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史》第10集:周公攝政

2021-02-13 聽書與電影百科
歷史不僅關乎歷史觀、知識面、談吐氣質,更關乎人生觀、眼界和格局。學習歷史,就好比行走在悠悠三千年歷史長卷中,讀故事、鑑人物、品智慧,自然能得豐收。《中國通史》是中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部歷史專題片

 第十集:周公攝政(上)

 第十集:周公攝政(下)

《中國通史》第01集:中華道路

《中國通史》第02集:中華先祖

《中國通史》第03集:農業起源

《中國通史》第04集:文明起源

《中國通史》第05集:邦國時代

《中國通史》第06集:夏王朝覓蹤

《中國通史》第07集:殷商興亡

《中國通史》第08集:商代文明

伐商之後,周武王十分清楚,商朝的根基還遠遠沒有被摧毀,為了穩定局面,在離開朝歌前,周武王封商王紂的兒子武庚留居殷商故地,繼續統率商民,他對武庚並不放心,所以又封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於其周圍,號稱三監,顯然三監就是為了監視和防備商朝遺民而設置的,克商後僅僅兩年,周武王在鎬京病重,行將不起。

周武王病重期間,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十分虔誠地向先王祭禱,只要周武王能夠病癒,自己情願代替武王去死,周公將祭禱的策書裝在金縢之匱中,並叮囑左右不要說出去,在當時的觀念中,這樣的祭禱無疑是要應驗的,周公也做好了必死的打算。周武王的同胞弟弟當中,周公無論品德還是才幹都最出眾,是周武王最得力的助手,滅商後周公雖然也有封地,但周武王將他留在身邊處理最重要的王朝事宜,然而沒過多久,武王去世了。

周武王去世後,太子誦即位,他就是周成王,周公以攝政的身份總領全局,其實,周武王臨終前希望傳位於周公,而不是自己年幼的太子,顯然在周武王眼裡只有周公才能完成穩固這個新王朝的艱巨任務,然而周公並未接受,而是支持太子誦即位,自己以攝政的身份處理國事。

周公沒有接受周王之位就是希望以穩妥的方式統攬大局,使周王朝儘快克服危機走入正軌,然而,事與願違,周公面臨極為嚴重的懷疑和叛亂,周公攝政的消息傳到東部地區,同為武王弟弟的管叔、蔡叔非常生氣,他們在商王紂之子武庚的挑撥下,散布流言說,周公將對成王不利,流言像火苗一樣亂竄,就連最信任周公的召公也起了疑心,在周朝,召公的地位僅次於周公,二人同為周武王的左膀右臂,周公必須說服召公,否則後果不堪設想,這個歷史片段一直是陝西岐山的皮影戲中最經典的曲目 。

公元前1043年,周公重新攝政後,仔細權衡了形勢,決定親率大軍開始東徵,此後經過三年艱苦卓絕的戰爭,在損失大量的軍力財力後,周公最終平定了叛亂,武庚、管叔被殺,罪過較輕的蔡叔被流放,周公還乘勝向東方進軍,滅掉了奄(今山東曲阜)等五十多個國家,將周的勢力延伸到海邊,周王朝重新歸於一統。

山東曲阜,它不僅是孔子的故鄉,也與周公有很大的關係,這裡的周公廟與岐山周公廟同樣聞名天下,山東之所以有周公廟,是因為周公東徵勝利之後,周成王將周公長子伯禽分封到山東曲阜做魯侯,隨之而來的還有數量眾多的商朝遺民,最龐大的商朝遺民如何統治,不僅是周武王在世時最大的難題,也同樣成為了周公東徵後無法避開的難題,周公試圖通過移民政策分散商民,以期達到有效控制,移民政策使得周公實行的分封制與以往的分封制有很大的不同。

每一個受封的諸侯國都是西周王室的一個軍事據點,成為王室的地方代理人,代行周的統治。燕國是姬姓王室重臣召公長子克的封國,受封是為了防範北方的少數民族。晉國(初封今山西翼城縣)是成王之弟唐叔虞的封國,受封是為了防範北方的諸戎,同時保證鎬京和東都洛邑的通路,衛國(今河南淇縣),周公將弟弟中最賢能的康叔分封於商都朝歌所在地,令其統治殷民七族,稱為衛國,目的就是在原來的商民核心區加強周人的統治,齊國(今山東淄博)是姜太公呂尚的封國,齊國的受封也是為了加強對東夷的控制,並且和魯國互為支持。

然而在周公的分封中,微子並不具有代表性,事實上周公的分封是以姬姓的王室裔親和異姓的姻親為主,是周人在新佔領的廣大領土上,以封建親戚以蕃屏周的方式,建立經過精心設計的政治格局,戰國後期的大儒荀子稱,周公治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以魯、衛、宋、晉、齊、燕等國最為重要。

大量的殷人被遷到了這個宗周、鎬京附近,然後就是把他們直接處於周王室的控制之下,還有一部分殷人被他分封諸侯,分給了衛國、魯國,包括是不是還有晉國,他們都是分了一些殷商的舊族,也就是一個是把他們打散,遷離舊地,把他們在新的地方給他們安置下來,控制起來,直接監視,另一個方面就是允許他們做官,他們的社會地位並不低,還可以在周王室做官,充分發揮他們這個文化方面的優越性。

為了進一步加強內部的控制,周公在大行分封的同時,又採取宗法制,通過加強血緣等級關係來加固著周王朝內部的凝聚力。宗法制,就是在同一宗族內部,以嫡長子為大宗,其餘諸子為小宗,大宗和小宗之間是等級從屬關係,這樣層層下推,一再分宗,形成了一系列大宗和小宗。每一個中國人都有自己的家譜,通過家譜同樣可以追溯到自己的宗族起源,時光已經流逝了三千多年,期間有戰亂,有流徙,許多山川都改變了面貌,然而一本家譜就可以讓同姓同宗同源走到了一起,讓人不能不感慨周公所制定的宗法制的強大凝聚力。

與此同時,周人實行同姓不婚的原則,禁止同姓之間通婚,周王室必須和異姓的諸侯國通婚,周王室和異姓諸侯國之間就建立起姻親關係,各級貴族也是如此,必須和異姓的貴族通婚,在有周王后稱呼的銅器中,王后幾乎就是姜、姞兩姓,表明周王室與這些諸侯國世代通婚,通過聯姻,異姓貴族因甥舅關係也被納入了周人的宗法體系,周朝通過封建親戚,家國同構,使整個國家結構宛如一個龐大的家族系統,血脈相連,休戚與共,在西周金文中,西周的都城鎬京又被稱為宗周,通過宗法制,血緣親疏關係被成功地引入政治領域,西周王朝締造出了一種家國同構的政治結構。

分封制和宗法制最終使西周王朝的統治觸角伸向了遙遠的四面八方,周王朝的制度建設還在繼續,商朝遺民仍是周公最關注的,即便已經通過了移民等方式將他們分散開來,但,商朝遺民的數量仍然龐大,並不讓人放心,在周公看來,周朝原先的都城鎬京顯然有些偏西,他要在天下的中心另建一個都城,以便更好地安置與控制商朝的遺民,管理四方各國,經過多次實地考察和佔卜,周公最後將地址選定在了洛水北岸,營建新都洛邑,將它作為周朝的東都,與西部的鎬京相呼應。

周禮涵蓋了國家的大政方針到社會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創造了由吉禮、嘉禮、賓禮、軍禮與兇禮構成了五禮體系,對於庶人以上的每個社會成員,其人生行程的每個節點都有相應的禮儀,及其明確具體的要求與細節,嚴格規定了人們必須遵守與踐行的倫理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周禮的核心價值是明貴賤,辨等列,即維護等級制度,保障統治秩序穩定和社會和諧有序發展,使整個周王朝成為一個人人恪守名分,各安其位,秩序井然,彬彬有禮的禮儀文明之邦,這正是周公最希望實現的理想。

周禮的基本框架是一整套親其所親,尊其所尊,嚴格維護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級的典章制度,周公確立的嫡長子繼承制影響深遠,成為歷朝歷代沿襲的主要方式,一直延續了近三千年,成為中國社會能夠長期穩定的一個重要制度。周公還制定了一系列嚴格的君臣、父子、兄弟、親疏、尊卑、貴賤的禮儀,將貴族分成不同的等級,實行等級爵位制,周禮講究尚德、尊尊、親親、敬老、慈幼,也成為對後世頗有影響的倫理道德規範。

周禮的誕生是古代中國社會發展的巨大進步,使整個社會從尊神尚鬼、迷信巫術走向禮治、德治。與禮相伴的是樂,樂由中出,禮由外作,禮講穩定,樂講和諧,兩者相輔相成,周公制禮作樂,旨在使中國社會不僅長期穩定而且充滿和諧之美,華夏文明由此進入以禮樂文明為代表符號的時代。

還政三年後,周公重病而亡,臨終前囑咐,我死後埋葬於成周,我始終是成王的大臣,然而,周成王將周公和祖父周文王、父親周武王葬在一起,表明自己不敢以周公為臣。周成王特別允許周公的長子伯禽在其封地魯國,用天子禮樂來祭奠周公。

魯國一直是禮儀最為昌明的所在,在這塊土地上,在周公去世數百年後,孔子誕生,面對春秋之世,禮崩樂壞,孔子積極主張克己復禮,他所遵從的禮,正是周公所制定的周禮。周公所遺留的政治文化遺產是孔子和儒家思想的主要資源,孔子之後的一千五百年間,中國文化一直以周孔並稱,既表明周公與孔子一脈相承的聯繫,又充分顯示出周公享有的重要文化地位,他的人格魅力與歷史影響跨越千年,從未消逝。

周公在華夏子孫心中有著特殊重要的地位,三千多年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都在深深懷念著這位偉大的先祖,他被後世奉為天下第一聖人,元聖,他所首倡的明德、慎罰、保民的德治思想,和他所創造的禮樂文明已如甘露清泉,浸潤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靈,潛移默化地滲入到每一個中國人的意識深處。

▼想看更多優質文章,歡迎翻閱往期

點擊☞《每天聽本書》音頻大合集

點擊☞史上最好的300部電影合集!全帶片源!(珍藏版)

點擊☞歷年奧斯卡最佳電影,全帶片源!(珍藏版)

你若喜歡,別忘了點個哦 

相關焦點

  • 開學前看《中國通史100集》,文史立馬進前三(含資源)
    ▲《中國通史》《中國通史100集》視頻目錄:中國通史第一集:中華道路中國通史第二集:中華先祖中國通史第三集:農業起源中國通史第四集:文明起源中國通史第五集:邦國時代中國通史第六集:夏王朝覓蹤中國通史第七集:殷商興亡中國通史第八集
  • 周公文誥的語體特徵
    周公像 資料圖片   周公姬旦是周初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武王建周兩年後去世,周公當權攝政七年,奠定西周開國之國勢與一代之典章制度,推行禮樂教化,對後世幾千年的中華文明有著深遠的影響錢穆先生即認為,中國五千年之文明中,影響最大的只有周公、孔子兩人,而孔子亦在其學說中極力推崇周公之思想。不僅如此,周公還是一位傑出的文學家,他曾稱自己「多材多藝」(《尚書·金縢》),並留下十二篇文誥。與前代的散文相比,這些文誥不僅思想深刻,而且具有更加成熟的書寫特色。
  • 周公的制禮作樂,給中國人帶來了全新的思維方式和統治理念
    周公作為最偉大的農耕文明的政治家,他用雙手繪製了中國3000年發展的基本藍圖,他是至聖先師孔子的精神導師,也是中華文化道統的元聖。周公制禮作樂思想的核心是「樂統同,禮辨異「,希望以禮樂制度建立等級分明、秩序井然的社會,同時強調「民為邦本」 「明德慎罰」 ,希望社會能在等級的基礎上建構和諧。
  • 《中國散文通史》目錄當代卷 和谷
    陝西作家賈平凹、劉成章、和谷、朱鴻、史小溪及已故的柳青、李若冰、魏鋼焰、李佩芝入選《中國散文通史當代卷》。被稱為「構建中國散文譜系」的《中國散文通史》,由北師大文學院教授郭英德與已故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教育家郭預衡擔任總主編。
  • 《成語裡的中國通史》:一部別具一格的中國通史
    原標題:一部別具一格的中國通史《成語裡的中國通史》郭志坤 陳雪良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半部論語治天下 圖片選自《成語裡的中國通史》【讀書者說】我們都是有著強烈歷史癖的人,倆人間的學術文化合作長達半個多世紀
  • 周公,解夢的集大成者
    這說明,解夢文化是中國古代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民間流傳甚廣。從黃帝時代開始的解夢,被殷商的巫覡繼承和發展,人們嘗試著從迷離的夢境之中尋找真實的未來,預言命運。  天人合一、天地感應是中國古代人認識世界的哲學觀。夢兆的解釋和大量應驗的事實更讓人相信:夢是能夠預兆吉兇的。殷商時代留給今人數不勝數的甲骨文中,絕大多數都是卜辭,夢兆吉兇的內容所佔比例也為數不少。
  • 中國軍事通史(全17卷20冊).pdf下載
    中國軍事通史(全17卷20冊)中國軍事通史·第01卷 夏商西周軍事史.pdf中國軍事通史·第02卷 春秋軍事史.pdf中國軍事通史·第03卷 戰國軍事史.pdf中國軍事通史·第04卷 秦朝軍事史.pdf中國軍事通史·第05
  • 高中歷史重點歸納:中國通史專項考點
    高中歷史重點歸納:中國通史專項考點歷史對於大多數學生而言總覺得需要背的很多記不住,往往考試的時候時間來不及或者回答了很多但是分數不高。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歷史中國通史專項考點,具體內容如下。
  • 周公營建洛邑和洛邑建都的象徵意義
    周公營建洛邑和洛邑建都的象徵意義我們說周公旦,很多人可能熟悉,但是能一次性想起來的估計很少,但是我們說他另一個稱呼,大家一定會立刻說:哦!原來是他啊!他就是周公。說起周公,就不得不說周公解夢了,從很小的時候我們就會說,今天夢見了什麼,周公解夢中說是怎麼怎麼樣的。不僅在我們口中相傳,如果細心一點。也可以在以前的日曆上看見周公解夢四個字。周公是文王姬昌的第四個兒子,名為姬旦。他曾經兩次輔佐周武王伐紂,後封爵為上公,故被稱為周公。
  • 中國首部會計通史交付出版
    本報訊 (記者孫海悅)11月21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資深教授、會計學家郭道揚歷時8年獨立編修完成的8卷本、300餘萬言《中國會計通史》,正式竣稿並交付中國財經出版傳媒集團所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這是中國第一部會計通史,書中的研究成果填補了中國會計史研究領域的諸多空白。
  • 嚴耕望:如何講授中國通史
    問:大學「中國通史」一科,好多教師感到講授困難,不知你對於「中國通史」的編撰與講授有何意見?答:目前大家所急於要討論的是通史講授問題, 現在就側重講 授方面來談一談。因為有此種種考慮,所以大學「中國通史」可說是所有歷史系課程中最難講的一門課。過去大學「中國通史」課程教得最成功的,我想應數錢穆賓四先生為最,因為他學力、才氣兼備,加以擅長講演,又富於民族感情,所以他在北京大學講「中國通史」據說極一時之盛。此外就我所知,沒有一個人能兼備這四項條件,所以也就不能有他那樣的卓越表現。
  • 每天反省和感悟周公的智慧,讓我們一代代人受益無窮
    周公名旦,是大名鼎鼎的周武王的弟弟,其歷史地位和成就上絕不低於周武王,周公這個人的影響力,僅在他的父親周文王之下,而他的名聲也足以跟他的父親齊名。後人有人這樣讚美和評價周公:黃帝之後,孔子之前,於中國有大關係者,唯周公一人也。 可想而知,他的智慧和貢獻之大,值得探究。 周公輔助周武王滅商,周成王治周,在周成王年幼時周公親自攝政七年,周成王長大後又還政於周成王。我們可以用一句話概括他的貢獻。
  • 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看看《中國通史》
    5歲即開始讀清代通行的歷史讀本《通鑑輯覽》,7歲讀《日知錄》,10歲已讀《瀛環志略》《海國圖志》《五洲列國圖》《萬國史記》等當時的世界史著作。15歲開始讀正史,包括《資治通鑑》《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通典》《通志》和《昭明文選》等,並寫有史札和史論數本。
  • 山東師範大學2021歷史學考研715中國通史、716世界通史
    山東師範大學2021歷史學考研715中國通史、716世界通史!學院現下設兩系一所:歷史系、社會工作系和山東地方史研究所,世界史為博士點一級學科,中國史為碩士點一級學科,世界史為省級特色重點學科,中國史(專門史)為校級重點學科,山東地方史研究所為山東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 程奇立教授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三禮學通史》即將出版
    由孔子研究院主辦的「三禮學與中國傳統文化學術研討會」 9月19日至20日在曲阜舉行,記者從這次學術研討會上了解到,著名三禮學研究專家、山東師範大學教授程奇立(丁鼎)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三禮學通史》已經付梓,即將與讀者見面。
  • 河南師範大學2021歷史學考研662中國通史、663世界通史
    河南師範大學2021歷史學考研考662中國通史、663世界通史!學院重視學科建設,中國史為河南省一級重點學科,歷史學專業為河南省特色專業,專門史為校級重點學科。中原歷史文化資源利用與開發研究所為校級特色與應用研究基地。附設河南師範大學文物館和中原農耕文明博物館。
  • 內蒙古民族大學2021歷史學考研719中國通史718世界通史
    內蒙古民族大學2021歷史學考研考719中國通史、718世界通史,歷史學考研網2000年月10月內蒙古民族大學組建時與中文系、教育系合併為人文學院,2002年11月15日與人文學院分開並組建為政法與歷史學院。學院設有世界史碩士學位學科點。
  • 呂思勉《中國通史》推出全景插圖版
    呂思勉先生在中國史學界是一位傳奇人物,他創造了諸多史學界的第一。他是一百多年來,第一個研讀二十四史三遍以上的學者,是最早使用白話文著述中國通史的學者,也是唯一一位用兩種體例寫過中國通史的學者,被譽為「開通史著述新紀元」的學者。
  • 寵文:她重生後第一件事就是把攝政王拐回家,被捧在心尖嬌寵一世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推薦寵文:她重生後第一件事就是把攝政王拐回家,被捧在心尖嬌寵一世《惹上魔鬼皇叔》作者:姜黎內容摘要:她重生後第一件事就是把攝政王拐回家,被捧在心尖嬌寵一世。一場撕心裂肺的背叛,令她萬箭穿心,意外重生竟成為天下第一美人。不求奪得天下,只為求一個結果。她愛他,不惜以命相搏,而他又為何背叛她,出賣她?
  • 你知道「中國」是怎麼來的嗎?幾千年沒有正式使用過
    武王死後,兒子年幼,由武王的弟弟姬旦攝政。姬旦,被稱為周公,即制定禮法的那位周公,也是周公解夢的那位周公,寫作了《周易》的那位周公,寫作《尚書·梓材》的那位周公。他是中華歷史中一個極端重要的人物。他在《尚書·梓材》中說「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於先王」,意思是指「上天(既然)已經把中國的人民和土地託付給周朝的的祖先」,這是迄今為止能見到的文字中最早把中國兩個字連起來代表這一個國家。但是,請注意,這時候的「中國」還是民間說法,周朝既沒有把自己降格為國,也沒有改朝代名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