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聖依傾情獻唱《洪湖水浪打浪》回望崢嶸歲月致敬革命傳奇

2020-12-18 灑妹格式化

每首老歌背後,都有一段溫情流淌。由演員、歌手黃聖依獻唱的《洪湖水浪打浪》今日正式上線,歌曲由歐陽謙叔、梅少山、煤會召、張敬安作詞,張敬安、歐陽謙叔作曲,於1959年首次在歌劇《洪湖赤衛隊》中演唱,1994年入選"百歌頌中華"優秀紀念歌曲獎。穿越歲月,歷久彌新,歌曲以寬廣的節奏、明快綺麗的曲調,質樸豐滿的湖光水色,豪情滿懷地抒發了主人公嚮往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景,致敬革命傳奇。

黃聖依《洪湖水浪打浪》

不朽英雄之歌喚醒家的記憶

《洪湖水浪打浪》是國家音樂產業基地重磅打造的「音為有你」大IP持續獻禮祖國的歌曲。歌曲富有民歌特色,歌詞運用了通韻的押韻形式,分前八句和後六句兩片,上片描繪了洪湖秀麗的風光和人們的美好生活,下片重點表達了這一美好盛景是在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走向革命勝利下產生的,表達了對黨的感恩之情。

洪湖,這片革命的熱土,曾經是全國農村土地革命的中心之一,孕育了數不清的革命傳奇與光榮壯舉,譜寫了一曲曲不朽的英雄之歌。「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邊是呀嘛是家鄉啊,清早船兒去呀去撒網,晚上回來魚滿艙……」,《洪湖水浪打浪》整首歌節奏明快、結構嚴謹。黃聖依的演唱情真意切,聲音純樸,咬字清晰,行腔自然流暢,韻味濃厚獨特,極富有民歌風韻,散發出清新自然的聲樂魅力,芬芳繚繞,音韻雋永。悠揚的旋律配合動聽的演唱,仿佛一幅曲折動人的革命畫卷舒展開來,喚醒了洪湖兒女的家鄉革命記憶。

讚美革命熱土謳歌傳奇時代

《洪湖水浪打浪》是湖北人民獨特而珍貴的文化遺產,周恩來總理曾稱讚它是一首「難得的革命的抒情歌曲」,寬廣的節奏,優美動聽的旋律不僅讚美洪湖這片革命熱土,更紀念那段充滿傳奇的革命年代,蕩漾在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的心間。

當前奏響起,每個人心中便泛起無可名狀的波瀾, 這些旋律挾裹著中國共產黨一段寶貴的生命,承載著我們青春年華的無盡悲歡。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的今天,這首獻禮歌曲的發行正當時。

而在今天,這首歌的意義遠不於此,今天的美好生活源自於革命先輩的流血付出,這首歌不僅致敬革命先輩謳歌傳奇時代,更繼續激勵著新時代青年去努力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奮鬥。據悉,該歌曲由國家音樂產業基地數位音樂示範園區,無限星空音樂集團出品發行,同期更多歌曲相繼發聲,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1961年經典老片《洪湖赤衛隊》插曲《洪湖水,浪打浪》(王玉珍等演唱)
    洪湖,這片革命的熱土,曾是全國農村土地革命的中心之一,孕育了數不清的革命傳奇與光榮壯舉, 譜寫了一曲曲不朽的英雄之歌。歌劇《洪湖赤衛隊》以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為背景,描寫了人民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和地主惡霸、反動勢力的殊死鬥爭的故事。
  • 解讀經典民歌《洪湖水浪打浪》歌曲創作背後的故事
    一曲洪湖水,悠悠幾代情。相信《洪湖水浪打浪》這首經典歌曲,對出生於上世紀50年代、60年代、甚至70年代初的人來說太熟悉了。如果說上個世紀50年代出生的人多數是伴隨著歌劇《洪湖赤衛隊》中的主題曲:《洪湖水浪打浪》長大的話,那麼60年代、70年代出生的人主要是伴隨著電影《洪湖赤衛隊》中的主題曲:《洪湖水浪打浪》而長大的。
  • 紅歌溯源:《洪湖水,浪打浪》靈感來自順口溜
    如果沒有1950年夏天赴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那次慰問演出,朱本和也許仍是一名默默無聞的小提琴手。因為在洪湖演出的經歷,他收集素材創作了九場歌劇《洪湖赤衛軍》,在此基礎上,劇本歷經修改,以《洪湖赤衛隊》的名字被搬上舞臺、銀幕。集體作詞、張敬安、歐陽謙叔作曲的那首《洪湖水,浪打浪》隨之傳唱大江南北。
  • 胡楊林翻唱經典民歌《洪湖水浪打浪》大眾褒貶不一
    荊州新聞網綜合消息:前日,以一首《香水有毒》紅遍大江南北的歌手胡楊林在江蘇常州舉辦專場歌友會時,獻上一首經典民歌《洪湖水浪打浪》。    不久前在北京工人體育館慶祝祖國六十華誕舉辦的大型「我愛你,中國」主題紅歌會上,胡楊林也震驚全場翻唱了這首經典民歌。
  • 【壯麗70年·光影湖北】一曲洪湖水 流韻「浪打浪」
    系列紀錄片共7部,今日推出第2部《洪湖流韻》。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訊(記者 周嬋)「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邊是呀嘛是家鄉啊……」9月2日,歌劇《洪湖赤衛隊》在洪山禮堂上演,拉開了「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湖北省優秀戲劇展演月」的序幕。演出結束時,全場觀眾起立,掌聲經久不息。
  • 「壯麗70年·光影湖北」一曲洪湖水,流韻「浪打浪」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邊是呀嘛是家鄉啊……」9月2日,歌劇《洪湖赤衛隊》在洪山禮堂上演,拉開了「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湖北省優秀戲劇展演月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歌劇《洪湖赤衛隊》產生了強烈轟動效應,無論哪個地方,也不論哪個劇團和劇種,都爭相上演。1961年,《洪湖赤衛隊》被改編成電影公映後,更是名揚四海。劇中的很多唱段,一時之間紅遍大江南北,《洪湖水浪打浪》更成為幾十年來中國人民最喜歡唱的歌曲之一。電影《洪湖赤衛隊》劇照,左為第一代「韓英」王玉珍。
  • 昨晚的義大利總統府,響起了《洪湖水浪打浪》
    當地時間13日傍晚,義大利總統府舉行了一場特殊的音樂會,中國湖北民歌《洪湖水浪打浪》的曲調響徹大廳,全場觀眾屏息聆聽,在場華人更是備感親切。著名旅意華人鋼琴演奏家居覲受邀獻藝,演奏曲目既有西方古典音樂經典曲目,也有湖北民歌《洪湖水浪打浪》和《平湖秋月》等傳統中國民樂。
  • 《洪湖水浪打浪》響徹意總統府 義大利用湖北民歌助力中國抗疫
    義大利外長迪馬約在出席音樂會時表達了對中國人民和政府的支持,並向習主席致敬。他表示:「在這個困難時刻,我們隨時準備幫助中國政府和人民。同時向正在領導這場前所未有抗擊疫情工作的習主席致敬。義大利政府和人民向你們表示支持。」
  • 洪湖乾旱或致多種魚類消失 洪湖水浪打浪成回憶
    解說:  湖水縮減至少三分之一,再過4天將無水可取,如何抵過乾旱的侵擾,如何保留生態基因,如何再現洪湖水浪打浪,《新聞1+1》今日關注洪湖之渴。  主持人 董倩:  歡迎收看《新聞1+1》。  湖北的洪湖,抗洪抗了幾十年,今年要面對的竟然是嚴重乾旱的局面,今年的洪湖水恐怕就不會再有浪打浪的美麗景色了,因為洪湖的水面現在幾乎已經接近了最低,我們今天就來關注一下飽受乾旱之苦的洪湖。
  • 洪湖水,浪打浪,帶你走進美麗的湖北洪湖
    洪湖水,浪打浪。長江,告別了八百裡洞庭,來到美麗的洪湖。洪湖是我國第七大淡水湖,湖北省第一大湖。它位於湖北省洪湖市和監利縣之間,東西均通長江,屬河間窪地湖泊,為江漢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洪湖,最早始見於明朝《嘉靖沔陽志》所載:「上洪湖,在州東南一百二十裡,又十裡為下洪湖,受鄭道、白沙、壩潭諸水,與黃蓬相通」,「夏洪湖大水,湖河不分,容納無所,泛濫沿岸,諸垸盡沒,湖垸不分」。洪湖地區海拔在23-28米之間,在明朝以前只有上、下兩湖,後江西移民與當地人圍湖造田,使湖泊越來越小。
  • 武漢解封後省歌首次走出大武漢 「洪湖水浪打浪」周末響徹上海灘
    《洪湖赤衛隊》演出現場7月25日,武漢解封的第109天,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迎來一場盛大的演出——來自湖北省歌劇舞劇院的140餘位藝術家登臺唱響「洪湖水浪打浪」,早在去年10月便已磨合完成、第三版配器的《洪湖赤衛隊》,終於和觀眾見面了。
  • 「視頻」省歌藝術家走出大武漢,「洪湖水浪打浪」周末響徹上海灘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楚天都市報7月26日訊(記者張聰 視頻剪輯賈淑瑞)7月25日,武漢解封的第109天,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迎來一場盛大的演出——來自湖北省歌劇舞劇院的140餘位藝術家登臺唱響「洪湖水浪打浪
  • 未名湖水洪湖浪 隔山隔水兩相望
    洪湖憶事不曾造訪過洪湖的人,不可自稱到過湖北。洞庭湖之南,湖南;湖之北,洪湖。不曾鬼鬼祟祟攜三五摯友,棲身於夏夜的月色中,扁舟巡湖,倚舷聽浪,不可自詡為造訪過洪湖。浪之和弦裡,魚蝦與鷗鷺自在出演,為你再現古雲夢澤的驚鴻一瞥。不曾在兒時偷半截磚頭,在銀幕的正反面會心落座,十遍以上觀賞電影《洪湖赤衛隊》,且跟隨影片節奏熟練模仿完所有臺詞和唱段,不可謂之「我是湖北人」(50後和60後)。
  • 電影《洪湖赤衛隊》,59年過去,導演謝添去世,主演王玉珍健在
    【百部經典老電影巡禮(41)——《洪湖赤衛隊》】No.1對於紅色電影《洪湖赤衛隊》,大家一定十分熟悉,而對於其中的主題歌《洪湖水浪打浪》,更是張口就來:「洪湖水呀浪打浪,洪湖岸邊是家鄉。清早船兒去撒網,晚上回來魚滿艙。
  • 歌劇《洪湖赤衛隊》七一上演 新晉青歌賽金獎得主出演
    《洪湖水,浪打浪》等經典唱段保留 經典歌劇《洪湖赤衛隊》首排於1958年,1959年10月該劇作為湖北省向國慶十周年獻禮劇目首次進京演出,一炮而紅,從此成為中國民族歌劇的瑰寶,《洪湖水,浪打浪》的優美旋律已經成為鐫刻在中國人心中的集體記憶。
  • 《洪湖赤衛隊》全部插曲,經典永恆!
    電影《洪湖赤衛隊》,是一部歌劇片,由湖北省歌劇舞劇院演出。 電影中女主角韓英的扮演者王玉珍,以其清脆甜美的歌喉讓《洪湖水浪打浪》、《看天下勞苦人民都解放》等歌曲一直傳唱不衰。
  • 國家大劇院版歌劇《洪湖赤衛隊》迎「老友」
    演員與觀眾相聚  颯爽「三英」排練廳裡齊亮相   「赤衛隊員」串燒經典一家親  活動現場,總政歌舞團的女高音歌唱家吳娜與飾演劉闖的男高音歌唱演員王凱首先演唱了一段韓英「開導」劉闖的「風勢不順不張帆」,帶著大家走進這熟悉而久違的故事,兩人的對唱曲調一剛一柔,「巾幗英雄」韓英不僅有革命的堅毅精神還充滿了革命智慧
  • 《洪湖赤衛隊》演韓英,王玉珍35歲嫁專家,嗓子受損含淚別舞臺?
    提到70年代的最為著名的歌曲,很多人都會首推《洪湖水,浪打浪》,"洪湖水呀浪打浪,洪湖岸邊是家鄉。清早船兒去撒網,晚上回來魚滿艙。我國那麼多,湖畔河流,為啥唯獨吟唱洪湖呢?主要是因為這片革命的熱土,曾經是全國農村土地革命的中心之一,孕育了數不清的革命傳奇與光榮壯舉, 譜寫了一曲曲不朽的英雄之歌。因而洪湖是不同凡響,在很多人的心中的佔據著難以逾越的地位,歌詞運用了通韻的押韻形式,分前八句和後六句兩片。
  • 大劇院版歌劇《洪湖赤衛隊》排練廳裡迎老友
    颯爽「三英」排練廳裡齊亮相   「赤衛隊員」串燒經典一家親   活動現場,總政歌舞團的女高音歌唱家吳娜與飾演劉闖的男高音歌唱演員王凱首先演唱了一段韓英「開導」劉闖的「風勢不順不張帆」,帶著大家走進這熟悉而久違的故事,兩人的對唱曲調一剛一柔,「巾幗英雄」韓英不僅有革命的堅毅精神還充滿了革命智慧
  • 《洪湖赤衛隊》再次上演 吳娜出演"有血有肉"韓英
    "吳娜傾情演繹「有血有肉」韓英經典歌劇《洪湖赤衛隊》首排於1958年,1959年10月該劇作為湖北省向國慶十周年獻禮劇目首次進京演出,一炮而紅。經過兩年的醞釀,國家大劇院與《洪湖赤衛隊》版權方湖北省歌劇舞劇院攜手,2012年重新創排該劇並搬上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