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陰不生,孤陽不長,交通成和,萬物化生,《易經》地天泰卦略解

2020-12-13 梅山易學

《莊子》田子方篇中說:「至陰肅肅,至陽赫赫;肅肅出乎天,赫赫發乎地;交通成和而萬物生焉」,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孤陰不生,孤陽不長,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只有陰陽和悅才能生成萬物。

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下《易經》中的這種上下和合,生成萬物的智慧,看古人是怎麼認知天地萬物的生成之道的,「始終相反乎無端而莫知乎其所窮」,最後才能夠得到「萬物之所一也」的智慧。

網圖

地天泰,泰卦為《易經》六十四卦的第十一卦,卦象為下乾上坤,屬異卦相疊而成,下卦為乾為天為陽,上去為坤為地為陰,泰者,通泰、平安之意。

本來乾為天,應該在上,坤為地,應該在下,現在的情況相反,卻為什麼還說是通泰的呢?因為天之氣為陽,地之氣為陰,陰氣凝重而下沉,陽氣清明而上升,陰陽交感,互為依託,上下相通,象徵天地交融,化生萬物,所以說是通泰。

《序卦傳》中說:「履而泰,然後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履者,禮也,循禮而行,心懷敬畏,故而可以平安泰達。

網圖

就像現實生活中的人一樣,無論領導還是下屬,都能遵循著自己的應有之禮,上待之以禮,下應之以誠,心意相通,交相呼應,那麼自然便能多得到安泰的水乳交融的結果。

地天泰:小往大來,吉,亨。

象曰:天地交,泰,後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天地陰陽相交而和,故萬物生成,所以名泰。小謂陰,大謂陽,由內往外叫往,由外往內叫來,小往,說的是否卦內卦之陰,往外而處泰卦之外卦。大來呢,說的是否卦外卦之陽,往內而處泰卦之內卦,所以《雜卦傳》中說:「否泰,反其類也」,這是從否泰二卦相綜而言的,否泰二卦同體相綜。

網圖

還有一種異曲同工的說法,叫做爻由下往上叫往,爻由上往下叫來,陰為小,陽為大,故本卦稱之為小往而大來。

泰卦下乾上坤,為陰氣居於陽氣之上的表象,「肅肅出乎天,赫赫發乎地」,陰陽之氣一升一降,互相交合,則陰成陽就,生化萬物,聖人據此而制定出合乎時宜的行為,指導人們的生活。

天地之間以氣交,則氣交而萬物相通,是天地之泰和。以人事而言,則上下相交者以心,相交莫逆而志同道合之人,是人上下之通達,本卦內健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內陽而外陰,雖有所分,實有所連,內外一體,只在一念之間。

本卦雖然陽盛於內,卻終究尚未達大成之境,所以在行為方面要注意不要因小失大,失去自己的立身之本,一念行差,則可能前功盡棄,悔恨無窮,而應該注意協調上下左右的人際關係,居安思危,循序漸進,否則離心離德,上下相異,互為猜忌,那麼必定會遭受失敗的苦果。

網圖

舍小而得大,是成大事者成功的因由,那些不能與民同樂的人,只可共患難而不可共富貴的人,是永遠都不能得到安泰的結果的。

君子裁成天地之道,小人輔相天地之宜,天地之否泰也。

陰氣凝而不得不降,陽氣清而不得不升,此理之所必然,勢之所不得不行也,君子觀此,則可見萬物之所成也。

相關焦點

  • 孤陽不生,獨陰不長
    孤陽不生,獨陰不長【出典原文】 孤陰則不生,獨陽則不長,故天地配以陰陽。是自然界相互聯繫的事物和現象對立雙方的概括。如天為陽、地為陰;白天為陽、黑夜為陰;上為陽、下為陰;熱為陽、寒為陰;陽電與陰電等。諸如此類,說明了不論任何事物,都是對立存在宇宙間的,但是,事物的陰陽屬性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必須根據互相比較的條件而定。
  • 懂了「孤陰不長,獨陽不生」 就明白中國畫
    杜豔作品工筆畫中有寫,寫意畫中有工,就是陰和陽互存的道理是一樣。他們之間不是孤立的,而是相對的,他們互相依存、消長和轉化。而看現代人畫工筆畫,了無生氣,原因就是裡面少了「寫意」。畫寫意的空而無力,原因是裡面缺少了工。而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是因今人書讀得少了,對自己民族的文化了解得少了,加入了太多的西方繪畫思想。如果簡單地概括,就是近代的中國畫畫家都缺少了文化的自信。
  • 孤陰不生,獨陽不長 四柱全陰全陽之人真的不能生育嗎?
    很多向我諮詢八字的人都會擔心自己的八字是「全陰」或者「全陽」,因為他/她們在網上看到或者是其他命理師有說過「孤陰不生,獨陽不長」,所以對自己的八字很擔心。向我提出這個問題的人,有些人已經是結婚生子,這讓我意識到解答這個問題的迫切性。
  • 孤陰不生 獨陽不長
    乾坤易之門意味著在天地運行之道中,還包括君子與國家之道和男女之道,也就是萬物萬物之道。孤陰不生和獨陽不長就意味著要有交易,從不易變易到陰陽交易相錯,就產生了六十二卦,任何一爻只要一動,就會牽一而動全變卦。
  • 大樂透119期孤陰不生,獨陽不長
    吉林2注,福建和浙江各一注。老王在殺號路上繼續一馬平川,中獎統計曲線圖上一條歸零直線一直向右延伸,像極了心臟停博後的心電圖,目前已經連續24期未能中獎,殺號王說有時候自己想想也是有點奇怪。《素問》所謂「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寒極生熱」,「熱極生寒」,正如夏天炎熱到了極點,就會開始涼爽,向秋天過渡;冬天三九嚴寒之後,春天就將來到。
  • 俗話說:「男凹女凸,不孤就寡」,你知道「男凹」指的是什麼嗎?
    這句話放到現在就成了「男財女貌」,雖是一字之差,意思就變成了男人要有錢,女人要有容貌。但無論怎麼變,漂亮永遠的女人的資本。有一句俗語叫:「男凹女凸,不孤就寡」,這句話到底該怎麼理解呢?什麼是「男凹」?意思就是男人的身體長的凹進去了,男人本該挺直胸膛,昂首挺胸,顯得有精神。
  • 「孤陰不長、獨陽不生」,命理改運不可取
    「四大皆空」不可取,過於消極。「空」便會影響整體運勢,影響桃花運勢,影響婚姻感情……,有部分人因為婚姻不順利或者做了昧心事兒,便選擇信教信道,尋取心理歸屬依賴,以求解脫。命運好的人,必然是身體健康、事業發達、婚姻幸福,家庭和順,子賢女孝。宇宙法則規律,唯有陰陽交和,方能萬物生長,方能更好延續人類文明。
  • 易經的精髓是中和,就是不要走極端
    周秋鵬易經起源於先天八卦。在先天八卦中,有兩個卦代表極端,一個乾卦,一個是坤卦。乾卦是三根陽爻,坤卦是三根陰爻,相當於一個事物發展到了純陽和純陰的地步。這就是極端了。因為坤是陰之極,一點陽氣都沒有了,也就失去了運動的形態。所謂「生命在於運動」,指生命是一種運動中的形態和特徵,而一個生命運動的基礎,是陰陽兩種力量的相互作用和影響。坤卦全是陰爻,沒有陽爻,所謂孤陰不生、孤陽不長,所以沒有生機。坤卦需要上方的乾卦來補充另一半能量。
  • 霧裡看花說《易經》
    《易經》除了揭示變與不變的辯證關係,其本身也是一門把複雜問題簡單化的學問。易經用模糊分類的方式,以八卦的形式把世界的萬事萬物分成八類,然後用八卦結合生成六十四卦來反映世間萬物的基本發展規律,這是一門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學問。運用它的這些特性,在事物發展之初就能最快看清事物發展的大致方向,也由此以找到事物發展的主要矛盾,以利於自己在社會發展中最大可能地處在主動地位。
  • 易經中,陰爻和陽爻之間關係到底是什麼,你真的深入理解嗎?
    這個就不能放在《周易》上來看,《周易》上所講的一種正應就是指陰陽正應,而兩陽或兩陰在一起形成了同性相斥,是不應和的,也是不吉祥的。承與乘這兩個字其實就講的是兩爻的一種相鄰的關係,承是在下烘託,支撐。承有三種:一個陽爻在上,一個陰爻在下,簡稱一陰承一陽;一陰承多陽;多陰承一陽。乘是凌駕在上,有乘虛而入之意。乘也是壓制。
  • 《易經系傳別講》下傳04章 陽卦多陰 陰卦多陽
    陽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陰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陰和陽 奇與偶陽卦多陰,陰卦多陽。其故何也?陽卦奇,陰卦偶。這一章,要大家特別注意認識卦,「陽卦多陰,陰卦多陽」,這兩句話要記得。道理很簡單,譬如乾坤兩卦,陰極就陽生,陽極就陰生。所以陽以陰為用,陰以陽為用,算命的就叫它做用神。不過各位要注意,算八字用神很難拿得穩,所以算命很難五行金木水火土,用神是什麼?很難拿捏。
  • 易經中的十大思維之陰陽和諧思維
    他所創造的八卦符號,最基本的是有「- -」和「—」兩個符號,分別叫做- -(陰爻)和—(陽爻)。《繫辭傳》中講:「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這裡面的兩儀指的就是陰與陽。兩儀,就是指一切可以二分的,相對的事物發展規律。比如:天地、日月、晝夜、寒暑、上下、男女、左右等,這些都可以分陰陽。
  • 【風俗科普】七月十五「鬼節(中元節)」祭孤的由來...
    海陸豐因華僑眾多,死於僑居地而無子孫祀拜者的「孤魂野鬼」 眾多,因此,海陸豐人對盂蘭盆節極為重視,在他們看來,這是僅次於春節的大節日。施孤一般先由金剛上師主持開壇。所施的之物,除食物、日用品外,還有農具和買來的貧苦女孩。因這些都不能拋擲,只好寫在牌子上丟下孤棚,讓那些買不起農具娶不起老婆的人家爭搶,奪得牌子後再憑牌領取。這時,戲也開演了,但那是給不愁衣食的人看的,對於孤寡貧窮者,還是搶孤要緊,「有錢去看戲,無食來搶孤」俗語,說的就是這種狀況。
  • 德不孤,必有鄰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今天,我們提倡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從中汲取豐富營養,否則就不會有生命力和影響力。」在列舉「中國人的獨特精神世界」「百姓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時,習近平主席指出中華文化強調「德不孤,必有鄰」。
  • 道家的思維方式: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分析問題不跑偏
    《造化啟蒙》中說,一陰一陽為之道,萬物負陰而抱陽。道家認為,萬事萬物都是由陰陽兩個方面相互作用而生成,即陰陽和合而生萬物。男人和女人組成家庭,生兒育女;雄蕊和雌蕊結出果實,形成種子;天生地載而生萬物;寒暑交替而成四季;電子和原子核組成原子。
  • 何謂「一陰一陽之謂道」?
    (《春秋左傳》僖公十六年)老子認為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由陰陽結合而成的,都是陰陽的合和體。 「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春秋末年,範蠡對於陰陽也有深刻的論述,認為:「天道皇皇,日月以為常,明者以為法,微者則是行。陽至而陰,陰至而陽。日困而還,月盈而匡。」(《國語·越語下》)陽到極處就成為陰,陰到極處就成為陽,這一思想是《易經》中本有的思想。
  • 《孤芳不自賞》首曝對唱MV 鍾漢良楊穎情根深種
    網易娛樂12月15日報導 今日,電視劇《孤芳不自賞》曝光了一支插曲MV,插曲《風景舊曾諳》由譚旋譜曲,劉暢作詞,純愛女歌手郭靜和創作才子韋禮安聯合獻唱。二位歌手師出同門,配合默契,將曲中的深情纏綿演繹得淋漓盡致。
  • 易經尋根:上卦和下卦究竟是什麼關係
    周秋鵬古人留下兩句話: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用這兩句話來表達易經六十四個卦象的上下卦關係,比較靠譜。因為這兩句話太經典了。下卦代表地,上卦代表天。所以看到一些人解卦,說天地否,是天在上地在下,地天泰是地在上天在下,他們講的天,不管在上卦還是下卦,都是同一個東西,地也如此,只是上下位置的轉換。他們可能沒有領悟到古人留下的那兩句話,在天成象,在地成形。這兩句話是易經的精髓。
  • 讓人講話天塌不下來
    孤陰不生,孤陽不長,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既有陰又有陽才能萬物和諧、共生共存。在社會上,對你提出表揚的聲音屬於陽,對你提出批評的意見屬於陰。全是讚嘆的聲音和全是反對的意見都是不正常的現象。表揚聲中有反對,反對之中有讚揚,這才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常態。讓所有的人都擁護你,要不就是打壓正確的言論不讓人說話,要不就是陰奉陽違阿諛奉承的人在欺騙你;如果你覺得所有的人都在打擊你,可能有不明真相的人受到裹挾,也可能有支持你的人無法表達自己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