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啥意思?飯桌上的講究

2020-12-22 歷史芷天

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啥意思?飯桌上的講究

中國人大都熱情好客,逢年過節,總會親戚朋友聚在一起吃一頓飯,倒不是中國人喜歡一起吃飯,而是聚在一起吃飯就相當於聚在一起聊天,交流感情。這其實就和西方國家的party一樣,無非就是聯誼的一種手段。有意思的是,也因為中國這種獨特的文化——餐桌上決定很多東西,比如生意訂單,比如雙方感情,比如談判,中國人不得不「創造」了許多適應不同情況的餐桌禮儀。

中國的餐桌禮儀非常有意思,禮儀種類也是繁多,就包括餐桌上的一塊布、一個碟子,那都有獨到講究。而今天,小編將結合中國一句俗語,來和大家講一下中國文化中的招待客人的非常重要的禮儀。至於是否要在現代社會應用一下,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這句話就是「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這句話的意思,想必大家已經根據字面了解一二了。接出來我們就一起來深入研究一下吧!

首先說一下「菜不擺,這個講究其實和三個盤子待鱉,八個盤子待王八這句話中前半句有異曲同工之妙。為什麼會這麼說呢?有以下兩個原因:一、諧音寓意不好。中國人一般不會在文字上「觸黴頭」,有些好的諧音大家會喜歡用,而有些不好的諧音大家會適當規避。「三」即「散」,有賓主不歡,未聚即散之意,所以,招待客人都不會擺三盤菜。二、三盤菜太寒酸,顯得待客不熱情,心意不誠。

「筷不成,這句話想必大家都理解岔了,這句話說的可不是中國餐桌上不能準備五支或者五雙筷子。而是說在中國餐桌上,一定要注意,筷子的長短一定要一樣。千萬不要「三長兩短」,這樣非常不禮貌,客人用起來感覺自己被差別對待,不但不會感謝主人家的款待,還會心有芥蒂。

這說到筷子的講究,還有就是古人覺得「敲碗」是非常不好的行為。筷子敲碗,那可是非常不吉利的事情,想想看,除了要飯的,在古時候還有什麼人會拿筷子敲碗?再說了,敲碗難道不是一些養家禽家畜的時候,用來吸引它們的手段嗎?主人家餐桌上敲碗,顯得非常不禮貌。

我們最後來說「席不成這句話,中國人講究「團圓」,這要團圓,那麼逢年過節聚在一起吃飯的時候大都會坐圓桌。要是坐六個人,我們從上方看,不就和烏龜差不多了嗎?當然,古代人有這種講究,現在也沒必要過多苛責,能注意就注意就行。

有些中國餐桌禮儀就蘊含在中國俗語之中,希望大家有興趣多了解一下!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啥意思?有什麼講究?
    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早已經不需要這些俗語當作參考了,但人有很多朗朗上口的話流傳下來,成為老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就好比今天這句「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這句話啥意思,有什麼講究,咱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飯桌上的禁忌:「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講究?
    飯桌上的禁忌:「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講究?「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老祖宗留下的規矩有何深意?古代人雖然受教育程度不高,但是,「遵禮守規」卻做得要比現代人周到。比如說吃飯這樣的小事,就有許多規矩。
  • 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啥意思,有道理嗎?
    ,就好比今天這句「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咱們一起來看看什麼意思?第一,菜不擺三。咱們生活中家裡面來了客人,肯定是好酒好菜的招待,當然吃的是越豐盛越好了,不過要是人少的話,菜少些也不能擺三個菜,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說法,主要是人們對於一些字的諧音比較忌諱,像三的諧音是散,有離開的意思,人家難得來你家做客,吃飯的時候擺三菜,就有讓人吃完趕緊走人,不歡迎久留的意思,讓人覺得在下逐客令,這是不好的,應該來說,人們對一些字的諧音還是比較忌諱的,比如說送梨會被認為是梨的諧音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啥意思?古人的智慧真深奧
    於是久而久之就有了一套專門的講究,也就是所謂的:"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但是社會的發展與變遷,大家的想法也在發生著很大的變化,習慣和以往大不相同,所以很多人可能完全沒有聽說過這句話,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吧。
  • 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有何含義?古人很智慧
    而其中就有這麼一套,被人用俗語給總結出來,就是所謂的:"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它又有什麼作用呢? 菜不擺三 首先,說"菜不擺三",其意思是說在餐桌上不能只擺三道菜。那這是為什麼呢?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意思?中國禮儀博大精深
    雖然普通老百姓,沒讀多少書,但是對這些禮儀還是很有研究,畢竟一旦自己的後輩,有階級攀升的機會,總不能讓後輩在禮儀上丟了份兒。子曰接下來就來講一個有關餐桌禮儀的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看看你知道其意思不?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老祖宗的生活講究,至今受用
    不管是日常的待人處事,還是生活上的點點滴滴,無不講究個「禮」字,就連在飯桌上吃飯,老祖宗也是講究的,在吃飯的時候,講究「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雖說,在社會歷史的發展下,這些老規矩逐漸的消失,但是,細細品之,就會發現,其實,這當中的很多講究確實是有意思,有的甚至到現在還被人沿用。
  • 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老祖宗的講究,至今受用
    除了這些,其實我國也流傳下來許多關於餐桌上規矩的俗語,比如「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這句話也是民間十分流行的,所謂俗語就是通俗易懂,這句話看字面意思就能看懂,不過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俗語呢?其實裡面緣由大有來頭,不妨看看。
  • 諺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意思?多數人不知其意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直是人們心中衡量的標杆,除了很多有名的歷史典故之外,民間所流傳的諺語民俗也包含很多的大智慧,那麼俗語中有句:「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圖片:人們參加酒席劇照菜不擺三這句話從字面上來看,就是不擺三個菜,為什麼在宴請朋友的時候不要擺三個菜呢?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什麼意思?老祖宗的忠告
    其中,從引客入席開始,到座次禮節講究,再到敬酒讓菜等一系列的流程中,都可以明確體現出我國的餐桌文化。時至今日,老祖宗依舊留下了「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的飯桌規矩。 那麼,這樣的飯桌禮儀規矩是什麼意思呢? 事實上,老祖宗之所以留下這樣的規矩,其中所蘊含的意思很明顯帶有一些不好的寓意。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老祖宗留下的飯桌規矩!
    每逢家中設席款待客人,經常聽到老人說,「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這些禁忌是什麼道理呢?菜不擺三。所謂「菜不擺三」,則是說三道菜不能開席。另外,」三菜「又同「散財」,對主人家來說,也是不好的寓意。如此一來,在古人眼中,三道菜便成了飯桌上的禁忌。筷不成五。千百年來,筷子的形制都保持著前圓後方的樣貌,在這方圓之間,自然有很多規矩。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老祖宗的生活講究,沿用至今
    無論日常待人處事,還是生活點滴,無不講究一個「禮」字,即使是在餐桌上吃飯,老祖宗也是講究的,吃飯時,講究的是「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雖然在社會歷史的發展中,這些老規矩漸漸消失了,但細細品讀,卻發現,實際上,這其中有許多講究的確很有趣,有些甚至至今仍為人們所遵循。
  • 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老祖宗的規矩,現在有嗎
    在小時候,小孩子孩子比較調皮,就會敲飯碗,就會被老人說,越敲越窮,還有不準把筷子插進飯碗裡,等等不少關於飯桌上的規矩。有這麼一句俗:「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你知道嗎?對於過去流傳下的禮節,我們都覺得是封建迷信,在今天看來,完全是多餘的。
  • 農村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意思?
    關於「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說的並不是自己家人吃飯,而是農村的待客之道。菜不擺三,在陝西農村最直接的體現就是「事事成雙」,不光是待客吃飯,就連婚喪嫁娶都是「尋雙而定」。表達的意思就是雙數為吉,單數不通。
  • 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老祖宗的講究,真得學學!
    就連吃飯的餐具擺放,古代的禮節也遠比現在要講究得多,民間有句俗語說的是「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箇中含義就讓人大開眼界。所謂「菜不擺三」,指的是招待客人的時候,所上桌的菜餚,不能是三個菜。三為單數,聽起來不是很吉利。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
    上至宴請王公大臣、招待外賓、貿易往來、交談生意等,下至接待親朋好友、家庭聚餐等,這其中當然就包括各種各樣的禮儀和規範。 例如,上席的位置只能留給家裡的長輩座,菜沒上齊之前不能動筷子,吃飯不要發出聲音,筷子不能長短不一也不可以敲碗筷等等。
  • 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原來是這個意思,太實用了!
    上至宴請王公大臣、招待外賓、貿易往來、交談生意等,下至接待親朋好友、家庭聚餐等,這其中當然就包括各種各樣的禮儀和規範例如,上席的位置只能留給家裡的長輩座,菜沒上齊之前不能動筷子,吃飯不要發出聲音,筷子不能長短不一也不可以敲碗筷等等。這些用餐規矩至今都還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並且還會不斷的傳承發揚下去。
  • 俗話說:「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啥意思,有何道理?
    在招待上,老輩人也有著自己的經驗。一句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更能體現出古人的大智慧。其一:"菜不擺三"這句話的意思是:當你請親戚朋友們吃飯的時候,即使只做了兩盤菜,也不要硬湊成三道,因為在古代,古人敬天祭祀時往往以太牢或者少牢之禮祭祀,所以邀請親朋好友聚餐時,若是上三道菜,難免被人感到有被「祭祀」的感覺,讓人感到不快。
  • 老祖宗: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這些吃飯的禮儀要懂!
    說到請客,祖先們傳下了一套禮儀,它就是「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菜不擺三」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指在請客吃飯時,桌上不能只擺三道菜。為什麼不能擺三道菜呢?原因有三點,一是「三」字與「散」字同音,本來請人吃飯就是為了好朋友相聚開心開心、熱鬧熱鬧,但是主人卻只擺三道菜,這不是不歡迎客人,希望客人趕緊散去的意思嗎?二是因為偌大一張桌上,卻只擺三道菜,顯得很寒酸。可能主人會覺得拿客人當自家兄弟,不當外人,所以飯菜也就照平常來。然而客人心裡卻不一定這樣想,他會覺得你不重視與他的友情,並不是真心實意想要招待他。
  • 農村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啥意思?有何說法嗎?
    比如說在農村裡面招待客人吃酒席的時候,就有一些規矩必須遵從,否則的話可能對人不敬。有些比較講究規矩的親戚,如果不按照傳統習俗來,或者是做了什麼不應該做的事情,就有可能甩手離席而去。比如說農村裡面最講究的「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一句,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一起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