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的工筆畫與寫意畫如太極圖中的陰陽關係,需工中有寫,寫中有工。這個原理如《雪心賦》中所講的,「孤陰不長,獨陽不生」是一個道理。
杜豔作品
工筆畫中有寫,寫意畫中有工,就是陰和陽互存的道理是一樣。他們之間不是孤立的,而是相對的,他們互相依存、消長和轉化。而看現代人畫工筆畫,了無生氣,原因就是裡面少了「寫意」。畫寫意的空而無力,原因是裡面缺少了工。而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是因今人書讀得少了,對自己民族的文化了解得少了,加入了太多的西方繪畫思想。如果簡單地概括,就是近代的中國畫畫家都缺少了文化的自信。
杜豔作品
如:工筆畫的誤區很多人傾向於是因為太追求其寫實,但是我認為這只是病理,而非病根。真正的病根是我們的文化出現了問題。我們的文化貫通了我們所有之需。基本圍繞陰陽而生。我們的醫學講的也是陰陽之辯。
杜豔作品
中國畫也是陰陽關係。工筆為陰,寫意為陽。按中醫學講「陽根於陰,陰根於陽」來審視中國畫,就不難看出一幅作品的優劣。「工筆如寫,寫意如無工」就是「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的論點。意思是說,陽依附於陰,陰依附於陽,在它們之間,存在著相互滋生、相互依存的關係,即任何陽的一面或陰的一面,都不能離開另一面而單獨存在。也可以說這幅「畫」不能算是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