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領域社工駐校服務,意義何在?

2020-12-15 新華網客戶端

    社工駐校服務是學校工作的有益補充

    學校作為青少年生活學習的重要場所,也是青少年社工工作的重點場所。青少年時期有2/3的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而隨著社會的發展,青少年成長面臨更多的挑戰,而學校現有的教學模式未能關注到個體的需要。加上現有資源未能匹配為每一所中學配備1名社工的情況下,社區青少年社工到校服務具備現實的意義,社工入校提供服務,作為學校工作一個有益的補充存在校園之中。

    美國社會工作協會(NASW)出版的《社會工作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認為:學校社會工作是運用社會工作的理論與方法以實現學校的主要目的。學校的主要目的是為學生提供教與學的場所,使學生能為現在所居住的世界與未來面對的世界準備他們自己。

    駐校社工在服務中扮演的角色

    在青少年服務中,我們會以系統理念來進行推進服務。社工相信「人是可以改變,且有能力改變的」,同時需要運用系統理念進行服務。第一個層面,青少年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與個體相關的各個系統影響著個體的成長。與青少年相關的系統有家庭、學校、朋輩,而各個系統的互動情況正是社工所關注的,也是工作的重點。通過學校平臺,社工更加容易接觸到青少年、家長及老師,並可以聯合各個系統為青少年的成長護航,在學校-家庭-社區之間搭建溝通的橋梁。

    寫到這裡,筆者想起前一段時間到校服務時處理的一個案例,這是由學校轉介的青少年個案,因人際衝突及個人情緒問題接受社工輔導。社工把學校老師與青少年家長共同邀請到社工室,就該名青少年的就學問題進行溝通。在了解了家長和學校方面的想法後,社工發現雙方因事件的處理方式不一致而產生對立的情況,社工發揮聯絡者的角色從中進行協調。最後,青少年家長與校方共同商討出了一個方案,用於處理青少年就學問題,而社工對方案的執行進行跟進,這是一個處理有輟學危機個案服務成功的例子。

    如何有效開展駐校服務工作?

    要達成以上所提到的服務效果,讓校方及家長信任社工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運用系統理念進行服務的第二個層面:學校本身是一個能自主運轉的系統,社工在工作過程中需要尊重系統本身的文化和運作方式。社工作為外來的服務群體進入學校工作,社會大環境對社工的認知度和認可度也影響著學校對社工的了解。學校對於社工可以提供什麼服務並不很了解,通常這樣的情況會出現在社工進校的第一年。這時社工需要考慮的是,如何積極與學校建立關係。建議社工可以協助學校完成相關活動,在這過程中社工也會更加熟悉和了解學校的情況,包括學校日常的運作、人員架構、權利關係等,並在活動之後主動及時進行情況反饋,這樣有助於儘快與學校建立關係。

    學校是青少年成長的重要場所,而往往問題發生之初也是在學校。通過學校可以提供一個環境給社工直接接觸認識青少年,而社工到校的價值在於及早辨析和處理青少年問題,可以進行有效的預防工作,降低危機的出現。

    (筆者介紹:張佳娜,廣州市手拉手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社工,一直紮根青少年服務領域,曾擔任駐校社工三年多,對在學校環境下提供社工服務具有一定的經驗和心得,希望透過文章可以與各界人士分享關於自己在工作當中的認識和分享,一起攜手為青少年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相關焦點

  • 桂城駐校社工服務範圍延伸至小學,桂城教育探索青少年服務新模式
    2011年,在「關愛桂城」建設督導委員會和桂城教育局的指引下,由桂城街道關愛服務項目專項資金資助的「桂城街道駐校社工服務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為桂城首個駐校社工服務項目。到2017年,「桂城駐校社工服務項目」已實現桂城街道公辦初中學校全覆蓋,成功搭建起家庭、學校、社區「三位一體」的服務框架。
  • 社工心聲 | 駐校服務中的二三事
    目前社工站在做青少年服務領域,其中很大一塊的服務就是服務轄區內的在校學生,服務在校學生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駐校服務。做青少年服務領域的社工對於「駐校」服務肯定是不陌生的,目前社工站和學校開展的合作形式多數是以駐校的形式開展的。對於駐校的社工來說,在學校的服務中很重要的一門就是要和學生建立較好的服務關係。
  • 駐校社工的「系統工程」
    ……一到大課間,順德容桂文華中學的社工站就會迎來三五成群的學生,有的找社工黎姑娘聊天,有的看書玩遊戲。對他們來說,這裡是學校的「減壓區」和「充電站」。    早在2010年,文華中學就在順德率先引入駐校社工服務。取得不錯成果後,順德區教育局在2014年為區屬4所學校購買駐校社工服務。從本學年起,順德區教育局再投入145萬元,覆蓋的學校增加至10所。
  • 香港內地社工專家倡導推廣駐校社工制度
    新華網北京1月8日電(趙敏雅)駐校社工在學校與社會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因此加強青少年社會教育需要推廣駐校社工制度。這是在8日結束的新公民學校駐校社工及NGO研討會傳出的專家觀點。
  • 壹周順德:駐校社工,怎麼駐?做什麼?
    駐校社工主持新生適應班會課。  那麼駐校社工項目服務項目有哪些服務方法?唐信焱向城網君介紹了駐校社工服務項目的5種工作方法。駐校社工帶領學生開展志願服務培訓。  來自啟創青少年社工服務中心的胡秀意是一名駐校社工。她和城網君分享了自己的某次個案服務案例。
  • 北京第一位駐校社工:為農民工子弟洗腳
    作為北京市第一位駐校社工,姜慧雨努力想讓這些農民工子弟健康快樂地成長。她也希望,「一校一社工」在我國內地能早日實現。他們今天的表現,歸功於駐校社工姜慧雨女士。  洗腳洗去過往的內心負累  香港中文大學社工系碩士研究生、已經取得香港註冊社工資格的姜慧雨,2007年7月正式成為行知新公民學校的駐校社工。她是北京市首位駐校社工,現在已經成為孩子們的知心姐姐。
  • 內地駐校社工啟動 鄉村教師培訓計劃圓崔永元夢
    項目使命:培養青少年志願精神,促成青少年參與社區服務。  對此,《天使在身邊》青少年志願精神培養和社區參與計劃的組織、構想者之一、新公民學校首位駐校社工姜慧雨顯得信心滿滿,她希望有一天,公立學校也能有駐校社工進入。  內地駐校社工推動計劃  駐校社工制度是在香港及國外施行已久的一項制度,在香港已經基本實現一校一社工,但在內地還屬新鮮事物。
  • 「守護花蕾 童伴成長」駐校社工項目公示
    【項目預期主要成果及產出】1、第一年制定校內外服務轉介機制及特殊需要學生支援流程一套。2、第一年內個案整體結案率達 60%以上,教師推薦個案結案達 50%以上,指標平均完成率達 100%。3、第一年完成時組織成效測評,75%參加者滿意,完成駐校社工服務測評報告一份。
  • 「公益課堂」​社工站如何打開駐校服務局面?
    近期,筆者在督導過程中發現不少同工在學校駐校服務存在很大的困惑,特別是在打開駐校服務局面方面沒有頭緒,暫時沒有辦法進駐學校開展服務。那麼社工該如何與學校建立初步聯繫,取得學校信任,爭取進入學校開展服務呢?筆者根據多年服務經驗整理出以下要點,以供參考。
  • 席小華:應在更多的學校推行駐校社工
    從2006年就開始考察香港駐校社工工作的席小華很早就開始思索,如何讓香港駐校社工模式在國內落地。    在香港,由政府出資,保證每所學校都至少有一名駐校社工。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碰到各種問題,但家長或者老師的知識常常無法幫助他們解決。
  • 你聽說過駐校社工嗎?駐校社工幫助孩子們打開心扉,提高成績……
    駐校社工,全稱是學校社會工作,指在幼兒園、小學、中學、職專、大學提供學校社會工作服務,簡稱駐校社工。駐校社工指專業社工長期進駐學校,根據學校常規教學時間周一至周五期間開展學校社會工作,以學生群體為主,協助學校開展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同時為有需求的其他群體提供專業社工服務。
  • 晉江梅嶺結合駐校社工服務 促進計生家庭青少年發展
    ­  日前,晉江梅嶺街道計生辦、計生協會、流動人口辦聯合億家社工開展「妙手生花」創意手工坊活動,吸引了眾多嶺山學子熱情參與。­  「手工坊活動是嶺山小學『興未來』社工項目的內容之一,旨在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增強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和觀察力,激發創造力,促進計生家庭青少年健康成長,加強梅嶺街道流動人口的社會融合。」嶺山小學社工站負責人表示。­  活動現場,一張小小的、四四方方的紙在社工手中轉眼就「華麗變身」為美麗的「櫻花」,引得孩子們陣陣驚嘆,紛紛請教如何製作。
  • 培英小學駐校社工服務第一季度總結報告
    還有現將服務內容和成效匯報如下:一、服務內容心語室駐點、知心姐姐信箱服務。駐校社工通過在校內設置「知心姐姐信箱」和心語室諮詢服務,通過書信往來和面談,為學生提供輔助性諮詢服務,解答學生心理困惑。本季度共收取學生信件29封,來訪心語室37人次,成功解決學生問題11例,受到學生好評。微信「微課堂」服務。
  • 人物 | 陳露:甘當綠葉更護花的「駐校社工」
    感言:在學校做駐校社工六年,我知道他們的世界缺少什麼,應該在什麼時候拉他們一把。談起桂城平洲四中的駐校社工陳露,眾多學生對她如此評價道。背井離鄉從重慶來南海做社工的陳露,接手的第一個服務項目就是平洲四中駐校社工,一幹就是六年。六年來,她協助駐點學校平洲四中發展壯大了學校的向日葵義工隊,想出了「義工銀行」的點子,用愛和真誠「喚醒」了問題學生,用行動詮釋了一名駐校社工甘當綠葉更護花的精神,因此獲得2016年南海優秀社工和省優秀社工之星的殊榮。
  • 惠及三方,駐校社工試點學校增至19所
    7月6日,由區中小學德育研究會主辦的「駐校服務·幸福順德」新時代順德區社工駐校階段性成果展在文築社企書店暨戶外廣場舉行。活動現場,區教育局、區民政局、團區委等相關負責人,以及區5個駐校機構的社工團隊、19所社工駐校服務學校的師生和家長代表約500人共同見證了社工服務成果。
  • 順德「駐校社工」模式成就德育新局面
    日前,由順德區中小學德育研究會主辦的「駐校服務·幸福順德」新時代順德區社工駐校階段性成果展舉行,順德區5個駐校機構的社工團隊、順德區19所社工駐校服務學校的師生和家長代表約500人共同見證社工服務成果。成果展現場,順德區教育局、順德區民政局、團區委相關領導及駐校機構代表、駐校服務學校就「駐校社工」項目展開研討,為助力駐校服務的發展提出建議。
  • 廣州啟創:駐校社工防患未然
    在廣州市海珠區,作為區政府、廣州市民政局、團廣州市委的社會購買服務項目,啟創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在全區12所中學和1所小學設立了駐校社工服務站,社工周玉朵平時接觸過各種各樣的孩子。「有青春期困擾的,有存在升學壓力的、存在人際交往問題的,還有存在校園欺凌行為的,等等」。
  • 白雲區均禾家綜社工開展駐校服務 設「社工姐姐」信箱為孩子答疑解惑
    廣州市白雲恆福社會工作服務社下屬均禾街家庭綜合服務中心正式開展駐校服務是從2013年開始的,最早為顏樂天紀念中學等初中以上學校,而面向轄區內小學的駐校服務則是從2015年開始的。目前,該社工駐校服務已覆蓋轄區清湖小學、羅崗小學、石馬小學、平安小學和錦陽小學,服務近萬次,每周至少半天的駐校服務,每次至少2名社工參加。
  • 海珠區「青年地帶」駐校社工站協助師生適應復學節奏
    幫助畢業班學生順利過渡為降低長假期帶來的心理健康和學習狀態影響,海珠區「青年地帶」駐校社工在疫情期間通過電訪、家訪的形式了解682戶高三、初三年級青少年訴求,做好心理疏導,並在復學前開展了針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調查。在發放的1448份問卷中,有66%的高中、初中畢業班學生希望社工在情緒、心理方面提供支持支援。
  • 職校教育多元化發展,駐校社工有大功勞
    她的名字叫作叫鄭詠詩,她還有另一個身份是「駐校社工」。  據了解,「駐校社工」是順德教育一大特色,區教育局向社工機構購買服務,機構再根據學校的特點和需求安排相應社會工作者駐紮在學校,社工利用自己的專業視角和能力與學校一起開展活動,促進學校教育多元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