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我起來,我還能吃!大消費時代,餐飲行業真「吃得開」!

2020-12-20 央視財經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央視財經(《交易時間》欄目)根據商務部的監測數據,今年春節期間,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0050億元,同比增長8.5%。和往年相比,今年開年以來,消費者的口味又有了哪些變化?餐飲行業又出現了哪些新潮流新趨勢?跟隨記者去了解一下。

在傳統老字號廣州酒家的點心製作廚房裡,記者看到了忙碌中的楊師傅,他從事餐飲十幾年,目前在點心廚房負責原料把關,楊師傅告訴記者,今年春節以來餐廳的生意特別好,他們提高了每天重要食材的採購份額,工作也比平時忙了許多。

廣州酒家點心部主管 楊師傅:一般來說一天大概要15到20公斤的蝦仁,過年期間我們最起碼要40到60公斤的蝦仁,一天的量,對,還有一個鳳爪就比較有代表性的鳳爪。我們這樣蒸鳳爪,我們平時一天大概就35公斤的鳳爪,然後現在過年期間大概要去到60到80公斤一天的鳳爪。

廣州酒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李立令:今年春節天氣也好,現在的交通也很便利,我們今年的客流量和翻臺率都比往年有所增長。我們整體的增長與同行業指標基本上一致。

而在深圳的另一家民族特色餐廳,來自新疆的波拉提正在打饢,由於工作繁忙,波拉提今年沒有回家過年,在這家餐廳,消費者除了可以吃到新疆特色菜,還可以感受到來自新疆的特色舞蹈。

深圳市1001新疆菜連鎖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曉剛:2019年的2月份尤其是春節期間,大年三十到初七,我們的營業額增長也是在17%左右,每天晚上的排隊在200桌以上,基本上排隊到晚上的9點鐘。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很多家庭都會選擇在過年期間來到餐廳聚餐,此外,由於近兩年流行外出旅遊過年,這也在較大程度上帶動了熱點城市景點周邊的就餐人氣度。

消費者 黃先生:可能是旅遊,有些人過來這裡旅遊,記得生意比往年要好,基本上都沒位置了,如果你晚一點來就沒位置了。

深圳市皖南老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徐路:特別有兩三家店的增長特別厲害。比如說我們的歡樂海岸店,增長了15%左右的銷售。

據商務部監測,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4日至10日),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0050億元,比去年春節黃金周增長8.5%。從各重點城市上看,北京市餐飲行業營業額同比增長10%,成都市餐飲行業營業額同比增長11.2%,西安餐飲行業營業額同比增長21.4%。此外,納入監測的廣州市13家重點餐飲企業春節期間營業收入2.12億元,同比增長10.1%,創近年來最高增幅。

「吃原料」時代來臨 餐廳食材比拼成致勝法寶

從以前的吃飽,到現在的吃好。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隨著消費者對食材的要求越來越高,餐飲企業之間競爭的重點逐漸轉向了以食材原料為主的比拼。除了食材的品質宣傳外,餐廳運營者更傾向於標籤原材料產地,以此來吸引消費者關注。

徐路是深圳一家徽菜館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現在客人更加注重食材的新鮮和地道,所以這兩年餐館不斷提升從安徽老家運過來的食材比例。

深圳市皖南老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徐路:兩三年前大概佔到50%左右。今年我們已經全面調整了一些產品,更加注重時令食材,也同時跟黃山、安徽的一些農戶合作,做了很多基地合作,我們的整個本地特色食材已經佔比佔到70%左右。

帕麗丹是深圳一家新疆餐廳的店長。她告訴記者,店裡每周都從新疆空運食材過來,一周兩次,一個月下來約有5噸,這比2017年剛開業時,增長了不少。

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 譚海城:源頭採購跟訂單農業已經成為一個趨勢了。我想一方面就是餐飲企業要保障食品安全能夠溯源,這是消費者現在對餐廳的一個基本要求。||第二方面就是餐飲企業要提高它的供應鏈管理水平,降低它的採購成本,同時現在的餐飲企業,已經直接參與到農業基地,它的種植養殖,部分的企業還直接參股到一些農業基地。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更加傾向於選擇食材新鮮地道的餐廳就餐。深圳市民郭先生經常光顧的這家海鮮小館,就以食材新鮮著稱,因此吸引了一批忠實食客。

消費者 郭先生:軟軟的你看,根本沒冰凍過的,都基本上是海裡面撈起來的,很天然的一些食材。

消費者 鄭先生:最重要的就是食材的選擇,那麼我們比較注重。因為有小孩子,所以比較注重食材的原汁原味。

由於食材的新鮮地道,很多餐廳都受到了消費者歡迎。這些餐廳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春節以來人流量和收入都比往年有所提高,但是受到宏觀經濟等因素影響,餐廳的人均消費水平出現了下降,大家消費更加理性。

圳市福田區洪陽方餐廳負責人 江哲玲:基本上都很滿意,因為有增加了很多客流量,有20%以上,消費喜好 現在大家都比較理性,都不會像以前那樣很誇張,都比較理性了。

深圳市阿鋒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餘劍鋒:今年過年三十到年初八,雖然人流是增加了15%,但是人均消費也略有一點下降的感覺。確實這個數據也是證明了人均消費是低了10%左右,但是我覺得消費者跟顧客是比較理智的。

人工和租金壓力倒逼餐飲企業精細化經營

過年前後是餐飲行業用工最為緊張的時期,今年元宵節剛過,不少餐飲企業就開始大量招人了。這幾年,招工難、用工貴,再加上店租日益上漲,一直是餐飲企業面臨的難題,那麼他們是如何應對的呢?

在記者進行拍攝的兩個小時中,深圳這家潮汕小館的老闆娘幾乎一刻不停都在忙碌,從招呼客人、點菜端菜,到收銀結帳、收拾碗筷,她幾乎無所不做,飯館老闆娘告訴記者,四個端菜工回家過年了還沒有回來上班,再加上有的員工又辭職了,所以她只能多做一些,現在飯館也在不停地招服務員。

深圳市福田區洪陽方餐廳負責人 江哲玲:現在服務行業的人工 用工比較難,比較難找。工資也提高了很多。去年的工資,比如說服務員的工資有3000多塊錢,現在都要4000塊左右。

同樣忙著招工的還有這家餐廳的店長——李冰雪,她說餐飲業的人員流動性較大,每年這個時候餐廳都會出現各類工種的缺口,人員流失率會佔到全年40%。

深圳市皖廚壹方城餐飲有限公司服務部經理 李冰雪:招人會比較多一點,因為年前我們有很多人回家,回了家以後,他們大部分有很多創業或者很多跳槽的,所以說年後餐飲會面臨很大的一些人員缺口的問題。

為了應對招工難,有的餐廳開始使用機器人傳菜,記者看到,這個傳菜機器人非常快速地穿過走廊,把菜品送到客人餐桌上,餐廳負責人說,這多少還是幫餐廳節省了一些人力。

深圳市皖南老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徐路:不光是人工在遞增,人才也越來越難找。人工每年也是10%左右地遞增。||那我們現在會輔助一些機器設備,比如說機器人來幫我們傳菜,我們現在用了一臺機器,我們去年在這個店上了一臺機器人,它傳菜,我們測了一下它的工作量,能達到一個傳菜員的工作量。

除了用工成本逐年增長,租金成本也是壓在餐飲行業身上的一座大山。根據國際餐飲協會公布的數據,從2014年至2017年,全國一二三線城市購物中心餐飲的平均每天每平米的租金為7.7,8.1,8.8,9.8元,同比增速2%,5%,9%和12%,呈現加速上漲態勢。

廣州酒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李立令:租金成本方面,我們儘量是保證租金的場面的一個利用率。第二個就是我們為了控制人工成本,還有餐飲的成本,我們還在整體上就是統一採購,統一配送,統一服務標準。我們有些基礎的業務,比如說有一些業務,我們可以通過這種,中央廚房的模式。

據了解,除了精簡流程和工序,以達到增收增效,也有的餐飲企業正在考慮往「小店化」的方向發展,或者讓自己菜品的價格更加親民,以換來更多客流量,以此來對衝租金和人工帶來的壓力。

深圳市阿鋒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餘劍鋒:租金來說,增長大概每年在5%到8%,二樓平時我賣48塊錢的乳鴿,我現在不管是假期怎麼樣,我們也是賣28元,作為一種吸引顧客的手法。

深圳市1001新疆菜連鎖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曉剛:我們都是大店,每個店都在600到700平米。所以說我們往後要持續快速地發展,我們還是要往我們的200到300平米的餐廳去做,一個是面積減小,租金減少,產品精簡了,那麼我們對每一個產品做SOP做了標準化,那麼這樣出餐的速度也快了,給顧客更好的體驗。

上市餐飲企業業績分化 大消費時代餐飲行業有投資機會

受到節日效應的影響,今年春節期間全國零售和餐飲銷售額再創新高,那麼在資本市場上,相關餐飲上市公司的股價表現如何?我們要如何把握餐飲板塊的投資機會呢?繼續看報導:

WIND 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中信餐飲旅遊板塊全年下跌8.69%,同期上證綜指下跌24.59%,前者遠遠跑贏後者。今年春節之後,從2月11日至2月21日,在滬深股市的這波反彈中,中信餐飲旅遊指數上漲10.79%,跑贏同期上證綜指5.69個百分點。在餐飲類上市公司中,股價漲幅前三名的上市公司分別是大東海A、上漲13.06%,嶺南控股,上漲7.39%和西安飲食,上漲6.92%。

東吳證券社會服務業首席分析師 軍:2月份以來,整個餐飲旅遊的指數其實表現還是非常強勁的,在全市場來說也表現了一定的超額收益。這裡其實除了權重股的原因,餐飲企業其實我們也可以看到,春節的整個消費帶動了整個餐飲企業實現一個比較快速的一個增長。

據了解, A股共有6家餐飲類上市公司,目前已經有3家發布了2018年業績預報,業績也出現了較大程度的分化,其中業績增長較快的有嶺南控股,2018年全年淨利潤為19,600萬元-21,500萬元,同比增長10.51%-21.22%。而全聚德發布的2018年度業績快報顯示,2018年,該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8865.71萬元,同比下滑34.81%,創下上市以來的最大跌幅。

東吳證券社會服務業首席分析師 軍:我們建議是關注這種就是長期專注於主業,注重品質和食品安全保障的這種龍頭餐飲企業。對於一些中小市值的,對主業之外,可能喜歡去做一些其它事情的這些公司,我們建議是做適當的迴避。還有就是估值過高的公司,我們覺得也可以適當地要謹慎一些。

此外,國家統計局數據還顯示, 2018年全國餐飲收入實現42716億元,比上年增長9.5%。2018年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為52.2%,較上年提升0.3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9.7%。其中服務性消費保持較快增速,2018年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8781元,佔人均消費支出44.2%,較2017年提高1.6個百分點。業內人士表示,大消費時代的到來,消費者在上市和非上市公司中,均可以把握更多餐飲行業的投資機會。

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 譚海城:比如說我們很多的消費者,他可以通過品牌的股權投資,可以通過特許加盟去投資一些門店,還有可以通過門店的眾籌的方式,還可以參與他們喜歡的餐飲品牌,通過這樣可以有一些分紅,未來會有更多的一些投資回報。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相關焦點

  • 餐飲開店這麼多坑,我還能開什麼店?
    餐飲行業已由增量競爭轉變為存量競爭的時代,一年開多少家店,賺多少錢的時代一去不復返,開多少家、還能活多少家的時代來臨了。2、餐飲行業未來趨勢①、巨頭、龍頭仍會開店,但極為謹慎。餐飲行業競爭白熱化,開店變成守店,曾經的計劃開多少變成計劃活多少。
  • 「體驗式」餐飲時代來臨,美荷精緻料理發現「吃得更好」的秘密
    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吃的形式折射在精緻餐飲的崛起上。據悉,2018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4萬元,收入水平提升了居民餐飲消費能力,消費者在「吃得更好」上開始追求更加精緻的餐飲體驗,首當其衝的就是日式精緻料理在國內的迅速發展。
  • 「看著甜」的烘焙行業 如何才能「吃得香」?
    記者通過深入調查發現,想在看著甜的烘焙行業吃得香,做事和順勢同樣重要。   蜂擁而入 麵包甜點店超過5000家   懷揣著「在不惑之年到來前成就一番事業」想法的瀋陽市民谷春陽,最近將目光鎖定在了烘焙領域。這幾天,他正和一家江蘇的吐司品牌進行洽談,尋求加盟。這是一個以新鮮、純手工、無添加為賣點的新品牌,消費人群55%為白領階層。
  • 掌貝:人工智慧+大數據將成為餐飲行業風向標
    歸根結底,餐飲O2O其實是餐飲行業信息化的一個過程,O2O前面階段只是解決了把餐廳的一些基本信息搬上網際網路的問題,比如菜單、評價、外賣等,這是遠遠不夠的。真正改變餐飲行業網際網路結合的途徑來自餐飲全服務鏈的信息化改造和升級。未來隨著餐飲商戶的後端管理爭奪戰日漸凸顯,餐飲O2O將進入下一個紀元——大數據時代。整個營業管理,將通過終端的智能軟硬體設備開始實現信息化。
  • 餐飲時代現象級趨勢分析,「網際網路+」餐飲到底有哪些優勢?
    網絡、微信不僅能在短的時間內,給予消費者全面的分析評價,還能根據消費者個人喜好提供更多、更新的選擇,同時將目標聚餐地點、飲食類型、評價指數進行精準化、 優化。一般的網絡餐飲燒烤正是藉助這種微信營銷來拓展自己的客戶群。網際網路思維雖然不能吃,但是卻能夠幫助人們吃得更方便、更安全。
  • 到底什麼是消費升級?美團、王品、真功夫是這麼理解的
    在不久前「美團·2018中國餐飲產業創新峰會」上,美團、王品、真功夫、黃記煌、味多美、西少爺、北京宴等品牌大咖分享了自己的觀點。白秀峰美團餐飲學院院長、美團餐飲行業首席策略官▼全渠道會員,助餐廳記錄每個用戶的消費行為社會在升級、行業在升級,餐飲市場已經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
  • 逛吃裡的大循環|2020!餐飲老闆們的南渡與北望
    宋馥李 郝莉莉/文逛吃!逛吃!2020年,你可能少了逛,但大概率不會少了吃,數位化生存的時代,即便足不出戶,也能享用全城美食、乃至全國的美食。逛吃指數,旨在觀察城市消費活力,洞察消費趨勢。合合信息旗下的啟信寶數據研究團隊,為我們提供了詳實的數據支持和分析,基於此,我們以餐飲投資景氣指數,來觀察2020年的餐飲行業變局,而餐飲行業的變局,也是中國人的消費變局。
  • 陳赫火鍋店衛生問題,行業共性,盤點國內哪些明星開的餐飲公司
    但大多數都是轟轟烈烈開場,收場時卻是一地雞毛,畢竟餐飲行業需要的是老年累月的經驗積累。管理是一件非常複雜和事無巨細的事情,供應鏈,員工,門店,後廚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影響到用戶體驗。 就在前兩天,就爆出了一家明星店鋪賢合莊火鍋店的衛生問題,賢合莊火鍋是陳赫、朱楨和葉一茜一起開的火鍋店。
  • 未來餐飲行業四大趨勢:健康餐飲流行 智能化深入等
    中國的餐飲行業是朝陽行業中蓬勃發展的一種傳統產業。近年來,我國的餐飲業發展非常迅速,餐飲業營業額連續20多年實現兩位數高速增長,預計未來將保持18%以上速度發展,行業發展前景看好,可以說我國正迎來一個餐飲業大發展的時期,市場潛力巨大,前景非常廣闊,長期發展趨勢良好。
  • 餐飲行業投資機會分析:中式餐飲,中國大消費最燃賽道
    中國餐飲行業連鎖化率和集中度的提升空間大國內餐飲行業競爭格局非常分散,是典型的「大行業、小公司」。對標美國,中國餐飲行業和快餐賽道大有可為 中國餐飲佔社零比重低於美國、人均餐飲消費提升空間大:2019 年,美國餐飲市場收入達約 5.5 萬億元,中國餐飲市場規模與之相差不大,但考慮到中美人口差異,中國的年人均餐飲消費(3,286 元)僅為美國(16,667
  • 不勝則敗的商戰3.0時代 怎麼打破餐飲格局的天花板?
    1.0時代,商業發展緩慢,餐飲這塊又苦又累還不算大的蛋糕並不被多數人重視,商家貧乏,多以正宗嚴肅的風格為主,單一色彩的消費環境導致消費者群體冷漠,缺乏消費引導意識,然而正是商家數量的貧乏和增加力度的改革開放、跨界者的慢慢進入改寫了餐飲商業的正史,那個時代的優勢在於顧客找商家消費,基本沒有太強烈的競爭是餐飲業最美好的一頁。
  • 這家開了18年的老飯店,見證了金山人從吃得飽到吃得好!
    也見證了這些年來人們從吃得飽、吃得好發展到吃得有營養、吃得有特色四季飯店主要是家庭作坊式,經營者蔣敏煥負責買菜燒菜,妻子張歡幫忙打下手,老丈人負責蒸菜端菜,而店裡的時令蔬菜,則是丈母娘親自種的菜。2003年,蔣敏煥和張歡結婚,正好老丈人也從事餐飲行業,就有了自己開飯店的念頭。蔣敏煥記得,結婚第二年兒子出生,而第一家店也開了出來。「當時開在市第六人民醫院金山分院對面,叫『華家飯店』,年租金兩萬元,第一次做生意沒經驗,一年下來,飯店的支出和收入只能持平,沒賺什麼錢。」
  • 從宜家餐飲的火爆到瀋陽百年商圈的冷清,商場餐飲的經營之道
    元旦新年小長假,亞洲最大的宜家家居三樓餐廳滿滿的食客,就餐人數已經超過隔壁傳統大眾餐廳幾倍,家居行業跨界餐飲業,並取得一年 10 個億的驕人成績。80後、90後、00後逐步成為餐飲消費主體、餐飲行業已經面臨巨變。餐飲消費已經進入「場景時代」,這種場景餐飲行業轉型已經到最高潮。
  • 餐飲場景化營銷時代來臨 記憶南塘火鍋以全息化體驗迎合消費升級
    餐飲場景化營銷時代來臨 記憶南塘火鍋以全息化體驗迎合消費升級時間:2019-04-08 09:5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餐飲場景化營銷時代來臨,記憶南塘火鍋以全息化體驗迎合消費升級 伴隨著85後、90後、00後逐步成為餐飲消費主體,再加上消費升級意識的全面甦醒,以及信息技術移動網際網路大規模入侵
  • 數字時代餐飲行業的應用場景 離我們其實並不遙遠
    本次活動由中國飯店協會與杭州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以「數字經濟下的美食更美好」為主題,設置了論壇、展覽、活動三大板塊內容,探索數字經濟下的美食餐飲行業的未來趨勢。美食節結合非遺美食展示、匠心美食小館評選、十大最受歡迎創新杭幫菜評選揭曉活動、十大名廚秀、舌尖上的杭州廚神爭霸賽等內容,展現杭州餐飲多維度、多層面的魅力和活力。
  • 我國餐飲行業面臨的挑戰和壓力,以及決定餐飲行業成敗的七大因素
    大家好,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我國餐飲業在當前市場環境下面臨的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眾所周知,餐飲行業是一個以提供食品和優質服務為主,立足於世界的傳統行業,然而,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消費習慣在不知不覺中悄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來分析一下原因,首先影響實體店、發展進程的是外賣行業
  • 消費倒逼高端餐飲產業升級 金錢豹現象折射餐飲業巨變
    這個最早向普通消費者普及、輸送高端食材的餐飲企業為何恰恰死在消費升級浪潮下?除了幾易其手遭到的管理混亂,金錢豹式微到還有哪些原因?金錢豹停業同時也折射出餐飲行業的巨變,舊世界的秩序已經被打破,在消費升級浪潮席捲而來的網際網路時代,餐飲行業的大洗牌時代已經到來了。  到底發生了什麼?
  • 農村小夥開小龍蝦店致富史,現在小龍蝦餐飲行業還有發展空間嗎?
    而江蘇洪澤區的一個農村小夥劉小龍,在南京街頭偶然發現了小龍蝦商機,於是很果斷的借了一部分錢,直接在南京街頭開了小龍蝦店,就是這樣的一個外地農村小夥,在南京沒有依靠,憑著產品的品質和口感,然後一年內迅速開了三家分店,生意火爆的時候一天就能進帳15萬元,可謂是發家致富。對於現在異常火爆的市場,很多人可能都在想,現在入駐小龍蝦餐飲行業開店還有沒有發展空間嗎?
  • 全球美食觸手可及 餐飲迎來大眾狂歡時代
    時代周報特約記者 孟樑「吃了嗎」幾乎是中國人最常用的問候語,充滿了煙火氣和人情味兒。然而,當代的人可能不清楚,「下館子」的問題,即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相當長時間內,也是一個大問題。按計劃供應下的主食大多是紅薯、土豆等粗糧,逢年過節才有可能吃上一頓餃子或嘗嘗肉的味道。彼時,餐飲行業的產業規模很小,行業貢獻率也極低。從現有的餐飲業統計中,1952年全社會餐飲業的銷售額為14.1億元;即使到了1978年,全國餐飲業銷售額也不過54.8億元,全年人均餐飲消費不足6元。
  • 得年輕者得天下!餐飲老闆:再不瘋狂就老了!
    疫情得到控制,餐飲艱難復甦,賽道再次開啟。如何突圍,危中尋機,轉型升級,這正是一場擁抱年輕人的破局之旅:如今,市場消費主體從「70後、80後」逐漸轉移到「90後、00後」,餐廳到店顧客超過一半以上都是「後浪」們。新餐飲時代,得年輕人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