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省歌藝術家走出大武漢,「洪湖水浪打浪」周末響徹上海灘

2020-12-18 瀟湘晨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楚天都市報7月26日訊(記者張聰 視頻剪輯賈淑瑞)7月25日,武漢解封的第109天,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迎來一場盛大的演出——來自湖北省歌劇舞劇院的140餘位藝術家登臺唱響「洪湖水浪打浪」,早在去年10月便已磨合完成、第三版配器的《洪湖赤衛隊》,終於第一次和觀眾見面了。

密集排練半個月,第三次配器的「洪湖」終首演

這是湖北省歌劇舞劇院在武漢解封後首次走出江城去往長三角,接受楚天都市報記者採訪時,湖北省歌劇舞劇院副院長劉明提到,今年6月,「2020上海夏季音樂節」向劇院投來邀請函,從確定參與演出的那一刻開始,湖北交響樂團80名演奏家和歌劇團60多名歌唱演員便開始了密集彩排。

7月17日,楚天都市報記者曾在湖北交響樂團排練廳直擊了演員們的排練,當天烈日如瀑,排練廳裡密匝匝的人群讓演員們一開嗓就可能流汗,主演韓英的馬婭琴說,即便如此,大家內心只有興奮,「太久沒有出去演出了,演的又是《洪湖赤衛隊》,說什麼也要把它排練好。」

「洪湖」首演

據悉,這次在上海演出的音樂會版《洪湖赤衛隊》,是繼1979年、1999年之後的第三次配器,去年10月便統一磨合完成,但受疫情影響一直未能與觀眾見面。

湖北交響樂團指揮周雯提到,這一次配器加強了《洪湖赤衛隊》音樂的交響性,「音樂在刻畫人物、推動劇情、描述環境等多方面的表現更豐富了。」而和聲上加強的江漢平原民間音樂調式,則讓《洪湖赤衛隊》的地方特色更加鮮明,「可以說這一版《洪湖赤衛隊》的生命力更強了,時代特點也更鮮明了。」

譚盾來加油,22.5萬網友齊圍觀,吃下定心丸,新劇創作再加油

7月23日,湖北省歌劇舞劇院140餘人登上前往上海的列車,除交響樂隊指揮周雯、「韓英」馬婭琴外,被業內譽為「鐵打的劉闖」的男高音秦德松也一同上陣。

劇院演奏現場

7月25日演出前,同樣參加2020上海夏季音樂節的著名作曲家譚盾特意趕到後臺,給來自「英雄之城」的同行們加油打氣,預祝音樂會版《洪湖赤衛隊》演出成功。當晚,只允許售賣30%的門票從180元到380元檔位均被一搶而空,觀眾的熱情更在終場時迸發。周雯說,演出結束時全場的掌聲久久未能散去,「我們真的很感動。」

當晚,「央視新聞」官方微博全程直播了這場演出,22.5萬網友在線圍觀「洪湖水浪打浪」再度唱響,網友中甚至不乏住在國外的中國樂迷,「異國他鄉聽經典,小時候看了5遍電影,整個故事裡的音樂都會唱!」

能夠收穫觀眾的強烈反響,湖北省歌劇舞劇院的藝術家們也有了定心丸。昨晚,他們已經從上海回到武漢。劉明介紹,接下來,省歌將全力投入到新戲《天使日記》的創作和排練中,「我們所有人都在期待再次與觀眾見面。」

【來源:楚天都市報-看楚天】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武漢解封後省歌首次走出大武漢 「洪湖水浪打浪」周末響徹上海灘
    《洪湖赤衛隊》演出現場7月25日,武漢解封的第109天,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迎來一場盛大的演出——來自湖北省歌劇舞劇院的140餘位藝術家登臺唱響「洪湖水浪打浪」,早在去年10月便已磨合完成、第三版配器的《洪湖赤衛隊》,終於和觀眾見面了。
  • 「壯麗70年·光影湖北」一曲洪湖水,流韻「浪打浪」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邊是呀嘛是家鄉啊……」9月2日,歌劇《洪湖赤衛隊》在洪山禮堂上演,拉開了「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湖北省優秀戲劇展演月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歌劇《洪湖赤衛隊》產生了強烈轟動效應,無論哪個地方,也不論哪個劇團和劇種,都爭相上演。1961年,《洪湖赤衛隊》被改編成電影公映後,更是名揚四海。劇中的很多唱段,一時之間紅遍大江南北,《洪湖水浪打浪》更成為幾十年來中國人民最喜歡唱的歌曲之一。電影《洪湖赤衛隊》劇照,左為第一代「韓英」王玉珍。
  • 紅歌溯源:《洪湖水,浪打浪》靈感來自順口溜
    洪湖當地流傳的歌謠,成為他日後創作《洪湖水,浪打浪》歌詞靈感來源。由於第一版手稿遺失,《洪湖水,浪打浪》歌詞的變遷如今已經不可考證。  不過,朱本和清晰地記得,1950年他在洪湖慰問時聽到當地流傳一首歌謠,「洪湖水呀紅又紅,洪湖漁船大不同。船頭站的赤衛隊,船後坐的是賀龍。」
  • 【壯麗70年·光影湖北】一曲洪湖水 流韻「浪打浪」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訊(記者 周嬋)「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邊是呀嘛是家鄉啊……」9月2日,歌劇《洪湖赤衛隊》在洪山禮堂上演,拉開了「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湖北省優秀戲劇展演月」的序幕。演出結束時,全場觀眾起立,掌聲經久不息。
  • 昨晚的義大利總統府,響起了《洪湖水浪打浪》
    當地時間13日傍晚,義大利總統府舉行了一場特殊的音樂會,中國湖北民歌《洪湖水浪打浪》的曲調響徹大廳,全場觀眾屏息聆聽,在場華人更是備感親切。著名旅意華人鋼琴演奏家居覲受邀獻藝,演奏曲目既有西方古典音樂經典曲目,也有湖北民歌《洪湖水浪打浪》和《平湖秋月》等傳統中國民樂。
  • 黃聖依傾情獻唱《洪湖水浪打浪》回望崢嶸歲月致敬革命傳奇
    由演員、歌手黃聖依獻唱的《洪湖水浪打浪》今日正式上線,歌曲由歐陽謙叔、梅少山、煤會召、張敬安作詞,張敬安、歐陽謙叔作曲,於1959年首次在歌劇《洪湖赤衛隊》中演唱,1994年入選"百歌頌中華"優秀紀念歌曲獎。穿越歲月,歷久彌新,歌曲以寬廣的節奏、明快綺麗的曲調,質樸豐滿的湖光水色,豪情滿懷地抒發了主人公嚮往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景,致敬革命傳奇。
  • 解讀經典民歌《洪湖水浪打浪》歌曲創作背後的故事
    一曲洪湖水,悠悠幾代情。相信《洪湖水浪打浪》這首經典歌曲,對出生於上世紀50年代、60年代、甚至70年代初的人來說太熟悉了。如果說上個世紀50年代出生的人多數是伴隨著歌劇《洪湖赤衛隊》中的主題曲:《洪湖水浪打浪》長大的話,那麼60年代、70年代出生的人主要是伴隨著電影《洪湖赤衛隊》中的主題曲:《洪湖水浪打浪》而長大的。
  • 胡楊林翻唱經典民歌《洪湖水浪打浪》大眾褒貶不一
    荊州新聞網綜合消息:前日,以一首《香水有毒》紅遍大江南北的歌手胡楊林在江蘇常州舉辦專場歌友會時,獻上一首經典民歌《洪湖水浪打浪》。    不久前在北京工人體育館慶祝祖國六十華誕舉辦的大型「我愛你,中國」主題紅歌會上,胡楊林也震驚全場翻唱了這首經典民歌。
  • 1961年經典老片《洪湖赤衛隊》插曲《洪湖水,浪打浪》(王玉珍等演唱)
    洪湖,這片革命的熱土,曾是全國農村土地革命的中心之一,孕育了數不清的革命傳奇與光榮壯舉, 譜寫了一曲曲不朽的英雄之歌。歌劇《洪湖赤衛隊》以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為背景,描寫了人民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和地主惡霸、反動勢力的殊死鬥爭的故事。
  • 洪湖乾旱或致多種魚類消失 洪湖水浪打浪成回憶
    解說:  湖水縮減至少三分之一,再過4天將無水可取,如何抵過乾旱的侵擾,如何保留生態基因,如何再現洪湖水浪打浪,《新聞1+1》今日關注洪湖之渴。  主持人 董倩:  歡迎收看《新聞1+1》。  湖北的洪湖,抗洪抗了幾十年,今年要面對的竟然是嚴重乾旱的局面,今年的洪湖水恐怕就不會再有浪打浪的美麗景色了,因為洪湖的水面現在幾乎已經接近了最低,我們今天就來關注一下飽受乾旱之苦的洪湖。
  • 洪湖水,浪打浪,帶你走進美麗的湖北洪湖
    洪湖水,浪打浪。長江,告別了八百裡洞庭,來到美麗的洪湖。洪湖是我國第七大淡水湖,湖北省第一大湖。它位於湖北省洪湖市和監利縣之間,東西均通長江,屬河間窪地湖泊,為江漢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洪湖,最早始見於明朝《嘉靖沔陽志》所載:「上洪湖,在州東南一百二十裡,又十裡為下洪湖,受鄭道、白沙、壩潭諸水,與黃蓬相通」,「夏洪湖大水,湖河不分,容納無所,泛濫沿岸,諸垸盡沒,湖垸不分」。洪湖地區海拔在23-28米之間,在明朝以前只有上、下兩湖,後江西移民與當地人圍湖造田,使湖泊越來越小。
  • 《洪湖水浪打浪》響徹意總統府 義大利用湖北民歌助力中國抗疫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意總統府奎裡納萊宮音樂會現場 (圖片來源:義大利總統府官網)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宋承傑、殷欣):在中國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刻旅意華人鋼琴家居覲在意總統府演奏鋼琴曲《洪湖水浪打浪》(圖片來源:義大利總統府官網)在這場特別的音樂會中,著名旅意華人鋼琴家居覲受邀獻藝,演奏了多首中外名曲,當她演奏起大家耳熟能詳的湖北名曲《洪湖水浪打浪》時,全場觀眾屏息凝聽,悠揚而熟悉的旋律觸動了在場每一位觀眾的心靈。
  • 未名湖水洪湖浪 隔山隔水兩相望
    洪湖憶事不曾造訪過洪湖的人,不可自稱到過湖北。洞庭湖之南,湖南;湖之北,洪湖。不曾鬼鬼祟祟攜三五摯友,棲身於夏夜的月色中,扁舟巡湖,倚舷聽浪,不可自詡為造訪過洪湖。浪之和弦裡,魚蝦與鷗鷺自在出演,為你再現古雲夢澤的驚鴻一瞥。不曾在兒時偷半截磚頭,在銀幕的正反面會心落座,十遍以上觀賞電影《洪湖赤衛隊》,且跟隨影片節奏熟練模仿完所有臺詞和唱段,不可謂之「我是湖北人」(50後和60後)。
  • 「後浪」現形記:我用盡所有力氣,過著平凡的一生
    一時之間,領導、長輩等「前浪」們激情轉發,感慨年輕人的朝氣與未來。部分青年也深受啟發,暢想生於廣闊天地,未來必定大有作為。然而,作為視頻中的主角,更多的青年卻看得失語,看得無奈——有的甚至看得憤怒,跑去何冰老師微博下做人身攻擊。失語可以理解,憤怒大可不必。
  • 「後浪」現形記:我用盡所有力氣,過著平凡的一生
    五四那天,獻給「後浪」們的視頻在朋友圈刷屏了。文案極盡對青年的讚美,何冰老師聲情並茂的演講,更讓這段文字變得生動有力。一時之間,領導、長輩等「前浪」們激情轉發,感慨年輕人的朝氣與未來。部分青年也深受啟發,暢想生於廣闊天地,未來必定大有作為。然而,作為視頻中的主角,更多的青年卻看得失語,看得無奈——有的甚至看得憤怒,跑去何冰老師微博下做人身攻擊。失語可以理解,憤怒大可不必。
  • 國家大劇院版歌劇《洪湖赤衛隊》國慶亮相
    半個多世紀以來,「洪湖水,浪打浪」的經典旋律代表了一種難以磨滅的集體記憶。此次國家大劇院選擇將這部經典作品重新搬上舞臺,看重的是「以經典的力量影響和感染當下的觀眾。」大劇院院長陳平表示:「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傳承和弘揚經典,最重要的是要賦予經典作品以新的生命力,跟得上當代觀眾的審美訴求,同時保留住經典原本的內核與風骨。」
  • 「前浪」也想說給「後浪」
    上周支付寶組織了一場「武漢見字如面」的活動,邀請一幫「過來人」和今天的大學生們來一場「跨時空」的對話。他們找到我的時候,我其實特別怕參與「熬雞湯」的事兒,一度很猶豫,覺得沒啥必要。後來他們給我看了一封大學生的「來信」,改變了我的想法。受經濟低迷和疫情的雙重影響,今年大學畢業生的處境尤其艱難。
  • 《洪湖赤衛隊》演韓英,王玉珍35歲嫁專家,嗓子受損含淚別舞臺?
    提到70年代的最為著名的歌曲,很多人都會首推《洪湖水,浪打浪》,"洪湖水呀浪打浪,洪湖岸邊是家鄉。清早船兒去撒網,晚上回來魚滿艙。四處野鴨和菱藕,秋收滿畈稻穀香,人人都說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魚米鄉……"而這首歌的原唱便是王玉珍,這首歌創作於1958年,是1959年湖北省實驗歌劇團首演的歌劇《洪湖赤衛隊》的一個場次的主題曲。之後,又於在1961年又隨著歌劇一同成為了同名電影的主題曲,而無論是歌劇還是電影,都由王玉珍出演了女主角韓英。
  • 93 年的我是「後浪」嗎?不,我是前浪
    文丨聞韶五月四日早上起床的時候,朋友圈「後浪」排了一屏。我沒點開看,想,後浪在 B 站打廣告了呀,效果不錯呀。我認知裡的後浪是一家圖書出版公司,我買過他們出版的拉丁語教材。中午的時候,各種「前浪」出現了。有人要對「後浪」吹毛求疵,有人說拒絕處於同一條河流。朋友圈裡的各種嘲諷也出來了。我只點進去看了「 bilibili 獻給爺一代的演講《前浪》」,笑得很開心。我大概知道「後浪」是什麼意思了。這是 B 站給用戶的獻禮,也是個 B 站的推廣。朋友圈裡的廣告位,應該不便宜。
  • 電影《洪湖赤衛隊》,59年過去,導演謝添去世,主演王玉珍健在
    【百部經典老電影巡禮(41)——《洪湖赤衛隊》】No.1對於紅色電影《洪湖赤衛隊》,大家一定十分熟悉,而對於其中的主題歌《洪湖水浪打浪》,更是張口就來:「洪湖水呀浪打浪,洪湖岸邊是家鄉。清早船兒去撒網,晚上回來魚滿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