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英國人的英語最難懂?

2021-01-12 新東方網

  Clarity and the question of how the cookie crumbles

  If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are not to become international corporate pariahs, they will need to learn how to speak global English – in other words, to communicate with non-native speakers.

  Resentment at the complexity of native speakers' English is widespread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During a study carried out at Kone Elevators of Finland, reported in Busine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in 2002, one Finnish manager blurted out: 「The British are the worst . . . It is much mor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their English than that of other nationalities. When we non-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talk, it is much easier to understand. We have the same limited vocabulary.」

  How can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make themselves more comprehensible and more likeable? The most obvious way is to learn someone else's language. This is not necessarily so that you can speak to your non-English speaking colleagues, although that would help. The problem is that most business meetings these days contain people speaking several languages, so that speaking French, or Finnish, would be ruder than speaking incomprehensible English.

  The great benefit of learning other languages is that you have some idea of what non-native speakers are up against. However, news this week that fewer than half of English schoolchildren are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suggests that this is not going to be a profitable route for many.

  So what should native English-speakers do to make themselves better understood? First, slow down, but not to the point where members of your audience think you are patronising them. Second, avoid idiomatic and metaphorical expressions: that's the way the cookie crumbles, people in glass houses, and the like.

  Jokes are a difficult area. You will not forget the silence that follows one that is found baffling. On the other hand, when jokes work, they can be a huge success with a non-native speaking audience. If you have learnt other languages, you will know that very few achievements are as satisfying as understanding your first foreign joke. Try a few out with your non-native speaking audience; you will soon learn which ones are worth repeating.

  It is often unnecessary to avoid longer words such as 「association」 and 「nationality」, which are common to the Romance languages and will be widely understood in Europe and Latin America.

  Listen to verbal responses for signs of whether you have been understood or not. Make sure your non-native speaking colleagues have the chance to talk; they will often be paraphrasing your words in an attempt to satisfy themselves that they have grasped what you said.

  Always remember that the greatest friend of the non-native speaker is repetition. Find more than one way of getting your point across and summarise frequently.

  英國人的英語最難懂?

  如果英語母語人士不想為國際商業界所遺棄,他們需要去學習如何講全球英語——換言之,就是和非母語人士溝通。

  在國際商界,針對母語人士英語複雜性的不滿普遍存在。Busine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2002年的一期刊物報導,在芬蘭通力電梯(Kone Elevators)進行的一項調查中,一位芬蘭經理人脫口而出:「英國人最差勁了……他們講的英語是所有國家中最為難懂的。而我們這些非英語母語人士所說的話,要容易理解得多。我們都擁有同樣有限的詞彙量。」

  英語母語人士怎樣才能使自己更容易為人理解和喜愛呢?最明顯的方法,就是學習其他人的語言。這不一定為了與那些不講英語的同事交談,當然這樣做是有幫助的。問題在於現在大多數會議的與會者包括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士,所以講法語或是芬蘭語,會比講聽不懂的英語還要無禮。

  學習其它語言的一大好處就是你可以對其它非母語人士的問題有所了解。然而,有消息稱,只有不到半數的英國學童在學習一門外語,說明對很多人來說,以上建議並非佳途。

  那麼英語母語人士應該怎樣做,使自己能夠更好地為人理解呢?首先,慢下來,但是不要慢到使你的聽眾覺得你是在屈尊俯就。第二,避免使用成語和比喻的表達方式:例如「餅乾就是那麼碎的」(that's the way the cookie crumbles,意指無可避免)、「玻璃屋中人」(people in glass houses,意指自身有問題和身處險境的人)等表達方式。

  笑話是一個很困難的領域。一個讓人難以理解的笑話會帶來一片沉默,這會使你難以忘懷。而另一方面,當笑話起作用時,它們會為你在英語非母語人中帶來巨大的成功。如果你學過其它語言,你會知道,聽懂自己的第一個外國笑話,會帶來一種無可比擬的成就感。試著給非母語聽眾講幾個笑話後,你會很快明白哪些是值得重複的。

  通常沒有必要去避免較長的單詞,例如「association」(協會、聯合) 和 「nationality」(國家、民族),這些詞在拉丁語系中很常見,在歐洲和拉丁美洲都能被廣泛理解。

  從人們的反應中找尋自己是否為人理解的跡象。讓非母語同事有機會說話,他們常常會重複你說過的話,以此肯定自己已經理解了你表達的意思。

  切記,非英語母語人士最好的朋友就是重複。不要只用一種說法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同時要經常進行總結。

 

相關焦點

  • 雙語:英國人最喜愛的食物TOP10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美食趣話>正文雙語:英國人最喜愛的食物TOP10 2018-01-25 15:40 來源:口袋英語 作者:
  • 英國人的英語最難懂:母語人士通用英語
    如果英語母語人士不想被國際商業界所遺棄,他們需要去學習如何講通用英語——換言之,就是和非母語人士溝通。  Resentment at the complexity of native speakers' English is widespread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 雙語:老外吐槽 最難懂的8個中國特色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生活百科>正文雙語:老外吐槽 最難懂的8個中國特色 2014-08-14 11:20 來源:滬江 作者:
  • 兩代英國人都愛的童話繪本,中英雙語,有娃必入
    出版20多年,一直在英、美亞馬遜網站熱銷,廣受歐美家長與小朋友的好評,是兩代英國人都喜愛的童年讀物。 其中最火爆的當屬《小豬佩奇》繪本,俘獲了一眾孩子的心。 註:企鵝蘭登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大眾出版社之一,誕生至今已有85年。
  • 兩代英國人都愛的童話繪本,中英雙語,有娃參考 || Chin@美物
    出版20多年,一直在英、美亞馬遜網站熱銷,廣受歐美家長與小朋友的好評,是兩代英國人都喜愛的童年讀物。快樂瓢蟲出版公司隸屬於企鵝蘭登旗下,出版的很多書都曾被學校採用,成為許多有娃家庭的購書首選。其中最火爆的當屬《小豬佩奇》繪本,俘獲了一眾孩子的心。註:企鵝蘭登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大眾出版社之一,誕生至今已有85年。為了讓中國孩子也能讀到這麼優秀的繪本故事,一條聯合浦睿文化帶來這套雙語版本。
  • 英語發音大PK:哪些國家的英語最難懂?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英語發音大PK:哪些國家的英語最難懂?  中國 chinglish  值得慶幸的是,中國人說英語在發音方面的困難並不是特別嚴重,所以,即使我們的發音不太理想,但聽起來也不像某些國家或地區的英語那麼「可怕」。  儘管如此,中國人講英語依然普遍透出濃厚的中國口音。聽中國人說英語,不注意甚至聽著像在說中國話。中國人能夠發出所有的英文元音,但是每一個元音都發的接近,卻不完全準確。
  • [留學]英語口語大PK:哪些國家的英語最難懂
    英語口語大PK:哪些國家的英語最難懂中國chinglish值得慶幸的是,中國人說英語在發音方面的困難並不是特別嚴重,所以,即使我們的發音不太理想,但聽起來也不像某些國家或地區的英語那麼「可怕」。儘管如此,中國人講英語依然普遍透出濃厚的中國口音。聽中國人說英語,不注意甚至聽著像在說中國話。中國人能夠發出所有的英文元音,但是每一個元音都發的接近,卻不完全準確。這是因為中國人在發英語長元音和大口型元音時嘴張的不夠大,我們看英美國家的人說英語時沒覺得,但輪到自己說就覺得張大嘴說英語很誇張很彆扭。此外中英文一個很大的區別是在腔調上。
  • 調查:英國人一生有六個月談論天氣
    點擊查看更多雙語新聞(Agencies)上周五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以關心天氣而著稱的英國人一生中平均有六個月的時間在談論將要下雨還是出太陽。調查稱,58%的英國人在與陌生人或生意夥伴交談時首先會討論一番是否會下雨或抱怨感嘆一通天氣的冷熱。這項由ICM民意調查機構開展的調查共有2018名成年人參加。調查發現,英國人每年談論天氣的時間約為49個小時,而且這一話題比工作、電視、運動或八卦更常出現。在65歲以上的受訪者中,有19%的人還認為自己能像專業天氣預報員一樣預測天氣。
  • (英漢雙語)全球最熱新聞:英國女性依然負擔大部分家務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正文(英漢雙語)全球最熱新聞:英國女性依然負擔大部分家務 2013-01-21 15:18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蜜汁微笑,英國人在歐洲外語能力最差!連脫歐白皮書都翻譯不好!
    不管你是學德語,法語,日語還是全民打卡的英語…總之你上了學語言的這條船,就甭想笑著走下去。 愛丁堡大學雙語研究領域的頂尖專家、該項目實驗負責人Antonella Sorace教授認為,想要獲得學習另一種語言帶來的認知回報,並不一定要流利。
  • 最難懂十大方言 福州話「醬油會鹹」竟與英語相通
    一群喜歡方言文化的福州網友,製作的「福州話書籤」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布了一份「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名,溫州話排名第一,廣東話緊隨其後,福建方言僅閩南話入選看了這份「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很多福建網友很不服,「福建有N多方言,福州、莆田、寧德、南平等地,任何一個方言,都能殺進『十強』,絕對比四川話、天津話、東北話難懂。」
  • 節日英語:感恩節傳統食物(雙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美文化>正文節日英語:感恩節傳統食物(雙語) 2011-10-27 14:18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英國人幽默感最差
    本報綜合報導傲慢、不友好、幾乎沒什麼幽默感,這就是外國遊客對英國人的評價。近日,英國旅遊局公布了一份在全球35個國家展開的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外國遊客對英國旅遊業的不滿主要集中在對英國人性格的不滿上。  根據英國旅遊局的這份報告,《每日電訊報》在報導中寫道:「外國遊客喜歡我們的王室,我們的古老傳統和歷史古蹟。但是有一點他們不喜歡,那就是我們英國人的性格。
  • BBC讀者大調查:英國人討厭的美式英語
    BBC雜誌發表了一篇關於美式英語入侵英國的文章,引起了很多英國人的共鳴。讀者紛紛發來電子郵件,說出最困擾自己、最讓自己惱火的美式英語表達。此前我們已經給大家帶來了BBC精選的各種英國人對美式英語的吐槽,在此來做個匯總,讓你更清晰地看到英英與美英間的不同!
  • 英語發音最標準的英國地區有哪些?
    編者按:好比中國有多少個省市、就有多少種口音,英國也是的,英國並不是所有的地區的人英語發音都很標準,所以,同學們得選對人學英語哦!中國學生選擇去到英國留學,除了其優質的教育體系外,當然,英國是學習國際語言——英語最好的地方,但英國並不是所有地區的英語發音都是那麼標準的啦!
  • 中國最難懂的方言,不是溫州話
    到國內旅遊,每去一個新的地方,適應方言都需要一段時間,但有的地方,即便你再怎麼努力,也聽不懂他們的方言,比如溫州話,就被人稱作是「惡魔之語」,但溫州話都還不是最難懂的方言,中國到底哪裡的方言最難懂?中國網際網路上常年流傳著一份「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行榜」,在這份榜單中,溫州話位列第一,榮獲「中國最難懂方言」稱號,而四川話,陝西話等方言也入選了榜單,不過也有許多網友表示這些方言都沒有自己的家鄉話難懂,這份榜單排行不切實際。
  • 英國人居然聽不懂英國人說話?
    畢竟英國人自己都可能聽不懂自己人說的話「最可怕的不是我們語言不通,而是我們明明說著同一種語言……我卻聽不懂你的口音……」紐卡斯爾人以其非凡的成就,獨特的性格和口音名滿天下,紐卡斯爾口音曾被選為最聰明最好聽的發音。伯明罕是西米德蘭茲郡第一大城,是英國第二大城市,工業革命的發源地。不知道是不是工業汙染的原因,這裡人們的口音鼻音很重。但如今由於口音歧視,西米德蘭茲郡的很多人為了給別人留下更好的印象而改變自己的口音。地域因素是口音的決定因素中最主要的原因。
  • 雙語焦點:英國人一生有六個月談論天氣
    上周五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以關心天氣而著稱的英國人一生中平均有六個月的時間在談論將要下雨還是出太陽。   調查稱,58%的英國人在與陌生人或生意夥伴交談時首先會討論一番是否會下雨或抱怨感嘆一通天氣的冷熱。   這項由ICM民意調查機構開展的調查共有2018名成年人參加。
  • 【低齡教育】對教育敏銳的英國人,在富人區開了第一所中英雙語小學
    前言:英國人在教育方面是非常與時俱進的,隨著中國在國際政治地位和經濟上的迅猛發展
  • 英國人覺得美國人說的最不像英語的美語50用法
    英語?別扯淡了,要是你們說的也叫英語,那地球上就沒有英語了!」這次英國再也忍不了了。BBC徵集了英國人覺得美國人說的最不像英語的「美語50用法」,其中有不少都是在美劇或者電影裡非常常見的,但是在這裡提醒大家,如果你要參加英國的語言測試,比如IELTS,請千萬記住,走英語路線,您要是敢「英美混搭」,再碰到一個較真的考官,一定拿不到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