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錯過一年級做規矩的黃金時期,有許多壞習慣,家長怎麼辦?

2020-09-14 賀老師走在教育路上

簡單回顧下,上次講到小學階段最重要的是一年級。也講到一年級的時候,防不勝防孩子就會落下學習的病根兒,不自覺完成作業,動作拖沓遲鈍,作業速度慢,認為學習不重要等等。

然後講,怎樣做可以避免這些學習的病根:第1個是家長不要跟著學校,一起去做減負這樣的一件事情,要有育兒計劃;第2個大班時期的育兒計劃,要讓小孩子開始抄抄寫寫,讀讀講講,還有就是陪小孩做遊戲等;第3是說小學一年級的育兒計劃,小朋友放學回家後,哪些事情是在大班基礎上,要逐步嚴格去執行的,念小學後還要讓小孩子保證睡眠等。

最後說,小學一年級是做規矩的黃金時期。

上次留了一個極重要的問題,相信這問題是大家都很關心的:

錯失一年級黃金時機的家長們,在孩子已經落下學習的病根兒,養成很多壞習慣的情況下,接下來家長應該怎麼辦?

今天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大家都知道,黃金時期的概念,就是說抓住這個時間段,育兒可以達到一個事倍功半的效果。

你看,在小孩子懵懵懂懂,啥都不懂的時候,我們先入為主,給他制定規矩,教會他怎麼學習,做事,不多久堅持下來,他就會形成一個好習慣,一直照樣子去做了,是不是可以省很多的力氣?

相反,在孩子進入學校最初的那一段時間,我們沒有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去做事,去學習,那麼,他就會按照生活當中逐漸養成的那些壞習慣去做,並且日積月累地保持下來。一個壞習慣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

所以,孩子在一年級的時候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入到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的時候,那些壞習慣變得越來越明顯,越來越招人恨的時候,作為家長,要冷靜下來,分析與明確一個問題,孩子今天的壞習慣,你是否有責任?是否應該跟他共同承擔壞習慣帶來的後果?

冷靜分析,明確這個問題以後,火就發不起來了。因為家長們反思一下就知道,自己是有責任的,不該一味地埋怨孩子。這時候,就邁出了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第一步。

一起挑戰和消滅壞習慣,逐步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第一步,家長跟孩子建立責任同盟,一起挑戰和消滅壞習慣,逐步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具體操作如下:

1,絕不多說無用的話。

既然家長跟孩子建立了責任的同盟,也就意味著你們是站在同一個陣線的。你們的敵人,是孩子的壞習慣。

這一點,要明確告訴給孩子聽。可以這樣說:

學習上的壞習慣,讓爸爸媽媽跟你一起來打敗它!

這樣孩子就有了一個思想基礎。曉得了,父母不是討厭自己,而僅僅是討厭自己的壞習慣,父母願意幫助自己去改掉這些壞習慣,孩子就不會抗拒,不會跟你作了,並且樂意跟父母一起面對,勇敢地去挑戰自己。

既然家長跟孩子已經建立同盟,那麼家長就絕不要多說無用的話。

尤其是在孩子惹怒了自己,壞習慣頑固復發的時候,家長一定要記得你們的同盟關係,不要對孩子說,你怎麼還不寫作業?你怎麼還做不完?你的動作怎麼這麼慢?更不能說,你怎麼這麼笨?你怎麼這麼愚蠢?你怎麼這麼惱火?你怎麼這麼煩?等等,這些話說出口,只會傷害孩子,引發煩惱,對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一點幫助都沒有。反而讓孩子跟你學會了胡亂發脾氣。

所以,遇到什麼問題解決什麼問題,絕不多說無用的話。

有些話說出口只會傷害孩子,讓孩子跟你學會胡亂發脾氣


2,父母的榜樣作用。

之前講過,孩子壞習慣的問題,令很多家長開始反思自己。作為父母,我們都不是完美的人,那麼,找出自己的壞習慣,給孩子做個榜樣吧!

可不要小看榜樣的力量。我們每天跟孩子生活在一起,一舉一動都被他們記錄下來,有意無意地效仿,有樣學樣。因為他們沒有辨別的能力,所以,有的壞習慣,也就跟著大人們照搬過來了。

比如說,不愛看書的孩子,他的父母多半就不愛看書。躺著玩電子產品的孩子,他的父母或者其他長輩,也這樣做過。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都說家庭是最放鬆的地方。然而有了孩子,父母們就要謹記,隨時都有一雙眼睛在看著你們,跟著你們學。

當父母都有了對孩子存在感的重視,身體力行做榜樣時,孩子的管教,做規矩也就更容易了。

看到這裡,有的家長會說,為了孩子的學習,要搞得我們這麼累呀!?我們上班工作賺錢,不都是為了孩子嗎?回來還要輔導他們,真的是累死了!

是呀,這樣想是正常的。但換個角度想,會更具有人生的價值意義,那就是,擺脫舒適圈,帶著孩子甩掉缺點,共同成長。


父母身體力行做榜樣時,孩子的管教也就更容易

有人或許會說,寫文章的人,估計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那一類吧!

並非這樣,因為是有生活的實際經驗,才會這樣說。我自己是這樣,我上次提到過的朋友,她也是這樣。

朋友的孩子今年讀三年級,之前二年級的時候,她跟我講,孩子學習能力差,做事做作業注意力不集中。希望能有一個好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這個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不認真;吃飯胃口也差,非常的挑食,屬於是身體素質不好,導致身體羸弱,大腦供給不足,學習才會不好的那一類。

這位母親,於是制定了一系列強身健體的方法。首先用中藥調節孩子的腸胃功能;然後通過跑步,跳繩等體育項目,來增強孩子的體質。為了讓孩子能夠堅持鍛鍊身體,不偷懶,這位母親每天晚上帶著孩子跳繩。

要知道,這位母親每天上班,工作任務也不輕鬆。下班擠地鐵回到家裡,面對身體不好,學習又差的女兒,她選擇做一個健身好榜樣,帶著女兒一起走運動強身這條路。每當孩子想偷懶,因為母親的帶動,也只能放棄偷懶的想法。

看著女兒的身體越來越健康,學習習慣在一天天變好,成績小有進步,老母親不知道有多欣慰呢!

為了自己的娃,擺脫偷懶舒適圈,甩掉缺點,共同成長。這難道不是人生價值的最基本體現嗎?

其實,帶孩子的過程,就是我們人生修行的過程,早沒做的事,晚也得做。

為了自己的娃,擺脫偷懶舒適圈,甩掉缺點,共同成長。

3,針對孩子的學習病根兒,制定明確的任務目標,實施獎勵。

1)不自覺,不按時完成作業。跟孩子商量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如果做到了,可以得到鼓勵,比如父母的一個擁抱;比如家庭學習積分,用積分兌換相應的獎品;比如得到自由支配多少時間的權力,等等。

有了明確的任務目標,一般商量好的事情,孩子都會在大腦裡面形成一個意識,就是,我已經答應好了,我沒辦法抵賴。我要盡力地去完成。

如果孩子因為學習習慣不好,實在沒有辦法完成這個小任務,這時候家長可以先暫時陪著孩子做作業。注意是暫時。等他養成了自己獨立完成作業這個習慣。家長再逐步離開他的身邊,讓他獨立完成。

2)寫作業動作拖沓的孩子,他們也有不能按時完成作業的這個方面,除了用第1條的方法之外,對於動作拖沓的孩子還要仔細觀察,他的這個拖沓遲鈍,到底是身體生理上的,還是不喜歡學習心理上的。

如果是身體生理上的這種拖沓,那麼要進行一些有效的體育鍛鍊和體能訓練,以提高肌肉動態反應靈敏度。

如果是心理上的,那麼從溝通開始。了解孩子為什麼寫作業動作拖沓。是因為看著家裡其他人在玩手機看電視,分心了;還是因為被老師批評不愛學這個科目了。原因當然可能千奇百怪。

但有一點就是,告訴他們提高作業速度對他們的好處。比如,可以畫畫了,可以欣賞一段音樂了,可以聽一個故事了,可以去滑滑板了,可以唱歌了,可以帶你出去散步了,等等。

有了明確的任務目標,有了家長的悉心幫助,孩子就會一步步改掉不自覺,不按時完成作業,寫作業動作拖拖沓沓的壞習慣了。

有了明確的任務目標,有了家長的悉心幫助,孩子就會一步步改掉壞習慣。

第二步,充滿信心,常常懷著希望。

當然很多事情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正是因為不容易,所以我們要充滿信心,常懷希望。這不是一時的雞血,這是你每天要對自己說的那一句安撫內心,激勵前行的話。

充滿信心,常懷希望,具體表現出來,做出來,就是家長對孩子的那一份耐心。

因為這一份耐心,你才能夠完成上面所說的第一條,跟孩子站在同盟者的角度上一起挑戰,消滅壞習慣;

因為耐心,你才不會對著孩子大吼大叫,說那些無用的喪氣話;

因為耐心,你才會認認真真地去樹立自己的榜樣形象;

因為耐心,你才會在自己工作勞頓,一天疲憊的情況下,對著孩子不煩不躁;

因為耐心,你才會去更好地實施,在育兒的過程當中我們所講的這些條條款款;

因為耐心,你才會知道孩子的進步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因為耐心,你才會在孩子動作拖沓的時候,克制住自己想揍他的欲望,跟孩子保持良好的親子互動關係。

總之,有耐心,有毅力地持續塑造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你就不會再為孩子的學習而焦慮。

帶孩子的過程,就是我們人生一段修行的過程。

相關焦點

  • 寶寶兩歲的時候,家長要幫助孩子立足規矩,養成好的習慣
    棍棒教育只能帶來孩子一時的聽話,最多的還是叛逆反抗。造成父母教育的失敗,就是在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時期,父母沒有作為,錯過了教育,導致出現太多的壞習慣。這個時候就是培養寶寶性格、習慣、規矩的關鍵時期,父母錯過以後再教育便有些困難。當孩子2歲的時候,會出現許多不良行為,很多時候是他們缺乏規矩意識造成。比如孩子兩歲左右,會開始說不,總是喜歡拒絕父母的想法。做些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還有意見。
  • 孩子牙齒矯正的黃金時期是幾歲,錯過了怎麼辦?
    作者:寶寶知道 河馬牙醫_Mkmw提起牙齒矯正,很多家長關心孩子是否處於牙齒矯正的黃金時期。那麼接下來,河馬牙醫將帶領大家,詳細了解什麼是牙齒矯正黃金時期,以及錯過黃金時期的大朋友們是否適合做牙齒矯正。1、什麼是牙齒矯正的「黃金時期」?
  • 3-6歲是立規矩「黃金期」,家長立下5個規矩,娃將來會感激你
    對父母來說,孩子懂事有規律無疑是最好的,但孩子畢竟是孩子,要是不調皮搗蛋,生活豈不是少了些許趣味。孩子天性愛玩,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一味地順從寵溺孩子,應該趁早為孩子定下規矩。,家長們應該狠心立下5個規矩,娃長大後會感激你。
  • 父母錯過了孩子英語啟蒙時期怎麼辦?別錯過這篇好文
    父母錯過了孩子英語啟蒙時期怎麼辦?孩子還來得及學習英語嗎?接下來,現代青少兒英語給大家分享一個在英語教育上遲到的爸爸的自述,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和不少家長一樣,我完美的錯過了孩子的英語啟蒙教育:別說0-3歲的英文兒歌、幼兒動畫了,就是4-6歲的英語學習黃金期都錯過了,說到底,還是沒有把孩子的早期教育放在心上,始終「放養狀態」,真是有點「不稱職」。
  • 以我現身說法:別錯過孩子教育的黃金時期
    因就業艱難,也因這孩子成績的不堪。孩子今年足歲11,眼看著小學時光就剩這最後一年,學習習慣養成和基礎知識均極不入眼,我也心急如焚。我所該做的,既不揠苗助長,也求點點實錘。無論他學習得好與壞,但凡有坐姿不佳,行走拖沓,讀書齟齬,環境雜亂,均要以鞭策使其從肉體的疼痛而體悟到痛改的必須。改過是艱難的。聊勝於無。好的習慣的養成,在壞習慣的漫長積累面前,顯得頗為蒼白。而成果也是有的,這也給了妻以希望和對我的不入流的教育方法的勉強認可。期末考試,他的三科成績較前上漲了47分。
  • 多少家長錯過孩子的黃金8年,沒有教育和陪伴,耽誤最佳成長時期
    導讀:多少家長錯過孩子的黃金8年,沒有教育和陪伴,耽誤最佳成長時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多少家長錯過孩子的黃金8年,沒有教育和陪伴,耽誤最佳成長時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小學一年級,語文基礎到底有多重要,家長再忙也別錯過
    因為,學生的坐姿和握筆是否正確,也嚴重影響到孩子的書寫是否工整。從教以來,我觀察過許多字寫得不夠好的學生,他們十有八九坐姿和握筆都存在問題。許多孩子,初中甚至高中坐姿都有嚴重的問題,這也是導致孩子近視的一大原因。
  • 孩子吃飯時有3種「壞習慣」,家長別不當回事,餐桌禮儀體現教養
    可沒想到劉女士聽到了,不愉快地說道:「我家孩子現在正在長身體呢!吃個肘子怎麼了?」身邊的客人聽了,只覺得很無奈,當孩子的不懂事,大人能理解,但是做母親的卻縱容孩子這樣的行為,實在不應當。雖說這只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但有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承認,孩子如果有這些吃飯的壞習慣,確實是沒有教養的體現,如果家長不及時糾正,長大後會吃虧。
  • 哈佛研究發現:孩子一生中有「黃金7年」,家長們別輕易錯過
    孩子的教育,想必沒有家長不注重和在意,畢竟孩子未來能否成為一個讓父母欣慰的人才,全靠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裡怎麼培育,然而在學齡前的教育,卻有些家長會疏忽甚至漠視,因此也導致孩子錯過了這個最佳的&34;。
  • 孩子愛耍小聰明怎麼辦?家長不能視而不見,壞習慣要改正
    事實上,他們沒有壞的意圖,但是要改正這樣的壞習慣是很困難的。許多父母對他們孩子的聰明感到驚訝,但他們從未想過及時糾正他們。哪一種「聰明」不值得鼓勵?1.投機取巧就像我的小侄子的例子,孩子們往往對父母制定的規則不夠重視,他們認為自己足夠聰明,可以「鑽漏洞」。
  • 錯過產後修復黃金時期,再做修復還來得及嗎?
    但是疑問又產生了:我都生完孩子很久了,已經錯過了產後修復的黃金時期,那麼再去做修復還來得及嗎?雖然世界上沒有後悔藥,但是很多事情還是有迴轉的餘地的。小編先來說一下產後修復黃金時期是什麼時候?這個時候媽媽的身體會逐漸恢復到產前的狀態,但是如果受損過於嚴重,是沒法恢復成之前的狀態的,此時就需要去做產後修復。在月子期間恢復得好不好,決定你之後做產後修復需要花多少費用。因此有條件的媽媽可以在月子期間請一個專業的月嫂進行護理,促進身體的快速恢復。
  • 兒童心理學家:重視孩子大腦發育的三個黃金時期,錯過就不再有了
    其實孩子的頭腦是否聰明,不僅受到先天性遺傳因素的影響,而且更重要的是後天的培養。孩子的大腦發育,有著他的成長規律和自然發育黃金時期,作為父母的我們,最好要抓住孩子大腦發育黃金時期,這樣才能讓孩子的大腦得到充分提高,頭腦聰明伶俐。
  • 哈佛研究發現:孩子人生中有「黃金7年」,很多家長都錯過了
    在孩子七歲之前,正是性格、習慣、各方面能力培養的關鍵期,在這時培養對孩子的效果會更好。如果超過了這段時間,孩子的很多能力都已經定型了,家長再想培養效果也是微乎其微。很多家長都不知道孩子的人生中的黃金7年,因此而錯過了。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聊一聊,孩子的黃金7年父母應該著重培養孩子什麼?
  • 孩子剛上小學一年級,老師反映「上課坐不住」該怎麼辦?
    孩子剛上小學一年級,老師反映「上課坐不住」該怎麼辦?當孩子從幼兒園轉到一年級的時候,家長們是既開心又擔心,開心的原因是「小祖宗們」終於要去上學了,擔心的是害怕他們因為不適應一年級的學習而落在起跑線,或者是引發其它不適。
  • 別錯過娃的3歲「規矩黃金期」,父母學會這3招,讓孩子乖乖聽話
    &34;,這句號好像是許多家長的心靈雞湯,哪怕自家的孩子再不懂事,再蠻橫,但是只要孩子長大後,自己寶貝兒時的這些頑劣行為就會隨著消逝的年紀而煙消雲散,這些小時候的問題真的只存在於孩子的小時候嗎,沒有家長的從小管教,孩子會自己就改掉壞習慣,瞬間變得可愛懂事嗎?
  • 6歲前是性格形成的黃金時期,這3個方面要使勁管,家長要注意
    三至六歲是孩子行為養成的黃金時期,這時培養孩子養成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將會讓其受益終身,家長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幫助孩子正確的成長發育。小文今年快6歲了,其父母就非常重視孩子行為習慣,對孩子的一些不良習慣都努力加以改正。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個階段的孩子很容易就可以養成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
  • 不抓住這個黃金時期,一旦孩子養成壞習慣,要花很多倍的精力彌補
    ,跟幼兒園時期是有區別的,我給她提供了幾點建議,可以跟孩子試著制訂學習的規則、樹立孩子正確的目標和價值觀、關注孩子的狀態等。因為在低年級做這些是最好的,就相當於給孩子起一個好頭!5、在設置作業時間時,請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雖然高中生可以集中注意力一個多小時,但一年級學生完成一項任務的時間不可能超過15分鐘。允許孩子休息一下,也許是對完成一部分學習的獎勵。
  • 做有原則的父母,培養懂規矩的孩子
    過度愛孩子的家庭造成孩子沒規矩,不懂禮貌不懂尊重;後者則讓孩子謹小慎微、循規蹈矩。家長們有必要認識到:規矩和愛本來就是統一的。2.有的事,必須孩子自己做有的家長還認為孩子小,做事磨蹭,父母先幫孩子萬事包辦了,以後再培養也來的及。其實在孩子每個年齡段,都有他們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 青春期孩子難管?錯過「立規矩」最佳時期,孩子以後只會更難管
    那是錯過了立規矩的最佳時期家長權威不足以壓制青春期孩子的叛逆青春期叛逆引發的悲劇雖然多,可很多家長卻從來沒有重視過,甚至不覺得這種悲劇會落在自己或者孩子的頭上。孩子總有一天要長大,總有一天要進入社會,而社會則有大量的默認規則,如果孩子沒有養成守規矩的習慣,別說青春期容易叛逆,就是以後走上社會,也會有很多苦頭等著他。3歲前是給孩子立規矩的最佳時期,錯過它孩子只會更難管規矩一:不能說髒話第一個要讓孩子遵守的規矩,就是不能講髒話。
  • 3歲是孩子「性啟蒙」的黃金時期,避免悲劇,家長別再做這兩件事
    為什麼3歲是性啟蒙的黃金時期?一、馬上就要離開家長去上幼兒園了這可能是有些孩子第一次接觸除家長以外的異性,不免會產生好奇。加之幼兒園的孩子們會一起上廁所,有些孩子不免會對異性產生好奇,但是孩子的性別觀念還不是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