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譯外——中國走向世界之路」高層論壇(一)

2020-12-13 中國網
  • 中國網:

    「中譯外——中國走向世界之路」高層論壇10時40分將進行大會主題發言,由國際譯聯副主席、中國外文局副局長黃友義先生主持。

    2007-04-06 10:22:54
  • 黃友義:

    按照原來的會議議程,下面有三位主題發言,但不巧的是,作為第二位主題發言的美國文學翻譯協會會長,美國的一位漢學家陶忘機先生的飛機晚點,他就不能趕來了,這樣,上午有兩位主題發言。但是陶忘機先生的發言材料我們拿到了,準備在中國翻譯雜誌上刊載,以便大家了解他的觀點和經驗體會。

    下面第一位主題發言人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吳偉女士。吳局長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負責的任務很多,特別是有一個事情,可能跟我們的翻譯界關係特別緊密,就是她是我們國家中國圖書國際推廣計劃的負責人,這個項目已經啟動一段時間,一會兒她會詳細介紹。跟我們翻譯界到底有什麼關係?我們如果有興趣,不管是國內的翻譯家還是國外的翻譯家,我們想參與的話怎麼樣參與?我們從中又能得到什麼?要想了解這些,以及更多,就請聽吳偉女士的講話,大家歡迎。

    2007-04-06 10:34:30
  • 吳偉:

    今天非常非常高興出席這個會議,在座的都是專家,我有點誠惶誠恐。今天我們的會議主題是翻譯,特別是中譯外,我想有三句話是一定要在這兒說的,就是翻譯工作的重要性。

    翻譯工作的重要性之於外交、外宣、外貿以及所有的對外交往場合,它的作用怎麼強調都不過分。在當今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大戰略下,翻譯工作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過分。在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這個國家重要的項目中,它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過分。

    2007-04-06 10:35:26
  • 吳偉:

    中國圖書走出去是國家戰略,也是中國出版業走向國際市場的道路中面臨的一項挑戰。作為一個文明古國,中華文明在歷史上早就飄洋過海,傳遍了世界,不僅對同屬東方文明的周邊地區、也對與我們有著不同文化淵源的世界其它地區產生過極大的影響。當然,這種文明的對外影響是與中國當時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相對應的。

    2007-04-06 10:36:30
  • 吳偉:

    現在,很多人都在談論硬實力和軟實力的概念。在國際間經濟與文化交流的過程中,這也表現為一種國力與文明之間的較量。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國力在不斷增強,這種硬實力的增長有目共睹,諸如GDP的持續高速增長,對外貿易的連年順差,「中國製造」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消費者家喻戶曉的名詞;而我們的軟實力,諸如表現我們中國的核心價值觀、悠久歷史、燦爛文化的產品,對外的交流與影響卻十分有限。這使得我們的國家形象在國際上受到很大影響,我們自認為的國家形象與國際認可的國家形象存在較大的距離。

    2007-04-06 10:37:24
  • 吳偉:

    一般說來,世界上每個國家都存在硬實力和軟實力是否平衡的問題,有的國家差距大一些,有的國家差距小一些,甚至沒有差距或者軟實力更強一些。因此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都有對外推行本國文化的計劃,因為文化輸出對於保護、發展和擴大本國在世界的影響力,塑造國家形象有著重要意義。中國也是如此,我們正在進行的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2007-04-06 10:37:57
  • 吳偉:

    我長期從事出版及出版管理工作,現在主要的工作內容就是要通過對外出版工作,通過推進版權貿易和實物出口,來增強中華文化的對外傳播能力。作為中國文化產業的核心部分,中國出版業要擔起繼承、發展和傳播中華文化的重大責任。而長期以來,中國版權貿易逆差的情況與中國的地位不符,與中國的發展現狀不匹配。以圖書為例,每年中國出版圖書20萬種以上,應該算是出版大國了,但出版貿易無論是實物出口還是版權貿易一直都是逆差,2005年版權貿易進出口的比例為7:1,進口是出口的七倍。

    2007-04-06 10:38:12
  • 吳偉:

    版貿逆差是中國出版業長久以來的心結。中國政府和中國出版人意識到了自己的使命並通過艱苦的努力取得了成效,從2006年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和法蘭克福國際書展開始,情況有所改善。在2006年9月的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首次實現了版貿順差,輸出1096項,引進891項,輸出引進比為1.23:1。10月,在法蘭克福書展上,中國展團版權輸出再創新高,累計輸出1936項,引進1254項,順差再現。雖然僅僅兩個展會的順差並不意味著我國的版權貿易將進入順差時代,但較之2005年的7:1,以及1999年逆差高峰時的15:1,2006年的版貿逆差明顯縮小。

    2007-04-06 10:39:00
  • 吳偉:

    如果作為一個課題加以研究,中國在版權貿易上的逆差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我們可以為此另外開一個研討會。今天我們只說其中一個因素,這個因素與其他諸多因素相比,可謂舉足輕重,這就是翻譯問題。目前,翻譯問題已成為中國出版乃至中國文化走出去的瓶頸。中國和外國的出版機構都承認,能否用地道的外文、用外國人能理解的方式,表達中文原著的意思,是中國圖書在國際市場上有無立足之地、有多少立足之地的關鍵。

    2007-04-06 10:39:11
  • 吳偉:

    在座的許多人都聽說過這樣的例子,摘得第3屆老舍文學獎長篇小說桂冠的《受活》,在2004年底就分別與日、法、意、英四國出版機構籤訂了版權輸出合作協議。但直到今天,4個譯本無一問世。作者閻連科說「老外一看本子,都縮回去了,說翻譯不出來。」很多中國出版物都有與《受活》類似的經歷。由於找不到好翻譯而使外文譯本難產。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和美國湯姆森學習集團共同出版的《漢語900句》於2006年8月30日首發,該書將向全球50個國家推廣使用。湯姆森學習集團亞洲分支機構高級銷售經理透露,這本書最初的譯本因為不夠地道,幾乎全部返工重來。現在的譯本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但還有不地道的地方。

    2007-04-06 10:40:28
  • 吳偉:

    中國每年出版的圖書超過20萬種,但這些書很難被國外出版商見到。世界上使用漢語的人最多 , 但使用漢語的國家卻幾乎最少 , 這是中國與世界交流的一大障礙。中文的難度讓很多外國人卻步,所以,翻譯一直是中國圖書走出去的障礙,但同時也是中國圖書走出去的必經之道。為此,中國政府採取了多種措施,其中,「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就是一項強有力的措施。目前,該計劃已經納入中國十一五文化發展重大工程。

    2007-04-06 10:40:36
  • 吳偉:

    這個計劃是以資助翻譯費的形式鼓勵國外出版機構翻譯出版中國圖書。自2004開始試驗,05年啟動,到06年已初具規模,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實施機制和操作平臺。我們有一個28家國內出版集團和出版社的工作小組,有一本英文季刊china book international和一個網站「中國圖書對外推廣網」,3月份,我們與谷歌聯手開通了這個網站,希望我們的翻譯專家經常光顧這個網站,裡面有專門的翻譯名家欄目,推薦的還不夠多,希望有更多的優秀翻譯在裡面出現。「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自實施以來,共資助20多個國家的50幾個出版機構翻譯出版中國圖書,資助項目近500個,資助金額超過2000萬。

    2007-04-06 10:40:53
  • 吳偉:

    海外市場確實需要中國圖書。我們在法國圖書沙龍有成功的先例。很多不為國內出版界熟悉的海外中小出版機構也都表現出對中國書的興趣。英方公司CEO Alan Greene先生用「huge」(巨大的)這個詞來形容中國圖書在英國市場的前景。他說:「中國文化、中國圖書在我們國家很流行。但是,中國書需要用我們喜歡的方式走近我們的讀者。」Greene建議,中國圖書輸出到國外時要改變圖片小、文字多的版式,還要提高價格以便與英國市場保持一致。但最重要的還是要用外國人習慣接受的方式去講述中國故事。

    2007-04-06 10:41:07
  • 吳偉:

    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日前發表文章認為,中國文學在海外的傳播和影響逐步擴大,但翻譯等方面的問題仍然阻礙著中國文學作品在海外,特別是在歐美地區的進一步推廣。中國出版的外國書籍多來自歐美,但中國大部分圖書的出口目的地是東南亞。文章說,形成這一現象的最重要因素就是翻譯質量差。由於中文與西方語言截然不同,因此推出細緻而準確的文學譯作所花費的時間令中外出版商望而卻步。

    2007-04-06 10:42:00
  • 吳偉:

    美國教授喬舒亞·庫柏·雷默在《中國形象——外國學者眼裡的中國》書中,關於中國的文章最為精彩。他認為一個國家的國家形象直接關係到該國在國際社會的「聲譽資本」,而「聲譽資本」的缺乏會增大改革的風險。對中國而言,有五方面風險:1、會增加經濟改革的成本。2、會增大貨幣和金融改革風險。3、會延緩農村改革。4、會增大國際壓力。5、會傷害中國的企業。我認為還應當加一條,會增加與國際溝通的成本,加大與國際打交道的風險。所以,無論中國文化走出去的路有多麼漫長,打破翻譯的瓶頸有多麼艱難,我們還是要義無反顧、鍥而不捨、全力以赴地去推動。

    2007-04-06 10:43:06
  • 吳偉:

    中國要成為出版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現在我們也有著非常好的發展契機。隨著2008北京奧運會的臨近,「漢語熱」加速升溫,像美國已有2400多所中學開設了漢語課,這為中國出版走出去帶來了無限的生機。隨著中國社會的進步,隨著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國出版人將會奉獻出更多精品佳作,並將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傳達到世界各地。

    2007-04-06 10:44:31
  • 吳偉:

    最近,中國政府提出「和諧世界」的外交思想。在以武力與暴力解決國際衝突的種種國家政策已經被證明陷入困境的今天,充滿東方智慧的「和諧世界」理念在國際上受到廣泛關注。悠久、燦爛的中國文化應當為世界的和平、發展、和諧、進步做出更多的貢獻。而中國文化能不能走出去?走出多遠?走出多少?外宣出版物的宣傳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是反映在翻譯的效果上。這就給我國的翻譯界提出了一個重大題目。這個題目,如果從不同的角度來解讀,我們還可以稱之為機遇、挑戰、平臺、廣闊天地、時代的呼喚,等等。如何做好這個重大題目,我是外行,可是外宣工作和中國圖書推廣計劃離不開廣大翻譯工作者的支持。所以,我今天僅僅是從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的角度,想說說對翻譯事業的一點兒期待。

    2007-04-06 10:45:24
  • 吳偉:

    作為「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的推手,我希望翻譯界為文化走出去做出更多的貢獻:

    一、推薦優秀翻譯。要向世界說明中國,讓中國文化走出去,走得多一些,遠一些,我們就更加需要更多的中譯外翻譯,尤其需要高級翻譯。希望翻譯界老中青三代中能夠有更多的人才投身於這個事業。

    2007-04-06 10:46:47
  • 吳偉:

    二、制定規範翻譯詞彙,如京劇、北京、龍等可能用漢語拼音更好。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個領域對外開放取得了眾所周知的成就,翻譯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一些涉外出版物、對外宣傳品、商品廣告、各地旅遊點的介紹等譯文中還存在著相當嚴重的質量問題,錯譯、語法不通、拼寫錯誤、違反習慣說法,比比皆是,甚至有些譯法在國外公眾中傳為笑談。

    2007-04-06 10:48:03
  • 吳偉:

    三、同國外漢學家建立聯繫。外國漢學家屬於比較理想的譯者。國外的漢學家既精通自己國家的語言,又了解中國文化,並且有比較深厚的文學功底。目前「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以資助翻譯費的形式助推中國圖書走出去,但僅僅靠這一點是不夠的,推廣計劃還將建立外國翻譯家庫,吸引海外漢學家對翻譯中文圖書的興趣。這方面也需要翻譯界的幫助和支持。

    2007-04-06 10:49:43
  • 吳偉:

    四、尋找作者。最近,我們委託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做了一個關於中國主題圖書在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出版情況的課題,其中,外國漢學家以及翻譯家同時又是作家的不少,譯協與他們的溝通比其他人優越,可以從中發現作者。我們希望與這些既了解中國、對中國友好的又願意撰寫中國的作者建立聯繫,並給予適當方式的支持。

    總之,希望各位專家與我們一道,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疏通渠道,搭建平臺,並在這個過程中,振興我們的翻譯事業。謝謝大家!

    2007-04-06 10:51:08
  • 黃友義:

    謝謝吳局長的講話。吳局長主持的中國圖書國際推廣計劃是一個國家級項目,除了她剛才介紹的情況,我記得這個項目委員會兩個禮拜以前剛剛在揚州開了一次全國性的會議,後來媒體上有很多的報導,其中有一家消息我注意到,就是這個項目每年的經費是1000多萬,過去我一直以為是一年五六百萬,三年發展很快,國家級的項目在這方面是非常有優勢的,因此我們翻譯界應該積極參與。

    2007-04-06 10:51:50
  • 黃友義:

    剛才吳局長提到,網上這個項目參與者希望多一些翻譯家的名字,國內的、國外的。大家如果有時間看一下法國駐華使館的網站,那裡有一個內容,就是法國作品介紹到中國,法國外交部主辦的一個翻譯計劃,上面列了一大批中譯法的翻譯家的名字。相比之下,現在中國圖書國際推廣計劃榜上有名的翻譯家還不夠多,只是由中國翻譯協會推薦了第一批翻譯家。過去都是由中國翻譯協會提出候選人,跟每個人再取得聯繫,再把簡歷收上來,再往上貼,這件事翻譯協會只是起了一個頭,通過這個會,我希望各位把這個消息在全世界範圍加以傳播,這樣大家有興趣的,就可以自己把材料發到網站上去,讓網上的以及參加這個項目的翻譯家的名字,不管是中國人、外國人,名單越長越好。

    參加今天這次論壇的,除了內地、港澳臺的一些代表、翻譯家以外,還有來自世界10個國家左右的漢學家或者翻譯家。特別是有兩個地方來的,一位是南非華人翻譯協會的謝會長,還有美國翻譯協會中文分會的郭會長,希望你們兩位也把這個信息帶回去,讓你們協會的翻譯家們多參與這個項目。

    2007-04-06 10:57:40
  • 黃友義:

    下面做主題發言的是國際翻譯家聯盟副主席柯本迪女士。柯本迪是中國翻譯協會送給她的名字,她的英文名字叫Bente Christensen。她是國際翻譯界的一位名人和熟人,非常活躍。

    大家可能知道,中國和挪威的關係很好,上個星期挪威的首相訪問中國,兩國籤訂了一個協議,就是挪威承認中國全面市場經濟地位,這在歐洲是有帶頭作用的。這跟我們翻譯可能也有關係,當然有關係的是我們還吃挪威的三文魚和北極蝦。

    但是為什麼請柯本迪來呢?不僅僅因為她是國際譯聯的副主席,還因為挪威的翻譯界非常非常發達。我個人覺得,挪威的翻譯工作者非常幸福,他們有很多優惠是別的國家協會的會員沒有的,比如據我了解,挪威從開採的石油裡提出一筆文化基金,由一個政府委託的主管部門去管,這筆資金裡跟翻譯有關係,就是你翻譯了一本書,不管是在市場上銷售,還是在圖書館被借閱,翻譯拿一定的版稅,這是世界獨一無二的。我們中國翻譯要走到那一步,我估計路還很長,我們都是一筆費用把你打發了。所以,恐怕她講的內容比我介紹的多,我們就歡迎柯本迪給我們講話。

    2007-04-06 11:00:05
  • 柯本迪:

    朋友們、同仁們,我非常榮幸地來到這裡,這是第二次,第一次是一次執行的會議,差不多在兩年之前。我們認為你們在中國做的確實給我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聽到你們談到很多關於挪威翻譯家的事情,我知道在未來幾年,中國的翻譯家一定會取得成功的。

    我要談到,如何推廣自己的文學,也就是我們挪威的經驗。有的人可能會問,挪威在促進自己國家文學發展方面的經驗,對於中國會有什麼意義呢?挪威是一個小的國家,挪威的語言是有450萬的人口來使用的,而且文學作品的產量是非常有限的。中國是一個很大的國家,它的語言是世界上最大的語種。挪威的語言是少數人講的,中國的語言是多數人講的。但是,我認為對於文學推廣方面主要的結構、架構都是同樣的,不論是在小的國家還是大的國家,不論是在小的語種還是大的語種都是如此。所以,我想你們可能會非常希望能夠了解我們如何建立在這個領域的基礎設施,我們是如何進行工作的。

    2007-04-06 11:03:41
  • 柯本迪:

    對於所有的文學來說,一個共同的特點,不論是對於小說還是非小說來說,不通過英語,很難把這些小說或者是非小說展現給其他的語言和文化。現在有這麼一種趨勢,就是直接用英文來進行協作,特別是在研究和非小說的出版方面更是如此。我認為這不是一個非常有利的發展。對於翻譯、對於研究都沒有什麼好處。

    來自美國、中國、俄羅斯、法國的一些大學的教師組成的小組最近寫了一個文件,這個文件稱作是翻譯社會科學文章的準則,他們也強調了在翻譯這些文章方面的重要性,比如說從法語直接翻譯成中文,而不通過英文,這樣必須要培養出一些好的翻譯,還要鼓勵大學,讓學生也就是社會科學方面的學生來翻譯一些國外的社會科學的文章,這也作為他們學術水平的一個部分。

    2007-04-06 11:07:41
  • 柯本迪:

    而且他們還建議,社會科學家用他們自己的語言進行寫作,並且警告英語霸權的出現。我從他們的文章中節選一段,一個語言它越來越具有霸權的位置,確實有一些方面負面的影響,第一,第二語言來進行寫作的作家,不論他們學這種語言多麼好,都很難通過非常精準的語言來表達他們的想法。當然,是和用自己本語寫作的文章作者相比。第二,缺乏自然語境中的社會背景,這樣可能會削弱在這個語言群體中進行交流的基礎,就是語意。第三,在英美社會科學社會群體中的想法、思維和論述的方式,已經強求一致,這就是要求他必須要包括各種各樣的方式,必須就強求他們一致,這樣就會造成社會論文方面的單一性和貧乏性。

    2007-04-06 11:10:45
  • 柯本迪:

    我們如果希望這個世界能夠實現多樣化,希望我們的社會科學能夠實現最佳的效果,當然要以我們自己的語言來進行寫作,然後有很好的翻譯進行翻譯。我想說,在這個方面的驅動力就是一個美國人,他住在洛杉磯,在加州工作,他的名字叫邁克·漢恩,他有一個很好的主意,他可能明年要到上海參加大會,要推出他的項目,這是非常有意思的。在小說類文學方面,我們並不是主要做這個方面,但是我們知道翻譯是一種闡釋,小說類的文學必須要經過兩次的翻譯,首先是翻譯成英文,然後翻譯成最終的目標語,你們可以想像,在這個過程中會發生很大的變動。我們知道,比如說一個人翻譯給另外一個人,可能到再下面的一個人就是完全不同的說法了。所以我想,我們主要的挑戰就是建立不同的語言和文學之間直接的聯繫,而不僅僅限於在英語的語意之上。

    2007-04-06 11:11:55
  • 柯本迪:

    挪威語這種語言的宣傳的範圍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它的文學產量也是很低的。但是,文學是有很好的質量的,這主要歸功於所謂的公共買入方案,這是在1965年建立起來的。當時,政府非常擔心這樣一個事實,就是挪威的文學似乎已經失去了它的陣地,比如說和國外的文學相比。我曾經說過,挪威現在有450萬人,這就意味著挪威的市場是很小的,一個小的市場就意味著這些出版商在出書方面掙錢會遇到困難,所以他們會非常謹慎地選擇他們的出版物。在六十年代的時候,你可以看到,對於年輕的挪威作家根本就沒有什麼機會,當時國家的文學也沒有復興,然後他們建立了這樣一個非常精明的系統,每個人包括出版商、作家、讀者他們都是贏家,當年挪威的小說出版的1500冊用於兒童,1000冊用於成人,然後把這些冊子送到公共圖書館,這樣這些編輯可以確保他們能夠出售至少1000冊的書,作家也可以獲得版稅,讀者也可以在當地的圖書館中看到這些文學作品。

    2007-04-06 11:15:23
  • 柯本迪:

    我們知道,有一個寫《蘇菲的世界》的作家,最初他並不是一個成功的作家,但是如果沒有這個國家買入方案的話,他可能根本沒有機會進行他的作家生產。除了國家買入方案之外,我們還有各種各樣的方案,比如說一個選擇性的方案,每年我們在70個標題中選擇500冊書,通過這個買入方案,翻譯可以獲得25%,就是說如果翻譯翻譯作品的話,通過國家買入方案購買產品的話,中間有25%都可以由你獲得。也就是說,在70個標題中的500冊書,這樣的話,出版商就可以承擔出版其他外國的文章。比如說一個有中文翻譯的作品,當然可以在這個國家的買入方案中通過,也就是用漢語來進行翻譯。因為我們的想法是,挪威的作者應該儘可能地獲得外國的作品,來了解外國的文化。

    2007-04-06 11:16:17
  • 柯本迪:

    最近,對於非小說文學的選擇方案也已經啟動了,為了促進小說和非小說的文學,不同的出版機構有他們自己的代理,他們非常努力地來宣傳他們的作者,特別是通過書市來宣傳他們的作者。但是,僅靠商業的活動不可能廣泛宣傳挪威文學。因此,挪威政府採取了一些措施來推廣宣傳我們的文學,有兩個主要的例子,一個是文化公共外交部門,這是屬於外交部的,還有一個國家的辦公室,就是挪威國外文學辦公室,是在1978年建立起來的。NORLA主要是宣傳小說文學,這樣在1996年的時候,非小說作家翻譯協會在挪威的出版商協會和挪威的文化理事會的支持之下建立了MUNIN,它也是一個非小說文學,與NORLA對口的機構。在2003年的時候,MUNIN受到了文化部的評估,他們決定應該象NORLA一樣進行支持,但是文化部認為這兩個機構應合併成一個機構,所以,現在MUNI已經消失,變成了一個新的NORLA。我想說的就是,這個NORLA一直在試圖尋找一個很好的名字,這是非常重要的。

    2007-04-06 11:18:47
  • 柯本迪:

    外交部和NORLA有一個協定,每年給他們一筆錢,他們儘可能地提供文學作品,然後讓專家來處理。挪威在世界各地的大使館都獲得一些錢,他們能夠開展一些所謂的文化舉措,而且他們還幫助不同的文化和藝術的機構直接地和其他國家的對口機構建立聯繫。除此之外,外交部還有一些所謂的戰略性的項目,比如有個項目就是NORLA姐妹項目,就是在不同的國家舉行一系列的研討會,推廣易卜生的作品,也就是《玩偶之家》的作者。不久之前,因為挪威首相對中國進行了訪問,又在中國引入。組織者就是北京大學人權研究中心以及挪威皇家使館。這個研討會有兩個目標,一個是展示易卜生的作品,另外是有機會討論在不同國家女性的地位。對於這個研討會,有一些報導,我們的首相進行了開幕的演講,他的夫人也參加了。比如說有一個非常漂亮的中國的舞蹈演員的圖畫,把這個從中國送到了挪威,這是戰略性的項目,確實是非常重要的,我想非常好,以後要經常舉行這樣的項目。比如說在不同的國家訪問,可以交換一下這樣的禮物,來展示不同地方的文化,我想會取得成功的。比如說我們剛才談到的文化部門,還有外交部,都是這樣的。從我們挪威的角度來說,這確實是非常成功的。

    2007-04-06 11:22:21
  • 柯本迪:

    但是,當談到文學的時候,有人說由NORLA來負責,是直接由國家預算資助的,今年的資助額是150萬美元。除此之外,他們還從外交部的夥伴關係中獲得10萬美元,他們負責不同的項目,而且他們也參加文學節,有時候把文學家派到其他外國的學校和大學。NORLA還推廣文學,小說和非小說類的作品,幫助教育翻譯,並且能夠從挪威語的翻譯提供資助,有一半的預算都是用於資助這些翻譯的。這個錢每次翻譯是800美元到1萬美元,平均的費用是2500美元。翻譯並不是獲得全面支持的,這只是外國出版商他們的成本。NORLA還有一個所謂的申請表格,外國的編輯需要來完成這個表格,而且編譯在合同上附上挪威出版社以及和翻譯的合同。這個活動的成果是非常激動人心的,自從1978年以來,挪威作家已經有1500多個作品在世界各地出版了。

    2007-04-06 11:29:43
  • 柯本迪:

    對於中國來說可能是一個很小的數目,但是對於挪威這個很小的國家來說確實是很大的數字,所以說這意味著很大的成功。NORLA的工作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提供關於挪威當代文學的信息,他們到書市,比如說派出作家參加書市或者文化展,而且他們還參加了一些國際文學的盛事,還有一些官方的活動。直到現在,德國是挪威文學最好的市場,也幫助我們進入了歐洲的市場,特別是在東歐國家,他們都讀德語,所以他們進行了大量的翻譯。而在美國和英國就不是這樣,在英國只有3%的出版物進行了翻譯,在美國情況更糟糕,只有2.8%的出版物獲得了翻譯。這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對於這些國家來說,這不是好兆頭,如果要缺乏國外作品驅動的話,是非常有害的。我想,對於說英語的國家來說這是不夠的。但是,在最近幾年,NORLA關注了英國,而且也發揮了作用。在2006年的時候,挪威的作家Peter Dan贏得了獨立的外國小說獎。為了進入英國市場,NORLA還支持一些文學,比如說一個例子就是一部小說集,這是2005年在倫敦出版的,其中包括非常有意思的挪威當代作家的短篇小說,就是這本書,一會兒會議結束之後可以看看。我想,可以通過這個文選讓你們更加了解文學,而且這些短篇小說也是非常有意思的。而且NORLA還準備一些卷宗,其他包括一些可選擇性的書目,還包括一個申請表格。我帶來了一本書,還有一些卷宗,如果誰對此感興趣,我一會兒可以給你們。

    2007-04-06 11:33:13
  • 柯本迪:

    事實上我們也知道,英語也被看作是一種宣傳中經常使用的混合語,對翻譯來說,特別是小說的文章來說,非常重要的就像我一直說的,進行直接的翻譯。挪威文學翻譯協會,我在這裡擔任了幾年的主席,我覺得這個必須是一個規則,除了在很少的情況下,可能那個時候我們很難找到一個特定語種的翻譯。我自己感到非常負疚,因為我當時遇到這樣的情況,阿爾巴尼亞作者的作品,我曾經把他的作品通過法語來進行翻譯,但是確實可以找到一個翻譯可以直接從阿爾巴尼亞語進行翻譯的。我必須說法語的譯者,他們是受到了作家本人直接授權的,我們也知道,全球化不斷地深入,情況發生變化,我們必須要儘可能地努力,來使這些發生變化。

    2007-04-06 11:41:59
  • 柯本迪:

    另外,我還想說的一個項目,我們稱作其中一個項目是多元聲音,我們協會意識到,我們並沒有一些成員可以翻譯一些重要移民的語言,比如像波斯語、越南語,這些語言都是挪威重要的移民語言,我們試圖找到一些年輕的雙語人士,把他們培養成翻譯。我們從挪威的文化廳獲得資金,在他們的幫助之下,通過我們自己的聯絡,我們試圖聚集一小組參與者,邀請他們來到一個啟動的會議,讓他們每個人從各自國家的文學中選出一個小的作品進行翻譯,這並不是一個正式的出版,我們只是一個非常普遍的項目,讓他們跟我們進行交流和分享。我們在這個會議上,首先讓他們來翻譯一句話,然後給他們布置作業。他們每個人都從這個協會中獲得一個導師,這些人可能並不知道他們的語言,但是他們都是非常有經驗的翻譯,而且他們可以看到挪威語翻譯出來的效果是否非常不自然、非常古怪,他們知道肯定會有問題,然後再要求這些人進行一些改進。而且我們非常幸運的是我們找到了一個伊朗的翻譯,他們在挪威住了很長時間了,我們還找到了一個挪威的學生,他學波斯語很長時間,這樣他們可以建立一個小的工作組,相互幫助。

    2007-04-06 11:43:00
  • 柯本迪:

    你們剛才也談到了所謂翻譯小組,我想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主意,因為如果沒有母語的人士,就很難進行很好的翻譯,所以這個小組是非常重要的,這樣你們可以進行討論,然後來進行潤色,我想這是非常好的主意。在幾個月之後,他們和導師一塊兒努力來改進文章,最後舉行一個會議,我們再討論如何來最後潤色出版這些作品,來找到出版商。我們還和出版商籤定合同,出版書,這樣年輕的翻譯也可以有經驗,比如說有編輯、校對方面的經驗,這樣他們可以更加專業。他們不斷地審讀自己的作品。當然,我也審讀他們的作品,我再批准,可能需要五到六次。所以,專業對於所有的翻譯來說都是一個關鍵詞。我們再付給翻譯錢,圖書就進入市場了,這個年輕的翻譯是非常驕傲的。

    2007-04-06 11:46:30
  • 柯本迪:

    比如說還有人要讀一些國外的文章,然後進行報導,為出版社進行報導,通過這個流程,我們再進入第二步,再繼續下去,繼續這個項目。所以,這被證實是非常有用的。這個項目主要是針對那些在挪威居住的人們,將會翻譯成挪威語,但是也可以把挪威語翻譯成其他語言。NOLRA就是通過這個方向來進行工作的,而且他們和那些在他們自己國家居住的翻譯進行聯繫,這些翻譯受到邀請來挪威參加研討會。NOLRA和瑞典和丹麥進行了很多的合作,而且我們也安排了一些北歐國家的會議,我想這對於北歐國家來說是一個聚到一起的很好的方式,然後進一步的發展我們的關係,這也是推動文學發展的一個非常方便、便捷的方式。就像我曾經說過德國日爾曼語就像挪威語一樣,所以我們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理想和語言,所以德國也非常喜歡挪威的這些文章,來進一步把他們進行推廣、宣傳。比如說還有一些地中海的國家,他們也希望了解我們的文化,所以我們必須要不斷地努力,一步一步地影響到這些地中海的國家,我們就是通過這種方式不斷地影響其他國家的。

    2007-04-06 11:47:32
  • 柯本迪:

    剛才我談的是一個共同的特點,和這個論壇相關的,就是來自挪威的翻譯,他們還有機會來參加我們所說的一個歐魯森,就是E—mail的方式,最初是由挪威文學翻譯協會的成員尋找到的方法,這是一個所謂的聊天室,這個聊天都是關於翻譯的,你們需要成為一個成員,然後進入,然後有自己的密碼,你們一旦進入的話,就可以討論到關於翻譯的任何一個問題,你可以寫下你的問題,很少情況下沒人幫助你。你可以非常有用,可以讓你來問那些挪威有經驗的同仁,問到他們如何的來解決這些問題,因為有些很難從字面上進行翻譯,但是可以通過一種功能對等的情況來進行翻譯,這就是所謂的歐魯森。像現在NOLRA主要是在西方世界進行工作,最近它開始擴展了工作的領域,向東發展。他們有文學的夥伴,外交部有一個項目,就是南部的國家和非北美的國家進行合作。

    2007-04-06 11:51:10
  • 柯本迪:

    最近有一個挪威的代表團對印度進行了官方的訪問,當下一次代表團到中國的時候,你們會發現可能有些人是來自NOLRA的。確實NOLRA在不斷地擴展他們的努力,我試圖想找到哪一本挪威書被翻譯成中文了呢?我發現你們選擇了一些我們最為著名的作品,比如說我們兩個諾貝爾獎獲得者,還有我們國家兩個豐碑式的人物,就是易卜生還有比昂松,似乎易卜生在中國非常受人歡迎,我發現最初的翻譯是1921年,當時可能有一個「玩偶之家」、「人民公敵」,從那以後,易卜生的劇作品被翻譯了許多次,我在報紙上也了解到,還有一個易卜生的雕塑,當然還有一個著名的挪威作家的作品也進行了翻譯,就是賈斯汀的《蘇菲的世界》。現在在中國,人們還越來越關注一些挪威的社會和政治科學方面的內容,而且和大學進行很多的合作。最近在挪威的一個中國詩人河東他們也翻譯了很多當代的挪威的作品,翻譯成中文。我們有許許多多的文學,希望和你們進行分享,我也相信你們也有很多的文學可以和我們分享。所以我希望這次會議在文學領域可以成為我們兩國合作的起始。謝謝。

    2007-04-06 11:54:16
  • 黃友義:

    感謝柯本迪對挪威翻譯界以及中挪文學翻譯情況的介紹,她剛才講的內容非常豐富,因為她是一位文學翻譯家,在翻譯出版之前,都要閱讀五遍,非常仔細認真。

    今天上午的大會發言就到這裡,採訪我們這次論壇的媒體有這樣一些,我在這兒把名字念一下,萬一有遺漏,還請原諒,念一下名字主要是讓大家關注這些媒體對我們會議的報導,對這些媒體進行感謝。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國際廣播電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日報、光明日報、中國網、北京青年報、北京晚報、新京報、二十一世紀經濟報導、中國產經新聞、香港大公報、香港南華早報。所有的發言中國網都會上網,所以大家如果想繼續了解這次論壇的發言內容,特別是一些關鍵的數字,包括上午蔡部長講的數字,剛才吳局長講的一些數字,大家都可以在中國網上找到。另外,與會的一些來賓還會在今天下午到中國網接受訪談,到CCTV9接受訪談,所以大家還可以通過這些媒體去了解一些內容。

    2007-04-06 12:01:46
  • 黃友義:

    另外,剛才大家在聽外交部陳大使的精彩發言的時候,他提到幾個重要場合,實際上我們知道,所有國家級重要場合的翻譯都是外交部翻譯室承擔的,如果陳大使不反對的話,我建議剛才陳大使提到的他們翻譯室來的五位翻譯站起來,讓我們在這裡近距離地認識一下他們。大家的關注和熱情也體現了我們翻譯界的團結,因為翻譯給領導人做口譯是大家的光榮,是翻譯界的光榮。

    上午的發言到這裡結束。讓我們再次感謝今天上午的同聲傳譯,也就是來自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的張寧女士和於陽先生,感謝你們的辛勤勞動。

    2007-04-06 12:03:48
  • 中國網:

    上午的直播到此結束,請繼續關注中國網13時30分的大會發言直播。

    2007-04-06 12:04:43

相關焦點

  • 「中譯外——中國走向世界之路」高層論壇開幕式
    中國網: 「中譯外——中國走向世界之路」高層論壇開幕式6日上午9時舉行。論壇由中國外文局、中國翻譯協會主辦,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研究中心、譯林出版社承辦。「中譯外—中國走向世界之路」高層論壇現在開幕!請允許我代表論壇組委會對各位來賓光臨會議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下面請允許我介紹今天到會的主席臺上的領導和嘉賓: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蔡武先生,中國外文局常務副局長、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郭曉勇先生,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施燕華大使,外交部翻譯室主任陳明明大使。
  • 「中譯外——中國走向世界之路」高層論壇(四)
    「中譯外—中國走向世界之路」高層論壇經過昨天和今天上午的大會和分論壇,取得了圓滿的成果。今天上午,我們的論壇,有個別論壇已經出現了多次加座的現象,有陸續從外地趕來的代表還在不斷報到,說明我們的論壇贏得了大家的歡迎。
  • 「中譯外——中國走向世界之路」高層論壇(二)
    中國網: 「中譯外——中國走向世界之路」高層論壇4月6日13時30分進行大會主題發言,王剛毅主持。16年前,我們中國外文局和中國翻譯協會,那時候叫翻譯工作者協會,主持了一個類似的會,叫中譯外研討會,那個時候參加的人不到40人,30多人,而今天我一看,首先人數來講,我剛才調查了一下,有200人。另外,我們提了一個很響亮的口號,是「走向世界之路」,說中譯外是我們對外交流的一個重要的橋梁。而且我剛才聽到蔡武主任一個非常好的發言,我覺得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中譯外大發展的前景。所以,我非常高興能在這兒發言。
  • 黃友義:中國特色中譯外及其面臨的挑戰與對策建議
    而中國獨特的發展道路和巨大文化影響力,讓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渴望了解中國,因此,中譯外的重任就落到了中國翻譯工作者的肩上。但中譯外人才的嚴重短缺和社會上普遍存在的對中譯外工作的誤區嚴重製約了中譯外事業的發展,使其成為提升我對外傳播能力的一個瓶頸。
  • 張雁彬:做好中譯外工作 全面、準確向世界介紹中國
    (攝影/中國網 王一辰) 中國網9月23日訊(記者 李昭)由中國外文局、中國翻譯協會主辦的第二屆中譯外高層論壇於2011年9月23日在北京舉行,這是繼2007年首屆中譯外高層論壇之後我國對外傳播翻譯領域舉行的第二次高層次專業論壇。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三局局長張雁彬出席論壇並做大會主旨發言。
  • 蔡武表示:消除中國"文化赤字"亟需提高翻譯水平
    新華社北京4月6日電(白潔 侯雪靜)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蔡武6日在北京表示,近年來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和傳播嚴重「入超」,「文化赤字」巨大,而翻譯工作已成為改變這一現象、推進中國文化更大規模「走出去」的重要環節。    蔡武是在此間舉行的「中譯外——中國走向世界之路」高層論壇上作出上述表示的。
  • 2015翻譯家公共論壇:全球化時代的中譯外
    論壇現場。中國網記者 董寧/攝中國網12月21日訊 (記者 慄衛斌)2015翻譯家公共論壇「全球化時代的中譯外」於本月20日下午在京召開,論壇由美國蒙特雷高級翻譯學院教授、中國翻譯研究院副院長鮑川運主持。
  • 「中醫藥走向世界 經方國際化傳播之路」高端論壇圓滿收官
    (通訊員:左娟)6月25日,2020南京創新周玄武分場活動——「中醫藥走向世界 經方國際化傳播之路」高端論壇在徐莊管委會成功舉行。此次活動主題為「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旨在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與發展,提升中醫藥文化國際影響力,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活動特別邀請到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經方學院院長黃煌、國家教育部中藥炮製工程中心主任陸兔林兩位重磅大咖來到現場為大家做了主題演講。同時,通過視頻連線,匯聚海內外中醫名家,集聚創新能量,會場氣氛熱烈,嘉賓們的精彩演講引起了陣陣掌聲。
  • 瑪氏公司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
    北京2016年3月19日電 /美通社/ -- 今日,瑪氏公司作為企業代表參加了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6年會。 瑪氏公司董事會主席Victoria Mars女士(右三)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6經濟峰會 據專家預測,到2025年全球人口將超過90
  • 王永利: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的典藏瑰寶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就達五千年。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是文明共享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學西傳」,成為一種文化現象,可溯源更早。就近代來說,中國古典文學,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學西傳」的最重要內容,也是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先驅代表作品。
  • 理智看待中國文學走向世界
    文化入超:長期以來的無奈現實作家出版社5年出版了170部外國作品,卻只成就了5部國內作品走向國際中國文學界在與世界同行溝通、交往的過程中,也在嘗試著逐步擴大自身的國際影響,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恰恰是這些文學作品,反映了中國文化的深層信息和特徵,需要加以推介。」中國作家出版社社長何建明說:「整體來說,中國作家作品走向世界的數量就國內出版的文學作品數量來說是非常小的,而國內對國外文學的推薦、出版力度相對要大得多。」他舉例說,作家出版社5年出版了170部外國作品,而促成走向國際的中國作品只有5部。
  • 第三屆中國冰雪運動發展高層論壇倒計時2日 全方位多角度研討冰雪...
    在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和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的指導下,在教育部體育藝術與衛生教育司的支持下,由黑龍江省教育廳、黑龍江省體育局、黑龍江省文化和旅遊廳、黑龍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長三角如何下好「一盤棋」 高層論壇嘉賓這樣說
    浙江新聞客戶端 6月6日上午,第二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層論壇在湖州開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馬建堂:爭當新發展格局「排頭兵」馬建堂作主題演講我認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戰略思想,核心是處理好發展、開放和安全的關係。發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宏偉目標的基礎,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在經濟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發展要在開放中實現。而經濟越發展、發展越開放,越需要安全保障,沒有安全,發展的成果會得而復失。
  • 紐約大學演藝中心開氣功論壇: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紐約大學演藝中心開氣功論壇: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2013年8月18日,美國紐約大學演藝中心內,來自中國、美國、德國、比利時、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8位專家在首屆國際健身氣功科學論壇上分享了各自的健身氣功最新研究成果。
  • 丹納赫全球總裁兼CEO畢睿寧受邀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0
    上海2020年11月16日 /美通社/ -- 2020年11月11日-13日,由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0」在線上線下同步召開,丹納赫集團(NYSE:DHR)全球總裁、執行長畢睿寧(Rainer
  • 2020第五屆中國豬產業鏈生態圈發展高層論壇!
    誠摯邀請您撥冗蒞臨「2020第五屆中國豬產業鏈生態圈發展高層論壇」,本屆大會定於2020年12月18-19日在杭州舉行,是養豬行業一年一度的頂級盛會,齊聚精英、激蕩智慧,有您更精彩!鑽石年光環破滅、新冠和非瘟雙重疫情壓力、無抗飼料眼花繚亂、環保捲土重來、生豬期貨橫空出世……2021年,我國養豬業形勢更複雜、挑戰更艱巨。
  • 翻譯服務業最新報告:中譯外業務連續三年超外譯中【2】
    原因 翻譯業務緊跟「走出去」行業,「一帶一路」助推中譯外持續升溫 「從對內譯介西方文化與文明為主,轉為對外譯介中國文化和文明為主,說明我們走出去的能力增強了。」中國外文局局長、中國翻譯研究院院長周明偉認為,「中譯外工作量超過外譯中,原因有幾個方面。首先是中國自身事業持續快速的發展,極大地豐富了向國際社會展示自己和對外交流的資源和實力。其次,中國同世界的關聯在深度和廣度上的增加,引發了國際社會前所未有的關注,加之,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通過各種方式來支持鼓勵對外信息交流,大大增強了主動向國際社會介紹中國的意識和能力。
  • 第五屆博彩產業與公益事業高層論壇會議流程表
    (四)高層論壇> 10:45~11:05 高層論壇主題發言一> 11:05~11:25 高層論壇主題發言二
  • 法國INSEAD商學院在上海舉辦中國論壇
    3月4日,法國INSEAD商學院在上海舉辦「INSEAD中國論壇」,論壇主題為「從模仿到創造:面對挑戰,中國覺醒」。  100多名來自法國INSEAD商學院的校友和教授參加了這次論壇,論壇主席為INSEAD亞洲商業與管理比較研究教授史蒂文·懷特,史蒂文·懷特作了本次論壇的主題演講。
  • 第二屆中國社會風險治理高層論壇在清華大學召開
    論壇開幕式主席臺嘉賓及過勇副書記致辭法制網訊 記者 張昊 見習記者 韓瀟 11月24日,由清華大學中國社會風險評估研究中心主辦的第二屆中國社會風險治理高層論壇在北京召開。本次論壇以「社會風險與國家安全治理」為主題,來自國內多所高校、研究機構、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的200餘人參會。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過勇、十三屆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網信辦原副主任、中國友誼促進會理事長陳智敏,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張鳴起出席論壇開幕式並分别致辭。他們充分肯定了論壇和本次議題的重要戰略意義,並對社會風險與國家安全治理現代化的未來發展做出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