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到底是冷還是熱,方法用對穿衣事半功倍?

2020-09-20 露露童裝搭配

天氣還未完全降溫,可是下班回家,每次看到娃滿頭大汗地回來,說實話,當媽媽的心真的很憂慮娃被捂感冒了。(有同感的寶媽請舉個手!)。那麼不得不說,有一種冷叫:「奶奶覺得你冷」!

當媽的肯定都知道,婆媳關係越加尷尬,主要是由於寶寶的出生,以前還可以沒啥交集,就沒有那麼多的隔閡。可是當寶寶出生,避免不了的交集可能就越加嚴峻了。那麼不得不說到,有種難以抗拒的溫暖,就是「奶奶覺得你冷」,只要一入秋,婆婆就會把寶寶裹得嚴嚴實實的,不管是出門逛街,還是下樓遛彎,寶寶身上肯定就穿著秋衣秋褲,更無語的也許,還會外加一件外套!

俗話說的好,隔輩親嘛,也是能夠理解的。雖然婆婆也是擔心寶寶著涼,咱們也不是不通情達理,可是寶寶穿衣服的標準,真不是你覺得他冷,他就需要多加衣服來恆定的。所以,今天整理了一下寶寶秋季科學穿衣攻略,希望對各位寶媽有作用,這就是小編長期更新的動力了!

其一:怎樣判別寶寶穿多少

許多家長,尤其是白叟,習慣用寶寶的四肢判別他們的冷熱,一旦發現寶寶四肢冰涼,就會匆忙的增添衣服。其實這種判斷並不合理,畢竟寶寶的心臟比較小,能夠泵出的能量來達到四肢的熱量是比較少的,所以,寶寶的四肢偏涼是正常現象,不要大驚小怪。反而是如果你發現寶寶的四肢溫熱至出汗時,這個時候就說明寶寶的衣服穿得太多了。

此外,摸寶寶的腦門判別冷熱也不準確,因為腦門溫度是體表溫度,簡單受外界溫度攪擾,影響判別,是不夠精確判斷寶寶的冷熱。

所以,大家如何判斷寶寶的衣服穿著是否適中,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手摸寶寶後脖頸處的溫度,只要這裡摸上去是溫熱的,就說明寶寶不冷;摸上去是冰涼的話,那就說明家長們應該給寶寶增添衣物了;如果發現後頸處都出汗了,那麼就應該擦去汗水,減少衣服,背部放一個汗水帕,以免寶寶受涼,

其二:這些秋季穿衣法則很有用

說完了怎樣判別寶寶冷熱,接下來小編就給家長們簡單介紹以下幾種特別有用的寶寶秋季穿衣辦法。

  • 洋蔥穿衣法

顧名思義,洋蔥穿衣法,就是寶寶穿衣和洋蔥相同,一層一層增加或減少。因為寶寶運動量大,新陳代謝快,經常出汗,這樣穿很方便,不用擔心多與少不好拿捏。

「洋蔥穿衣法」的基核心的就是內層需要穿材質柔軟、透氣、排汗、而且相對較薄的純棉內衣,中層則可以要相對保暖的衣服(比如類似毛衣、衛衣等)、最外層的衣服就要穿防風防水的外套。

秋季就是早晚溫差很大,穿多層薄款衣服,不止是為了保暖,穿脫也方便,脫一件不至於太影響整體溫度,家長也可以當時的具體溫度來增加和減少寶寶的衣物。

  • 時刻保護好肚肚,小腳

寶寶的腹部很脆弱的,一不小心就會受涼,然後導致腹瀉,消化不良。寶寶晚上睡覺時如果穿上小肚兜,就可以保護肚肚不易受涼,同時也是起到一個保暖的作用。

給寶寶穿襪子,也是極具講究的,不大不小,剛剛好是最合適的。襪子如果太緊,可能會勒住寶寶的腳部血液,不易血液流通。純棉的襪子材質最適宜,比較小寶寶的衣物都是純棉最佳,不只是吸汗,還可以保持寶寶的小腳丫的乾燥清爽。

  • 準備幾套易穿脫的小馬夾,小坎肩

小馬夾,小坎肩穿脫是非常方便的,保暖效果也好,可以輕鬆保護寶寶的肩部、腹部、背部不受涼。

  • 早晚比中午多穿一件

秋季早晚溫差大,所以中午要比早晚少穿一件,具體衣服的件數還是依照當時的氣溫而定。

  • 運動時少穿衣服

寶寶的活動狀態,決定了寶寶的衣服件數,如果寶寶運動量大,就應該減少衣服,運動本就發熱流汗。如果不運動就應該適當的添加衣服。

「溫度穿衣法」也許大家都聽說過,衡量的公式是:氣溫+衣服溫度=26℃。

薄的棉毛衫的溫度大概是1℃,厚棉毛衫的溫度大概是2℃,薄外套的溫度大概是3℃,一件棉背心的溫度大概是4℃,稍厚點的外套大概是5℃,薄羽絨服大概是6℃,厚羽絨服大概是9℃。

雖然秋季都是亂穿衣,但是對寶寶來說,我們還是應該多花費心思在寶寶穿衣上,畢竟寶寶的健康才是父母最需要關心的,毋庸置疑。所以,以上內容能夠幫助到大家,謝謝!


歡迎大家底部關注留言點讚加轉發!

歡迎底部留言相互交流!

圖片均來源網絡,與本文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寶寶到底是怕夏天熱還是空調冷?3方面護理家長別糊塗
    夏天家裡迎來一個小寶寶,是一件讓全家都非常幸福的事情,但是也因為是在夏天,家庭成員育兒觀念的差距,也會讓寶寶白受不少「罪」。在媽媽眼裡,新生兒怕「夏天熱」,在老人眼裡,新生兒怕「空調冷」。老人覺得孩子剛出生,抵抗力差,免疫力低,因此要給寶寶多穿一點,年輕人覺得天氣很熱,可以開空調,不能給孩子穿太多的衣服。
  • 為新手寶媽解惑:新生兒到底是怕冷還是怕熱?如何正確穿衣蓋被?
    新生兒是怕冷還是怕熱的問題,一直是困擾多數家長的一個問題。孩子出生之後,很多家長都無法準確的把握給他們穿衣蓋被的技巧。有時候,明明感覺溫度還可以,就給他們少穿了一點,結果感冒了;有時候覺得空氣有些涼,就給他們多蓋了被子,結果反而出汗發熱了...
  • 忽冷忽熱的季節,寶寶怎麼穿衣不生病?
    只要家裡有小寶寶,父母應該都會有這樣的煩惱:寶寶到底該穿什麼衣服?寶寶因為太小了,自己還不會去表達到底冷還是熱,所以家長們都會擔心,穿多了怕他熱,穿少了又怕他冷……真是讓人頭疼。尤其是在忽冷忽熱的秋季,更是讓人難以把握。
  • 寶寶秋冬穿衣指南,牢記兩大法則,告別「奶奶總覺得你冷」
    這天冷後到底怎麼給寶寶穿衣服,才能又舒服又暖和,今天咱們就來說一說。寶寶穿衣,不要你覺得 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這句話用在寶寶穿衣上殺傷力同樣巨大。所以,給寶寶加衣服,不要「家長覺得」,而要「寶寶覺得」。寶寶覺得冷就加衣服,寶寶覺得熱就減衣服。但是,面對還不能明確表達自己意願的寶寶,家長該怎麼判斷呢?
  • 寶寶到底是冷還是熱了?不是看穿多穿少,而是感知這3個部位
    寶寶到底是冷還是熱了?不是看穿多穿少,而是感知這3個部位!在這個春夏相交的時節,氣溫變化莫測,一會冷一會有熱,讓人捉摸不定,為了讓寶寶不被天氣影響,而出現感冒發燒或者被熱著捂著的情況,寶媽要注意及時給寶寶增減衣服。
  • 給孩子穿衣,多了怕熱少了怕冷?寶寶的省心穿衣公式媽媽請收藏
    其實很多家庭都會像閨蜜家一樣,在寶寶穿衣服的問題上出現諸多的分歧,因為怕給寶寶穿多了熱著,穿少了又怕他們凍到,其實,判斷孩子究竟冷不冷,可以通過兩個簡單的小方法。1、 摸一下鼻尖處判斷孩子身上的穿衣多少父母可以摸一下寶寶的鼻尖處,如果發現冰涼,那麼則代表穿的衣服過少,應該趕緊添加。但如果處在溫熱的狀態下,那麼則代表孩子不冷也不熱。但如果鼻尖稍微有點冒汗,則說明穿的衣服太厚重,不過此時也不要給孩子立馬脫掉,而是應該等到汗液全部揮發,再適當減衣。
  • 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冷,想知道寶寶冷不冷,到底該摸哪裡?
    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  一到換季的時候媽媽就會提醒該穿秋褲了,該穿棉衣了  可是對於不會說話的寶寶,媽媽自然也不會詢問冷不冷,只要媽媽覺得你冷,那麼你就該穿衣服了。  其實小孩的火力比較大,大人覺得冷,小孩子未必也會覺得冷,判斷孩子到底冷不冷
  • 小兒推拿李波:冬季兒童穿衣指南,寶寶穿衣,冷暖有道
    小兒推拿李波:冬季兒童穿衣指南,寶寶穿衣,冷暖有道!冬天,天氣寒冷,幼兒園裡感冒咳嗽的孩子不在少數,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衣服沒穿對。穿太少,會受涼感冒,但穿太多,又會熱傷風感冒,到底該怎麼穿成了一家人爭吵不休的話題。
  • 氣溫忽高忽低,如何正確判斷寶寶是冷是熱?
    小區廣場裡每天都會有很多寶寶活動,但是觀察每一個寶寶穿衣的情況,就會發現有很大的差別。有的寶寶穿著長袖牛仔外套,但是有的寶寶卻還裹著厚厚的大衣。出現這種情況,其實是因為很多家長不會正確判斷寶寶的冷暖。家長到底應該怎樣正確判斷寶寶冷暖,及時給寶寶增減衣服呢?
  • 穿多了還是少了?如何才能準確判斷寶寶是冷還是熱!
    寶寶出生後,如何給寶寶穿衣是爸爸媽媽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有的父母生怕寶寶著涼,給寶寶穿得裡三層外三層。家長給出的理由大多是「寶寶怕冷,需要穿得比成人更暖和」;也有媽媽持反對意見,認為寶寶是陽性體質,應該比成人穿得更少。究竟哪一種說法正確呢? 如何判斷寶寶冷熱呢?
  • 哪種穿衣方法適合北方娃?26℃穿衣法則還是洋蔥穿衣法?都不是
    可無論南方還是北方,到了冬天,父母們肯定都會給孩子買衣服加衣服,擔心孩子著涼受風導致生病。這時候問題就來了,冬天給孩子穿多少衣服合適?26℃穿衣法則?還是洋蔥穿衣法?何為26℃穿衣法則?所謂的「26℃穿衣法則」,指的就是穿衣最佳舒適度=當天氣溫+當天衣服提升的溫度=26℃。細心的朋友還分別歸納出了薄厚羽絨服、薄厚羊絨衫、薄厚羊毛衫、棉背心等衣物的保暖度數,可以說是很貼心了。但這種穿衣方法真的適合孩子們嗎?
  • 新生兒怕冷還是怕熱?寶寶的穿衣、蓋被全攻略,新手媽媽建議收藏
    新生兒怕冷還是怕熱的問題難壞了很多新手爸媽,專家指出:新生兒很怕冷,同時也怕熱。孩子出生後,關於給孩子穿衣蓋被的問題成為了很多家庭的矛盾,穿多了怕給孩子捂出痱子,穿少了害怕孩子會感冒。新生兒出生,特別是冬天出生的寶寶,究竟該怎樣穿衣、蓋被?
  • 冬天給寶寶穿衣別捂太厚,巧用「洋蔥穿衣法」,讓寶寶健康過冬
    這個時候,小寶寶是很難受的,熱的時候不會說,冷的時候也不會說,這就需要我們家長來科學的給寶寶穿衣服,讓寶寶快樂、安全的度過這個冬天。其實,可怕的是嚴寒嗎?NO!可怕的是有一種冷叫「奶奶覺得你冷」!01有一種冷叫奶奶覺得你冷!
  • 你真的會穿衣嗎?這篇教你get寶寶正確穿衣方法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是一條保健防病的諺語,意思是勸人們春天不要急於脫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剛見冷就穿得太多。寶寶基礎代謝率高,活動後易出汗,盲目的給寶寶增加衣物,反而容易導致寶寶受涼感冒。到底是給寶寶多穿衣還是少穿衣呢?
  • 寶寶天冷多穿衣是好事?小心引發捂熱症候群!科學穿衣看這裡
    最近天氣越來越冷了,早晚溫差比較大,家長們擔心寶寶受涼,總是給穿得特別厚,但如果過度給寶寶穿衣,容易導致捂熱症候群。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最近就診了一位3個多月的寶寶,孩子來的時候情況十分不好,精神狀態差、全身抽筋,並且還有嘔吐、高燒等症狀,被醫生診斷為:捂熱症候群,吸入性肺炎。
  • 「 媽媽,我不冷,我熱 」| 寶寶秋季穿衣寶典
    但是在大廣東,一直有一個難題,就是穿衣難題,特別是秋季,路上穿什麼的都有,小編我每次要穿什麼都會去瞄下路人穿了多少,才大概知道自己要穿啥。寧願熱一點兒,總比著涼生病好吧?過早添衣,穿多易捂汗天氣降溫,寶媽們過早過快給寶寶添衣,如果寶寶活動量大,衣服穿的過多,出汗多,毛孔就處於一個敞開式的狀態,極易受風寒侵襲,受涼感冒。
  • 不知道寶寶是冷了還是熱了?秋冬穿衣指南 寶媽們收藏起來
    入秋之後天氣開始轉涼了,很多的寶媽都會糾結怎麼樣給寶寶添加衣物,穿多了怕熱,穿少了怕著涼,尤其對於新手寶媽真的是很難把控這個度。寶媽們不用著急,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幾招,輕鬆解決寶寶穿衣的煩惱首先就是適當給寶寶添加衣物即可,穿多了會影響寶寶的運動,也會悶著寶寶。其實就是運動量大的巴伯很容易出汗的,如果沒有及時擦乾就很容易著涼,所以貼身的衣物要及時給寶寶更換。最後就是給寶寶選擇衣物的時候儘可能選擇純棉的衣物,會更加地舒服透氣,不要給寶寶穿化纖的衣服,容易產生靜電,讓寶寶的皮膚乾燥。那在秋冬給寶寶穿衣服的時候可以用這些小妙招。
  • 新生兒是怕冷還是怕熱?穿衣依據家長要掌握,很多父母都弄錯了
    這個時候小林才發現,現在明明是三暑天,表妹卻給寶寶穿上了長袖長褲。「你怎麼給孩子穿那麼厚啊?孩子後背都溼了。」「溼了?是熱的嗎?哎,我就說不要給寶寶穿那麼厚,我家婆婆非說小孩子怕冷。」「現在這樣的天氣,其實不用給孩子穿太厚。感覺孩子冷不冷?
  • 一句「奶奶覺得你冷」寶寶就被捂成粽子?教你給寶寶穿衣
    健康的寶寶只需比大人穿著增加一點點,半歲以上甚至可以比大人減少一件。媽媽給寶寶穿衣,不要以寶寶手涼熱程度作為判定標準,應以頸部溫度測量,只要頸部是溫暖的,就不需要再家衣服或者被褥了。千萬不要以為寶寶的手腳涼就是寶寶冷,小寶寶神經末梢並沒有完全發育,他的手自然會比大人的溫度低。說到這裡你可能還是不知道應該如何給寶寶穿衣,被家人一勸又默默的給寶寶加了衣。
  • 到底是「熱」感冒的,還是「凍」感冒的?
    秋冬天氣已經冷了,出汗的小朋友被冷風一吹,就非常容易著涼了。所以說寶寶的手摸起來涼並不能說明娃們冷。室內還是室外,有陽光還是沒有光照等等。 小編為此在網上搜了下穿衣指南,有各種穿衣秘籍親們可以親自搜搜參考下,但一定要根據自家娃的特點進行選擇。 這裡跟大家分享個我家寶姥姥的穿衣指南——大頭菜穿衣秘籍。(千萬不要笑出聲來!話說「大頭菜穿衣秘籍」是幾十年來,寶姥姥用我和我女兒親試後總結出來的,效果暫時看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