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寶寶的情緒「綁架」,用3個步驟「解決他」!

2020-12-22 搜狐網

  真正讓我們生氣的,並不是寶寶犯了多大的錯,反而是父母壓力過高的警訊。當人長期處於緊張忙碌或睡眠不足的狀態時,對壓力的耐受性會明顯下降,心理上會變得急躁易怒,而生理上則可能出現頭痛、肩頸酸痛等徵兆……

  

  寶寶真的犯錯了嗎?

  一直以來,許多發展與心理學研究與專家觀點都告訴我們,父母的EQ對寶寶未來發展影響很大。然而,難以忽視的現況是,現今社會結構改變、雙薪家庭增加,許多爸媽們回到家中面對寶寶時,多半早已筋疲力竭。

  有時需要休息,有時需要低頭處理外圍事務,有時需要處理其他的家庭瑣事與親人關係。要做到「有質量的陪伴」,比起以往的年代,真是難上加難。在這種狀態下,當寶寶哭鬧,用盡方法又難以停下來的時候,許多爸媽們難免大發雷霆。

  其實,真正讓我們生氣的,並不是寶寶犯了多大的錯,反而是一種壓力過高的警訊。當人長期處於緊張忙碌或睡眠不足的狀態時,對壓力的耐受性會明顯下降,心理上會變得急躁易怒,而生理上則可能出現頭痛、肩頸酸痛等徵兆,嚴重的話,甚至會演變為身體上的慢性疲勞症候群,或是心血管疾病、自律神經失調問題、失眠等。

  

  檢視你的壓力反應,別被寶寶情緒綁架

  看到這裡,如果爸媽們開始懷疑自己壓力過大,不妨採取下列步驟:

  1步驟:檢視「壓力反應的警訊」

  爸媽們可以根據下表檢視自己是否具有「壓力反應的警訊」,以及壓力反應警訊是否偏高。以下分別列出生理、情緒、心理以及行為指標,爸媽們可以根據這些指標檢視自己是否已承受過多壓力。

  生理指標

  1.頭痛的頻率與強度增加(但須先排除為生理因素引起)

  2.肌肉緊繃,通常位於頭部、頸部、肩膀與背部。

  3.皮膚變得乾燥,或是出現斑點、過敏反應

  4.消化系統出問題,如胃痛、胃潰瘍

  5.心跳急促、胸悶等。

  情緒指標

  1.容易生氣、沒有耐心

  2.心情低落、沒有活力

  3.對自己沒有信心

  4.感覺跟所有人疏離,覺得不受到支持

  心理指標

  1.心裡想著很多瑣事,覺得難以專注

  2.下決定的時候常猶豫不決

  3.記憶力變差

  4.經常做出事後後悔的決定

  5.想什麼都很負面

  行為指標

  1.睡眠狀態欠佳,可能是睡不著、常中斷,或是早醒,也可能是需要睡很久

  2.對性變得失去興趣

  3.不太想交朋友

  4.身體躁動、坐不住

  5.比平常喝更多酒或抽更多煙

  2步驟:尋找幫手

  若家長們發現自己符合大多數前述狀況時,就表示壓力值過高。在這種身心狀態下,若又面對到孩子大哭大鬧、不喝奶、不睡覺等情形時,家長會特別容易感到心煩,甚至可能突然用失控的行為對待寶寶。因此,爸媽們需要在事情發生之前,先找到幫手。

  有三種幫手,都可以對爸媽們的壓力值降低有幫助,至於要找哪一種,就要爸媽們判斷哪一種是自己比較需要的,並根據需要幫手的事件型態,以及可接近性(身邊就有、容易找到)來決定。

  第一種幫手是「心事垃圾桶」,他負責聽抱怨,還有儘可能支持妳大多數的決定,他可能是妳的爸媽、姊妹、醫師,或是朋友。

  第二種幫手是「智多星」,他負責給意見、提供建議、分析各種決定的優缺點,通常另一半、有經驗的照顧者、保母、同事等最能勝任。

  第三種幫手是「妙管家」,他負責幫忙做生活瑣事,例如:繳帳單、帶寶寶看診、做家事、幫寶寶洗澡等,多半婆婆、外婆、另一半、姊妹,甚至寶寶的年長兄姊可以很適切地擔任這個角色。

  

  3步驟:踩煞車

  雖然找到好幫手,可以幫助爸媽們有效降低壓力值,但總有時候會突然找不到人,或是壓力值還沒洩洪,就硬是遇上寶寶不聽話、情緒波動的時候。這時,下面兩個技巧是很重要的做法。

  1.冷靜片刻

  當爸媽們發現自己快要生氣了,或是不耐煩的感覺湧上心頭,第一件事情是暫時離開,冷靜片刻。如果身邊有人能夠看顧一下寶寶,那爸媽們可以離開去洗個臉、洗個澡、喝口水、上個廁所;如果身邊沒有人,就提醒自己唱首愉快的歌,或是從1數到100。

  2.自我詢問

  冷靜片刻之後,問自己「我在氣什麼」→「我希望寶寶怎麼樣」→「如果寶寶做不到,我可以等他嗎」→可以等就等,不能等就回到「冷靜片刻」的作法。

  當爸媽們能夠覺察自己的壓力狀況,好好做完上述三個步驟,並跟身邊家人分享你的想法、做法,以及需要的協助,相信在情緒事件爆發時,大家都有預備,也能感受到你這位爸媽的責任感、自我覺察力,以及自制力。

  這樣事先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態度與智慧,展現在寶寶面前,必定也能成為他一輩子面對問題、管理情緒上的資產。

  我是寶寶堂親子育兒小編,如果你有任何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問題,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方式聯繫我,孩子的問題,讓我們一起來探討。

  如何關注:打開微信→添加好友→查找<寶寶堂親子育兒>或<baobaotang2012>長按複製)。

  或掃描二維碼即可關注

  

相關焦點

  • 不要被壞情緒綁架
    不要被壞情緒綁架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那時候我的事業才剛剛起步,女士們都知道,創業初期是很累人的,每天似乎都有忙不完的事於是,為了減輕自己的負擔,我決定請一個女秘書。後來,在一位朋友的介紹下,我僱用了一位名叫艾倫的小姑娘。我必須承認,艾倫的能力很強,的確讓我輕鬆了很多。
  • 情緒綁架
    綁架的定義是:用暴力把別人劫走。  那麼情緒綁架就是,用語言或行為強行讓對方順從自己的意願 。
  • 不要再情緒綁架我們的孩子了
    老師覺得應該請家長來解決問題,而家長因為迫於壓力,在眾師生面前,羞愧難耐,只能將這種緊張感,轉嫁到孩子身上。她為自己無法控制的情緒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其次,孩子的老師。因為無法處理孩子在學校的違規行為,不得不去請來家長,將責任推卸給其他人。再者,孩子自己。如果給他重新一次選擇的機會,我相信他一定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他還有大把的青春可以綻放,大好時光去感受。怎麼就選了這條最差的路呢?
  • 不要被情緒綁架,要學會與自己和解!
    好多事情總是背道而馳,不管怎樣,遇到什麼,都應該平常心面對,學會與自己和解,要知道一切問題必然有他發生的意義!選擇,這個世界上的人,每天都在選擇,小的方面選擇穿什麼,吃什麼等等,每天都充斥在生活中!你選擇這條路,也許會一帆風順,也許會布滿荊棘,但是都不是無故發生的。擁有,失去,周而復始,想要這個必然會失去另一個,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是有道理的!
  • 被綁架的心理情緒
    3. 我應該永遠傾聽每個人的問題,並竭盡所能地解決,不論對方是否要求我去做。4. 我應該永遠當好人,絕不傷害任何人的感情。5. 我應該永遠以其他人的需求為先,自己的居次。6. 我絕對不該對任何需要我或有求於我的人說「不」。7. 我絕對不該讓任何人的希望落空,或讓其他人在任何方面感到失望。8. 我應該總是開開心心並充滿希望,絕對不該在其他人面前表現出負面 情感。
  • 一粒狗糧斷30年相思,不要讓過去的事情綁架自己的情緒
    漢高祖劉邦年老的時候還專門去看望了自己的初戀,他那老年拿出香囊的情景依然讓人感慨。無論你是年輕還是年長,初戀總是內心珍藏的聖潔果實30年前,我們鎮上有對一男一女熱戀3年分手,原因是女方父母覺得男方家裡窮,直接將女兒嫁給附近的富戶。
  • 不要被情緒綁架,要做情緒的主人
    情緒管理是重要的社會適應能力,情緒來時該如何面對與自處?除了陪伴孩子理解情緒那種冷暖的感受之外,父母要如何教導孩子,不被情緒綁架,做情緒的主人?在報紙上看到地鐵隨意殺人的兇手在犯案前,曾在臺北鬧市區用腳踢破店家玻璃,理由是」不爽「;前幾天也有中學生因考不好到學校破壞公物,被抓到後,理由也是」不爽「。我不懂,為何不爽就可以破壞他人物品,傷害他人身體?不是說」冤有頭,債有主「嗎?
  • 對他人的情緒綁架說「不」
    有人說:「情緒綁架是個非常厲害的武器,它可以一瞬間把人綁起來,沒有自由,失去快樂,失去動力。」你有過嗎?1、表妹談了個男朋友,各方麵條件都不錯。小姨和姨夫都很滿意,經常會向表妹了解進展情況。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你怎麼那麼笨,我從來沒有見過你這麼笨的人」,「我這麼賞識你,你竟敢違背我的意願」,「哎,我覺得你這個人啊,沒希望,把你看透了」,「天哪,我對你這麼好,你竟然不按照我說的去做」等等,諸如此類,以剝削你的價值,踐踏你的尊嚴,用各種各樣讓你不舒服的言語手段,為了讓你能夠去滿足對方的期待的行為,都是情緒綁架。
  • 孩子也是「情緒勒索」高手,家長別被孩子綁架,可嘗試冷處理對待
    此外,我們也別忘了,孩子學習能力很強,他懂得怎麼樣去"情感勒索"、綁架家長。當孩子因為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而發脾氣、大哭大鬧時,家長不一定要每次都理睬他,家長別被孩子綁架,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心疼、憐憫或讓步,更不能和他討價還價。
  • 兩歲半的寶寶可以用三個步驟來解釋:情緒、語言、思維、學習、技
    1、最明顯的表現是他們可以開始理解別人的感受寶寶人很容易產生情緒,因為他們不能用語言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如沮喪、憤怒、尷尬、內疚、羞恥等;他們開始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影響別人,別人的行為也會影響自己;寶寶的分離焦慮逐漸減弱,母親一走他們就不哭了
  • 家長教育中的5種「情緒綁架」,不僅傷害孩子,還易錯位親子關係
    一、引言上次朋友聚餐的時候,有個朋友把他家孩子帶來了,我們都是第一次見到他的孩子,難免會熱情了點,想逗逗孩子就讓她認人,我們給她介紹我們的名字讓她記!然後我們幾個人換位置,讓她叫出來我們的名字。我們幾個朋友直接就反駁他了,孩子還小,要允許他們有些不完美的行為,不要總想著他們能夠做一些很厲害的事。二、家長的"情緒綁架"1、經常否定孩子孩子小的時候,希望父母能鼓勵一下他們,如果家長經常說他們的話,會讓他們的情緒長期不好。
  • 情緒引導的5個步驟與4個注意事項
    接下來我們來看下這幾個關鍵的步驟:1,播下種子(重點)這個簡單來說就是提前告知,很多人容易忘記這一點,但很關鍵。我們要讓孩子知道在特定情況下大致會發生的事情,以及我們要怎麼做。當情況發生時,孩子們就會更加容易配合。先告知,還得再次提醒,有細節或者準備好代替的方案那就更好了。
  • 0-3歲寶寶的情緒
    家長們越了解寶寶在各個階段的行為特徵,心理情緒,那麼就越能找到合適的管教方法來配合寶寶的年齡和個性。0到3歲的寶寶情緒如何呢?但是年幼的寶寶一旦受到了驚嚇,就會讓他對自己不能理解的事物感到恐懼和害怕,讓他無助,比如說突如其來的巨響,打雷,或者有人在他身邊大叫等。家長要避免孩子受到驚嚇,如果孩子出現了恐懼的情緒,父母可以用撫摸、輕拍搖晃、緊抱等跟寶寶身體接觸的動作,讓寶寶感到被關愛而平復情緒。
  • 12個月前的寶寶,父母跟他說話有用嗎?孩子情緒交流別忽視
    可見情緒管理的重要性,良好的情緒管理不僅能夠促進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還能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和幸福感,省去不少的情感障礙。所以,作為父母,我們注重孩子身體健康的同時,也不要忽視對孩子的情緒交流,孩子的情緒交流應該從出生的時候開始培養。
  • 不要讓壞情緒綁架你的心理健康!
    08心梗情緒的劇烈波動是急性心梗的一大誘因。情緒劇烈波動會使交感神經高度興奮,體內兒茶酚胺分泌增多,導致血壓升高、心率加快等。壞情緒和生病只差3步最近心情總是不好,難道我病了?非也非也!焦慮、抑鬱、恐懼、悲傷、憤怒等情緒,只是呈現一種心理狀態,並不等於疾病,適度的情緒起伏是正常的,每個人都有。一段時間遭遇挫折、困難,情緒會不好,但過了幾天這種情緒就過去了,就不用特別緊張。請輸入不過,通過下邊三個維度判斷,有抑鬱症傾向就應該引起注意了,可以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 破解「被你最愛的人情緒勒索」魔咒的3步驟
    2那麼,有沒有辦法來破解「被情緒勒索」呢?作家Susan Forward提出了3個步驟:1.停當你意識到被情緒勒索、負面情緒排山倒海而來時,不要太快回復或反應;而是停下來,看看發生了什麼事。深深地吸一口氣,慢慢吐氣。冷靜下來,別讓理智被情緒拐走。
  • 用這五個步驟解決問題,有利於拉近親子關係!
    俗話說,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當孩子遇到問題,或親子間發生矛盾時,家長可以試著用這五個步驟來解決問題,拉近親子關係。  第一步:討論孩子的感受和需求。這時再觀察一下孩子的情緒,然後再跟孩子進行溝通,你要表達一種「這次我是真的想搞清楚你的感受。」只有當孩子覺得自己是被傾聽、被理解的時候,他才能考慮你的感受。
  • 遠離「情緒綁架」,我的情緒我做主
    情商理論中有種現象叫作「情緒綁架」,是指已經形成的情緒模式阻礙了大腦的理智思考,強制啟動應激行為作為對情緒的反應。這也是為什麼常有人說「我不知道當時為什麼會做出那樣的傻事」,「我那時就是忍不住想對父母大吼大叫」的原因。「情緒綁架」對情緒當事人是弊大於利的。
  • 三個步驟破解自閉症孩子情緒密碼
    2、當孩子情緒的奴隸:「不要哭,就帶你去吃麥當勞!」「我買玩具給你就是了,別難過了!」用賄賂、哄勸的方式息事寧人,避免孩子體會不好的情緒,反而讓孩子學會了「情緒勒索」。   3、為孩子的情緒貼標籤:」你這個壞孩子,為什麼這麼粗暴?」「真是愛哭鬼!惹人厭!」你貼在孩子身上的「負面標籤」,會輕而易舉的扭曲孩子的自我概念。
  • 《一邊焦慮一邊成長》何老師說:人不要被自己的情緒綁架
    何老師說:「不要被自己的情緒綁架,因為其實事壓不垮我們,反而是情緒壓垮我們。」陳學冬大姨在《我家那小子》節目中解釋說:「他從小就這樣,那時候家裡大人工作忙,也沒人管,他就習慣了買個麵包和水湊合一頓,這已經成了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