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駐校服務是學校工作的有益補充
學校作為青少年生活學習的重要場所,也是青少年社工工作的重點場所。青少年時期有2/3的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而隨著社會的發展,青少年成長面臨更多的挑戰,而學校現有的教學模式未能關注到個體的需要。加上現有資源未能匹配為每一所中學配備1名社工的情況下,社區青少年社工到校服務具備現實的意義,社工入校提供服務,作為學校工作一個有益的補充存在校園之中。
美國社會工作協會(NASW)出版的《社會工作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認為:學校社會工作是運用社會工作的理論與方法以實現學校的主要目的。學校的主要目的是為學生提供教與學的場所,使學生能為現在所居住的世界與未來面對的世界準備他們自己。
駐校社工在服務中扮演的角色
在青少年服務中,我們會以系統理念來進行推進服務。社工相信「人是可以改變,且有能力改變的」,同時需要運用系統理念進行服務。第一個層面,青少年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與個體相關的各個系統影響著個體的成長。與青少年相關的系統有家庭、學校、朋輩,而各個系統的互動情況正是社工所關注的,也是工作的重點。通過學校平臺,社工更加容易接觸到青少年、家長及老師,並可以聯合各個系統為青少年的成長護航,在學校-家庭-社區之間搭建溝通的橋梁。
寫到這裡,筆者想起前一段時間到校服務時處理的一個案例,這是由學校轉介的青少年個案,因人際衝突及個人情緒問題接受社工輔導。社工把學校老師與青少年家長共同邀請到社工室,就該名青少年的就學問題進行溝通。在了解了家長和學校方面的想法後,社工發現雙方因事件的處理方式不一致而產生對立的情況,社工發揮聯絡者的角色從中進行協調。最後,青少年家長與校方共同商討出了一個方案,用於處理青少年就學問題,而社工對方案的執行進行跟進,這是一個處理有輟學危機個案服務成功的例子。
如何有效開展駐校服務工作?
要達成以上所提到的服務效果,讓校方及家長信任社工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運用系統理念進行服務的第二個層面:學校本身是一個能自主運轉的系統,社工在工作過程中需要尊重系統本身的文化和運作方式。社工作為外來的服務群體進入學校工作,社會大環境對社工的認知度和認可度也影響著學校對社工的了解。學校對於社工可以提供什麼服務並不很了解,通常這樣的情況會出現在社工進校的第一年。這時社工需要考慮的是,如何積極與學校建立關係。建議社工可以協助學校完成相關活動,在這過程中社工也會更加熟悉和了解學校的情況,包括學校日常的運作、人員架構、權利關係等,並在活動之後主動及時進行情況反饋,這樣有助於儘快與學校建立關係。
學校是青少年成長的重要場所,而往往問題發生之初也是在學校。通過學校可以提供一個環境給社工直接接觸認識青少年,而社工到校的價值在於及早辨析和處理青少年問題,可以進行有效的預防工作,降低危機的出現。
(筆者介紹:張佳娜,廣州市手拉手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社工,一直紮根青少年服務領域,曾擔任駐校社工三年多,對在學校環境下提供社工服務具有一定的經驗和心得,希望透過文章可以與各界人士分享關於自己在工作當中的認識和分享,一起攜手為青少年健康成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