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央視財經(《交易時間》欄目)根據商務部的監測數據,今年春節期間,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0050億元,同比增長8.5%。和往年相比,今年開年以來,消費者的口味又有了哪些變化?餐飲行業又出現了哪些新潮流新趨勢?跟隨記者去了解一下。
在傳統老字號廣州酒家的點心製作廚房裡,記者看到了忙碌中的楊師傅,他從事餐飲十幾年,目前在點心廚房負責原料把關,楊師傅告訴記者,今年春節以來餐廳的生意特別好,他們提高了每天重要食材的採購份額,工作也比平時忙了許多。
廣州酒家點心部主管 楊師傅:一般來說一天大概要15到20公斤的蝦仁,過年期間我們最起碼要40到60公斤的蝦仁,一天的量,對,還有一個鳳爪就比較有代表性的鳳爪。我們這樣蒸鳳爪,我們平時一天大概就35公斤的鳳爪,然後現在過年期間大概要去到60到80公斤一天的鳳爪。
廣州酒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李立令:今年春節天氣也好,現在的交通也很便利,我們今年的客流量和翻臺率都比往年有所增長。我們整體的增長與同行業指標基本上一致。
而在深圳的另一家民族特色餐廳,來自新疆的波拉提正在打饢,由於工作繁忙,波拉提今年沒有回家過年,在這家餐廳,消費者除了可以吃到新疆特色菜,還可以感受到來自新疆的特色舞蹈。
深圳市1001新疆菜連鎖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曉剛:2019年的2月份尤其是春節期間,大年三十到初七,我們的營業額增長也是在17%左右,每天晚上的排隊在200桌以上,基本上排隊到晚上的9點鐘。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很多家庭都會選擇在過年期間來到餐廳聚餐,此外,由於近兩年流行外出旅遊過年,這也在較大程度上帶動了熱點城市景點周邊的就餐人氣度。
消費者 黃先生:可能是旅遊,有些人過來這裡旅遊,記得生意比往年要好,基本上都沒位置了,如果你晚一點來就沒位置了。
深圳市皖南老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徐路:特別有兩三家店的增長特別厲害。比如說我們的歡樂海岸店,增長了15%左右的銷售。
據商務部監測,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4日至10日),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0050億元,比去年春節黃金周增長8.5%。從各重點城市上看,北京市餐飲行業營業額同比增長10%,成都市餐飲行業營業額同比增長11.2%,西安餐飲行業營業額同比增長21.4%。此外,納入監測的廣州市13家重點餐飲企業春節期間營業收入2.12億元,同比增長10.1%,創近年來最高增幅。
「吃原料」時代來臨 餐廳食材比拼成致勝法寶
從以前的吃飽,到現在的吃好。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隨著消費者對食材的要求越來越高,餐飲企業之間競爭的重點逐漸轉向了以食材原料為主的比拼。除了食材的品質宣傳外,餐廳運營者更傾向於標籤原材料產地,以此來吸引消費者關注。
徐路是深圳一家徽菜館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現在客人更加注重食材的新鮮和地道,所以這兩年餐館不斷提升從安徽老家運過來的食材比例。
深圳市皖南老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徐路:兩三年前大概佔到50%左右。今年我們已經全面調整了一些產品,更加注重時令食材,也同時跟黃山、安徽的一些農戶合作,做了很多基地合作,我們的整個本地特色食材已經佔比佔到70%左右。
帕麗丹是深圳一家新疆餐廳的店長。她告訴記者,店裡每周都從新疆空運食材過來,一周兩次,一個月下來約有5噸,這比2017年剛開業時,增長了不少。
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 譚海城:源頭採購跟訂單農業已經成為一個趨勢了。我想一方面就是餐飲企業要保障食品安全能夠溯源,這是消費者現在對餐廳的一個基本要求。||第二方面就是餐飲企業要提高它的供應鏈管理水平,降低它的採購成本,同時現在的餐飲企業,已經直接參與到農業基地,它的種植養殖,部分的企業還直接參股到一些農業基地。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更加傾向於選擇食材新鮮地道的餐廳就餐。深圳市民郭先生經常光顧的這家海鮮小館,就以食材新鮮著稱,因此吸引了一批忠實食客。
消費者 郭先生:軟軟的你看,根本沒冰凍過的,都基本上是海裡面撈起來的,很天然的一些食材。
消費者 鄭先生:最重要的就是食材的選擇,那麼我們比較注重。因為有小孩子,所以比較注重食材的原汁原味。
由於食材的新鮮地道,很多餐廳都受到了消費者歡迎。這些餐廳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春節以來人流量和收入都比往年有所提高,但是受到宏觀經濟等因素影響,餐廳的人均消費水平出現了下降,大家消費更加理性。
圳市福田區洪陽方餐廳負責人 江哲玲:基本上都很滿意,因為有增加了很多客流量,有20%以上,消費喜好 現在大家都比較理性,都不會像以前那樣很誇張,都比較理性了。
深圳市阿鋒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餘劍鋒:今年過年三十到年初八,雖然人流是增加了15%,但是人均消費也略有一點下降的感覺。確實這個數據也是證明了人均消費是低了10%左右,但是我覺得消費者跟顧客是比較理智的。
人工和租金壓力倒逼餐飲企業精細化經營
過年前後是餐飲行業用工最為緊張的時期,今年元宵節剛過,不少餐飲企業就開始大量招人了。這幾年,招工難、用工貴,再加上店租日益上漲,一直是餐飲企業面臨的難題,那麼他們是如何應對的呢?
在記者進行拍攝的兩個小時中,深圳這家潮汕小館的老闆娘幾乎一刻不停都在忙碌,從招呼客人、點菜端菜,到收銀結帳、收拾碗筷,她幾乎無所不做,飯館老闆娘告訴記者,四個端菜工回家過年了還沒有回來上班,再加上有的員工又辭職了,所以她只能多做一些,現在飯館也在不停地招服務員。
深圳市福田區洪陽方餐廳負責人 江哲玲:現在服務行業的人工 用工比較難,比較難找。工資也提高了很多。去年的工資,比如說服務員的工資有3000多塊錢,現在都要4000塊左右。
同樣忙著招工的還有這家餐廳的店長——李冰雪,她說餐飲業的人員流動性較大,每年這個時候餐廳都會出現各類工種的缺口,人員流失率會佔到全年40%。
深圳市皖廚壹方城餐飲有限公司服務部經理 李冰雪:招人會比較多一點,因為年前我們有很多人回家,回了家以後,他們大部分有很多創業或者很多跳槽的,所以說年後餐飲會面臨很大的一些人員缺口的問題。
為了應對招工難,有的餐廳開始使用機器人傳菜,記者看到,這個傳菜機器人非常快速地穿過走廊,把菜品送到客人餐桌上,餐廳負責人說,這多少還是幫餐廳節省了一些人力。
深圳市皖南老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徐路:不光是人工在遞增,人才也越來越難找。人工每年也是10%左右地遞增。||那我們現在會輔助一些機器設備,比如說機器人來幫我們傳菜,我們現在用了一臺機器,我們去年在這個店上了一臺機器人,它傳菜,我們測了一下它的工作量,能達到一個傳菜員的工作量。
除了用工成本逐年增長,租金成本也是壓在餐飲行業身上的一座大山。根據國際餐飲協會公布的數據,從2014年至2017年,全國一二三線城市購物中心餐飲的平均每天每平米的租金為7.7,8.1,8.8,9.8元,同比增速2%,5%,9%和12%,呈現加速上漲態勢。
廣州酒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李立令:租金成本方面,我們儘量是保證租金的場面的一個利用率。第二個就是我們為了控制人工成本,還有餐飲的成本,我們還在整體上就是統一採購,統一配送,統一服務標準。我們有些基礎的業務,比如說有一些業務,我們可以通過這種,中央廚房的模式。
據了解,除了精簡流程和工序,以達到增收增效,也有的餐飲企業正在考慮往「小店化」的方向發展,或者讓自己菜品的價格更加親民,以換來更多客流量,以此來對衝租金和人工帶來的壓力。
深圳市阿鋒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餘劍鋒:租金來說,增長大概每年在5%到8%,二樓平時我賣48塊錢的乳鴿,我現在不管是假期怎麼樣,我們也是賣28元,作為一種吸引顧客的手法。
深圳市1001新疆菜連鎖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曉剛:我們都是大店,每個店都在600到700平米。所以說我們往後要持續快速地發展,我們還是要往我們的200到300平米的餐廳去做,一個是面積減小,租金減少,產品精簡了,那麼我們對每一個產品做SOP做了標準化,那麼這樣出餐的速度也快了,給顧客更好的體驗。
上市餐飲企業業績分化 大消費時代餐飲行業有投資機會
受到節日效應的影響,今年春節期間全國零售和餐飲銷售額再創新高,那麼在資本市場上,相關餐飲上市公司的股價表現如何?我們要如何把握餐飲板塊的投資機會呢?繼續看報導:
WIND 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中信餐飲旅遊板塊全年下跌8.69%,同期上證綜指下跌24.59%,前者遠遠跑贏後者。今年春節之後,從2月11日至2月21日,在滬深股市的這波反彈中,中信餐飲旅遊指數上漲10.79%,跑贏同期上證綜指5.69個百分點。在餐飲類上市公司中,股價漲幅前三名的上市公司分別是大東海A、上漲13.06%,嶺南控股,上漲7.39%和西安飲食,上漲6.92%。
東吳證券社會服務業首席分析師 湯 軍:2月份以來,整個餐飲旅遊的指數其實表現還是非常強勁的,在全市場來說也表現了一定的超額收益。這裡其實除了權重股的原因,餐飲企業其實我們也可以看到,春節的整個消費帶動了整個餐飲企業實現一個比較快速的一個增長。
據了解, A股共有6家餐飲類上市公司,目前已經有3家發布了2018年業績預報,業績也出現了較大程度的分化,其中業績增長較快的有嶺南控股,2018年全年淨利潤為19,600萬元-21,500萬元,同比增長10.51%-21.22%。而全聚德發布的2018年度業績快報顯示,2018年,該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8865.71萬元,同比下滑34.81%,創下上市以來的最大跌幅。
東吳證券社會服務業首席分析師 湯 軍:我們建議是關注這種就是長期專注於主業,注重品質和食品安全保障的這種龍頭餐飲企業。對於一些中小市值的,對主業之外,可能喜歡去做一些其它事情的這些公司,我們建議是做適當的迴避。還有就是估值過高的公司,我們覺得也可以適當地要謹慎一些。
此外,國家統計局數據還顯示, 2018年全國餐飲收入實現42716億元,比上年增長9.5%。2018年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為52.2%,較上年提升0.3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9.7%。其中服務性消費保持較快增速,2018年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8781元,佔人均消費支出44.2%,較2017年提高1.6個百分點。業內人士表示,大消費時代的到來,消費者在上市和非上市公司中,均可以把握更多餐飲行業的投資機會。
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 譚海城:比如說我們很多的消費者,他可以通過品牌的股權投資,可以通過特許加盟去投資一些門店,還有可以通過門店的眾籌的方式,還可以參與他們喜歡的餐飲品牌,通過這樣可以有一些分紅,未來會有更多的一些投資回報。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