絕非單純的文化傳遞,教育之所以是教育,正是在於她是一種心靈的「喚醒」,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但是,在目前這種教育制度下,不管是高考制度改革也好,還是減免考試科目也罷,始終都沒能離開傳統教育老師的拼命灌輸,目標還是一個,應試! 沒有職業追求的教育者,一輩子或許也就只能作為一臺灌輸的機器,是一張張舊船票,總是重複著昨天的故事。
  • 蘇格拉底:教育的智慧在於喚醒
    如果我們不能揭開人類心靈的神秘面紗,我們就無法真正理解教育的真諦;如果我們不能潛入到人類靈魂的最深處去感悟生命的神奇,我們就永遠找不到教育的力量。父親說,「以這只是獅子來說吧,我並不是在雕刻這隻石獅子,我是在喚醒它!」「喚醒?」「獅子本來就沉睡在石塊中,我只是將他從石頭監牢裡解救出來而已。」「喚醒「,多麼富有啟發意義的教育箴言!
  • 蘇格拉底的教育智慧在於「喚醒」
    所以說教育就是一個喚醒的過程,我們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只有孩子被徹底的喚醒,才會激發出旺盛的生命力。那麼我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夠明白,我們的孩子都是一隻沉睡等待開發的石子。我們應該喚醒孩子心靈深處的天賦,潛能和內在的力量,我們要讓孩子從沉睡中醒來,而不是一味的用自身的標準去強迫孩子變成我們想要的樣子。
  • 教育是喚醒,我們要不斷喚醒!
    想一想這件事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李校長讓給初三學生鼓鼓勁,加加油,自愧沒有太大的力量去鼓舞孩子們的士氣,但是被李校長對教育的執著和熱情所感動,於是約定時間就只身前往,但願能讓孩子們受到些許影響,對孩子們的未來有所啟發和幫助。
  • 教育的真諦在「喚醒」
    父親回答:「以這隻石獅子來說吧,我並不是在雕刻它,而是在喚醒它。」後來,蘇格拉底也成了一名「雕刻師」——一名受人尊敬的「心靈雕刻師」,一次又一次將人們的心靈從蒙昧狀態中喚醒。「教育之所以為教育,就在於它是對人格和心靈的喚醒。」走進軍營參軍入伍的熱血青年,本身就懷有樸素的愛國主義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