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濟南市文化局主辦的濟南麵塑代表性民間藝人何曉錚招收入室弟子儀式將於4月20日上午在大觀園晨光茶社舉行。作為濟南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的濟南麵塑將迎來新的傳承人。
近日,濟南麵塑作為濟南非物質遺產代表項目登上央視舞臺後,引起了很大反響,前來洽談合作及聯繫拜師學藝的人絡繹不絕。
為了更好地傳承發展這門民間藝術,何曉錚決定招收入室弟子。
據悉,此次何老所收的5個入室弟子分別來自上海、湖南和我省的菏澤、濟南、淄博,均為學藝不久的新人。收徒儀式後,還將有來自上海、山東的民俗專家進行民俗藝術的演講。在何老此次收入室弟子之前,已經在北京、廣州、深圳、濟南等地培養了50多名學生,在傳承、推廣這門傳統民俗藝術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麵塑藝術家何曉錚,山東濟南人,現任山東麵塑藝術學會會長,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其麵塑藝術秉承了一氣呵成、用色豔而不俗的傳統,作品在格調上保持了韻味十足的傳統特點。在製作形式上,創立了新的高分子共聚「水晶塑」和浮雕形式,解決了超大型麵塑黴裂的問題,其麵塑作品曾多次在國家、省、市舉辦的工藝美術展上獲獎。前不久,濟南市文化局主辦了「何曉錚麵塑藝術展」。Ь??6?6助殘疾人、大齡失業人員實現「居家就業」。截至目前,特殊小工廠已先後為「零就業家庭」中的60多人次實現了再就業,一些生活面臨特殊困難的外來務工人員也可從中受益。
人物簡介
何曉錚,山東濟南市人,祖籍山東菏澤人,現任山東麵塑藝術學會會長、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東西方藝術家協會(紐約)會員、中國文化部中國詩酒文化協會詩書畫院顧問,北京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何曉錚麵塑工作室「中國麵塑大全」主編、執筆,中國論壇雜誌社編委。
1958年從師雕塑家王昭善先生(原山東雕塑家協會主席),同年亦從師近代麵塑表演藝術家李俊興先生學習麵塑及民俗藝術,1959年秋在濟南燕喜堂飯莊磕頭拜師成為李俊興先生的關門弟子。50年代末至文革前,跟隨麵塑大師李俊興,雕塑家王昭善。基本工打下了基礎,在山東各城市及景點塑造了「收租院」及樣板戲泥塑和毛主席像等。至80年代前寫著並發表藝術評介、論文及藝人傳記、小說等數篇。80年代後開始在北京、上海,廣州、桂林等城市涉外酒店表演麵塑,期間多次舉辦個人麵塑藝術展。2001年在家鄉濟南成立了中國第一個麵塑學術研究民間組織:山東麵塑藝術學會。
何先生的藝術特色承傳了山東麵塑一氣呵成、用色豔而不俗的傳統,作品在格調上既保持韻味十足的傳統特點,更多的是文學氣息較濃、藝術含載量較多的創新作品。在麵塑製作形式上,創立了新的高分子共聚「水晶塑」和浮雕形式,從而解決了超大型麵塑黴裂問題,如1991年創作的「玉面觀音」高達近一米。
1986年底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辦了「何曉錚山東麵塑藝術」個人展,在北京華都飯店、濟南飯店也多次舉辦了麵塑個人觀摩會展。1987年初應邀在中國美術館參加「迎春民間工藝展」麵塑展出。1991年5月,在上海美術館代表山東參假了「山東民間工藝美術展」。20餘年中,在北京、廣州、深圳,濟南等地培養了五十多名學生,使麵塑藝術後繼有人。獲獎及代表作品:「面人李的悲歡」(名藝人傳記,發表在山東柳泉雜誌1982年第四期);「濟南麵塑點滴」(濟南文化史資料匯集,濟南出版社,1993年);美術明信片「面人」(北京外文出版社,1988年);「山東麵塑及其著名匠師」(論文發表於中國工藝美術雜誌第二期):「真假博士」(科幻小說,山東出版社,1982年);1957年麵塑「全國人民大團結」在中國美術館參加全國美展,獲新秀獎;1991年麵塑「王盡美」肖像在濟南市迎春美展獲優秀獎;2002年春「南京全國首屆民俗會議」作品「孔子」、彌勒佛」獲金獎。2002年5月在南京·首屆中國民俗吉祥藝術節中《麵塑》榮獲金獎2004年6月被聘為東西方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兼雕塑家委員會主席2004年3月在首屆當代華人名家名作邀請展中《麵塑霸王》榮獲金獎2005年12月在首屆山東省民間手工藝製作大師評選活動中,被評為麵塑類「山東省民間手工藝製作大師」2005年12月被評選為「中華當代傑出功勳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