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幼小銜接,父母這麼做,幼小銜接會更輕鬆

2020-11-12 茜媽談育兒

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是他們成長中的一件大事,生活中的一個重大轉折。如何讓孩子愉快地進入小學,自信獨立地面對小學生活呢?

最近在閱讀陳默老師的《家有小學生》總結了幾點幼小銜接的應對策略,分享給家長們,希望對你我的育兒帶去幫助。

1、通過簡單訓練,促進孩子神經系統發育

一個孩子只有在支配聽動協調能力,視動協調能力成熟的情況下,才能在課堂上準確地完成老師的指令。包括抄寫,閱讀,默寫生詞等。

因此在幼兒園階段,父母要訓練小孩子視動協調,聽動協調,和運動平衡方便的能力。

陳默老師也給到了幾種方法。

比如說:用眼罩蒙住孩子的一隻眼睛,把一兩赤豆和一兩綠豆混在一起,讓孩子用手分開,記錄用了多少時間。這種方法可以訓練孩子眼手協調能力。

為了孩子的手指更有力量,將來寫字可以更持久,可以做10個小沙包,上面吊根線,在孩子看電視時,把線圈套在孩子的手指上,讓孩子手提小沙包,使手指負重,從而鍛鍊手指力量。

為了讓孩子的聽動更協調,可以對孩子進行指令做動作的訓練:父母發出一個指令,孩子完成一個動作,再發出連續兩個指令孩子完成兩個動作,接著發出連續的三個指令,孩子連續完成三個動作,直至孩子無法完成連續指令時才停下來,這個訓練可以反覆進行。

為了訓練孩子的平衡協調能力,每天可以讓孩子跳繩,規定一分鐘要跳多少下,讓孩子逐漸提高成績。


2、在家模擬課堂,讓孩子對課堂紀律有一定的認識

進入小學之前,孩子過的是沒有時間約束的生活,而小學課堂是個有秩序的地方,它的紀律要求是很高的。

書中建議,如果想讓孩子接受小學課堂制度,順利做個小學生,父母可以在家中幫助孩子做一些模擬課堂學習的訓練。

比如:讓媽媽扮演老師,爺爺奶奶爸爸扮演學生,爸爸有時還要扮演不守課堂紀律的學生。媽媽講話時,爸爸突然插嘴,媽媽就告訴爸爸,上課時不能隨便插嘴的,說話是要舉手的,讓爸爸重新舉手了再說話。

媽媽講了一段後向學生提問題,奶奶舉手了,媽媽請奶奶回答問題,並且讓學生向奶奶學習。媽媽講課講到一半,坐到地板上去了,媽媽就告訴小朋友,上課時是不能坐到椅子以外的地方的。必須要坐在椅子上,並且讓大家向爺爺學習,爺爺坐得很端正。

鬧鐘響了,爸爸立即站起來向外面走,媽媽說下課鈴聲響了,要聽老師說下課才能離開。

模擬課堂將小學課堂的秩序直觀地呈現給孩子,如果孩子表現得不錯,大家都要表揚他。

模擬課堂的好處是,所有的參與者都是家庭成員,都是長輩,讓孩子感覺到,這樣的場景幾代人都接受了,直觀地了解課堂上的學習是怎麼回事。

3、父母通過正面教導,讓孩子對學校充滿期待

父母要正式通知孩子:恭喜你,從現在起你就是小學生了。父母可以提前領孩子參觀校園,為孩子介紹學校的設施和老師,告訴孩子學校是個快樂的地方。

父母也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小學時的生活,比如第一天就認識了幾十個小朋友,每天玩遊戲非常開心等等。

在對校園的描述中,父母一定要注意,用正面描述,而不是跟孩子說:「你是小學生了,從此以後要收收性子,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玩了。」這樣的話會讓孩子對未來學校產生抵制情緒。

正面教導會讓孩子更勇敢地去面對小學生活,而不是對學校充滿恐懼。

總結:

幼升小,是每一位父母面對的必修課,如何讓孩子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父母這麼做就對了:

1、通過簡單訓練,促進孩子神經系統發育;
2、在家模擬課堂,讓孩子對課堂紀律有一定的認識;
3、父母通過正面教導,讓孩子對學校充滿期待。

今天的分享,希望對父母帶去益處。

更多育兒分享,敬請關注茜媽談育兒。

相關焦點

  • 現在幼小銜接的市場有多大?什麼是幼小銜接?
    關於幼小銜接市場,當然是很大了。 一方面,小學課程進度快,拼音一個月教完,孩子掌握有難度。解釋下,並不是老師不願意好好教。很多孩子提前學,教學是根據孩子掌握情況調整,速度自然會有所提高。結果就是,家長們都給孩子報幼小銜接班,你一家不報孩子跟不上。 另一方面,父母基本都雙職工,暑假一個多月孩子沒人看。
  • 幼小銜接真的有必要嗎,當然有,但是幼小銜接需要更科學地引導
    之所以想到,並說了這麼多,主要是因為《阿咪虎趣味幼小銜接》的書引發了我的一點兒個人思考。幼小銜接,真的有必要!但是,需要更科學、更趣味的引導。因為幼小銜接時孩子習慣上會有特別需求,畢竟要更加獨立的學習了,我們需要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了,細節的教導這時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 幼小銜接,銜接的是什麼?
    這不幼小銜接要上嗎也成了熱門討論的話題。說到幼小銜接,作為家長,關注的應該是:需要銜接什麼?而不是要不要上的問題,找準方向,你才有可能根據孩子情況判斷要不要上,才不會如無頭蒼蠅亂打亂撞,平添焦慮。幼小銜接,銜接的就是規則和習慣。孩子在幼兒園階段是形成規則意識的關鍵期。這個時候如果注重孩子的規則培養,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關注「幼小銜接」助力新生成長
    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讓一年級的孩子進入小學後能夠儘快適應小學學習生活,成了家長、學校共同關注的問題。今天我們來跟家長朋友們談談幼小銜接的話題,助力新生成長。「幼小銜接」是兒童從幼兒園向小學過渡之間的銜接,是兒童結束以遊戲為主的學齡前生活,走上以學習為主的正規學習生活的過渡。
  • 如果取消幼小銜接,會怎樣?
    出版專著《故事教你做園長》《發現最好的自己》等。    1. 絞盡腦汁的幼小銜接為啥家長不買帳        今天大班剛剛召開完家長會,就聽幾個家長在樓道裡大聲地議論著,聽聲音還有些激動。我沒有急著走上前,只在旁邊聽著,想了解一下家長的真實想法與困惑。       「我鄰居的孩子沒有上學前班,現在後悔得都快把後槽牙咬斷了!
  • 幼小銜接親子講座:幼小「愛」相聚,銜接零距離
    為此,為了更好地幫助流動人口享受均等化公共服務,更加快速地融入社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2020年8月1日,園博社區居委會攜手開心社工服務中心開展了「好爸好媽養成記」如何做好幼小銜接父母課堂之親子教育講座
  • 「超長假期」過後,如何應對「幼小銜接」
    所以在教育上做好「幼小銜接」,幫助兒童平穩度過兩個學段的轉變,順利適應小學的學習與生活,是學校和家庭的共同關注的話題。在疫情防控背景下,2020上半學年幼兒園一直未復學,那麼我們的家長們在這個「超長假期」過後,應該如何應對「幼小銜接」呢?
  • 寶寶幼小銜接心裡苦?專家:家長也要幼小銜接
    如今,他感受到了些許不一樣的壓力:每天要學寫兩個字,學拼音,還要做算術題。在幼小銜接階段,軒軒並不是一個人。因為擔心孩子一上小學就掉隊,不少家長把起跑線設在了幼兒園大班甚至更早。專家表示,幼小銜接更重要的習慣的培養,這一點大多數父母都懂了。而在學科方面,幼兒園階段再早的搶跑,一般也只能管到小學二年級。
  • 不容錯過的「幼小銜接」書單
    恬恬馬上六歲了,明年就要上小學了,所以從這個學期開始,我一直在做「幼小銜接」的功課,非常貪心的希望既能給孩子保留美好的幼兒園生活,又能兼顧不得不面對的幼小銜接。因此,在幼小銜接各方面,我也是選了又選,做了很多取捨。
  • "幼小銜接",到底該銜接什麼?
    ■ 深圳特區報記者 李麗 文/圖  「開學前,學校會不會組織新生和家長培訓?或者參觀校園?」「暑假我們要不要給孩子報個學前補習班?」我市小一新生報名工作進行正酣,記者從近日南山區組織的中小學進社區招生服務活動中了解到,除了申報資料的準備,「幼小銜接」已經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焦點。
  • 如何做好孩子的「幼小銜接」?長沙首個幼小銜接教研基地掛牌
    華聲在線7月15日訊 「幼小銜接到底是什麼?」「幼小銜接有必要嗎?」「該如何給孩子做幼小銜接?」……從幼兒園升入小學,可謂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為了不讓孩子輸在第一起跑線上,不少家長往往會在暑假給孩子報各種「幼小銜接班」,那麼,是否應該進行幼小銜接?
  • 90%的父母都沒有想明白:幼小銜接,銜接的到底是什麼?
    所以父母就會很糾結,到底要不要幫助孩子做幼小銜接。實際上,這樣的理解是有偏頗的,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偏差,教育部才會出臺《學前教育法草案》公開徵集意見,明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
  • 幼小銜接家長必看圖書推薦
    在探討進入小學之前要不要上幼小銜接班、家長要做哪些入學準備的基礎上,提出一年級是規範學習的起跑點。學習是孩子終生的樂趣,還是苦惱的負擔?在這一年裡,可以初見端倪。這一年裡,孩子們需要做些什麼?老師們會為我們的孩子們做什麼?家長們又需要為我們的孩子們做什麼?
  • 幼小銜接到底銜接的是什麼?新一年父母要了解這幾點
    開學季就這樣來了,這個時候最頭疼的應該是上了幼兒園,該如何選擇幼小銜接的父母吧。不讓孩子上,擔心孩子在上小學各方面的不適應。讓孩子上,又擔心學得過多,在三年級會因沒學會聽課而拉下課程。關於幼小銜接,其實有這幾點想說。
  • 幼小銜接的重要性及如何開展
    為什麼要進行幼小銜接的培養?幼小銜接是根據幼兒過渡期身心的特點,加強孩子由認知能力向學習理解能力的轉變,同時能夠儘快適應新的環境下學習生活方式。為孩子以後長遠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下面大家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幼小銜接家長應該如何進行。
  • 孩子是否需要進行幼小銜接教育?它有什麼用?要怎麼選擇幼小銜接
    近年來幼小銜接的培訓風生水起、如火如荼,焦慮的家長們無論出於何種目的,都要跟風般的為孩子報各種各樣的幼小銜接班。那麼這些培訓對孩子有用嗎?要怎麼選擇幼小銜接教育?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了解幼小銜接是什麼,它有什麼用,這時候才能決定自己孩子是否需要報幼小銜接,有目的的來選擇有幼小銜接的培訓班。何為幼小銜接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是兩個不同的教育階段,為了更好的銜接過渡,讓孩子適應這個重大的「轉折期」,因此幼小銜接便應運而生了。
  • 家長的「幼小銜接」學習手冊
    「幼小銜接」這個詞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尤其是對於家有即將升入一年級的小朋友家庭來說。更多的這個詞我們聽到的,理解到的都是關於孩子如何做好「幼小銜接」,要不要報個班學習下,也因著這樣關於幼小銜接是關於孩子的,在於學科知識方面的適應和提升。今天我分享到這個是關於家長的「幼小銜接」手冊。
  • 幼小銜接,到底是銜接啥?
    這段時間,很多家長關於孩子「幼小銜接」的困惑,滿是焦慮和不安:「孩子中班結束了,接下來到底上大班,還是幼小銜接班更好?」「孩子馬上就要入小學了,聽說入學有測試,可是孩子聽說讀寫能力很一般,就連安安靜靜坐個30分鐘都辦不到,好擔心他到時候跟不上,現在臨時抱佛腳來得及嗎?」
  • 幼小銜接,到底銜接什麼?幼小銜接班孩子要不要上?怎麼選?
    哈哈哈哈……即將上小學的父母們不淡定了,眼看著別人家孩子一個個都上幼小銜接班了。自己家孩子也得迎頭趕上啊,不能讓娃輸在起跑線上……(中班的家長們紛紛表示:我們現在就已經不淡定了)幼小銜接,到底銜接的啥?弄明白這一點很重要!幼小銜接,真正銜接的是孩子的社交能力與(學業)抗壓能力。
  • 幼小銜接在家怎麼教?
    如果孩子沒有做好應對變化的準備,入學後很容易疲勞、混亂,甚至自卑厭學,相對於提前學一點知識,家長在幫孩子做好這三方面準備更重要!米德優幼小銜接幫孩子理解 「為什麼要學習?」學習從來不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所以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很大程度決定了孩子將來對學習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