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把「藝術思維(Artful thinking)」,列入了孩子最需要的思維方式,明確指出,藝術思維能讓孩子更聰明。
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對所看到的一切都充滿好奇,他們喜歡塗鴉寫畫,喜歡跟著音樂扭動身體,喜歡觸摸各種各樣的新奇事物...
很多家長都想培養孩子的藝術感,學繪畫、學樂器、學舞蹈等等。藝術培養不僅限於專業技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藝術思維。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為藝術家,但每個孩子都可以擁有藝術思維。
哈佛大學有一個教育創新項目叫做Project Zero,這個項目研究的是:思維方式如何影響孩子學習?如何通過教育讓孩子擁有最先進的思維方式?
在這個項目中,哈佛大學把「藝術思維(Artful thinking)」,列入孩子最需要的思維方式,並明確指出,藝術思維能讓孩子更聰明。
那麼培養藝術思維,對孩子的成長會有哪些好處呢?
人的大腦,左腦負責語言和邏輯,右腦負責想像、創造力。
研究發現,藝術思維強的孩子在解決問題時,兩邊大腦的電流活動都有增強,能更巧妙地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和靈活性,解決遇到的問題。
這表明,對大腦來說左右腦必須一起工作才更有效。藝術通過對右腦的刺激和鍛鍊,能加強左右腦的聯繫,從而促進兩邊腦部的協同工作。
當孩子沉浸藝術創作時,在「藝術思維」的驅使下,孩子對自己的時間和任務管理有更明確的認識和決心,往往會表現出超強的專注力。
當家長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藝術思維」,能夠讓他們的注意力變得更集中。在孩子學會合理支配時間的時候,學習效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孩子在分析與觀察眾多的藝術作品之後,內心是有表達欲的;孩子在創作的過程中,他對藝術的體驗與理解是更加深刻而清晰的。
當家長能夠充分理解孩子的藝術思維,會讓孩子更加自信,比較內向的孩子也能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促進他們語言能力的發展。
在人人都追求美的時代,忽視孩子的審美教育是不妥的。培養孩子的藝術思維,關鍵是培養孩子對審美要素的感受力,在這過程中,家長可以試試這樣做:
藝術作品能夠給人觸動內心的感受,這便是藝術的魅力所在。培養思維的第一步,應該從多看多聽。家長要做的,是耐心為孩子解答其中的藝術概念。
有條件的家長,可以帶孩子多去一些博物館、美術展覽館,或者去旅遊看看一些特色建築等等,這些都是讓孩子體驗不同的藝術美。
而大自然的美,是所有美當中的基礎和精髓,孩子多感受大自然的美,能更好地激發他們的藝術思維,汲取審美的經驗。
從小培養孩子的藝術思維,需要家長有豐富的藝術鑑賞素材,經常陪孩子去感知藝術。
多特每日家長,推出每日藝術,每天一則藝術鑑賞的素材,從繪畫到音樂,從服飾到建築...豐富廣泛的藝術題材,能夠很好地開拓孩子的藝術思維。
今天我們來分享其中一則藝術鑑賞[優衣庫旗艦店]。
很多人對優衣庫並不陌生,經常到店裡購買服飾。但你知道嗎?優衣庫旗艦店還是一個非常棒的藝術建築。
在與孩子分享建築藝術鑑賞時,不妨問問孩子對優衣庫建築的感覺認識,這個建築哪個一方面吸引了孩子,與孩子進行更深層次的互動。
更多藝術鑑賞素材,WX關注【多特每日家長】,進入[每日藝術]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