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啥意思?飯桌上的講究
中國人大都熱情好客,逢年過節,總會親戚朋友聚在一起吃一頓飯,倒不是中國人喜歡一起吃飯,而是聚在一起吃飯就相當於聚在一起聊天,交流感情。這其實就和西方國家的party一樣,無非就是聯誼的一種手段。有意思的是,也因為中國這種獨特的文化——餐桌上決定很多東西,比如生意訂單,比如雙方感情,比如談判,中國人不得不「創造」了許多適應不同情況的餐桌禮儀。
中國的餐桌禮儀非常有意思,禮儀種類也是繁多,就包括餐桌上的一塊布、一個碟子,那都有獨到講究。而今天,小編將結合中國一句俗語,來和大家講一下中國文化中的招待客人的非常重要的禮儀。至於是否要在現代社會應用一下,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這句話就是「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這句話的意思,想必大家已經根據字面了解一二了。接出來我們就一起來深入研究一下吧!
首先說一下「菜不擺三」,這個講究其實和「三個盤子待鱉,八個盤子待王八」這句話中前半句有異曲同工之妙。為什麼會這麼說呢?有以下兩個原因:一、諧音寓意不好。中國人一般不會在文字上「觸黴頭」,有些好的諧音大家會喜歡用,而有些不好的諧音大家會適當規避。「三」即「散」,有賓主不歡,未聚即散之意,所以,招待客人都不會擺三盤菜。二、三盤菜太寒酸,顯得待客不熱情,心意不誠。
而「筷不成五」,這句話想必大家都理解岔了,這句話說的可不是中國餐桌上不能準備五支或者五雙筷子。而是說在中國餐桌上,一定要注意,筷子的長短一定要一樣。千萬不要「三長兩短」,這樣非常不禮貌,客人用起來感覺自己被差別對待,不但不會感謝主人家的款待,還會心有芥蒂。
這說到筷子的講究,還有就是古人覺得「敲碗」是非常不好的行為。筷子敲碗,那可是非常不吉利的事情,想想看,除了要飯的,在古時候還有什麼人會拿筷子敲碗?再說了,敲碗難道不是一些養家禽家畜的時候,用來吸引它們的手段嗎?主人家餐桌上敲碗,顯得非常不禮貌。
我們最後來說「席不成六」這句話,中國人講究「團圓」,這要團圓,那麼逢年過節聚在一起吃飯的時候大都會坐圓桌。要是坐六個人,我們從上方看,不就和烏龜差不多了嗎?當然,古代人有這種講究,現在也沒必要過多苛責,能注意就注意就行。
有些中國餐桌禮儀就蘊含在中國俗語之中,希望大家有興趣多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