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課堂】別單純學英語,父母要送給孩子12個「世界」

2021-02-22 育兒周刊官方公眾號

當今不少年輕父母十分重視讓孩子從小就培養「世界化」眼光。這是因為隨著國際交往的日趨密切,越來越多的爸爸媽媽清醒地認識到,在新世紀背景下成長的孩子將面臨越來越激烈的國際競爭,而要想讓他立於不敗之地,必須對異國文化擁有全面、深入、準確的了解。


有識之士更是提出:只有讓下一代學會理解不同政治制度、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的民族,才能與他們和平共處,從而擁有更大的生存空間。所以從小就給孩子「世界化」教育,培養他成為「世界化」公民,很有必要。下面就來看看給孩子「世界化」教育的手段。

1、在家中掛一幅世界地圖

在家中掛一幅巨型世界地圖。這個方法看來似乎與低齡兒童並不相稱,卻是讓孩子隨時了解世界各國的好方法。給孩子吃日本壽司時,就引導他在地圖上找到日本,還可以和孩子比賽,如果最先在地圖上找到日本,就將贏得一份小小獎品;在吃西班牙海鮮飯時,則可以給孩子講講西班牙「鬥牛士」趣聞,如果可能再給孩子聽聽活躍的《西班牙鬥牛士》舞曲;在吃美國麥當勞快餐時,也別忘了向孩子介紹美國發達的科技和享譽全球的迪士尼樂園。

2、學唱各國童謠

爸爸媽媽鼓勵寶寶學唱各國的童謠。在學唱俄羅斯童謠《紅莓果》時,就向孩子們指出,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是最先讓載人火箭飛上太空的國家;在學唱朝鮮童謠《小白船》時,向孩子們解釋韓國和朝鮮以前曾經是一個國家,是因為戰爭分裂成兩個國家;在學唱菲律賓的童謠《船歌》時,向孩子介紹菲律賓之所以被稱作「千島之國」的原因。

3、不單純學外語

學習外語自然是熟悉世界的一條途徑。但學習外語的時候不要單純讓孩子只是學外國話,比如讓孩子學日語的同時,也學習日本的舞蹈、樂器和民俗。讓他學英語的時候,通過閱讀書籍或觀看錄像,觀察美國人和英國人在生活方式上的某些差異。

4、為寶寶買個地球儀

倡導孩子觀看「世界旅行」、「國際新聞」等電視節目。在家中為孩子買一個地球儀,只要在電視上看到某個陌生國家,爸爸媽媽就耐心地和孩子一起在地球儀上尋找,直至最後成功「發現」為止。甚至新買的玩具上印有「印度製造」字樣,就讓寶寶在地球儀上尋覓印度這個文明古國。美伊發生了戰爭,就給孩子介紹伊拉克的地理位置和石油資源以及悠久歷史。

5、攜帶寶寶海外觀光

攜帶幼兒遠赴海外觀光。孩子雖然還不會寫日記,但他可以用傻瓜相機拍攝照片。帶孩子舉家出遊歸來後,可以舉辦以孩子拍攝的照片和收集到的紀念品為中心的小型家庭展覽會,邀請左鄰右舍的小夥伴們和他們的父母前來參觀,讓孩子感受到見多識廣的榮譽感。

6、讓寶寶認識各國名人

讓孩子認識世界各國的專家、教授、藝人是認識世界的另一個好方法。如果有條件,可以帶著幼兒參加世界各國的名人講座或演唱會。也可以讓孩子看不同國家知名藝人的VCD。幼兒園也應該創造機會走出封閉的園區,請專家、教授、藝人上幼兒園舉辦一些活動,通過日積月累,孩子的國際視野便得以開闊。

7、讓孩子畫世界地圖

學齡前孩子最喜歡的就是塗塗畫畫。讓熱衷繪畫創作的他畫地圖,是教他從小心中裝著世界的好方法。首先告訴孩子我們自己國家的版圖形狀,讓他畫我國的「雄雞」地圖,當孩子能比較準確地畫出自己國家的地圖,就教他畫臨近國家的地圖,讓孩子的畫筆慢慢伸展,他在畫地圖的同時,也就熟悉了不同的國家。爸爸媽媽不要以為這事情很複雜,只要孩子喜歡,就不難做到。

8、在寶寶床頭擺放世界知識圖書

爸爸媽媽除了在幼兒床頭擺放不同國家的童話書,還應該擺放一些可以直觀地了解世界的精美圖書,比如《各國國旗》《國家地理》等圖文並茂的書籍。為了滿足孩子們的需求,出版界也應該編輯、出版一些供幼兒吸收初級世界知識的優秀連環畫、卡通雜誌等讀物。這種幼兒世界知識圖書的普及極為必要。

9、在幼兒園開收藏展覽

爸爸媽媽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對其他國家的興趣,和孩子一起收藏不同國家的郵票、明信片、粘紙等他感興趣的小東西。當收集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以和幼兒園的老師溝通,在幼兒園給孩子開一個收藏展覽,也給其他小朋友認識世界的機會。如果幼兒園的小朋友都能參與這樣的收藏和展覽,孩子的日常交流就會是「你的日本粘紙」、「我的瑞士明信片」、「他的義大利郵票」等內容,這樣很容易在他們的「小社會」形成世界化的氛圍。

10、給孩子創造機會結識外國朋友

爸爸媽媽可以帶孩子去有英語角的地方,讓孩子向外語流利的大朋友學習,鼓勵孩子用簡單的外語和外國朋友直接交流。另外積極關注政府舉辦的「青少年海外交流活動」,為孩子爭取參觀訪問其他國家的機會。不要以為孩子小不能適應「出國生活」,據有關方面介紹,國外來中國參觀的「幼兒團」平均年齡僅4.8歲。

11、在植物園、動物園中認識世界

動物園、植物園是孩子最感興趣的地方。一般動物園、植物園都會註明某種動物或植物產自何地,有哪些特性。父母在對所見植物的講解中,讓孩子了解當地的氣候和特產。當孩子看到威猛雄壯的非洲獅子,就順勢向他講非洲的乾燥少水特性,當他看到笨拙可愛的企鵝,就告訴他南極的氣候,你甚至可以告訴他,那裡有一個愛斯基摩民族。讓孩子在點點滴滴的世界知識積累中,掌握許多不同國家的自然風貌和風土人情。

12、和孩子一起上網

Internet是把孩子和世界連接起來的最快速的紐帶。有些爸爸媽媽把網絡當成洪水猛獸,害怕網絡上的信息會汙染孩子的生活,但是在我們這個時代,孩子不可能與網絡隔離,與其阻止,不如疏導。經常就某個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和孩子一起上網,查詢相應的信息和知識,把網絡當做認識世界的工具。

◎本文來源:網易親子

想分享給朋友?請點擊右上角[…],將我們的內容[分享到朋友圈][發送給好友],你也可以[分享到騰訊微博],或[複製連結]進行分享。

如果您還想瀏覽過去的內容,請點擊育兒周刊的頭像打開我們微信公眾平臺的[詳細資料],點擊[查看歷史消息],即可瀏覽曾經錯過的內容。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微信,請點擊[詳細資料]右上角的[…],將我們[推介給朋友]

相關焦點

  • 感恩有你 送給父母的聖誕甜點—松下食育課堂走進廈門
    聖誕在即,松下食育課堂之「感恩有你 — 送給父母的聖誕甜點」活動走進景色宜人的鷺島廈門。12月18日,松下電器聯合廈門市青少年宮、科學同盟網,為40名小朋友和他們的爸爸媽媽帶來了一節獨具匠心、生動有趣的互動體驗課,使大家度過了一段甜蜜而溫馨的午後時光。
  • 親子閱讀的10個忠告,送給0-12歲孩子父母
    二、不要總給孩子讀太簡單的書。越是小寶寶越是可以嘗試深刻、複雜、哲理性的閱讀材料。而且,大人手裡的報紙,正在閱讀的時事新聞,街頭小報,一則廣告,等等,也都可以是閱讀對象。總之,記得豐富孩子的閱讀素材。三、不要把孩子單純扔給音頻故事。
  • 讓孩子學舞蹈,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分享的一個話題就是:讓孩子學舞蹈,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原因很簡單,舞蹈除了能帶給孩子良好的形體、優雅的氣質,還能培養內心的自信和不畏艱難的勇氣。學舞蹈的孩子,懂得使用肢體表達,懂得身體的每一處運動,相互之間的 協調配合,頭、眼睛、頸、肩、臂、手指、腿、胯……每一個身體部位都仿佛會說話。
  • 讓孩子變優秀,從做好這些小事開始!送給父母和孩子的行動清單
    「是否可以克服實際困難,帶孩子一起去工作地區上學?」王莉老師問道。奶奶搖搖頭。「是否可以讓孩子的父母回本地來工作?」王莉老師繼續問道。奶奶又搖了搖頭。「是否可以讓孩子的爸爸或媽媽每隔一兩個禮拜抽空回來陪伴孩子?」王莉老師追問。
  • 閱讀能力,是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如何培養自己的孩子喜歡上閱讀,如今受到越來越多父母的重視。為了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父母極力給孩子報各種讀書會,比如:與孩子共讀打卡,在朋友圈曬孩子閱讀打卡消息;繪本講解課堂等等。但閱讀習慣的養成效果卻並不是很好,其中很大一個原因在於一些父母對閱讀理解上存在個誤區,他們認為培養孩子閱讀只是為了提高孩子作文能力,以及專注力。其實這種理解是片面的。
  • 送給天下父母
    送給天下父母 人人都知道世界上只有媽媽好,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比天大的,前一段時間,有一個博士,不養父母,與父母斷交,引起社會上的熱議,好像一切問題都是孩子的不對;前幾天一個母親接到學校的電話,去到學校打了孩子幾個巴掌,孩子跳樓死了;還有孩子讓母親罵完跳橋死的;有憂鬱的,不開心的,生不如死的,有太多太多的孩子有恐怖的童年,少年,
  • 孩子不愛寫作業,多半原因在父母(小學生怎麼學英語)
    真是苦了這些當爹當媽的,事實上,很多孩子回家,不愛寫作業,有一部分原因來自於家長。下面這些行為看看你有沒有:(1)不分緣由瘋狂催促「快點寫,別磨磨蹭蹭的!」這恐怕是家長最愛對孩子說的一句話了。孩子寫作業時,家長只要發現孩子有一點分神,就會馬上催促!
  • 父母要學會聆聽孩子的內心世界?
    對於孩子家長要學會適當的放手家長要學會適當的放手,提高孩子親自動手的能力,在家就可以讓孩子幫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一直依賴著家長,從而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不要總是感覺你的孩子不行,總感覺孩子一旦脫離家長的保護,因此他就會受到傷害,父母要做的不是永遠去保護孩子,而是教給他成長的技能,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及認知能力
  • 父母一定要送給孩子的四件禮物,你送了哪一件?
    7歲的松子,原本是個可愛的小女孩。她天真活潑,像所有孩子一樣,渴望得到爸爸的關注和疼愛。可爸爸總是很忙,要不就是把心思都放在體弱多病的妹妹身上。無論松子怎麼做,爸爸總像是看不到她。只有在她做鬼臉時,爸爸才會笑一下。缺失父愛的松子,在一天天長大中,變成了一個小心翼翼、極度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的人。
  • 再忙也別敷衍孩子:父母的及時回應,是送給孩子最好的新年禮物
    但實際上,相對於好吃好玩的,孩子更想要的是父母對自己的認真回應。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即使再忙,也別敷衍孩子,及時認真的回應孩子,才是新一年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但是,父母的及時回應也是有技巧的,不是說「只要孩子呼喚,父母就必須放下手頭的事,跟孩子進行一定的互動。」而且「只要呼喚,父母就停下」也是不太現實的,畢竟有時候有些事,父母真的沒辦法一下子就停止下來,比如正在做飯時。所以父母要學會有技巧的及時回應,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 感恩情緒:送給孩子更好的父母
    開講啦01感恩情緒:送給孩子更好的父母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在暗中觀察父母的關係,夫妻間的親密關係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身心成長。五年前,一個小女孩,12歲,患近視800度(-8.00D),每年加深100度左右。孩子隨之變得陽光自信,學習成績日漸提高,近視也沒有繼續加深。從這個案例中,我們不難發現,父母的過度教育很可能會成為孩子的負擔。夫妻間的親密關係,才是孩子學習成長的最好土壤。
  • 別讓父母沉重的愛折斷了孩子的羽翼
    每個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穎過人,能成為人之龍鳳或同齡人中出類拔萃的佼佼者,於是孩子從一出生便被寄予了厚重的希望,父母這輩子沒實現的理想和所憧憬的夢想,都壓在了孩子身上。一個個補習班,一項項藝術技能,一次次考試,幼小的孩子從小便背負著沉重的負擔,在父母的緊鑼密鼓的督促下堅持著。多少歡笑被課程取代,多少童真被消耗在家長對孩子未來的期待中。孩子精疲力盡,家長苦不堪言,孩子失去了童年的快樂,家長失去了生活的興趣。
  • 蘇格拉底也知道,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
    同時在這段對話情境裡,蘇格拉底也給作為父母的我們樹立了一個很好的典範,再沒有什麼比讓孩子自己探索和發現生命和世界的存在以及意義這份禮物,更能對他們產生深遠的影響了……而在《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這本書裡,十四歲主人公奇奇的爸爸就是像蘇格拉底一樣送給了奇奇一份神奇無比的生日禮物,讓奇奇和他的另一個夥伴追隨著探索尋寶的路線
  • 【父母課堂】父母是什麼樣的人」遠比「父母為孩子做什麼」更重要!
    小孩擁有完整的家庭、小孩的母親在孩子出生後到幼兒園之前不工作、小孩的父母最近把家搬到更好的小區、父母每天給孩子讀書等因素,都與孩子的成績通通無關。有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中國父母這一生,都有著操不完的心。其中操心操的最多的就是孩子的成績。
  • 第12期 榆林站【心覺醒·父母課堂】做成就孩子的師友型父母
    第12期【心覺醒·父母課堂】將在陝西榆林與您一起探索人生應由之路欣賞人生應有美景
  • 父母要對這4種性格的孩子及時引導,別留遺憾
    為人父母,需要的是一點自我反省的能力,因為別人不會告訴你,你家孩子沒禮貌。你的一次次縱容,終將變成孩子前行路上的大坑。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等到社會來教育他們的時候,就不會這麼舒服了。孩子的世界比成人單純,卻也比成人殘酷,一點偽裝都沒有,不喜歡就根本不會理睬你。
  • 聰明的父母是這樣教小孩學英語的!簡單又高效
    聰明的父母是這樣教小孩學英語的,方法既簡單又高效! 關注,輕鬆學英語~說起英語教育,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不可以一概而論,更不能用通用的方式來教育孩子。相信很多為人父母都聽過許多育兒心經,看過許多育兒書籍。可一回到現實,看著自己眼下調皮的「熊孩子」,老覺得手足無措呢?孩子不願意學英語,這可怎麼辦呢?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那麼父母都要教導給孩子些什麼呢?
    不孝的父母記得小時候老人給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對夫妻,對自己的母親十分不孝,而他們的兒子卻和奶奶的關係很好。隨著老人一天天老去,這對夫妻把老人當成了負擔。於是他們做了一個竹筐,把老人背到了山上,想讓老人自生自滅。不料夫妻準備回家的時候,他們的兒子卻要把竹筐帶回家,兒子表示,等以後父母老了,也要用這竹筐把他們背上山。
  • 要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別高看也別低估自己,優秀父母3個共同點
    「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不單是學校老師的教學任務,更是父母應該考慮的問題。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無論何時何地,家庭教育的主角都是家長。但從古至今,做父母的,不像學生有老師、公司新人有培訓,可以說大多數父母在育兒問題上都是新手上路。如何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邁好人生第一個臺階,是父母必須面對的社會性問題。
  • 別老羨慕別人家的孩子,要努力做「別人家的父母」
    其實,說到做父母,我們大多數人都是頭一遭,而為人父母它是一門大學問,更是一本厚重的書,還是一種難度極高的技術活……所以,我們一定要保持多學習,不斷實踐,相信總有一天我們能找到適合自家孩子的教育方法,充分發掘孩子的潛能,點燃孩子對生活、學習的熱愛之情。在最後,獻上幾句適合父母閱讀的心靈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