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一老人手繪21米長「社火圖」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戴萬直老人介紹自己手繪的社火長卷 華商報記者 閆文青 攝

  戴萬直老人說,他怕自己再不把原來村裡的「社火」場面畫出來,子孫後代可能就不知道「社火」是什麼樣了。

  歷時一年畫出「社火圖」

  68歲的戴萬直家住西安市閻良區關山鎮代家村二組,從小愛好畫畫。

  「小時候捏了一排土地爺放在門口,被家裡老人打了一頓。」昨日中午,說起自己的愛好,戴萬直老人笑著說,平日裡兒女給的生活費都被他用來買宣紙顏料了。老人住了三間瓦房,幾乎沒有什麼家具,後院的房子地震時垮塌後再沒修復。

  「我怕我再不畫,後人們就不知道社火了。」戴萬直說,10年前他就有了想法,想將「社火」這種民間藝術畫出來留給後人,因為村裡已經很多年沒有耍過社火了。戴萬直諮詢了村裡擅長耍社火的老人,詳細了解了社火的流程,同時根據自己的記憶,2012年開始用一年時間,用國畫手法繪製出一幅長21米、寬50釐米的彩色「社火圖」。

  2013年,戴萬直依照畫作原稿又畫了一幅,同時進行了完善修改。

  「社火圖」還原兒時社火場景

  「我這幅畫畫的是我七八歲時,村裡的那次社火。」昨日,戴萬直老人將自己手繪的「社火圖」拿出來,這幅畫卷表現的是上世紀五十年代,代家村當年耍社火的場面。

  畫面從左向右依次是村子東城門「永盛堡」,進了城門就是最先出場的鑼鼓隊,後面跟著舉旗的隊伍,隨後是舞獅、大頭和尚、劃旱船、跑竹馬、高蹺、小蹺、芯子、秧歌隊等,高蹺中有「關公護嫂」、「西遊記」等傳統故事,跑馬的人物大都是三國人物,劉備、孫權、趙雲等兩兩登場。除了社火場面,沿途村容村貌也都進行了描畫,村民家門口拴的羊和馬,打架的小孩,坐在牆頭和樹上看社火的人,賣糖葫蘆、甑糕的小販兒,附近村子敲鑼打鼓來助興的,打繞杆維持秩序的,年輕人推車上帶著老人來看社火的,甚至具有時代特色的「社會主義好」牆體標語……

  「那會兒十裡八鄉的人都趕來看熱鬧,附近數我們村的社火好。」戴萬直說。

  過去村裡有社火頭子

  「我那會兒跑過竹馬,扮演的是黃蓋。」戴萬直說,孩子們想要參演還得挑選,選不上的會覺得遺憾。代家村那會兒被稱為「老虎代」,就是因為人丁興旺人才多,所以社火也就耍得好。那會兒村裡有幾個社火頭子,他們一呼百應,木工畫師做道具,舞獅、踩高蹺的人手都有。每到風調雨順的年份都會耍一耍,一般都在正月十五以後。

  這些年,年輕人都跑城裡打工了,村裡平時只有老人,每年過了初五就沒人了,沒人願意耽誤工夫去排練,所以年味淡了,也沒人耍社火了。他怕再不畫出來,子孫後代們慢慢就不知道了。

  「雖然日子過得艱難些,但我全力支持。」戴萬直的老伴劉會琴說,這種文化遺產不留下來後人不知道就是損失,雖然老兩口沒收入,但她還是全力支持老伴畫畫,老伴身體不好,血壓血脂血糖都很高,所以為畫畫搜集資料她都得跟著隨身備著藥。

  村裡20多年沒耍過社火了

  昨日下午1時許,戴萬直老人將畫作展開,村裡的人都來觀看,大家紛紛讚嘆老人畫得好,同時也感慨只能在畫上看看了。

  「還是我結婚那年耍過社火,這都20多年了。」村民李仙草今年52歲,她說24歲嫁到代家村,那一年過年村裡耍社火特別熱鬧,後來再沒耍過。

  「我沒耍過,我爸說他16歲的時候踩過高蹺。」18歲的戴航飛說,社火他倒是看過,但沒有參與過,其實還挺感興趣的。

  代家村的村民們說,這些年確實沒了社火,大家都很懷念以前那種熱鬧的過年氣氛。

  「畫得特別好,天天趴在案子上畫。」63歲的房轉娃是戴萬直的鄰居,她說戴萬直家裡清貧,卻愛家鄉愛畫畫,除了畫「社火圖」外,還四處打聽記錄,畫了一幅「康橋八景」,還原了以前康橋鎮的八幅美景。

  昨日,戴萬直拿出另一幅畫作,共有8幅作品,分別為「漆沮水」、「雙冢衝」、「桑抱皂」、「葦子河」、「神童碑」、「水打磨」等昔日存在於原閻良區康橋鎮附近的風景名勝,現在均已不復存在。「我也是想讓後人知道這個地方原本的美麗。」戴萬直說,這些風景除了兒時的記憶,還有根據他走訪附近群眾搜集來的資料畫成。來源:華商網

相關焦點

  • 唐山:豐潤6旬老人劉毓坤3年手繪21米紅樓大觀圖
    圖為劉毓坤老人在介紹自己的作品。大勇 攝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 殿脊巍峨的大觀樓,灰頂白牆的江寧織造署,廊簷卷翹的煙霞閣,泉水飛瀑的寶黛島,波光瀲灩的大觀湖,以及各種亭臺樓閣……豐潤區68歲的劉毓坤老人,歷時3年多,用筆墨手繪的方式將豐潤區曹雪芹文化園內的一草一木、一亭一閣、一樓一景匯聚在了一幅近21米長、寬47釐米的《紅樓大觀圖》中,以平民視角將《紅樓夢》大觀園的生活和美景展現得淋漓盡致。
  • 陝西西安 銀行為老人手繪手機操作圖 字體部分還特別標註放大 暖心...
    #銀行為老人手繪手機操作圖# 字體部分還特別標註放大[給你小心心]】#陝西暖心事# 西安一組為老人手繪手機銀行操作圖在朋友圈熱傳。畫面中每個圖標都添加解釋,有些圖標與說明還用了不同顏色進行區分。據了解,手繪這組圖的是中國農業銀行職員李寧寧和她的同事們。李寧寧表示,老人不會使用手機銀行,來櫃檯排隊辦理,往往會耽誤很多時間,也往往因為手機屏幕小而看不清楚字體不便於操作。
  • 擔心老人不會使用手機銀行 農行西安雁塔路支行手繪操作過程...
    12月15日,央行就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發布公告強調,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人民幣。智能時代,如何幫老人逾越數字鴻溝?最近在西安這家銀行的展板上,出現了一組可愛的卡通畫,上面標註著如何下載手機銀行、如何註冊用戶、如何操作手機銀行等具體環節。不少老人表示,這個服務太貼心了!
  • 智能水錶 手繪操作圖……這些事情做到老人心坎兒裡去了→
    原來,為了第一時間了解獨居老人的安全情況,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轄區內的獨居老人安裝了智能水錶,12小時內智能水錶的讀數一旦低於0.01立方米,「一網統管」平臺就會接收到報警,並將信息及時反饋給街道和居委會。江蘇路街道還將智能門磁、煙感報警器、紅外監測也配置到了部分獨居老人的家中。有了這些智慧設施的守護,老人們也覺得很安心。
  • 張掖:古稀老人「復活」高臺社火鼓譜
    古稀老人,「復活」高臺社火鼓譜  挖掘整理的文字譜已被張掖市列入非遺代表性項目其中具有600多年傳承歷史的高臺社火鼓譜,也同樣是通過輩輩老藝人口口相傳才延續至今。為了不讓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社火失傳,現年73歲的高臺縣退休老幹部葛立新挖掘整理了一批傳統社火鼓譜,並且自編新鼓譜近20套,鼓譜內容逐步完善,使得這一古老民間文化能夠得以恢復傳承。  難忘兒時社火情  2月5日,是寒冷冬日難得的一個好天氣。
  • 看社火、鬧元宵——200多項非遺文化項目錯過遺憾一整年
    西安網訊(記者黃敏)春節不僅僅是一個傳統文化節日,更是印刻在每個中國人心中的文化情結,而春節的核心就是-----年節民俗文化、社火、芯子、竹馬.....春節就是各種喜慶文化產品的大亮相。  西安有近200個非遺文化項目,其中社火、鑼鼓、舞龍、高蹺就是直接和春節有關的。  十三朝古都再次驚豔世界,西安年最中國。
  • 蔣家營的社火會
    這裡的年俗很隆重,千年來,延續下來的民間社火會在蘭州堪稱一絕。     村裡71歲的民間藝人馮康彥向筆者介紹了蔣家營社火會的發展過程。蔣家營社火會歷史悠久。大約有五、六百年的歷史。    從古到今,蔣家營的社火會發起或「歇將」的時間是由當地風水先生擇吉的良辰之日。舊時,每年的臘月裡,一般是由村裡缺兒女的人家裡,三、四十歲的男人發起社火會的。
  • 浙江三門暖心醫生為不識字老人手繪「公雞下蛋圖」
    三門縣委宣傳部供圖中新網台州12月10日電(範宇斌 葉麗琴 李佳寧)10日記者獲悉,浙江省台州市三門縣人民醫院港南分院醫生王友帆近日因手繪醫囑在網絡上走紅。手繪醫囑以公雞開頭,藥盒下的小圓圈看著像是雞蛋,這幅暖心「服藥圖」被網友暱稱為「公雞下蛋圖」。
  • 有圖有真相 湖北襄陽一醫生42年手繪上萬張病情"明白圖"
    湖北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生聶繼光的答案是:有圖有真相。從醫42年,他堅持手繪上萬張病情示意圖,給病人講解得明明白白。聶醫生今年63歲,是醫院普外科肝膽胃腸專科的副主任醫師。在他辦公桌的一份舊病歷上,記者看到了他畫的各種簡易解剖圖譜,有腸道的結構、闌尾的位置、肝膽的構成等。「患者有老有少,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你說的話,他們不一定能完全聽懂,講醫學術語就更不懂了。」聶繼光說。
  • 西安最全公園手繪地圖上線!點擊開啟西安觀園之旅~
    正逢2019「西安年·最中國」啟幕之時,由中共西安市委宣傳部、西安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指導,西安市旅遊發展委員會支持,西安報業傳媒集團製作推出的西安公園旅遊手繪地圖正式上線!西安環城公園西安環城公園是一處包括明清西安城牆、護城河、環城林帶三位一體的立體化公園,具有獨特的風貌
  • 【建築•規劃•景觀】金築四方手繪(西安四方手繪)2020寒假全國營招生簡章
    為築就獨一無二的你我,即日起,我機構原西安四方手繪名稱正式變更為:金築四方手繪。         金築四方手繪(商標:金築四方)目前只在西安開設校區,總部位於西安,並無在其他地方開設校區。我們金築四方手繪(商標:金築四方)立足西北,目前只針對西建大,長安大,西北大,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安交大五所高校的考研,旨在為大家提供精確,優質,高質量的專業服務平臺。         ※ 希望大家在報名手繪班,考研班及軟體班的時候看準所要報的機構及授課地點,各方面詢問清楚,防止報錯!!!
  • 西安那些牛逼的伴手禮們
    至今寶雞地區存有「耍社火」這一傳統習慣,寶雞社火臉譜以誇張手法大膽運用色彩,黑為正,紅為忠,白為奸,黃為暴,藍為莽,綠為義等。表現人物特徵,尤以表現周秦歷史及傳說的人物見長,把社火臉譜圖象刻畫在泥,紙模,木馬勺,梭子,木鏟上,其落筆迴轉順達、勻而不板、工而不僵、粗獷豪放、色彩明快。
  • 銀行職員手繪漫畫版APP操作圖 老人邊學邊樂了
    西安一家銀行就想出了一個好辦法,用手繪漫畫圖教老年人如何操作手機。「不錯不錯不錯,真不錯。」吸引劉奶奶的就是眼前這些漫畫版手機操作圖,這是中國農業銀行西安雁塔路支行專門為中老年人創作的。現在櫃檯也確實少了,有很多業務手機上下載農業銀行的APP就可以查到。
  • 西安年·最中國|猜燈謎、耍社火、品湯圓,三學街——書院門民俗...
    跑旱船、扭秧歌……社火所到之處鑼鼓喧天、熱鬧非凡。關中「 社火」 亦稱 「射虎」 ,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形式,是特指在節日裡的各種傳統技藝、民間雜耍的表演,寄意新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燈謎現場,千幅謎條隨風舞動、數百遊客爭相競猜,民風濃鬱、年味十足。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元宵節特色活動。
  • 西安農民畫家手繪二十四節氣農事圖 弘揚傳統文化
    (西安晚報記者 黃亞平)   中國「二十四節氣」成功申遺,讓戶縣農民畫家王亞娥興奮不已。因為從2011年冬天起,她就開始手繪二十四節氣農事圖,本次申遺成功,似乎也是對她歷時4年創作這一組圖的肯定,讓她更有熱情弘揚傳統文化。
  • 外國友人迷上中華國粹 濟南扎出別樣「社火臉譜燈籠」
    手繪京劇臉譜感受別樣山東「一筆筆勾描,一點點誇大,一張張臉譜美佳佳!」來自蒙古國的辛娜便哼著小曲兒邊拿著毛筆勾畫,大紅色的底兒,額頭上再抹上三道青色的槓槓。「為什麼是這個顏色?」辛娜舉著臉譜問臉譜師傅侯志新。
  • "沙畫女孩"四米長手繪《圖說明城牆》萌萌展示古韻
    「沙畫女孩」陳樂 《圖說明城牆》視頻截圖  今天是青奧會倒計時30天,明城牆將免費向市民開放。昨天,南京石頭城下一位土生土長的姑娘陳樂,創作的視頻作品《圖說明城牆》走紅,視頻中,用邊畫畫邊解說的方式介紹了南京的明城牆文化,引起很多人關注。陳樂告訴記者,作為南京的一員,她想為前來觀光的遊客展示南京的古樸氣質,並且愛上南京。
  • 80歲老人珍藏手繪圖記錄秦代起福州湖泊變遷(圖)
    不少老人回憶說,過去福州市區裡大大小小的湖泊、水塘、小河星羅棋布,一到傍晚就涼風習習,比吹空調還舒服。而現在,許多湖泊、水塘、小河要麼早被填平,要麼水域縮小,大家都跑到江邊或噴水池邊降溫,酷夏難熬。那麼,往日的福州市區湖泊與水系分布到底是啥樣子的?
  • 女孩手繪西安「卡通地圖」走紅 引起不少人關注
    最近幾天,一幅手繪的西安卡通地圖在網上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不同於嚴格按照比例尺繪製的交通旅遊圖,這幅手繪地圖鮮豔的色彩,卡通的建築造型讓很多人頗為喜歡。昨天,記者聯繫了地圖作者杜咪咪,她表示,繪製這幅地圖用了15天,雖然辛苦,但自己樂此不疲。
  • 「棗、鍾、碗」一看就懂,達州渠縣一名醫生手繪醫囑教老人服藥
    四川在線記者 袁城霖12月22日清晨,達州市渠縣琅琊鎮中心衛生院公衛科醫生李靖又進村了,到官倉村留守老人家中挨家挨戶詢問老人的「老年病」病情,叮囑他們一定要按時吃藥。為不讓老人忘記吃藥時間和劑量,他手繪了一幅畫,貼在老人家裡牆壁的顯眼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