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校社工的「系統工程」

2020-12-15 南方都市報·奧一網

    駐校社工通過各種活動為學生提供幫助和服務。

    「黎姑娘,剛升初三我不太適應。」「黎姑娘,最近有什麼活動?」……一到大課間,順德容桂文華中學的社工站就會迎來三五成群的學生,有的找社工黎姑娘聊天,有的看書玩遊戲。對他們來說,這裡是學校的「減壓區」和「充電站」。

    早在2010年,文華中學就在順德率先引入駐校社工服務。取得不錯成果後,順德區教育局在2014年為區屬4所學校購買駐校社工服務。從本學年起,順德區教育局再投入145萬元,覆蓋的學校增加至10所。目前,順德駐校社工處於試驗階段,還無法在全區所有學校推廣。但順德區教育局團委副書記傅斌表示,「一校一社工」是駐校社工的未來發展方向。

    「雜家」:駐校社工尋求系統的解決方案

    文華中學的三樓專門設立了社工站,在這裡有聊天室、辦公室還有一個小書櫃———全是學生愛看的文化、科普書籍。黎君瓊是一名有兩年經驗的專業社工。每逢周二、四、五的白天,她都在文華中學駐校。

    黎君瓊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到班級走訪,了解學生的近況,然後到老師辦公室,與老師交流最近的工作或一些問題學生個案。

    最近她在跟進一個退學後再回校的個案。案主梁文(化名)從初一就開始經常缺課,甚至退學。新學期,他又決定重新回到學校。

    剛接手這個個案時,黎君瓊通過梁文的朋友得知,他認識了一群社會青年,常常夜不歸宿。有時過於貪玩,他就缺課、逃課。一個初中學生夜不歸宿,難道家人不管嗎?經過家訪後,黎君瓊了解到梁文父母離異,父親患重病,只能靠政府補貼來維持生活。

    「社工看問題是從學生的整個系統來看的,包括他的學習環境、家庭、朋友圈等,從中找到問題的根源。」兩年來,黎君瓊一直與梁文溝通,了解他的需求,及時給予支持。最終,他選擇回歸學校。「學生不需要一個告訴他們『應該怎麼做』的專家,而是需要一個傾聽和發洩的渠道。」

    在學校中,社工區別於教師和心理輔導員的角色。老師需要樹立威嚴,不擅長用朋輩身份去解決學生的問題或困難。而心理輔導員幫助學生時,學生容易被認為是「精神有問題」。

    「駐校社工關注得更系統、全面。一方不睦,他們會通過多種途徑多方面尋找原因。」黎君瓊笑言,心理諮詢師是專家,社工更像個「雜家」,注重的是尋求系統的解決方案。

    模式:「一校一社工」力爭在全區推廣

    目前,順德駐校社工的形式,大概分為政府購買和項目制定兩種。華僑中學、梁銶琚職業技術學校等10所區屬高中和職中的駐校社工服務是由順德區教育局出資購買,實施「一校一社工」,學校聘請專職社工為學校提供全面的服務。而鎮街的初中和小學則屬於項目制定,把特定的項目進駐到學校。

    在北滘君蘭中學的駐校社工就屬於項目制定。「是北滘婦聯購買的社工服務,其中一個項目就是關注青少年性教育,我們就把服務送到學校,在學校駐點。」一心社工服務中心社工吳芹說,項目制定不好的是,項目完結後,駐校點就撤銷,對於大問題、群體性的問題很難得到有效的解決。

    「現在深圳所有學校都有駐校社工,這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將『一校一社工』的模式覆蓋到順德全區所有學校。」但區教育局團委副書記傅斌認為,目前無法全區推廣駐校社工服務除了資金問題外,更重要的是缺乏對駐校社工的認識和專業的社工。

    困難:校方不理解,人員流動性大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在一些學校,駐校社工工作開展得並不順利,有些德育主任不了解社工的工作,認為社工開展的活動無形中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從而影響了學校對駐校社工的態度。

    同時社工流動性大也影響其服務質量。「鐵打的項目流水的社工,是我們最好的寫照。」吳芹無奈地告訴記者,「當初(2013年)與我同期做駐校社工的有五人,現在僅剩我一個」。

    9月12日,傅斌特意邀請學校和社工召開會議探討駐校社工的未來的發展。君行社工服務中心總幹事葉楚君認為,教育領域是最應該開展社工服務的地方,基於人的發展的工作很需要持續性,因此學校社工服務也需要有長遠的規劃。「希望學校和社工,能夠沉下心來去做人的工作,只有這樣,才可能成功;希望有政府的資助,如果想要發揮更大的效能,那一定不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需要有長遠性和規劃性。」

    案例

    A

    籤保密協議,讓學生「張開嘴」

    在駐校社工項目開始時,社工並不受歡迎。老師和家長不理解社工的介入,學生也覺得社工煩人,甚至是「二五仔」(意指告密者)。

    2013年初,剛進駐某中學開展服務時,吳芹經常被問道:「芹姐姐,你會向班主任打小報告嗎?」對社工而言,不能與服務對象建立信任關係是一件麻煩事。如何消除學生對社工的疑慮呢?這是吳芹急需解決的問題。

    其中,有一個案主陳劍鋒(化名)每周都來諮詢室,但就從沒主動說話。「可以看出他是有心事的,但他就是處於觀望狀態,先考察一下社工是否可靠的。」有一次,所有人都走了,陳劍鋒獨自留下來。看穿他心思的吳芹主動說:「我們來籤一份保密協議吧,我保證不打小報告。」

    籤下保密協議後,陳劍鋒才慢慢鬆開嘴巴,訴說自己辛苦建立的社團,社長位置被一名懂得籠絡人心的學生給搶走了。對於他來說,這是天大的事,他覺得自己被全世界孤立了。他甚至想過殺死搶走自己社長位置的同學,然後自殺。

    其實,保密協議的作用只是起到撬開學生的嘴巴的作用而已。在整個訴說過程,吳芹還是隱約感覺到陳劍鋒的不信任。

    當時在巡查的級長走進來問:「他是差生,不好好學習,是不是最近幹什麼壞事了?」「學生沒幹壞事,只是有心事而已,具體的不方便透露了。」吳芹回絕了級長。

    這讓陳劍鋒打心底地相信社工是可靠的。

    吳芹知道陳所說的殺人,只是一種憤怒情緒的表達而已,並沒有形成實際的行動,還處於可控範圍。她沒有驚動學校和家長,而是通過心理治療引導他表達傾訴憤怒的情緒,認識它、接納它、放下它。

    B

    為特殊孩子連結社會資源

    與其他學校駐校社工項目不同,順德啟智學校星宇社工站是順德區首個在特殊教育領域探索的社會工作服務項目。

    由於殘疾孩子的特殊性,除了教育需求外,還有康復、就業、醫療、經濟救助等特殊的需求。學校作為承擔教育的主體,受權限的制約很難滿足此類的需求。而社工的進駐,可以連結更多的社會資源滿足以上的需求。

    三年級老師劉淑芬說起班上一名福利院的孩子,老師發現孩子可能存在聽力障礙後,社工便幫忙找到有關機構測試聽力,證實確實存在聽力問題。為了測出準確的聽力損傷程度,以方便配上合適的助聽器,社工又聯繫到醫院,現在已進行了兩次測試。她坦言,作為普通老師,是很難幫助聯繫到這些資源。

    而駐校社工更重要的工作是,為應屆畢業生連結社會資源。「每一個畢業生的能力都不一樣的,能力強的可以直接工作,但有的即使是畢業了,還是無法自理的,可能就需要找託管機構了。」駐校社工陳梓毅介紹,去年他們成功推薦一名學生到麥當勞就業,4名到庇護工場,其他的畢業生就進行回訪,根據不同的需求連結不同的資源如康復、託管等。

    趙靜表示,學校的教育更希望立足於學生畢業之後,以往有的學生出去了能力退化了,有的學生則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她認為社工的介入,能讓學校的學生融入社會,繼續得到支持發展。

    採寫:南都見習記者 胡嘉儀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相關焦點

  • 壹周順德:駐校社工,怎麼駐?做什麼?
    隨著教育理念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駐校社工漸漸成為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順德自2014年啟動駐校社工項目發展至今,現共有19所學校擁有駐校社工,並設立社工站,實現「一校一社工」。社工不僅緩解了學校的德育壓力,還為學校帶來不少社會資源。
  • 你聽說過駐校社工嗎?駐校社工幫助孩子們打開心扉,提高成績……
    作者:周雲騫,心理社工師,心理諮詢師,社會工作碩士研究生。帶你有用三年時間學習完心理學、社會學、社會工作專業本科到研究生的核心課程什麼是駐校社工?想必很多人並不知道。駐校社工,全稱是學校社會工作,指在幼兒園、小學、中學、職專、大學提供學校社會工作服務,簡稱駐校社工。駐校社工指專業社工長期進駐學校,根據學校常規教學時間周一至周五期間開展學校社會工作,以學生群體為主,協助學校開展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同時為有需求的其他群體提供專業社工服務。
  • 香港內地社工專家倡導推廣駐校社工制度
    新華網北京1月8日電(趙敏雅)駐校社工在學校與社會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因此加強青少年社會教育需要推廣駐校社工制度。這是在8日結束的新公民學校駐校社工及NGO研討會傳出的專家觀點。
  • 順德「駐校社工」模式成就德育新局面
    日前,由順德區中小學德育研究會主辦的「駐校服務·幸福順德」新時代順德區社工駐校階段性成果展舉行,順德區5個駐校機構的社工團隊、順德區19所社工駐校服務學校的師生和家長代表約500人共同見證社工服務成果。成果展現場,順德區教育局、順德區民政局、團區委相關領導及駐校機構代表、駐校服務學校就「駐校社工」項目展開研討,為助力駐校服務的發展提出建議。
  • 廣州啟創:駐校社工防患未然
    在廣州市海珠區,作為區政府、廣州市民政局、團廣州市委的社會購買服務項目,啟創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在全區12所中學和1所小學設立了駐校社工服務站,社工周玉朵平時接觸過各種各樣的孩子。「有青春期困擾的,有存在升學壓力的、存在人際交往問題的,還有存在校園欺凌行為的,等等」。
  • 席小華:應在更多的學校推行駐校社工
    從2006年就開始考察香港駐校社工工作的席小華很早就開始思索,如何讓香港駐校社工模式在國內落地。    在香港,由政府出資,保證每所學校都至少有一名駐校社工。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碰到各種問題,但家長或者老師的知識常常無法幫助他們解決。
  • 社工心聲 | 駐校服務中的二三事
    目前社工站在做青少年服務領域,其中很大一塊的服務就是服務轄區內的在校學生,服務在校學生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駐校服務。做青少年服務領域的社工對於「駐校」服務肯定是不陌生的,目前社工站和學校開展的合作形式多數是以駐校的形式開展的。對於駐校的社工來說,在學校的服務中很重要的一門就是要和學生建立較好的服務關係。
  • 「駐校社工」暑期不放假
    據悉,由東區教育事務指導中心購買社工服務,中山市益群社工中心的駐校社工團隊將為該區的6所小學、2所中學提供特色的夏令營活動。    據了解,該營活動共有3大板塊,包括家庭溝通主題的6A 計劃夏令營、情緒管理主題的 「愛默生的奇幻之旅」夏令營和「14歲的挑戰」職場初體驗夏令營。該營覆蓋了東區6所小學和2所中學,通過前半個月多元化方式招募,累計已有超過1100人次的參加者報名各項活動。
  • 惠及三方,駐校社工試點學校增至19所
    「駐校服務·幸福順德」新時代順德區社工駐校階段性成果展舉行。  7月6日,由區中小學德育研究會主辦的「駐校服務·幸福順德」新時代順德區社工駐校階段性成果展在文築社企書店暨戶外廣場舉行。活動現場,區教育局、區民政局、團區委等相關負責人,以及區5個駐校機構的社工團隊、19所社工駐校服務學校的師生和家長代表約500人共同見證了社工服務成果。
  • 青少年領域社工駐校服務,意義何在?
    社工駐校服務是學校工作的有益補充    學校作為青少年生活學習的重要場所,也是青少年社工工作的重點場所。青少年時期有2/3的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而隨著社會的發展,青少年成長面臨更多的挑戰,而學校現有的教學模式未能關注到個體的需要。
  • 北京第一位駐校社工:為農民工子弟洗腳
    作為北京市第一位駐校社工,姜慧雨努力想讓這些農民工子弟健康快樂地成長。她也希望,「一校一社工」在我國內地能早日實現。他們今天的表現,歸功於駐校社工姜慧雨女士。  洗腳洗去過往的內心負累  香港中文大學社工系碩士研究生、已經取得香港註冊社工資格的姜慧雨,2007年7月正式成為行知新公民學校的駐校社工。她是北京市首位駐校社工,現在已經成為孩子們的知心姐姐。
  • 成長希望基金會參觀駐校社工項目
    2016年5月11日—12日,甘肅興邦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理事長擺生義、社區發展部主任王興保,陪同香港成長希望基金會大陸項目主任梁偉豪,透明魚基金蘭州辦公室經理貟於捷及透明魚蘭州辦公室工作人員常愛菊、管盈、王利一行七人,到東鄉縣大樹學區進行2015年基建項目視察驗收,2016駐校社工項目活動參觀
  • 人物 | 陳露:甘當綠葉更護花的「駐校社工」
    談起桂城平洲四中的駐校社工陳露,眾多學生對她如此評價道。背井離鄉從重慶來南海做社工的陳露,接手的第一個服務項目就是平洲四中駐校社工,一幹就是六年。六年來,她協助駐點學校平洲四中發展壯大了學校的向日葵義工隊,想出了「義工銀行」的點子,用愛和真誠「喚醒」了問題學生,用行動詮釋了一名駐校社工甘當綠葉更護花的精神,因此獲得2016年南海優秀社工和省優秀社工之星的殊榮。
  • 「守護花蕾 童伴成長」駐校社工項目公示
    3、第一年完成時組織成效測評,75%參加者滿意,完成駐校社工服務測評報告一份。4、第一學期內完成駐校資源導圖。5、第一學期內建立個案室並開通社工信箱。6、第一學期內重新評估學校的整體需求,產出需求報告一份。
  • 圖記駐校社工王小永
    圖記駐校社工王小永
  • 培英小學駐校社工服務第一季度總結報告
    駐校社工通過在校內設置「知心姐姐信箱」和心語室諮詢服務,通過書信往來和面談,為學生提供輔助性諮詢服務,解答學生心理困惑。本季度共收取學生信件29封,來訪心語室37人次,成功解決學生問題11例,受到學生好評。微信「微課堂」服務。建立家長微信學習群,並有專業社工和心理諮詢師解答家長疑難,指導家長學習家教經驗,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活動、生活習慣,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 內地駐校社工啟動 鄉村教師培訓計劃圓崔永元夢
    從香港請來的專業社工讓來自四川災區的北川中學、北京的史家小學、北京四中、朝陽第一新公民學校(農民工子女學校)等地近10所學校的教師領會了駐校社工的魅力,這次熱身成長營的核心是培養志願精神和社區參與意識,實際上也是駐校社工在內地的一次熱身,從而引發出中國內地對駐校社工的需求,或可成為內地駐校社工萌芽的先機。
  • 職校教育多元化發展,駐校社工有大功勞
    她的名字叫作叫鄭詠詩,她還有另一個身份是「駐校社工」。  據了解,「駐校社工」是順德教育一大特色,區教育局向社工機構購買服務,機構再根據學校的特點和需求安排相應社會工作者駐紮在學校,社工利用自己的專業視角和能力與學校一起開展活動,促進學校教育多元化發展。
  • 海珠區「青年地帶」駐校社工站協助師生適應復學節奏
    大洋網訊 昨日,記者從海珠區團委獲悉,海珠區「青年地帶」13個駐校社工站20名社工已提前一周配合學校復學演練,並開展預防性和應對性的心理輔導工作,為學生的復學做好充足的準備。海珠區「青年地帶」駐校社工在複課前已結合駐校需求和特點設計了系列心理健康的個案輔導、心理班會為返校復學的畢業班學生提供複課前的心理輔導,製作面向學生、家長、教師的復學複課心理輔導指引手冊,協助其更快適應返校復學節奏。
  • 角弓中心小學駐校社工||我的駐校之旅
    5個月的駐校工作,富有挑戰而又充滿快樂,作為益馨源的社工,有幸走進角弓中心小學,與這裡的孩子、老師相遇,開啟了一段美好的行程,我也想將這段旅程做一梳理,成為我們成長的見證。建立關係:作為第一次開展駐校社工工作的我們,和孩子、老師、學校建立良好的關係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