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說法】淨化網絡空間,謹防涉未成年網際網路犯罪

2021-02-14 包頭九原法院

針對低俗有害信息,六部門將重點整治學習教育類網站平臺和其他網站的網課學習板塊推送網路遊戲、低俗小說、娛樂直播等與學習無關的信息問題。堅決清理網站平臺少兒、動畫、動漫等頻道涉低俗色情、校園霸凌、拜金主義、封建迷信等導向不良內容。嚴格處置直播、短視頻網站平臺存在的色情、暴力、恐怖等低俗不良信息。嚴厲打擊即時通訊工具群圈、社交平臺誘導未成年人自殘自殺和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信息和行為。從嚴整治青少年常用工具類應用程式惡意彈窗,誘導點擊跳轉至淫穢色情、低俗庸俗等有害頁面的行為。

之所以重點治理,正是由於涉未成年網際網路亂象頻發,犯罪手段日新月異,嚴重影響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一、學習機涉黃

露圖片、成人漫畫……張先生看見女兒在步步高家教機上的內容,對此很氣憤。張先生發現其女兒在步步高家教機上用名為「小肚皮」的APP與別人聊天,並發布 " 愛不愛我 " 之類的文字,認為這已經超出了一個 8 歲女孩對感情的認知。「防不勝防啊,這麼小的孩子,怎麼能看這東西?」張先生說。

去年,張先生給8歲的女兒買了一臺S5型號的步步高家教機。張先生說,之所以選擇步步高,是因為家教機只能下載其本身應用商店的軟體,「比較安全。」本以為安全,張先生卻在孩子的家教機上看到一個名為「小肚皮」的APP,瀏覽幾分鐘後發現,「小肚皮」APP中的一些內容並不適合孩子觀看,不僅有相對暴露的圖片,甚至還有成人漫畫。張先生說,女兒是通過登錄「小肚皮計算器」APP這款軟體後,進入「小肚皮」APP的。在「小肚皮計算器」APP 的下方,有「小肚皮」APP的推廣,點擊後可以直接登錄「小肚皮」。

而對此,步步高家教機方面向記者回應稱,「小肚皮」APP是第三方軟體,步步高家教機是無法安裝其所載程序以外的軟體,軟體的版本與家教機機器不兼容,而現在該軟體已經下架了。

「小肚皮」APP 的開發者是北京九識佳科技有限公司,該工作人員稱「小肚皮」APP有專門負責審查的人員,出現類似問題可能是審查疏忽,他們會馬上組織技術人員查看,儘快處理。隨後有媒體報導,該公司回復稱已下架相關問題圖片並承諾「爭取把社區做得越來越乾淨清澈」。「我們非常重視對用戶的正向引導,對平臺UGC內容,也有十分嚴格的審核機制、提示機制和舉報機制。」該公司稱,「受限於目前的技術和人工條件,有時候確實偶爾存在一些漏網之魚,主要是因為機器識別的算法以目前行業的水平還不是最完善,需要不斷提高。因為每日的內容量很大,我們又是創業小團隊,這些有問題的圖片是社區中的千萬分之一,人工審核處理需要時間,所以導致了這個問題。」但有媒體質疑,仍可通過「小肚皮計算器」進入「小肚皮」。客服人員查詢後發現,步步高家教機的應用商店內,確實有「小肚皮計算器」這款軟體,其表示會儘快通知技術部門對該軟體進行排查,如果內容屬實將儘快下架「小肚皮計算器」。未來網記者致電步步高家教機官方客服,其回應稱,小肚皮計算器」APP在型號為S5的家教機上也無法下載,顯示下架了。該客服還表示,第三方軟體不斷發布新的版本,如果步步高家教機方面監測到它的新版本,在其機器上沒有辦法正常使用,或者是不符合家教機的上架規範也會下架。

二、網絡電子競技「陪玩」涉黃

近年來,電子競技行業發展迅速,刺激了「陪玩」產業發展。「網遊陪玩」,是指在網際網路上為網遊玩家提供陪伴遊玩服務,並以此獲取報酬的一種業態。

「網遊陪玩」人氣高,但近年來凸顯的一些問題卻不容忽視!

8月20日晚,人民網報導稱,比心陪練平臺(比心APP)涉黃,一些女陪練在幕後團夥的指揮下向玩家兜售視頻裸聊等「深夜服務」並明碼標價。此外,平臺玩家年齡審核不嚴,未成年人不在少數。

報導稱,比心陪練平臺曾因涉黃被人舉報。一名玩家在比心陪練分兩次下單,一單價格是1小時40元,另一單4小時160元,但陪練師通過微信給他發送黃色視頻。「我覺得視頻內容太噁心,直接就掛斷了。」投訴人稱。

此外,還有自稱是比心平臺大神級別的陪練師表示,她剛從事陪玩行業時,未成年玩家不多,但現在未成年人越來越多。

對此,8月21日下午,比心APP官微發文回應人民網指其涉黃一文,針對當事人帳號已採取帳號凍結、列入黑名單風控系統等措施。

比心APP表示,表示其平臺堅持開展淨網活動,目前累計永久封禁涉黃帳號超過2萬個。目前已上線「人臉識別、強化未成年人保護模式」等技術手段和方法,切實履行平臺監管責任。

根據公開報導,比心陪練前身為魚泡泡APP ,由魚泡泡團隊於2014年打造。是一款 「遊戲陪練」+「技能分享」的遊戲陪練APP。現比心用戶超過4000萬,大神陪練師超500萬。

據報導,近幾年電子遊戲逐漸風靡,遊戲陪玩服務在滿足用戶在深層次社交方面需求的同時,也成為投資方追捧行業,但遊戲陪玩行業帶有網際網路監管難屬性,可能在野蠻生長期滋生多種形式的犯罪行為。

三、被詐騙分子盯上的「直播」

茵茵今年9歲,平時愛玩遊戲,有時候也會用某娛樂軟體觀看遊戲主播的直播,6月14日,茵茵通過父親的手機看到一個主播正在直播打遊戲,她覺得主播玩得挺好的,便在直播間的下方不斷地點擊送禮物,年幼的她並不知道因手機綁定了銀行卡,自己送出的禮物就是錢。當日,茵茵共充值了28次,累計打賞主播9968元。

當天,線上同時觀看該遊戲主播的還有另一個男子小陳,小陳發現有一個人不斷地打賞主播,於是好奇的他便點開了這個帳號查看了其個人信息,通過帳號的資料他判斷出對方可能是一個未成年的小女孩。通過主播與茵茵在平臺上的互動,小陳得知茵茵的「打賞」已經達到當天的限額,若需再次「打賞」則需先解除打賞限額,此時小陳便動起歪心思。

於是,小陳通過直播軟體聯繫上茵茵,謊稱自己是該主播的管理人員,可以幫她解除帳號的打賞限額。茵茵相信了小陳的話,隨後,小陳將一條一萬元的收款碼發送給茵茵,通過文字、視頻聊天的方式教茵茵操作。在小陳的花言巧語下,茵茵先後四次轉給小陳四萬元,直到第五次轉帳提示失敗,小陳知道銀行卡限額了,才沒讓茵茵繼續轉錢。

6月21日,小陳發現茵茵也在線,他就跟進茵茵所在的直播間,告知茵茵自己有她喜歡的遊戲帳號,並將遊戲帳號的照片發送給茵茵,平時就很喜歡這款遊戲的茵茵經受不住誘惑再次與小陳聊起來,於是,小陳用上次詐騙同樣的方法再次騙取茵茵8200元,直到銀行卡裡的餘額不足才罷休。6月22日,茵茵的父親發現銀行卡餘額不足,此事才浮出水面。

8月18日,經偵查,民警在溫州抓獲犯罪嫌疑人小陳,目前其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茵茵的父母告訴民警,平時周末自己都會把平板電腦或手機給茵茵玩遊戲,手機綁定了一張銀行卡,因為比較溺愛自己的女兒,這張銀行卡的支付密碼也設置成了女兒的生日,茵茵也是知道的。茵茵的父親非常後悔說自己大意了,孩子被騙了那麼多錢自己沒有及時發現。

四、「飯圈」「黑界」「祖安文化」亂象

對近期曝光的「飯圈」、「黑界」、「祖安文化」等涉及未成年人不良網絡社交行為和現象。六部門表示要重點整治。很多人是不是對這些名詞很陌生?

1.飯圈

飯圈是粉絲圈子的簡稱,它是一種由追星粉絲自發組成的娛樂社群。早期成員多集中在青少年中,如今,已經發展成結構嚴密、分工明確的精細組織群體。從低齡的中小學生,到中青年白領等,群體越來越普遍化,更有娛樂企業、職業粉絲活躍在幕後。

在飯圈,流量至上、數據為王,不理性、容易被煽動的粉絲們在熱門帖文的互動評論裡為自家idol(偶像)控評、應援、打榜,甚至通過抹黑對方來抬高自家偶像,互相對立攻訐,互撕謾罵。

青少年粉絲群體易受人操縱利用,飯圈互撕網暴、黨同伐異的不良風氣,容易對價值觀尚未形成的青少年帶來負面影響。

2.黑界

黑界是一種活躍於QQ的網絡玩法,黑界由各個「家族」組成,有不同的自定規則。黑界好比江湖幫派,幫派間一旦起衝突,就會拉個QQ群作「戰場」線上約架,通過快速的打字和高頻率的譏諷進行對戰。還會約法三章:

①雙方只能用手機,不能藉助電腦;

②只能手打字,不能藉助軟體;

③輸了的,要在QQ空間裡向對方「家族」公開道歉。

3.祖安文化

祖安一詞源於一款競技網遊的中國伺服器祖安大區,網民間謠傳該大區玩家最愛罵人,經不斷惡意曲解、渲染、炒作,「祖安」逐漸成為對噴、罵人、說髒話成風的代名詞。

祖安文化有從虛擬世界倒灌至現實的趨勢,長此以往,未成年人的價值判斷可能會扭曲。

寫在最後:網際網路解決了時空問題,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革,但是也給違法犯罪行為提供了便捷的工具。老徐想說的是,社會治理和監管只是一方面,最有效的根治還是在於家庭的責任,不要將學校、管教交給電子產品,父母的陪伴才是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最有效、最便捷、也是最安全的方式!

相關焦點

  • 防範查處網絡社交平臺涉未成年人犯罪
    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所做的網際網路使用情況調研,我國未成年人網民已經達到了1.7億以上,未成年人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了90%以上,可以說網絡社交已經成為青少年參與社交的重要渠道。尤其是這次新冠疫情暴發後,各地實施禁足隔離等措施,大多數青少年都蝸居在家,網絡在線上課已經成為學校和各種輔導班授課的主要方式。
  • 曲靖警方嚴打涉網違法犯罪 營造清朗網絡空間
    網際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且總體安全形勢向好,但網絡領域的不安全、不穩定因素仍然大量存在,網際網路日益成為各類風險的策源地、傳導器、放大器,網絡安全形勢嚴峻複雜。曲靖公安秉承「忠誠、務實、精業、善戰」的精神,深入開展「淨網2020」專項行動,嚴厲打擊涉網違法犯罪,公安網安部門主辦或參與偵辦涉網違法犯罪案件978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1081名,有效遏制和杜絕了網絡安全隱患。
  • 東營中院公布未成年網絡犯罪典型案例
    會上,通報了2016年至2017年東營法院審理涉未成年犯罪案件的基本情況、有關做法,發布了未成年網絡犯罪的典型案例。2016年至2017年,全市法院依法審理各類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55件68人,其中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案件44件57人,以暴力手段嚴重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刑事案件11件11人。
  • 兩會聲音|全國政協常委甄貞:網絡社交涉未成年人犯罪頻發,建議落實...
    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以及社交平臺的繁榮,網絡社交正在成為現代人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然而,由於平臺治理不嚴、用戶群裡魚龍混雜,一些網絡社交平臺成為了宣揚網絡暴力、傳播色情信息、實施網絡詐騙的溫床,這些內容對未成年人的成長將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與此同時,通過社交網絡誘導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屢見不鮮。
  • 涉網絡毒品犯罪法律適用的幾個疑難問題
    近年來,涉網絡毒品犯罪高發,犯罪行為人利用現代化的通訊、交通和金融服務體系進行毒品犯罪活動,查緝、打擊難度大。涉網絡毒品犯罪影響範圍廣、不受地域限制、社會危害大,各級檢察機關應依法履行法律監督職責,加大對涉網絡毒品案件的打擊力度,切實維護司法公正。筆者擬對涉網絡毒品犯罪法律適用的疑難問題進行分析,以網絡犯罪的視角審視研究毒品犯罪。
  • 偵破涉網犯罪案件4752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2萬餘名 「淨網2020...
    截至6月底,全省公安機關共偵破涉網犯罪案件4752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2萬餘名,偵辦的9起重大案件直接觸發全國集群戰役。嚴厲打擊「網絡水軍」犯罪,累計偵破案件29起,公安部掛牌督辦15起,有效淨化了網絡輿論環境。無錫警方搗毀一個編造傳播涉疫情虛假信息的「網絡水軍」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9名。常州偵破一起冒充中央媒體記者敲詐勒索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6名。
  • 網絡文明傳播 | 淨化網絡環境 還孩子一個「清朗」暑假
    令家長們頭疼的問題也來了——孩子們日益離不開網絡,但是,網絡環境太複雜!怎麼辦?為給廣大未成年學生營造健康的暑期上網環境,根據國家網信辦的統一部署,省網信辦會同公安、通管、教育、文旅、新聞出版、廣電、市場監管等部門共同開展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治理活動。
  • 網絡引發的青少年犯罪的調查分析
    為了有效預防和減少青少年從網絡引發的犯罪,筆者試就從網絡引發的青少年犯罪的現狀特點,原因,預防及對策談些粗淺意見,但願對青少年引起一些思考和啟發。  一、非健康觸網給青少年帶來的犯罪隱患現狀  網絡以驚人的速度飛速發展,據2009年CNNIC第24次調查數據,我國共有青少年網民1.67億人,佔網民總體的55.9%,其中未成年網民佔55.6%。
  • 【法學匯】涉網絡毒品犯罪法律適用的幾個疑難問題
    近年來,涉網絡毒品犯罪高發,犯罪行為人利用現代化的通訊、交通和金融服務體系進行毒品犯罪活動,查緝、打擊難度大。涉網絡毒品犯罪影響範圍廣、不受地域限制、社會危害大,各級檢察機關應依法履行法律監督職責,加大對涉網絡毒品案件的打擊力度,切實維護司法公正。筆者擬對涉網絡毒品犯罪法律適用的疑難問題進行分析,以網絡犯罪的視角審視研究毒品犯罪。
  • 各國出妙招淨化網絡 韓國網絡實名制防「中毒」
    各國紛紛出妙招  網際網路在促進社會進步方面功不可沒,但形形色色的網絡低俗內容則對世界各國造成了惡劣的影響,年幼單純的青少年受害尤甚。  近日,中國七大政府機構聯手展開整治網際網路低俗之風的專項行動,一大批存在低俗、色情內容的網站名單被公布。  事實上,歐美國家以及中國周邊的韓國、日本也都曾經重拳打擊網絡低俗之風。為淨化網絡空間,這些國家在法律和技術上採取了值得我們借鑑的措施。
  • 【老徐說法】近期全國冒充公檢法、領導詐騙高發!
    詐騙手法隱蔽化子為了自己的詐騙過程不被打擾,通常利用各種藉口和理由,讓受害人保持通話,不接聽其他電話,並詢問受害人是否具有其他手機,或告知受害人獨身前往賓館、網吧包廂等隱蔽性較強的空間,隔絕受害人與外界的聯繫,加大受害人的恐懼心理。
  • 對未成年人犯罪說「不」
    在8月下旬,網傳一段未成年少女疑遭多人性侵的視頻引發關注。9月11日晚,河北邢臺公安官博通報,網傳「未成年少女疑被性侵」視頻所涉案件,邢臺公安機關已於8 月28日偵破,涉案嫌疑人(均系未成年人)全部被抓獲歸案,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深入偵辦中。
  • 「法學匯」涉網絡毒品犯罪法律適用的幾個疑難問題
    涉網絡毒品犯罪影響範圍廣、不受地域限制、社會危害大,各級檢察機關應依法履行法律監督職責,加大對涉網絡毒品案件的打擊力度,切實維護司法公正。筆者擬對涉網絡毒品犯罪法律適用的疑難問題進行分析,以網絡犯罪的視角審視研究毒品犯罪。
  • 秦都檢察〡掃黑除惡典型案例分析——慎重認定未成年人涉惡犯罪...
    針對此案的辦理,秦都區檢察院專門開展了未成人涉惡案件調研分析,以期通過發現、分析問題,準確適用法律,並提出預防未成年人參與涉惡犯罪的對策,以建立法治教育長效和聯動機制。一、田某某等人搶劫案件的主要特點(一)以未成年田某某為核心成員,全部成員文化素質較低。
  • 著力打擊突出問題 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在今年4月19日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推動網絡強國建設、推動網信事業發展做出全面、系統的論述,對網際網路建設和網際網路監管提出了明確要求。開展網上「掃黃打非」,就是認真貫徹黨中央的精神要求及相關部署,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為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打造清朗網絡空間。這也是「掃黃打非」工作發展的必然。
  • 在QQ微信等社交軟體傳播淫穢信息定罪量刑與取證—淨化網絡環境
    《解釋》第七條中解釋,明知他人實施製作、複製、出版、販賣、傳播淫穢電子信息犯罪,為其提供網際網路接入、伺服器託管、網絡存儲空間、通訊傳輸通道、費用結算等幫助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共同犯罪論處。《解釋》第八條規定,利用網際網路、移動通訊終端、聲訊臺販賣、傳播淫穢書刊、影片、錄像帶、錄音帶等以實物為載體的淫穢物品的,依照《解釋》的有關規定定罪處罰。
  • 【老徐說法】奪命的充氣城堡
    【老徐說法】奪命的充氣城堡 2020-06-04 04: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嚴打網絡違法犯罪!河北公安偵破各類涉網違法犯罪案件14430起
    河北日報訊(記者尹翠莉)9月18日,從河北省公安廳獲悉,今年以來,按照公安部統一部署,河北省公安機關全力開展「淨網2020」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各類網絡違法犯罪,全面清理網上違法有害信息,截至目前,全省公安機關共偵破各類涉網違法犯罪案件14430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0562名。
  • 校園欺凌事件頻發 近7成青少年犯罪受不良網絡影響
    對此,白皮書建議,要嘗試推行「強制報告」義務,建立未成年人從業禁止人員庫;立法網際網路信息分級制度,全面規制涉未成年人不良網絡信息,從頂層設計優化未成年人保護環境。法官認為,各行政職能部門要廣泛建立涉性侵害違法犯罪人員信息庫,在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前科人員釋放之後,對其就業單位及就業崗位進行限制。  白皮書建議,嘗試推行「強制報告」義務。
  • 很有必要利用VR虛擬實境技術預防未成年犯罪
    其實,關於降低未成年刑責年齡的起點問題,一直備受爭議;由於電視機、網際網路等媒體的影響,現在的未成年人更容易獲得豐富的知識,了解新鮮的事物,能更快地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但同時也會接收到負面信息,進而影響其心理髮育。未成年人的心理髮育普遍出現早熟現象。社會呼籲,要學校、家庭方面的力量加強防範未成年犯罪;學校號召加強父母對未成年孩子的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