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了帷幕。與往年高考不同的是,今年是山東省實行新高考的第一年,高考錄取政策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社會各界關注度極高。從近期教育招生部門公布的信息看,今年新高考平穩落地,錄取工作進展順利,很大一部分考生被心儀的院校和專業錄取,即將踏上新的求學之路,但是,也有一部分考生由於對高考新政策還沒有弄通做實,或對報考模式缺乏深度了解,報考的院校和專業不甚滿意,留有不少遺憾。期間,小編通過多種方式調研、了解了近百位山東考生和家長朋友志願填報的信息,對他們在報考中存在這樣那樣的誤區和問題進行了深入總結、梳理和剖析,形成此文,或許對2021屆考生志願填報有一定參考價值。
一、志願填報沒有拉開梯次。今年,濟南一考生高考成績501分,按說,這個成績考取一所公辦高校沒有問題,但由於考生家長只想報考分數較高的院校,簡單參考往年的錄取數據,且沒有拉開梯次,結果在首次本科普通類投檔中,96個志願一個也沒有錄取,出現了滑檔,實在可惜。按照本科普通批第二次志願投檔計劃,這個分數只能投檔到民辦高校。
啟示一:今年新高考雖然有96個志願投檔單位,但相互間如果沒有拉開梯度,簡單參考往年分數,沒有按照「衝、穩、保」的策略填報志願,考生分數再高,也有可能出現滑檔。當然,2021年高考志願填報可以參考今年的錄取數據。
二、壓線生報考定位不準。壓線生是指一段線上20分以內的考生。今年有幾位考生超過一段線15—19分不等,主要考慮公辦本科高校,結果在首次志願投檔中沒有被錄取。今年新高考,山東是根據考生高考總成績,按照普通類本科招生計劃數的1:1.2劃定,在一段線上的考生,將有20%的考生無緣本科,只能下滑到專科批志願(二段線填報)。2020年,山東在一段線上有考生272673人,其中,普通類常規批首次志願投出考生202730人,完成高校計劃的99.99%,普通類提前批共錄取26542人,同時還有少量的保送生、單招生等,全省有4萬多考生無緣本科,因此,一段線壓線生考取本科的難度很大。
啟示二:這些壓線考生如果想上本科,應該重點考慮民辦高校、獨立高校、校企合作高校、中外合作辦學的高校,如果考慮公辦本科高校,幾乎是不可能。當然,在普通批第二次志願填報中,如果選擇高職(專科),可以報考較好的院校和專業。
三、「衝」的院校有點盲目。濱州一考生文化課分數562分,由於今年有96個志願投檔單位,於是,這位考生在家長的鼓動下「敢」衝了。前兩個院校分別填報了清華、北大的多個專業。結果可想而知,北京大學投檔線最低的專業是新聞傳播類687分,對應位次全省第225名;清華大學投檔線最低的專業是核工程與核技術681分,對應全省位次405名。與此相反,有一位濱州考生不敢衝,擔心不能被錄取,把容易考上的院校放在前面,白白浪費了一些分數。
啟示三:考生報考專業和院校,衝一衝是必須的,但是衝要有一定限度,不能亂衝。好高騖遠,不切實際,不僅衝不上,而且浪費了寶貴的投檔單位,實在沒有必要。
四、對提前批了解較少。提前批院校涉及軍事、公安、航海、公費師範生、醫學生等多個招生類型。由於今年院校對報考專業提出了選考科目要求,因此,報考院校存在許多不確定性。一些考生家長對本科提前批認識不足、了解不多,喪失了一次報考機會。例如,山東警察學院公安學類專業對思想政治提出了選科要求,結果,首次志願沒有投滿。如果超過一段線分數不多的考生(或者是壓線生)選考了思想政治,身體條件允許的話,報考這所院校就被錄取了。
啟示四:2021屆考生應及時了解本科提前批或者春季高考的一些政策,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和職業傾向,適當報考提前批,可能增加一次上好大學的機會。
五、藝考文化成績受限。濱州一位音樂藝考生,今年音樂類專業成績分數較高,但文化課成績距最低本科線差了9分。這個文化成績如果在去年,就達到了本科最低線,但是今年文化課錄取線是一段線的70%,而去年是文理本科普通批錄取線的65%。由於今年提高了文化最低分數線,從而與本科失之交臂,只能報考高職(專科)院校。
啟示五:藝考生要特別重視文化課的學習。在山東,像音樂類、舞蹈類等藝考生,只要文化課達到本科最低線,在錄取中是按照專業成績從高到低錄取的。因此,對於藝考生來說,文化課成績也是至關重要的。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體會。謝謝閱讀。
濱州孫老師(高考志願規劃、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