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子頭編者按:近期一部電視連續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在網上點播得很火,裡面的女主角就是九尾狐,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愛得死去活來的九尾狐的話題。
九尾狐其實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奇獸。它展開的語境囊括了常演常新的情色之夢,早在漢朝的石刻像及磚畫中,留下了它張揚而華麗的儀態。儘管人們已經無法目睹九尾狐尾部的奇異構造,以及它類似於歐洲巴洛克時代貴婦鯨骨撐開的絲綢裙裾,從廳堂曳地而過,發出窸窣的情慾聲響,但它一直在人們的想像域界執行著這一難以泯滅的出場步態,並由此打開了更多的思縷勾連,使得其活動的範圍,擴展到了夢與現實的交錯地帶。退一步是狐,進一步是人,美人,並擁有水銀般的遁匿技術。
這就是說,夢境的域界,隨九尾狐對現實的頻頻造訪而愈加拓展,當白日夢成為目睹者的現實時,激情為肉身的凸凹而跌宕,為肌膚的滑膩而銷魂,區分是否真實,就辜負了九尾狐的蒞臨。
在古代造像裡,常有九尾狐與白兔、蟾蜍、三足烏並列於西王母座旁,以示禎祥。九尾狐象徵子孫繁息,也是大禹娶了塗山氏之女的遺意,暗示塗山氏之女就是一隻九尾狐,這本是褒義。認真點說,九尾狐最初的指向並不是塗山女,而是亦人亦神的大禹,暗示了性的饑渴和性力的洶湧澎湃。九尾狐雖是瑞兆,但後世反其意,以「食陽」的九尾狐為妖,這是如何異化的呢?六朝時李邏注《千字文》「周伐殷湯」,就說妲己為九尾狐,明人小說《封神榜》則更發揮其說,因而成為妖媚工讒的女子詈稱。《山海經·南山經》說:「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郭璞註:「即九尾狐。」
漢代趙曄《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指出:「禹三十未娶,恐時之暮,失其制度,乃辭云:『吾娶也,必有應矣。』乃有九尾白狐,造於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者之證也。塗山之歌曰:綏綏白狐,九尾龍龍。我家嘉夷,來賓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際,於茲則行。明矣哉!』禹因娶塗山,謂之女嬌。」「女嬌」乃是「女妖」也,僅是美麗之義。此九尾白狐,即是郭注所謂的「太平則出而為瑞」的青丘國之九尾狐。「食人」之傳漸隱,「為瑞」之說終張。神話傳說的演變由野而文,此亦可以窺豹一斑。
其實,無論是狐狸,還是九尾狐,其生殖能力並不強,為何非要以「九尾」來昭示強大的力比多呢?這個現象,應該是上古時期狐圖騰部落的傑作。
18世紀法國研究妖怪的學者畢福恩伯爵曾給妖怪下過定義,指出妖怪的標誌,一是身體出現了過剩部分,例如四角牛;二是身形有欠缺部分,如一足鳥;三是身體各部位顛倒錯亂,如眼睛長在腋下的羊。凡是與內部世界居民持不同的形態者,均為異類,均為妖怪。以此為參照系,青丘之狐多出八根尾巴,其為妖怪無疑。九尾狐常常打扮成厚黑的美女,例如著名的妲己、褒姒。殷紂王被迷惑、周幽王也被迷惑得神魂顛倒,弄得身死國亡。
但這個例證並不能說明是九尾狐的本性使然。因為狐狸總是受天命驅使的,也就是說,它們是受命於某種天啟,採用媚術的技巧使暴君出現成癮症狀,溺身於淫亂的統治者脫陽,從而迅速瓦解暴政。御女是權力的一個手段,但卻成全了天道的御用之途,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九尾狐完成了天啟,但自己落得個好淫的惡諡,這個汙點,是應該由道統來承擔的。但人民不會去詰問天啟,只會嫉妒於這種來自於肉身的奇技淫巧,如何具有酥軟權力和刀鋒的秘密?這個疑團人民是無法自我澄清的,他們在帷幄床塌的苦心,並不能換來動搖江山的偉業,至多能使一根塵柄發木。於是只好嫉妒,就像我們身邊的尤物,總沒有什麼好名聲。
不僅如此,這妖狐竟然東渡扶桑,變成鳥羽天皇的寵姬玉藻前。現在可以度額定,唐朝的狐妖,因為唐朝文化東渡,狐仙才去了日本。據《日本妖怪志》記載,大臣們請安倍晴明暗中對她進行了佔卜,玉藻前的真面目終於曝光,原來是一隻來自中國皇權床塌的九尾妖狐,於是她便逃離京城,躲避到遠方。御體康復的天皇惱羞成怒,發出追殺令。上總介和三浦介奉命行事,終於結束了玉藻的性命(另有一說是安倍晴明將之收伏)。
但妖狐的野心和執念仍以「殺生石」(據說會噴出毒液,攻擊鳥類及昆蟲,令動物無法近身)的形態保留在那須野,時時刻刻等著下一個報復的機會到來。每當我們接觸東瀛藝術時,總感到其中有一種詭異的氛圍,越是優秀的東瀛藝術,好像就越是具備這種妖氛。如今在日本,連設計成殺生石的九尾狐的盒飯也非常暢銷,據說買便當的人也喜歡被皇帝寵愛的九尾狐,從中可以看到中國和日本在感覺、審美意識的極大不同。
顯然,這些九尾狐正是青丘妖狐的嫡傳,其外形特徵和蠱惑本性沒有絲毫變化。當然,也有一種九尾狐,演化到了後代,竟成為太平盛世的吉祥物,成為稀世珍獸。這與漢代發展起來的祥瑞思想有關!好在文化為九尾狐開啟了一條生路,但這並不能從根本上改善它們在中國倫理中的命運,甚至進一步惡化了它們的處境。
《魏書·志第十八·靈徵八下》當中記載道,在各地現身的異獸裡,狐狸佔據了很大篇幅,這是某種瑞祥的徵象麼?似乎有些讓人不解。在白狐、黑狐、五色狗的交錯身影裡,僅從「肅宗正光二年三月」開始,計有:「南青州獻白狐二;三年六月,平陽郡獻白狐;八月,光州獻九尾狐;四年五月,平陽郡獻白狐;孝靜天平四年四月,西兗州獻白狐;七月,光州獻九尾狐」等等記載。到了元象元年四月以後,九尾狐好似集體行動一樣,突然密集地從人們的視線裡穿行:「光州獻九尾狐;二年二月,光州獻九尾狐;興和三年五月,司州獻九尾狐。」
這麼多「獻寶」的案例,動機不外乎是以此來佐證皇恩浩蕩並獲得宮廷的賞賜,九尾狐不幸再一次成為了體制的晴雨表。對此,還是北周皇帝睿智一些。《北史·周本紀下第十》記載道:甲子,鄭州獻九尾狐,皮肉銷盡,骨體猶具。帝曰:「瑞應之來,必昭有德。若使五品時序,州海和平,家識孝慈,乃能致此。今無其時,恐非實錄。」乃令焚之。
按照正史的深意,這一個案進一步反映了皇帝的實事求是作風。只是,焚燒之後的九尾狐,屍骨不存,但媚術已然深入人心了,因為「秉筆直書」的史官,這一條記載必然令龍顏大悅。看來,即使仙道、床塌秘術,也沒能逃脫宮廷的密切關注啊。
我想,九尾狐的名聲之所以出現道德背反,還是緣自它過於漂亮,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這固然不是漂亮外貌的罪過,但引導漂亮走向的內在媚術,即使在幻影中也在不懈工作。這種媚術可以脫離皮囊的束縛,像風一樣刺肌砭髓,令人中讖。想想我們見到一個尤物後的感覺吧,她(他)一直活在你的骨頭裡,其狀庶幾近之。
據說,九尾狐出沒時有一個特徵,就是會發出沙沙沙之聲,像是雞毛撢子擦過紫檀木桌面的聲音。因為狐狸練成人形,而最難修煉的,就是狐狸尾巴!尾巴有九條,既顯示了它狐媚的深厚功底,又暗示了它向人類藉助陽氣時的困難,因為尾巴的繁複很容易使其露出馬腳。因此,其尾巴的構造恰恰符合古文化的辨證法:能力越高,麻煩就越多。
有學者渴望它的現實化,考證指出:九尾狐可能是赤狐中的華南亞種,因為此狐的尾巴蓬大如九尾,因為可以參照大靈貓的異名——九節狸、小熊貓的異名——九節狼來印證,故而九尾狐可能是九節尾狐的省寫。這種考證在溼氣瀰漫的狐狸之路上是毫無必要的,近似用水平儀去校正「大漠孤煙直」的真偽。
九尾狐在仙界是極稀罕的種族,很少過群居生活,喜好隱蔽於山谷,一般分散在仙界各層,許多人終其一生甚至連妖狐的面也未曾見著。盛傳妖狐具絕世之容姿,蓋世之智能,而妖狐的皮毛更是珍品中的極品,其中享譽最高的又屬九尾狐狸。只出沒於高山嚴寒地帶,一般小妖狐誕下一百年後既可化為人形,無一不是絕貌傾城。九尾狐的皮毛為淡若無色的淡白,眼瞳為血的深紅,但誰沒見過銀白色的九尾狐,那如月華般清濯明淨的銀色,皎潔出塵,這種皮毛,只能是貴婦脖子上的銀狐圍巾。
一般來說,世人所受到的滋擾多為鬼怪作崇,而不是仙界的高手,一般時運低的人都容易受到影響,對付此種靈界的入侵,一般人不知怎去對付。照傳統說法,會出沒於一般人家庭,而不隱居於荒野的狐仙,多練的不是正道,所以家中成員會健康變差,運勢轉噩,而且多有奇怪的疾病發生。
狐仙其實平日是附著在物體上的,而不是以狐狸或是人類的形象出現。所以有時,我們會發現盆栽,或是庭園樹木的幹節,或是牆壁天花板潮溼發黴圖案,或是大理石面的紋路條理,很像狐狸的面孔。而且當你刻意將樹木上類似狐狸的部分去除,或是將牆上天花板上的臉孔洗去,它會又長出來,而且會比前一次清晰。這就表示它看上了你,要住在你家,並且要採取你住所的氣運,吸收你家庭成員的生氣。
九尾狐的影響還有一個明顯的證據,就是家裡會變得異常潮溼,常有漏水、發黴、悶熱的感覺,這是狐仙所行之處,要行雲起霧的徵兆,它們一直是溼潤的攜帶者和霧氣的駕御者,將來自於地下豐沛的大氣彰顯於日光,從而完成一次例行的交媾。這就是說,如果你偶然見到狐相在牆壁的影相,或是在晚上,在黑暗的角落,看到九尾狐的身影盤桓於地,最好視而不見,否則它會奪去你的一魂三魄,讓你永遠神智不清,混混噩噩。
狐仙是狐狸經由修煉而來,所以可以自由選擇變人變狐,而且擁有控制空間的超能力。這就是說,狐仙是由動物進化為人類的物種,漢文化賦予了它高於動物、高於人本身的諸多品性。像狐仙這一類的妖物,是絕對不會存在於西語世界的。九尾狐不是神,只是妖,作為對神界和人界的反叛,它並不是永遠的失敗者,因為仙界也是可以安身立足的。因此,它和人的關係,總是若即若離;與神的關係,卻是勢如水火。「昂藏願拜重瞳象,諂媚寧容九尾狐」,人到了這個份上,說明人還是最後的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