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通|綠葉製藥:未來每年平均至少4個新藥上市,增長預期樂觀

2020-12-25 智通財經APP

編者按:6月13日-14日,「走進港股上市公司」第七期活動在青島圓滿舉行。此次活動由國內領先的港美股資訊平臺智通財經主辦,股查查深度數據支持。

在為期兩天的活動中,智通財經帶隊實地走進青島啤酒股份(00168)、綠葉製藥(02186)、海爾電器(01169)等最具代表山東參與全國甚至是全球競爭的企業,深入一線調研,與管理層直接對話,深入挖掘企業價值。

以下是綠葉製藥的調研中管理層介紹公司的內容:

綠葉製藥成立於1994年,至今已成立25年。公司致力於創新藥物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在中國、美國和歐洲設有研發中心,擁有豐富的在研產品線,在全球建有5大生產基地,超過30條生產線,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GMP質量管理和控制體系,30餘個上市產品覆蓋抗腫瘤、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和消化代謝等治療領域,業務遍及8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18年全年,綠葉製藥銷售收入增長達到35.6%;EBITDA增長超過銷售收入增長,達到38.5%;股東應佔淨利潤增長達到33%。四大核心治療領域:腫瘤、心血管和消化代謝均實現20%以上的增速,公司現有產品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

整體來看,過去三年來,綠葉製藥的業績每年均實現雙位數的強勁增長。展望未來,我們始終堅持創新與國際化戰略,通過」全球研發」、」全球製造」、」全球市場」及」投融資併購」布局全球業務發展。未來幾年,公司預計每年平均會有4個以上的新藥在全球不同國家上市,主要覆蓋中樞神經系統和抗腫瘤領域。

研發是驅動企業未來發展的根本

對於製藥企業來說,研發是驅動企業未來發展的根本。公司在中國、美國、歐洲分別設立研發中心,致力於不同的研發領域。其中,位於中國的研發基地主要方向為長效緩控釋製劑、脂質體、靶向給藥製劑以及生物抗體的技術平臺與項目。位於美國波士頓的研發中心主要致力於早期研發,而普林斯頓基地則負責臨床註冊,歐洲基地主要做透皮貼劑。

綠葉製藥的優勢研發領域在於NDDS平臺(New Drug Delivery System,先進藥物遞送技術),包括長效緩控釋注射劑、脂質體技術,透皮貼劑技術等。創新化合物和抗體技術則是我們近幾年來著力打造的技術平臺。對此,集團已有一系列在研產品在臨床產品線上,預計未來幾年將會面向市場推出。對外合作的平臺包括免疫細胞治療和基因治療技術,預計未來幾年可能再通過對外合作引進到綠葉製藥,轉變為真正孵化產品的自研平臺。

產品線方面,目前集團在歐、美、日申報的在研產品已超過十個,主要集中在中樞神經領域和抗腫瘤領域。在中國,我們也有處於不同臨床階段的逾40個在研產品。作為聚焦的核心治療領域之一,綠葉製藥正在加速推進中樞神經領域的戰略布局,多個在研新藥將陸續面向全球上市。其中注射用利培酮微球(LY03004)的新藥申請(NDA)已被美國FDA受理;注射用羅替戈汀緩釋微球(LY03003)已分別在中國和美國進入III期臨床/關鍵性試驗,並在日本開展I期臨床試驗;鹽酸安舒法辛緩釋片(LY03005)已在中國進入III期臨床,並在美國處於關鍵試驗階段;在研創新給藥途徑藥物利斯的明多日貼劑已在德國完成針對治療阿爾茲海默病的關鍵性試驗,並達到預期終點。此外,綠葉製藥多個在研產品正處於臨床研究的不同階段,綠葉製藥的新藥研發即將進入豐厚的收穫期。

現有上市產品展現強大生命力

公司的戰略領域集中在四大領域:抗腫瘤、中樞神經系統、消化代謝和心血管。就收入貢獻來講,抗腫瘤佔44%左右,其次是中樞神經系統,約佔24%,其後是消化代謝系統和心血管。

現有核心產品包括:腫瘤領域的放療增敏劑藥物希美納(一類新藥);化療藥物力撲素(紫杉醇脂質體製劑);中樞神經系統方面,一個很重要的產品是思瑞康平片和思瑞康緩釋片,現在我們收購的全球51個國家和地區銷售額約為10億人民幣,主要治療精神分裂症和雙向情感障礙,是臨床使用中較為安全的治療精神分裂症的藥物之一。

利斯的明透皮貼劑是用於治療老年痴呆,在歐洲、美國都有上市。去年8月,公司向中國國家藥監機構申報在中國的上市申請,有望於今年批准。其他心血管藥物,包括抗水腫注射劑產品麥通納;天然他汀調脂藥血脂康;以及前不久剛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中國唯一一個口服膠囊劑型的阿卡波糖產品貝希。

按區域劃分,中國市場的業務收入佔80%,海外市場佔20%,兩者的推廣模式略有區別。公司在中國擁有1300人的營銷團隊,覆蓋醫院達到12000多家,以及終端藥店、零售和電商渠道,而在海外我們通過合作夥伴銷售,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合作夥伴,我們在海外也設有一個全球管理團隊。目前,公司業務共覆蓋80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歐洲、東南亞和東協國家、日本、韓國以及一部分中東國家市場,還包括北非、南非、南美大部分國家、北美、澳洲、紐西蘭等。主營產品包括思瑞康平片、思維康緩釋片、丁丙諾啡貼片、芬太尼貼片、利斯的明貼片、血脂康膠囊等。

立足全球市場,實現海外戰略擴張

綠葉製藥也把併購與合作作為公司加速發展的一項重要利器。

2016年,綠葉製藥通過收購歐洲公司Acino(現更名為」綠葉歐洲」)的透皮製劑業務,不僅獲得了包括針對輕度到中度阿爾茲海默病的利斯的明貼劑,針對疼痛的丁丙諾啡貼劑和芬太尼貼劑以及避孕貼劑等已經上市的產品,更為重要的是綠葉製藥將可以藉由此平臺進入包括美國、歐洲在內的主流發達國家市場;2018年,綠葉製藥再次拓寬業務疆土,通過收購阿斯利康的思瑞康及其緩釋片在51個國家和地區的業務,獲得拉丁美洲、非洲、大洋洲和東歐等全球更多高潛新興市場的商業覆蓋。

2019年1月,綠葉製藥宣布與阿斯利康中國籤署協議,授權後者在中國大陸地區獨家推廣血脂康膠囊產品,綠葉製藥將藉助阿斯利康深耕心血管業務領域多年的優勢,利用其優質的學術推廣能力、廣泛覆蓋的商業網絡,進一步拓展血脂康膠囊產品的在華銷售市場,造福更多中國心血管疾病患者。除了中國以外,雙方還籤署了新一輪戰略合作備忘錄,主要是共同開發在一路一帶國家及美國的血脂康市場。

2019年4月,綠葉製藥和PharmaMar就處於臨床III期的在研腫瘤創新藥Zepsyre達成授權研發合作協議,獲得在中國開發及商業化Zepsyre的獨家權利,包括小細胞肺癌在內的該藥物的所有適應症。此外,根據協議,綠葉製藥有權在協議期間要求PharmarMar進行Zepsyre的技術轉移,由綠葉製藥在中國生產該藥物。該藥物已於去年獲得了FDA孤兒藥認定,用於二線治療小細胞肺癌。

從過往業績可以看到,公司不管在銷售額,EBITDA還是股東應佔淨利潤都有20%以上的增速。我們非常有信心,將持續以「創新」和「國際化」為方向,力爭「2025年成為全球50強的國際性專業製藥企業」,這是我們重要的中期戰略目標。2019年是綠葉製藥成立的第25年,這是收穫滿滿的一年,也是極其關鍵的一年。我們將全力推進LY03004在美國和中國的上市,並加速多個已處於NDA準備階段、III期及關鍵試驗階段的新藥的註冊進度。我們期待綠葉製藥能把更多優質創新的藥品帶給有需要的全球患者!

本期活動為該系列活動的第七期,實地調研了青島啤酒股份(00168)、海爾電器(01169)、綠葉製藥(02186)等最具代表山東參與全國甚至是全球競爭的企業。

自2018年開始,以深圳作為起點,「走進港股上市公司」活動沿著浩瀚海岸線一路向北,走入了上海、福建、浙江、北京等地,完成30餘家頂尖港股上市公司調研活動。

回顧2018年開辦的6期活動調研對象:由頂級機構和高淨值個人投資者組成的豪華調研團,分別走進了比亞迪股份(01211)、金蝶國際(00268)、佳兆業集團(01638);中芯國際(00981)、復星國際(00656)、眾安在線(06060)、融信中國(03301)、復星醫藥(02196);TCL電子(01070)、瑞聲科技(02018)、科通芯城(00400);美圖公司(01357)、特步國際(01368)、361度(01361)、小米集團(01810)、聯想集團(00992)、國美零售(00493)、四環醫藥(00460)、吉利汽車(00175)、舜宇光學科技(02382)、綠城中國(03900)、綠城服務(02869)、51信用卡(02051)。

相關焦點

  • 投資綠葉製藥(2186.HK)的邏輯
    1  綠葉不是仿製藥企業  綠葉製藥成立於1994年,早期的綠葉只有注射用七葉皂苷鈉等品種,2004年綠葉在新加坡上市,上市後通過一系列收購獲得了注射用甘氨雙唑鈉、紫杉醇脂質體、血脂康、阿卡波糖膠囊等獨家核心產品。可以說,綠葉在早期就是致力於做獨家品種的藥企。
  • 綠葉製藥(2186)化學新藥酒石酸艾格列汀片獲批臨床試驗
    綠葉製藥(02186)公布,集團的在研產品,預計獲批為1.1類化學新藥的酒石酸艾格列汀片已獲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頒發的一期臨床試驗批件。
  • 思瑞康緩釋片在華獲批新適應症 綠葉製藥中樞神經業務蓄勢待發
    目前,該藥物已在全球八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上市,深受廣大醫生和患者認可。今年上半年,綠葉製藥向阿斯利康收購了思瑞康(富馬酸喹硫平片)及思瑞康緩釋片在中國等51個國家和地區的業務,目前收購事項已完成。 此次獲批的「雙相情感障礙的抑鬱發作」適應症,是思瑞康緩釋片在中國獲批精神分裂症以外的另一個適應症。
  • 這家藥企,每年只賺 100 萬,花了 10 年時間,新藥終於要上市了
    昨天我們公眾號發布了一張圖,一張新藥在 FDA 上市的流程圖,圖裡面透露一個信息,一個新藥上市平均需要 13 年時間,新藥研發需投入 11 億美元,也就是說,如你所想,創新藥研發 確實是件 很燒錢 的事情 。   我們這期的評說嘉賓也是一個掙扎在新藥研發中的藥企---天階製藥。
  • 綠葉製藥正式收購阿斯利康王牌藥思瑞康
    6月22日,在綠葉的股東特別大會上,綠葉收購阿斯利康思瑞康及其緩釋片的51個國家及地區的業務一事,順利通過投票表決。同時,綠葉製藥藉此契機,首次對外發布了公司的國際合作戰略,即將圍繞著全球研發、全球製造和全球市場三大戰略業務領域開展全球合作。「這是綠葉全面開啟全球化戰略的一大步。」綠葉製藥集團董事長劉殿波提到。
  • 34.77億元收購AZ的思瑞康 綠葉製藥買下的遠非一個藥這麼簡單
    而此次綠葉製藥所收購的51個指定地區的銷售額約為1.48億美元,其中普通片8500萬美元、緩釋片6300萬美元,在劑型優勢下,緩釋片增速明顯,加速替代普通片。不過,在中國市場,由於市場放量的滯後性,思瑞康依然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中康CMH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思瑞康的市場份額為44.5%,增速達到33.27%。
  • LY03004生產基地零缺陷通過FDA PAI檢查 綠葉製藥創新製劑距在美...
    報告顯示,公司位於中國煙臺的用於生產LY03004的長效製劑生產基地以零483成功通過上市批准前檢查(PAI,Pre-Approval Inspection)。作為國家「重大新藥創製」科技重大專項之一,LY03004是中國首個自主研發的微球產品,也是目前國內第一個在美進入NDA新藥申請階段的創新製劑,備受業界關注。
  • 綠葉製藥(02186):1類化學新藥LY03012完成中國I期臨床試驗
    智通財經訊,綠葉製藥(02186)發布公告,該集團創新產品,1類化學新藥LY03012緩釋片(LY03012)已於中國完成I期臨床試驗。不良事件大多為輕度,少部分為中度,均預後良好,無受試者因不良事件退出研究,亦無非預期不良事件發生。
  • 九典製藥(300705)機構調研與投資者問答精選(2020年12月11日)
    4、公司未來發展戰略如何?一是強化製劑、原料藥和輔料的一體化發展;二是在仿製藥為主的基礎上,仿創結合,開展改良型新藥和創新藥的研發;三是以貼膏劑、疼痛症為重點,形成局部給藥的產品集群,造福廣大患者。5.未來三年研發投入的規劃如何?
  • 金港股實錄丨綠葉製藥(02186)陳宇:戰略重點聚焦中樞神經領域 靜待...
    首先,我會簡單的介紹綠葉製藥的歷史,不一定會跟著PPT說。綠葉製藥是一家起源於山東的企業,於1994年在山東煙臺成立。2014年在港交所上市,綠葉製藥成立不久之後,我們就做了一個重要戰略:要做一個創新型的藥企。
  • 綠葉製藥授予Cipla Medpro思瑞康(R)在南非等地獨家分銷及推廣權
    香港2020年2月10日 /美通社/ -- 綠葉製藥集團宣布已與全球製藥公司Cipla Limited, India (Cipla)的全資子公司 -- Cipla Medpro South Africa (Pty) Limited(Cipla Medpro)達成協議,授予後者在南非
  • 綠葉製藥藉助思瑞康進入更多新興市場
    上海2018年6月6日電 /美通社/ -- 綠葉製藥集團(HKSE:2186)斥資5.38億美元收購阿斯利康公司產品思瑞康及思瑞康緩釋片,此舉將為綠葉製藥的後續中樞神經產品進入更多新興市場奠定良好的商業運營基礎。 5月7日,綠葉製藥獲得思瑞康及思瑞康緩釋片在51個發達和新興市場的資產,包括獨家銷售權。
  • 戰略收購思瑞康,綠葉製藥(02186)在下一盤什麼棋?
    近三年思瑞康產品在國內市場取得雙位數複合增長,且在已經有種仿製藥的情況下,市場佔有率開始逐年提升,綠葉製藥完成收購後在中國市場將直接對接阿斯利康現有的銷售合作夥伴,現有增長趨勢有望延續。海外市場方面,尤其在貢獻銷售90%的前15大市場,思瑞康在綠葉製藥接手後將重新獲得市場推廣重視,針對有潛力的區域公司將投入系統性資源,整體有望呈現個位數穩定增長。
  • 國家二類新藥葛酮通絡膠囊上市
    安徽古井九方製藥有限公司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合作開發的國家二類新藥——葛酮通絡膠囊近日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正式上市。     以治療腦中風為主的葛酮通絡膠囊研發項目1992年立項,是九方製藥與中國醫學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的重大發明專利,曾列入中國醫學科學院專項基金項目、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國家創新藥物與產業化重大項目,直接研發投入超過1000萬元,於2006年7月25日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二類新藥證書,同時獲得該產品唯一成分葛根總黃酮中藥原料藥二類新藥證書
  • 綠葉製藥:思瑞康未來有很大發展空間
    綠葉製藥(02186)集團董事長劉殿波於國際合作戰略發布會後表示,早前收購「思瑞康」藥品,相信後者未來有很大發展空間
  • 價格已定 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今天上市
    新藥上市申請從受理到獲批不到1年,是國家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後,通過優先審評審批通道獲批的第一個神經精神類中國原創藥物,為全球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提供了「中國處方」。快速增長的老齡人口和沉重的照護負擔,是當下社會不得不面對的緊迫問題。2018年4月,北京宣武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賈建平教授及其團隊發表的《阿爾茨海默症在中國以及世界範圍內疾病負擔的重新評估》顯示,在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平均每人每年要花費 13 萬元,其中超過 67% 是交通住宿費、家庭日常護理費等非直接醫療費用。
  • 綠葉製藥(02186)拿下Apleek新一代避孕貼的全球權利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綠葉製藥(02186)發布公告,公司的附屬公司Luye Pharma AG及Luye Supply AG已與Bayer AG達成協議,並獲得Apleek的全球權利。根據GBI Research資料,於2018年全球避孕市場的銷售總額預期可達到118億美元,並預期可持續增長。常用的避孕方法包括有緊急避孕藥、口服避孕藥、保險套及子宮環(宮內節育系統)等。與這類避孕方法比較,避孕貼片可帶來更多方便、且副作用較少。公告稱,集團在透皮貼劑方面擁有強大的開發、製造和商業化專業知識。
  • 德國製藥和化工巨頭拜耳上調未來幾年業績預期
    (原標題:拜耳上調未來幾年業績預期)
  • 百濟神州抗癌新藥在美獲批上市 眾多藥企搶局BTK抑制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澤布替尼不僅是百濟神州在全球範圍內獲批上市的首個自研藥物,該款藥物也是第一款完全由中國企業自主研發、在FDA獲準上市的抗癌新藥,實現了「零突破」。本土原研BTK抑制劑成功「出海」北京時間11月15日清晨,百濟神州宣布自研藥物澤布替尼在美獲批上市,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至少一項療法的套細胞淋巴瘤(MCL)患者。澤布替尼是百濟神州在全球範圍內獲批上市的首個自研藥物。這樣的消息令投資者振奮,百濟神州港股股價在開盤後一度達到130港元/股,漲幅超過10%。
  • 百企大戰AI+新藥研發:全視野透視78家AI創新企業、26家全球製藥巨頭
    本報告有如下重要發現: 1、人工智慧的應用為藥企每年節約540億美元的研發費用 2、靶點發現環節的人工智慧企業數量最多,佔企業總數的50% 3、傳統製藥巨頭與人工智慧創新企業共同推進人工智慧在新藥研發領域的應用 4、全球53家人工智慧+新藥研發企業累計獲得13.1億美元融資 5、數據體系、人才隊伍和商業模式的優化升級成為人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