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理財需要避開哪些「坑」?律師教您識別非法集資和防範金融騙局

2020-09-25 新浪法問

文|王茜

  隨著監管層力促網貸風險出清,網際網路金融市場正在步入規範化運營時代。不過,現階段理財產品爆雷事件和金融詐騙案件仍時有發生。購買理財產品需要注意哪些風險?如何防範高發金融騙局?新浪法問邀請到廣強律所非法集資案件辯護與研究中心主任曾傑律師和北京市嶽成律師事務所郭永發律師分享他們的專業觀點。

  新浪法問:普通消費者購買理財產品需要注意哪些風險?

  曾傑律師:購買理財產品,從消費者角度而言,最重要的是防範非法集資,其次就是防範資金被挪用或者詐騙。

  非法集資的特點之一就是承諾保本付息,也就是剛性兌付,而剛性兌付,對於各類理財產品而言,我國監管層目前的態度都是禁止的,因此,投資者如果理財產品存在承諾保本付息的情況,就要格外注意。如果不僅有剛性兌付承諾,還有針對不特定對象宣傳問題,就極有可能會涉嫌非法集資。

  新浪法問:若購買網貸產品遭遇逾期,平臺涉及違約嗎?投資者該如何維權?

  曾傑律師:這類案件,出現逾期兌付問題是否直接後程平臺違約,關鍵看出借人籤訂的具體合同內容中,對於收益如何約定,如果是承諾保本付息,到期不還就可以認定為違約,而違約方是誰,就是是誰與出借人籤訂得合同,是平臺方還是借款方。

  而對於投資者的維權事宜,首先最好還是到平臺所在營業地申請當地金融監管機構介入,組成統一合法的債權人會議表達訴求。如果是借款方違約,一般屬於民事糾紛,如果是平臺違約,平臺作為融資方,就可能涉嫌面向公眾吸收資金,如果有承諾保本付息行為,公開宣傳資金需求,則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此時,出借認投資者應該向犯罪行為發生地積極報案。

  新浪法問:金融消費者在消費金融產品與服務有哪些合法權益?

  郭永發律師:根據《關於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81號]),金融消費者具有如下合法權益:

  (1)財產安全權:在購買金融產品和接受金融服務過程中,人身及合法財產獲得相關安全保障的權利。

  (2)知情權:對購買的金融產品和接受的金融服務的真實情況有知悉的權利。

  (3)自主選擇權:享有自主選擇金融產品或金融服務的權利。

  (4)公平交易權:在購買金融產品或接受金融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公平合理、計量準確無誤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金融機構的強制交易。

  (5)依法求償權:當人身財產受到損害時,有權要求金融機構依法予以賠償的權利。

  (6)受教育權:有獲得有關金融消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和權利。

  (7)受尊重權:在購買或使用金融產品或接受金融服務時,享有其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

  (8)信息安全權:在購買或使用金融產品或接受金融服務時,享有其個人金融信息安全保障、不被洩露的權利。

  新浪法問:農村地區、偏遠地區有哪些高發金融騙局,應如何防範?

  曾傑律師:以非法集資為例,農村地區的這類騙局,特點就是大多數非法集資案,不是以理財產品形式出現,而是直接以「高息儲蓄」或者借貸形式發生。具體的手段比如有集資人直接在沒有任何金融許可的前提下,自己開設「銀行」「農信社」「互助社」等,還美其名曰「老百姓自己的銀行」,裝修的和普通的商業銀行門頭幾乎一模一樣,但承諾更高的利息,從而完成非法集資行為。

  新浪法問:如何查詢個人信用報告,需要收費嗎?

  郭永發律師:個人信用報告查詢可分為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均為免費查詢。

  線上查詢:打開「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官網,在首頁選擇「網際網路個人信用信息服務平臺」,點擊「馬上開始」,完成新用戶註冊,輸入登錄信息,提交查詢申請後獲取查詢結果(非實時)。另外,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授權全國性商業銀行的手機銀行APP客戶端提供個人信用報告查詢服務,用戶也可以按需選擇使用。

  線下查詢:本人攜帶身份證原件親自前往當地中國人民銀行的徵信部門進行查詢。

  新浪法問:如何安全使用銀行卡?

  郭永發律師:(1)通過正當途徑辦卡,注意個人資料保密。

  (2)將銀行卡和身份證分開存放,不要轉借他人,不要告知他人密碼。

  (3) 刷卡消費時,儘量讓卡片保持在視線範圍內;定期到銀行營業網點列印查看銀行卡交易情況,及時核對。

  (4)在ATM機上使用時,注意ATM機是否有多餘裝置,防止卡片信息被複製或密碼洩露。

  (5)不要輕易相信「幸運中獎」等信息,謹慎對待兌換積分或現金的簡訊、連結。

相關焦點

  • 香港長江金業華冠私募基金青松一鳴教你防範非法集資騙局
    【香港長江金業華冠私募基金教你防範非法集資騙局】非法集資的李鬼平臺總歸有跡可循、有道可防。大家在投資理財的時候,只要多看多聽多了解,一定就可以找到適合自己安全的投資理財方式和平臺,有效的避免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中。
  • 馬上消費金融提醒您:選擇正規理財,遠離非法集資
    近年來,社會非法集資活動猖獗。大案要案頻發,發案數、涉案人數、涉案金額屢創新高,給人民群眾造成巨大財產損失。面對手段多樣的非法集資,消費者要提升風險防範意識,樹立正確投資理念,認知非法集資危害,提高自身免疫力,自覺遠離非法集資活動,維護社會和家庭的和諧穩定。
  • 普及金融知識 防範非法集資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劉錦劉莉)近日,2020年潼南區防範法非法集資進社區宣傳活動在古溪鎮機電廣場舉行。活動旨在通過舞蹈、小品等文藝節目形式,向在場群眾普及防範非法集資知識,提升民眾識別和防範非法金融的能力,引導民眾增強自我保護、理性投資的意識。
  • 從徵信到防詐騙:律師支招如何避開金融消費那些「坑」
    「守護錢袋子」除了呵護個人信用記錄以外,還需要主動防範金融詐騙風險,識別並避開「偽退保退費」、「套路貸」等騙局。  2020年受疫情影響,央行、銀保監會等部門相繼發聲,呼籲金融機構在非常時期為用戶提供延期還款或者息費減免等幫助。
  • 非法集資丨 非法集資超187億!「蛙寶」案一審宣判,這些「坑」要小心!
    那麼什麼是非法集資罪?如何有效識別和防範非法集資呢?一、什麼是非法集資類犯罪?我國《刑法》中,非法集資根據主觀態度、行為方式、危害結果等具體情況的不同,構成相應的罪名,其中最主要的是《刑法》中第176條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和第192條集資詐騙罪。
  • 【防範非吸】防範非法集資,法院為您支招
    法院這就為您支招。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0〕18號),非法集資是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定,向社會公眾(包括單位和個人)吸收資金的行為。為了騙取更多的人參與集資,非法集資人在集資初期往往按時足額兌現承諾本息,待集資達到一定規模後,便秘密轉移資金或攜款潛逃,使集資參與人遭受經濟損失。
  • 西安公布非法集資手段 收益率超過15%或為騙局
    昨天上午,西安警方舉辦以「打擊防範經濟犯罪」為主題的「經偵宣傳日」活動,200餘名經偵民警走進群眾,教授防範非法集資、傳銷、假冒偽劣商品、假幣、假發票、銀行卡等經濟犯罪知識,現場解答群眾法律諮詢。  案例1 收益率超過15%的可能是騙局  近期,西安市爆發多起非法集資案件。
  • 警惕以網際網路金融為名的非法集資陷阱
    近年,一些不法分子打著網際網路金融的旗號,以高額回報為誘餌從事非法集資活動,市處非辦提醒市民對此應認真鑑別,謹防上當受騙。該平臺以高額利息為誘餌,虛構理財項目,包裝若干理財產品進行銷售,宣稱預期年化收益率為12%至20%,承諾按期付息、還本付息,並以會員「拉人頭」發展下線的獎勵制度募集資金。截至案發時,該公司的網際網路平臺共吸收投資款570餘萬元。最終,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以集資詐騙罪判處呂某有期徒刑13年,並處罰金40萬元。
  • @乳山人 牢記口訣,遠離非法集資!本土說唱教你《...
    今天,小編用MV的形式帶你練就一雙「火眼金睛」辨別非法集資(《看好咱錢包》)防範非法集資原創MV《看好咱錢包》是由威海市公安局出品,片中以幽默詼諧的表演和展示、朗朗上口的節奏和旋律,揭示了近年來非法集資犯罪的常見手段和騙局,警示大家珍惜一生的血汗錢,警惕高利誘惑,遠離非法集資。
  • 招商銀行香港西路支行開展防範和打擊非法集資、非法放貸、金融...
    大眾網青島12月25日訊 近期,中國銀保監會下發了《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銀行業保險業防範和打擊非法集資、非法放貸、金融詐騙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
  • 打擊和防範非法集資 用法律保護家人利益
    非法集資有哪些主要特徵?非法集資的常見手段有哪些?非法集資主要在哪些領域會找到你?非法集資有哪些主要特徵?非法集資犯罪主要領域、表現方式與防範重點一、投資理財領域近年來,各地出現大量以投資理財諮詢為名從事各類金融業務活動的公司,如投資諮詢、非融資性擔保、第三方理財、財富管理等,常常打著投資理財的旗號,承諾無風險、高收益,公開向社會發售理財產品吸收公眾資金
  • 防範非法集資,做到「四看三思等一夜」
    非法集資有哪些形式?如何識別非法集資?參與非法集資遭受損失,誰來承擔?什麼是非法集資?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非法集資是指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定,向社會公眾(包括單位和個人)吸收資金的行為。非法集資行為需同時具備非法性、公開性、利誘性、社會性四個特徵。非法集資人,要受到什麼處罰?
  • 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月 | 遠離非法集資 警惕這十大「危險」領域
    為積極響應陝西證監局關於做好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活動工作部署,不斷增強投資者金融素養和風險防範意識,提升自我保護能力,學習貫徹新《證券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在陝西證監局等單位指導下,巨豐投顧持續開展投資者宣教活動。
  • 打著金融創新旗號 實為非法集資騙局
    近幾年,非法集資形式愈加多樣、手段更加隱蔽。利用投資者追求高收益的心理,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的幌子,以高額回報為誘餌從事非法集資活動,市處非辦提醒市民對此應謹慎辨別。●案例田某在上海市經營某健康管理諮詢公司。
  • 揭秘幾種常見的金融理財騙局 特別容易掙錢的事要長點心
    小柒研究理財多年,算是懂金融。賺到一些錢,積累了一些經驗,也看到身邊不少朋友誤入金融騙局的坑。2都說中國市場傻子太多騙子不夠用,小柒這麼靠譜的菇涼,當騙子無望,咱們就火眼晶晶識騙局吧。四、各類非法集資E租寶、中晉、大大、快鹿···這些線下理財爆雷事件,再熟悉不過了。套路是相對高息吸引資金進來,吹噓所投的如何高收益如何實力強。其實資金跑去哪兒投資人根本不清楚。還有各類金融傳銷、金融互助、購物返利。
  • 教你識別非法集資、套路貸、現金貸、校園貸和金融領域明確依法...
    二、非法集資的主要特徵非法集資具有非法性、公開性、利誘性、社會性四個特徵,具體來說:非法性是指: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定,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經營的形式吸收資金;包括沒有批准權限的部門批准的集資以及有審批權限的部門超越權限批准的集資。
  • 如何區分非法集資和民間借貸?
    >非法集資和民間借貸的區別非法集資和民間借貸的最根本區別是,是否向不特定社會公眾吸收資金。非法集資的典型案例以e租寶和MMM金融互動平臺為例:非法集資的罪名和量刑非法集資的危害和防範近年非法集資涉案金額動輒過億,且案發大多是因為資金鍊斷裂,通常追繳周期長、追繳難度大,受害人往往是血本無歸。
  • 提高風險防範 遠離非法集資
    一、什麼是非法集資? 非法集資是指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個人,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定,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的行為。非法集資是一種違法行為,情節嚴重構成刑事案件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非法集資在刑法上涉及到兩個罪名,一個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一個是集資詐騙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是指未經國家管理部門批准,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出具存款憑證,承諾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行為。集資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違反有關金融法律、法規的規定,使用詐騙方法進行非法集資,擾亂國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財產所有權,且數額較大的行為。
  • 《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全文及解讀
    總 理  李克強2021年1月26日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了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保護社會公眾合法權益,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維護經濟秩序和社會穩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明確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機制的牽頭部門(以下簡稱處置非法集資牽頭部門),有關部門以及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分支機構、派出機構等單位參加工作機制;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明確牽頭負責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的人員。上級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督促、指導下級地方人民政府做好本行政區域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
  • 大城縣防範和打擊處置非法集資知識,請查閱
    一、非法集資的定義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0〕18號),非法集資是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定,向社會公眾(包括單位和個人)吸收資金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