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教育:培養有藝術思維的孩子,這個年齡段是關鍵期

2020-12-11 凌晨媽媽育兒

鄰居家孩子上小學二年級了,她說孩子班級群有表演活動,每天網課上得太枯燥,班主任組織了這次線上的娛樂。常常聽鄰居誇讚,她閨女不只是成績好,而且嗓音清脆唱歌很好聽,這次表演歌曲獨唱,歌聲引得邊好多家長隔著屏幕連連誇讚。

鄰居說,閨女畫畫也非常棒,還得過好幾次獎。有些孩子雖然不擅於唱歌跳舞,但古詩朗誦聲情並茂。這次活動,家長和老師發現,成績優異的同學都有好多的才藝。

"藝術源於生活,但卻高於生活!"由此可見,藝術思維對孩子的學習能起到推動的作用,可以讓娃更聰明。

哈佛大學研究:有藝術思維的孩子長大更優秀

哈佛大學有一個教育創新項目叫做Project Zero,這個項目研究的就是孩子的思維方式,研究指出,擁有藝術思維的孩子,更加聰明。

1、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正常情況下孩子在遇到問題時,都會遵循標準答案,或從單一角度去思考,基本上都被條條框框控制其中了。根本不會從新的角度去考慮,如何尋找思路?但有藝術思維的孩子就不同了,他們會通過想像力,延展思考最後去解決問題

比如,老師問學生們,這裡有幾條普通的直線,你會怎麼擺放呢?墨守成規的孩子,只會把直線看成簡單的直線而已,規規矩矩的放在一起。

有藝術思維的學生,則不同,他們會把這些直線通過拼接,鑄成一棟偉岸的高樓。

2、積極向上的心態

著名作家羅蘭曾說:"藝術的最高境界是善良、純真和美好。"

從小在藝術氛圍中薰陶的孩子,經過童年的耳濡目染,對於美的感受,以及對事物的觀察能力、探索的心態。孩子時刻保持著積極向上的思想,處理事情的方式都是樂觀的。

他們總會發現生活中美的事物,而且也會去創造美好,這樣也會結交很多志同道合、努力向上的朋友。不難發現,我們身邊那些樂觀積極的孩子,往往人緣都很好,朋友也多。不只是孩子,大人也一樣,畢竟誰都不喜歡成天抱怨、斤斤計較、滿身負能量的朋友。

藝術啟蒙能讓孩子的心靈得到滋養,這在他成長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馬雲曾經說:「現在的孩子如果不學藝術,以後恐怕就要失業了。

如何培養孩子藝術思維?

蒙特梭利指出0-6歲的孩子,都具有視覺敏感期,新出生的寶寶能夠分辨出光線的強烈度,可以辨認母親的臉,這都是寶寶敏感能力的表現,也是培養藝術思維的最佳時期

1、繪畫塗鴉

繪畫能讓孩子把具體的視覺感官體驗、還有一些事物和甚至是抽象的東西都呈現在紙上。在畫的過程中,寶寶通過觀察微小的細節,揮毫潑墨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自由去創作。手指和手臂的靈活度也會慢慢進步。

有次我陪女兒去畫畫班時,一位母親孩子旁邊嘮叨個不停:「寶貝你畫得不對啊,小豬佩奇應該這樣畫的!」甚至會上去塗幾筆,而孩子則在一旁呆呆看著,不知道到底該幹什麼了。

其實,家長這樣做,影響到了孩子的想像力發展。什麼都要按照規律來才可以,那樣孩子還有什麼奇思妙想?他會真的快樂嗎?

尹建莉老師說:孩子的想像力不用培養,家長不限制就是培養。

西班牙畫家畢卡索研究了孩子的畫後說,寶寶就是偉大的藝術天才,孩子的創造能力是他一生沒辦法模仿的。

我從來不會干擾倆孩子的繪畫方式,任憑他們用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去塗鴉。家裡也有他們兄妹倆創作的小房間,畫的到處都是。每次寶爸幫著收拾,都會跟說以後管管,太沒規矩了。其實,有獨立的空間、地點自由創作,這會讓孩子的藝術思維得到很好的發展。

2背誦古詩詞

家長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帶孩子背誦詩歌。詩歌字正腔圓的誦讀方式,可以讓娃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閨蜜的寫作功底紮實,主持、演講都不錯。她小時候喜歡讀詩歌,但那時根本不懂其中的意思,只能體會到漢語的節奏和韻律美。在父母的引導下一直堅持著。她說,現在回頭看,那幾年的閱讀和朗誦古詩的基礎非常重要,才會有現在的自己。

是啊,古詩中的美好,日積月累的沉澱,待到未來的日子裡,詩中深藏的韻律自然會如鮮花般盛開在生命中的每個角落,受益終生。現在提倡大語文教學,新的語文教材也增加了古詩文的比重。孩子學古詩,以後上學也會受用!

我購了一套古詩啟蒙書送給閨蜜的女兒,她收到很喜歡,說女兒每天抱著學好久。還跟我說,如果自己小時候,能有這麼有趣、好玩的古詩啟蒙書,自己對古詩詞文化的理解,起碼要比現在上一個臺階!

《藏在地圖裡的古詩詞》這套書,是以地圖為點,時間為線,可以讓孩子從歷史和地理等多種角度,去理解和感受古詩背後作者的創作意境,進而對古詩詞產生濃厚的興趣。

這一套書有四冊,包括88個地點、180首詩、詩詞、故事、還有地理知識......適合給學齡前的孩子做早教啟蒙道具,還送一張古詩詞專屬的中國地圖,邊玩邊學,也是孩子們喜歡的學習方式!

我曾看到這樣一段話:很多人抱怨,讓小孩子背那麼多古詩詞有什麼用呢?是為了長大後,孩子們面對世界美景時,腦子裡出現的不只是「哇K「好牛」,而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相信這段文字家長們都看到過,讓孩子保持心靈與精神上的富足,是讀詩詞最動人的理由,以前沒條件,現在我們可以讓孩子擁有,更好跟古詩詞的初見,幾十塊錢讓孩子愛上古詩詞,這是多划算的事情啊!

凌晨媽媽來叨叨:

英國詩人王爾德說這個世界上,好看的臉蛋太多,有趣的靈魂太少。願我們的孩子,擁有乾淨的外表和有趣的靈魂,還有遠方的詩歌和田野。從小做好古詩詞啟蒙,培養擁有藝術思維的聰明孩子吧!

一位凌晨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

往期精彩內容推薦:

孩子放學回家了,家長的詢問態度,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

學習沒捷徑可走?腦科學家:掌握這些方法,帶孩子「彎道超車」

網曬3歲娃背詩100首?中文教授:真正該啟蒙的是詩意!

相關焦點

  • 蒙特梭利:0-6歲時早期教育的關鍵期,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蒙特梭利是義大利著名兒童教育家,更是一位傑出的幼兒教育思想家、革命家,蒙特梭利所提出的蒙特梭利教育法更是是享譽全球,其中包括日常生活教育、語言教育、數學能力培養、左右腦開發、智力開發、藝術能力培養、感覺能力培養等各個方面全都包括在內。
  • 東方蒙特梭利‖蒙特梭利教育中的科學與藝術
    4、吹桌球 吹桌球的目的是可以鍛鍊嘴部肌肉,增加孩子的肺活量且有利於語言的發育;可以訓練手部、眼部、口部的協調能力;對工作的專注度和綜合判斷能力。小朋友正處於生長期和智力發育期,適量的體育運動益智又益腦。能夠極有效地發展反應靈敏,協調和操作思維能力。
  • 蒙特梭利教育中的科學與藝術
    4、吹桌球吹桌球的目的是可以鍛鍊嘴部肌肉,增加孩子的肺活量且有利於語言的發育;可以訓練手部、眼部、口部的協調能力;對工作的專注度和綜合判斷能力。小朋友正處於生長期和智力發育期,適量的體育運動益智又益腦。能夠極有效地發展反應靈敏,協調和操作思維能力。
  • 蒙特梭利教育:培養孩子的藝術思維,3個實用小技巧少不了
    通過這些證明我們就可以明白藝術思維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哈佛大學也曾經推出過一個教育創新的項目,而通過這個項目研究的就是孩子們的思維方式,這個研究就明確的指出擁有藝術思維的人會比普通人更加聰明,孩子相對於其他的孩子在未來有著更多的可能
  • 3-6歲,抓住幼兒思維發展關鍵期,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
    另一個是蒙特梭利關於孩子能力培養「機會窗口」的報告,其中指出邏輯思維的敏感期在孩子3-4歲時就會出現,孩子在無數個問題中萌芽好奇心,急切了解這個世界的邏輯規律以及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德國心理學家做了這樣的一個統計:他們把接受過關鍵期教育的孩子和未接受關鍵期教育的孩子做了一個對比:在注意力、邏輯思維能力、記憶力、表達力,這四方面的能力上接受過訓練的寶寶比未接受過訓練的寶寶有著非常明顯的優勢。還有就是接受過關鍵期訓練的寶寶,他們都有著非常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說工整書寫,有序思考,還有歸納整理的思想,對於他們以後的學習來講是有著非常巨大的幫助。
  • 讓孩子愛上數學,蒙特梭利教育如何幫家長避開啟蒙誤區
    我們提醒各位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應避免進入以下誤區:誤區一:忽視孩子的興趣以及天生敏感期誤區二:忽視孩子對數學的理解,盲信背誦和題海戰術誤區三:忽視勞逸結合,無視生活和藝術中的數學蒙特梭利數學如何幫助家長避開啟蒙教育誤區根據中關村外國語蒙特梭利小學學前班耿達老師10餘年一線帶班經驗,向各位家長分享學前教育的注意事項:
  • 幫孩子建立數學思維的蒙特梭利教育牛在哪裡?
    蒙特梭利教室中孩子認真地倒茶2.蒙特梭利教具粉紅塔-促進感官發展,培養數學心智粉紅塔由10個粉紅色的「等差」木製立方體構成然而在蒙特梭利教室內,孩子從4歲多就能解開三項式。從在盒子內完成,到在盒子外面完成,然後到分層搭,再到按照顏色序列擺放,最後到能夠戴上眼罩還原。孩子的感官精緻化程度越來越高,在潛移默化中建立了數學思維。
  • 讓孩子愛上數學,蒙特梭利教育如何幫家長避開啟蒙誤區
    我們提醒各位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應避免進入以下誤區:誤區一:忽視孩子的興趣以及天生敏感期誤區二:忽視孩子對數學的理解,盲信背誦和題海戰術誤區三:忽視勞逸結合,無視生活和藝術中的數學蒙特梭利數學如何幫助家長避開啟蒙教育誤區根據中關村外國語蒙特梭利小學學前班耿達老師10餘年一線帶班經驗,向各位家長分享學前教育的注意事項:
  • 孩子教育的關鍵期,錯過了就很難彌補
    所謂教育的「關鍵期」(也叫關鍵年齡、最佳年齡、臨界期、敏感期),是指人生學習的最佳時期。在這個年齡段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成效最大。 如果在這個年齡段對孩子實施某種教育,可以事半功倍,而一旦錯過了這個年齡段,再進行這種教育,效果就明顯差多了,有時不只是事倍功半的問題,甚至終身難以彌補。
  • 「蒙特梭利教學法」有多神奇?曾培養出比爾蓋茨,寶媽可以了解下
    「蒙特梭利教學法」有多好?曾培養出比爾蓋茨,受眾多寶媽青睞 如今的家長,不再只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更多關注孩子的精神教育。在選校上,父母都會千挑萬選,希望孩子可以受到高資質的教育,但是,在學校中只能學到基本知識,不能培養孩子的品質,也無法滿足孩子的發展現狀。
  • 藝術思維能讓孩子更聰明?培養孩子的藝術思維,家長可以這麼做
    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對所看到的一切都充滿好奇,他們喜歡塗鴉寫畫,喜歡跟著音樂扭動身體,喜歡觸摸各種各樣的新奇事物... 很多家長都想培養孩子的藝術感,學繪畫、學樂器、學舞蹈等等。藝術培養不僅限於專業技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藝術思維。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為藝術家,但每個孩子都可以擁有藝術思維。
  • 孩子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養成這個好習慣將來比同齡人更出色
    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所以不管有多難,請一定要讓孩子養成這幾個好習慣,好的習慣會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決定一個人的一生。第一個:獨立-行為習慣我們總有一天會老去,孩子自己的人生道路還是需要他們自己走,所以早一點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習慣非常重要。
  • 3-6歲,抓住幼兒發展關鍵期,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
    抓住關鍵期,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那麼,什麼時候開始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呢?當然是,越早越好!「機會窗口」的報告,其中指出邏輯思維的敏感期在孩子3-4歲時就會出現,孩子在無數個問題中萌芽好奇心,急切了解這個世界的邏輯規律以及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
  • 孩子大腦發育高峰期在這幾個年齡段,想孩子更聰明,別錯過關鍵期
    父母們對於自家孩子的期望,無疑都是希望他們健康聰明和快樂,更希望他們能成長得比自己更加出色。而有些父母可能就覺得孩子的成長順其自然就行,到了一定年齡,他們的大腦和身體就會成長到一個比較成熟的狀態,不用刻意去訓練培養。其實,孩子一生中大腦的發育有這幾次高峰期,如果家長好好利用這段時間來訓練孩子的大腦,那孩子未來的智力水平就會勝過同齡人,也會比同齡人更聰明一些。
  • 「虎媽式教育」強勢回歸,如何培養孩子植根中國文化的國際化思維?
    而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式教育」又重新進入大眾眼光,為中國家庭帶來更多生機,父母的態度也更加積極:主動地關懷,平等地對話,在培養孩子獨立、自主、有自我反思能力的同時,也使他們有能力做出積極向上的選擇。 現代中國家庭經歷了教育思潮的回歸,似乎為規划子女學習與日常生活打開了突破點。
  •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家長需抓住兒童閱讀關鍵期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讓孩子喜歡讀書是所有家長的心願。任何事情都是有規律可循的,抓住兒童閱讀關鍵期或黃金期,將有助於科學認識兒童閱讀的不同階段,針對性地進行閱讀指導,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音樂才能發展的關鍵期(3-5歲):如果要培養孩子的音樂智能,一定不要錯過3~5歲的音樂智能關鍵期,可以讓孩子多聽聽古今中外名曲,多參加音樂活動。4、語言關鍵期(3~6歲):這個時候是孩子學習口頭語言的關鍵期,這個時候,父母要經常跟孩子說話、講故事、提問,鼓勵孩子多說,促進孩子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 東方蒙特梭利‖蒙特梭利教育中的藝術—美術課程
    蒙特梭利堅信,家長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孩子擁有「一雙可以發現美的眼睛,一雙可以變廢為寶的手,還有一個可以感知這個世界的靈魂」。 為了實現這一切,我們必須為孩子提供一個豐富多彩,美輪美奐,文化底蘊深厚的生活環境,讓他們去體會去感知,同時發展自身所需的技能。
  • 培養孩子專注力和耐心,李玫瑾:這個年齡段很關鍵,錯過了難彌補
    所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能夠讓他們做事更加有毅力,能夠避免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出現主動放棄的情況。2、能讓孩子做事更有效率家長幫助孩子培養專注力,可以極大地提高他們做事的效率。孩子到了什麼年齡,可以進行專注力培養?李玫瑾教授曾經提到:孩子的專注力培養要從小進行,特別是在孩子三歲左右,將是他們專注力培養的關鍵期,所以家長一定要抓住。
  • 培養出比爾蓋茨的「蒙特梭利教學法」,到底在教什麼?看過就懂了
    蒙特梭利教學法的中心點,就是把孩子看做一個獨立的人,它的優點在於不僅僅是教孩子學習,更注重孩子全方面發展,讓孩子釋放潛能。很多名人小時候都接受過這種教育,包括微軟公司創始人 比爾·蓋茨、現代管理學之父 彼得·德魯克等,培養出一大批人才。
  • 蒙特梭利博士:教育始於孩子出生時
    這個過程,就如膠片照相機的黑箱子作用一樣,不斷搜集、攝錄、紀錄。這個錄製的過程,只能在暗房中慢慢顯影。每一個顯影,就是一次無法迴轉的精神發展歷程。嬰幼兒透過許多方式提示我們精神(胚胎)的主導與運作現象:他們敏銳地運用感官,攝取環境中的色、聲、香、味、觸及周邊人為的行為方式。然後透過大腦的功能,命令肢體動作起來。因此,孩子的每一個動作,其實都透露著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