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十大妖仙

2021-02-19 史記繪

       【圖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史記繪,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1.龍女

貴主還宮,洞庭凝碧;柳生不在,誰會此意——龍女

這有一則有關龍女與王山樵的動人愛情傳說。清朝同治年間,山東省有個落第的書生,由於看破了紅塵,獨自一個人離家遠遊, 後搭救了龍女,隨著歲月的流逝,兩個人的感情越來越深,誰也離不開誰了。到後來,天從人願,終於成了一對恩愛夫妻。兩顆心貼在一起 ,小日子過的和和美美。想不到,這對患難夫妻沒有得到善終。

2.闢邪

雲路萬裡,百邪不侵;西域來此,建旗羽林——闢邪

中國傳統節日活動中至少半數以上帶有祭祀祈禱求福闢邪色彩。臘月送灶,正月迎喜神,祭祖,走三橋消百病,二月百花生日,觀音誕,三月清明掃墓,四月浴佛,立夏享先,五月端午採百藥飲雄黃酒除病消災,六月謝灶曝經,七夕乞巧,中元祭鬼,八月初三灶君生日,中秋婦女拜月,重陽佩茱萸登高闢邪,十月祭祖燒化寒衣,十一月冬至大如年,祭祖迎喜神。

3.狐仙

月出皎兮,勞心悄兮;有意變化,君莫笑兮——狐仙

狐王,出現在名著《西遊記》中。而九尾狐,最早是出現在《山海經》。「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山海經·南山經》),「青丘國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山海經·海外東經》。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是一個亦正亦邪的形象(按照正規說法,狐,狸是兩種動物,只是人們叫習慣了,統稱狐狸,而只有狐有仙氣,狸似乎只是是俗物)。《山海經》中的九尾狐,乃是一個能「食人」的妖獸。到後來的漢代石刻畫像及磚畫中,常有九尾狐與白兔、蟾蜍、三足烏之屬列於西王母座旁,以示禎祥,九尾狐則象徵子孫繁息(見《白虎通德論·封禪篇》)。「食人」之傳漸隱,「為瑞」之說漸漸出現。但同樣是東漢的《說文解字》中,解狐為「祆獸也,鬼所乘之」。可見,狐有靈氣(妖氣),在數千年前,已是公認。再到後來的唐宋時期,狐已經被人設廟參拜,而且十分流行。唐朝張鷟《朝野僉載》說:「唐初以來,百姓多事狐神,…當時有諺曰:無狐魅,不成村。」而到了明清,狐的形象就更加豐富了。九尾狐中最著名的妲己形象,就是在那時出現的(《封神演義》),而《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中,狐仙、狐妖的故事更是舉不勝舉。「妖媚」、「邪氣」、「仙靈」、「神秘」、「狡猾」,可以說是中國人想到「狐」後最明顯的感覺。

4.夜叉

老魚跳浪,瘦蛟婆娑;巡行不已,盡職盡責——夜叉

每位夜叉族人的生命平均約有五百年,扣除年幼與年老的歲月。其中大概有三百年是戰力發揮到極致的輝煌時代,但是為了維持戰力不墜、同時也為了防範王者怠惰或發生其它意外,所以繼任儀式每百年舉行一次;不管當時在位的王者是否受到族人愛戴,都不能免除每百年便可能被除去資格的危險。

5.馬面

來歷不明,土長土生;傍著牛哥,冥界逞雄——馬面

牛頭馬面也是冥府著名的勾魂使者。鬼城酆都,及各地城隍廟中,均有牛頭馬面的形象。有資料說佛教最初只有牛頭,傳入中國時,由於民間最講對稱、成雙,才又配上了馬面。但也有資料說馬面也稱馬面羅剎,同樣來自佛家。但本人在查閱資料中,並未發現印度神話中有馬面作為冥府差役的說法。密宗中到是有「馬面明王」的形象,但那是密宗佛教中的一位大神,相傳是觀音菩薩的化身,和冥府差役相距甚遠。

6.牛頭

曾於法華領大軍,剪尾跑蹄皈我佛——牛頭

牛頭馬面也是冥府著名的勾魂使者。鬼城酆都,及各地城隍廟中,均有牛頭馬面的形象。牛頭來源於佛家。牛頭又叫阿傍,其形為牛頭人身,手持鋼叉,力能排山。據《鐵城泥犁經》說:阿傍為人時,因不孝父母,死後在陰間為牛頭人身,擔任巡邏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

7.二郎

都江堰下,千古英風。二郎在此,波瀾不驚——二郎

傳說盤古開天地,天上十個太陽共存,赤日炎炎,沒有白天黑夜之分。雖然后羿接連射掉九個,可一個太陽的能量仍然太強,以致寸草不生,四海皆荒田,飢餒滿地,民不聊生。楊二郎毛遂自薦,主動向玉帝討旨肩挑二山。為蔽強光晝夜追趕,行至柳洲旗山以南時因倒鞋土誤了時間。為趕上太陽二郎一時性急忙中出亂,一個閃失扁擔眼挑穿,兩山落地,扁擔脫肩,從此形成二郎山。

8.判官

君貌猙獰,君心公正;青林黑塞,唯君所命——判官

鬼判官取材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冥府判官。判官位於酆都天子殿中,負責審判來到冥府的幽魂。最著名的四大判官為:賞善司、罰惡司、查察司、崔判官。前三位均為職位名,不可考。但最後一位崔判官,卻是十分的出名。在《西遊記》及各地的傳說中,均有出現。相傳崔判官名珏,乃隋唐間人。唐貞觀七年(633)入仕,為潞州長子縣令。據說能「晝理陽間事,夜斷陰府冤,發摘人鬼,勝似神明。」民間有許多崔珏斷案的傳說,其中以「明斷惡虎傷人案」的故事流傳最廣。故事說:長子縣西南與沁水交界處有一大山,名叫雕黃嶺,舊時常有猛獸出沒。一日,某樵夫上山砍柴被猛虎吃掉,其寡母痛不欲生,上堂喊冤,崔珏即刻發牌,差衙役孟憲持符牒上山拘虎。憲在山神廟前將符牒誦讀後供在神案,隨即有一虎從廟後竄出,銜符至憲前,任其用鐵鏈綁縛。惡虎被拘至縣衙,珏立刻升堂訊。堂上,珏歷數惡虎傷人之罪,惡虎連連點頭。最後判決:「啖食人命,罪當不赦。」虎便觸階而死。崔珏死後,百姓在多處立廟祭祀。

9.七郎

百箭穿心,心猶未死;毅魄歸來,兩眼泣下——七郎

楊家將事跡深膾人口,民間戲曲常引為教忠寓孝的題材。例如雙籠會描寫遼王設計邀約宋帝相商國事,楊業恐其中有詐,遂命長子假扮宋帝赴約,八子護駕同行,結果大郎、二郎、三郎犧牲,四郎和八郎為遼公主所擒而招為駙馬,五郎出家為僧,楊業與六郎七郎突出重圍,暫駐雁門關,因無糧無援 ,乃派七郎至大營求救,潘仁美欲報私仇,趁機灌醉七郎,綁於芭蕉樹上,亂箭射死。楊業命六郎尋弟,自己逃至蘇武廟,見廟前立有李陵碑,忠奸並立,感觸良深,遂撞碑而死。後來楊門只剩一家孤寡十三人,由畲太君領陣禦敵,傳為一時美談。後七郎傳為陰界專管孤魂野鬼之人。

10.刑天

幹戚之舞,猛志常在。以腹代首,天刑何有於我哉——刑天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又稱形天。據《山海經·海外西經》記載:「刑天與天帝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刑天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幹戚以舞。」因此 ,刑天常被後人稱頌為不屈的英雄。神話傳說——刑天舞幹戚 刑天原是一個無名的巨人,他在與黃帝的大戰中,被黃帝砍掉了腦袋,這才叫刑天。「刑天」這個名字的意思就是:天者,顛也;刑者,戮也。天就是天帝,「刑天」就表示誓戮天帝以復仇。(另有一說認為,刑是割,刈的意思;天是首,即頭的意思)

猜你喜歡

點讚不夠,想你轉發

(●'◡'●)ノ ~麼麼啾~

相關焦點

  • 中國6大古代傳說中的龍,你知道幾個?
    1、應龍:應龍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一種有翼的龍,又名飛龍,亦作黃龍,另有學者推測應龍以庚辰為名;本居於天,曾作為黃帝大將斬殺蚩尤、夸父,曾以尾畫地成江,助大禹治水,擒獲無支祁。2、螭龍:螭龍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龍。
  • 似神而非神:淺析古希臘神話與中國古代傳說中神靈的異同
    如果我們只是就此打住,就只能感慨古中國與古希臘兩個文明衍生傳說的巧合之處,而事實上,這種由母系神靈創造萬物的看法,其實正是古代文明形成之初,母系社會結構的一種體現。在古代,無論是中國還是希臘,生產力尚不發達之前,女性在社會勞動中承擔的任務和職責更加繁重,也因此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而群婚制的社會現實,也讓當時的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 孟婆——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物
    孟婆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個人物,住在奈何橋。她提供孟婆湯給所有去轉世以抹去鬼魂記憶的靈魂。在中國的古代傳說中,孟婆是當地政府負責抹去記憶的陰使者,關於孟婆的起源有三種觀點。這一說法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的道教經典中,在傳統的中國觀念中,具有「人死如雲散」、「一死百了」、「莫記已死之人恩怨」的含義。2: 所謂的孟婆就是孟姜女,過去,在孟姜女哭了長城之後,長城下面有無數的骷髏,丈夫的遺骸再也找不到了。為了忘記這些痛苦的記憶,我們製作了孟婆湯,他可以讓人忘記記憶。後來,天堂讀到了她思念丈夫的感覺,這使她免於輪迴的痛苦。
  • 中國古代傳說中十大名將的戰力排名
    中國古代傳說中十大武將戰力排名項羽第一:烏江邊 一人幹掉 漢軍3000鐵騎 自刎後 漢軍依然許久不敢靠前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香兮騅不逝。壯士已去,佳人已逝,生有何歡,死有何懼,天之亡我,我何渡為!——項羽劉繡第二:借兵800 昆陽一戰 破王莽 精銳80000萬 王莽攆劉秀傳說王莽追殺劉秀,劉秀逃出京城長安,直奔南陽。王莽派兵圍追堵截,一馬平川又無處躲藏,眼看要被追上,急劉秀仰天大叫,「天亡我也!」
  • 奇幻與真實:那些古代世界地圖中的傳說故事
    評論區話題丨你怎麼看這些古代傳說與背後的歷史原型? 到中世紀時,這些源自古代的傳說又混雜了基督徒、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敘事傳統。一些流傳很廣的故事,最終成了地圖上的組成元素。其中有兩個傳說最為著名:歌革和瑪各傳說和亞歷山大大帝的鐵門故事。
  •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關於月亮的4個傳說,你知道幾個?都很唯美!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關於月亮的4個傳說,你知道幾個?都很唯美!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關於月亮的4個傳說,你知道幾個?都很唯美!
  • 那些古代傳說中最牛武器
    那些古代傳說中最牛武器在冷兵器時代,雖無現代戰爭那般火力全開槍林彈雨的破壞力和即視感。但古文字裡記載那些口口相傳的兵器,往往卻也激發人們無限的想像力。那麼在傳說中最厲害的武器有哪些呢?斧盤古的斧斧,又稱斧頭,是一種武器或者伐木工具。
  • 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之首,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梁祝傳說(梁山伯與祝英臺傳說)是一側悽婉動人的愛情故事,與《孟姜女》、《牛郎織女》、《白蛇傳》並稱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而其中又以梁祝傳說影響最大,無論是其文學性、藝術性和思想性來說都居各類民間傳說之首,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口頭傳承藝術,也是唯一在世界上產生中國古代民間傳說。
  • 中國古代神話一一你聽說過幾個中國關於狗的傳說
    在動物界中,是有很多人類的好朋友,要說跟人類感情最深的,跟隨人類最久的,還得是說狗,又名犬,是最早被人類馴養的動物,起碼有上萬年的歷史了,人類和狗的友誼可以說是歷史悠久,非同一般,看看中國的十二生肖裡面,狗就有一席之地,在古代定六畜的時候,狗也是其中之一。
  • 古代典籍中的多種類型的炎帝傳說
    在古代眾多典籍中,與炎帝有關的記載非常豐富。如幹符的《辯犬論·五德志》、北魏鄙道元的《水經注·渭水》、《帝王世紀》、南朝梁沈約的《宋符瑞志·上》、南朝蕭繹的《金樓於》、唐代司馬貞的《補史記·二皇本紀》、南宋胡宏的《皇王大紀》、《列於》、《逸周》、《周易·繫辭下傳》、西漢劉安的《淮南子》、馬鬥漢桓譚的《新論·琴道篇》、《莊子·外篇.去筐》等等,根據這些典籍記載的傳說內容,筆者將其分為四類:身世外形傳說、發明傳說、政治功績傳說和戰爭傳說。
  • 中國古代民間和道教傳說中著名的神仙住所和人間仙境,你心動了嗎
    蓬萊閣是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與黃鶴樓、嶽陽樓、滕王閣並稱中國四大名樓。以「人間仙境」著稱,廣為流傳的「八仙過海」神話傳說便源於此。蓬萊閣臨海,常年雲霧繚繞,恍如身處仙境一般。運氣好的話還能看到「海市蜃樓」。
  • 中國古代神仙鬼怪、神話傳說、民間精怪故事珍藏版古籍105本
    有人問為什麼中國的古代神話傳說沒人去整理是沒人整理,而是實在是無法整理,或直說實在整理不出一個公認的體系……中國神話更多的是一個個單獨的故事,夸父追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單獨拿出來可以,但很難湊成體系,這不是因為沒有體系,而是因為體系太雜,太亂了。
  • 古代傳說中的妖怪,羅剎和夜叉有什麼區別?
    #中國神話中的妖怪#說到妖怪文化,最興盛的地方,大概就是日本了。日本神話傳說號稱有八百萬眾神(妖怪),甚至大學中還有專門的「妖怪學」,對各種妖怪進行深入、細緻的研究。與日本相比,我們中國的妖怪文化就比較粗獷了,現代的文化影響力來說,遠不如日本那些著名的妖怪深入人心。
  • 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全聽過的孩子應該能打醬油了吧
    孩提時代,我們常常聽家裡長輩講故事,再長大一點,學會認字了,便可以自己看故事書了,去探索故事中的世界。我們國家歷史悠久,流傳下來的民間傳說也數不勝數,精彩巧妙。其中有這樣四個傳說流傳最廣,影響最大。所以被人們稱為中國古代民間四大傳說。你聽說過幾個?快來看一看。
  • 在古代,龍是如何成為中國皇權的象徵的?龍的傳說竟是這樣來的!
    今天為大家講一下我們中國的象徵——中國龍。在古代,龍為什麼會成為中國皇權的象徵呢?為什麼皇帝的衣服叫龍袍呢?對於龍的傳說是怎麼而來的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分析一下,具體如下:首先要明白龍是一種圖騰,在史書中關於龍的起源是有出入的。據《竹書紀年》記載龍起源於伏羲氏,而據《史記》記載龍則起源於黃帝。
  • 貓在古代的地位:祭壇上的神靈,傳說中的忌憚
    在我國古代人心目中  貓亦神亦鬼、亦正亦邪一邊把貓作為神靈來祭祀一邊又流傳出許多貓鬼的傳說鼠這個媒介讓人和貓聯繫起來。貓捕捉田鼠,對農作物重要的保護作用,使貓在中國古代農業文明的信仰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 中國古代民間傳說奇異神獸介紹
    中國古代民間傳說奇異神獸介紹猙有獸焉,其狀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擊石,其名曰猙。——《山海經·西山經》又如: 獰猙經華山之首,曰錢來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中國境內有一座山名叫章莪山,相傳這座山寸草不生,還有許多怪獸出沒其中。其中一隻就是猙,它的聲音如擊石般鏗鏘,臉部中央長出一隻角,而且有五條尾巴,全身赤紅,身形似豹。
  • 《塞爾達傳說》古代套怎麼獲得 古代套獲取方法介紹
    導 讀 《塞爾達傳說》中不同的服飾擁有不同的效果,今天小編來給小夥伴們介紹一下古代套應該如何獲得。
  • 論中國古代古希臘與中國的異同
    我們將從古希臘神話與中國古代神話的異同點入手,分析這兩種古文明風格迥異,偶爾也與文化背景相吻合。這種破壞與創造、秩序與混亂的混合體也反映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我們熟悉的「盤古開天」,「女媧補天」都是這種類型的神話傳說,這些傳說中首先有混亂或混亂,然後有神降臨或誕生,創造產生了一個新的秩序。
  • 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八大名刀,除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外都還有哪些上榜
    中國古代,各種兵器繁雜不知幾多,有名的有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戈、钂、棍、槊、棒、矛、鈀十八種兵器;但是中國歷史上,真正說起兵器種類,又豈止這十八樣?但是刀又分41種之多,中國境內的少數民族也有15種刀類,可謂十分龐雜,而千百年來,所謂名刀也是數不勝數,光在《古今刀劍錄》中所收藏的就有十九把以上,還不論其他的史書記載,現在,列舉傳說中的八大名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