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求春聯》

2020-12-22 白雲在天zqk
枕戈待旦,沐馬勵兵

今天是農曆春節前最後的工作日,大部分的人都藉故離開了公司,我則依然有做不完的工作。正忙著,忽然接到兒子打來的電話,說團長及政委讓他寫一副春聯,於是請老爸幫忙。

對於軍隊來說,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由於肩負的使命很神聖,於是創作符合題意的春聯就有了一定的難度。但既然是兒子的事,自然要仔細思考一番,希望可以滿足對方,讓人家的春節平添一份喜慶和溫馨。

思索再三,定稿如下:

一、給團長的春聯:

1、上聯:迎新春箭仍在弦書就兔年衛國篇章

下聯:慶佳節刀尤鞘外謀定龍歲勵兵策略

橫批:繼往開來

2、上聯:迎新春豈能刀劍入鞘

下聯:慶佳節怎可馬放南山

橫批:揚鞭躍馬

二、給政委的春聯:

1、上聯:人心齊能移山思想工作要先行

下聯:作風硬可御狼政治教導須常抓

橫批:群策群力

2、上聯:迎新春上下一心聽從黨召喚

下聯:慶佳節眾志成城衛護國安全

橫批:枕戈待旦

2012.1.20 於公司

相關焦點

  • 寫春聯的往事(散文)
    1967年春節,父親要我寫家裡的春聯,這麼一來,我給家裡寫春聯有55年。即使是1978年底,我患病也是自己寫家裡春聯。親屬本房過春節,請我到他們家裡寫春聯,打幾個活包蛋感謝我。1981年起,我的家裡缺錢,毛筆字可以賣錢,大膽書寫春聯,上市銷售。1982年就開始盈利上百元,相當於幾個月的教書工資。      春聯上市賣錢,0.15元一副。
  • 寫春聯貼春聯 /尹燕忠
    寫春聯貼春聯尹燕忠在我的小時侯,物質生活匱乏,精神生活也不豐富,看書書少,更沒智慧型手機與平板彩色電視機。尹燕忠,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西部散文學會會員、山東省報告文學學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濟南市作家協會會員、《青年文學家》雜誌社作家理事。
  • 過年貼春聯講究多,千萬別貼反了,教你如何正確貼春聯
    貼春聯是過年時最普遍的一項民俗活動,每逢除夕那天,家家戶戶貼春聯,春聯內容喜慶,吉利,蘊含了百姓對於未來生活美好期盼,因此千百年來經久不衰。對聯也稱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楹聯等等,吸收了古體詩、散文、詞曲等的特點,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有獨特語言的魅力,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
  • 收藏這些好春聯,自寫春聯不花錢
    最近我們「國學之家」發表了數篇有關新年春聯的文章,據很多朋友反映都還不錯。但也有一些朋友提出:春聯較少、平仄欠佳等寶貴意見。我們在這裡向提出寶貴意見的朋友們致以真誠的謝意!看了我們的春聯作品,很多朋友紛紛提出想要一副我們主編親手寫的新年春聯。其實這一點我們是樂意的,也是榮幸的。有這麼多朋友喜歡我們的作品,這是對我們的莫大鼓勵。
  • 金山書春聯,蘭亭有新序 ——上海百位書法名家現場書寫春聯迎新年...
    而作為「年文化」的代表,寫春聯、貼春聯,是寄託老百姓美好願望最重要的載體,也因此成為老百姓最喜聞樂見的節慶習俗。1月12日下午,金山區漁村漁家灣鑼鼓喧天,一片「龍騰獅躍」,在這裡,2020「春藝盎然」春節文藝嘉年華系列第三屆上海春聯大會暨上海百位書法名家現場書寫春聯迎新活動熱鬧舉行。
  • 春節貼春聯的來歷 貼春聯的文化內涵(圖)
    春節貼春聯的來歷 貼春聯的文化內涵(圖)貼春聯簡介  小年以後,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節的對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靈前貼春聯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寫景。
  • 春聯——紅透中國人的日子
    鄉村集市地攤上懸掛春聯大紅福字,街市商鋪開始高高掛起的大紅燈籠讓喧囂的街市年味愈來愈濃,書法名家到鄉村敬老院義務為群眾寫春聯,在寒冬臘月的鄉村在家家廚房飄出年味的農舍,辛苦了一年父老鄉親書寫一付春聯排隊等侯書法名家揮毫潑墨….…"四海正宜舊玉燕,幹家可待抱金豬」。
  • 傳統年畫春聯推出衍生品 外國朋友私人訂製英文春聯
    年輕一代在傳承傳統的同時,也在注重如何求新求變,力求在題材、內容、表現手法等方面能夠大膽加入一些時尚和現代的元素,設計出比較時尚感強、同時又充滿活力的一些年俗的產品。  富貴有魚、九子喜圖、五子奪蓮、連年有餘、金玉滿堂、福壽三多......走進中國年畫的代表地天津楊柳青,紅彤彤的吊錢、金燦燦的福字讓這裡的年味撲面而來。在王洪國的年畫店裡,掛滿了各種題材的年畫。
  • 春聯的起源與發展 牛年經典春聯集錦
    春聯的起源與發展   春聯俗稱「門對對聯」「對子」,雅稱「楹聯」。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春節增加喜慶氣氛。
  • 貼春聯的來歷
    過去一到過年,街上就看到現場揮毫賣春聯的臨時攤位了。清人沈太侔在《春明採風志》裡描述北京過年前賣春聯的情形說:「塾師學長,多賣對聯者。  預先貼報『書春墨莊』、『借紙學書』、『點染年華』等語,於鋪肆前,高桌紅氈,炭盆墨盞,縱筆大書門聯橫披。」由此可見舊時貼春聯的盛況。
  • 中國的春聯已經不是特色了!老外寫英文春聯,看網友的神翻譯
    比如說極具特色的中國結,中國春聯,還有各種福字貼紙,就是為了蹭一蹭中國的「年味」。芬蘭是官方認定的聖誕老人居住地,這裡也有官方唯一認證的正牌聖誕老人。芬蘭人民忙忙碌碌過春季的時候,這位聖誕老人也不甘寂寞,寫了一副英文春聯!
  • 春節為什麼要貼春聯?貼門神與貼春聯是怎麼來的
    中國人貼春聯、貼門神習俗歷史悠久,是不可或缺一種習俗。過春節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這種習俗既展現了高貴典雅的書畫詩詞藝術,又彰顯節日喜慶吉祥的人文習俗。那麼你知道是怎麼來的?二、貼春聯在大年三十到來之前,對於每家每戶來說,每逢春節,別的門飾可以忽略不計,但一定要在門上貼上一副精選的春聯,以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也預示著來年的好兆頭。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屬於楹聯的一種。
  • 不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了,家裡貼春聯就成了我的專利
    貼春聯文/劉學光時間過得真快,一晃一年就要過去了。老家的習俗,大年三十上午家家戶戶貼春聯。又到了貼春聯的時候了。 也不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了,家裡貼春聯就成了我的專利。上學的時候,早早放了假,也不大會幹家務,我就主動承擔了貼春聯的任務,讓自己有了很強的春節參與感。上班了,一直在外地工作,因為種種原因,有時候到了年三十才回來,家裡總是會留著春聯等我回來貼,所以三十中午十二點之前我一定會回到家。 小時候,春聯都是父親自己手寫的。
  • 我的原創·文說 | 貼春聯
    這不,鄂爾多斯發布與關注鄂爾多斯的文學藝術創作大咖們聯合推出《我的原創》欄目,無論是歌曲、攝影、散文、視頻等等其他各種形式,只要是講述鄂爾多斯故事的原創作品都可以來投稿!作品一經選用,將在鄂爾多斯發布微博、微信、客戶端、今日頭條等平臺進行全網推廣!
  • 90後如何寫春聯?年輕人的春聯讓人不敢恭維,笑噴了!
    起源|春節導讀:隨著春節的到來,家中的春聯大家都要更新換代,紅紅火火的春聯,筆酣墨飽的書法,處處張燈結彩,一番喜氣盈盈的場景。在前些年,會寫書法的前輩在這段兒時間一定是忙得不可開交,仿佛日理萬機,幫鄉裡鄉親書寫春聯。但如今的90後長大了,最大的已經有著29歲,最小的也20歲了,對傳統書法並不熟悉的90後是如何寫春聯的呢?一部分幽默的90後寫出來的春聯看完讓人笑噴了!如今的90後大多喜歡比較幽默的事物,因此很多年輕人自己也動手寫春聯,他們其中不乏一些網絡用語。
  • 年年貼春聯,什麼樣的春聯狗年不要貼
    我們在採購年貨的同時春聯是必不可少的一樣。過年,千家萬戶喜氣洋洋,張燈結彩,處處洋溢著一股濃濃的年味,貼對聯更是人們辭舊迎新時的必有之物。可以說,春節貼對聯已經是我國流傳至今的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慶習俗。 那麼, 春節貼春聯的傳統節慶習俗又是如何流傳開的呢?
  • 雲學堂·直播|福字春聯自己寫!
    半島老友樂獻禮廣大老友,助興農曆新年,特邀中國書法家協會考級高級註冊教師、半島老友大學堂籤約教師郭建宇先生,在老友直播間為您奉上一堂書法公益課,共同探討如何把福字、春聯寫好!「幾十年前,春聯福字都是自備紅紙,求鄉裡鄰間字寫得最好的先生給寫,現在都批量印製的,感覺『味道』差了一些。」臨近春節,許多老友向本報諮詢年前是否還有活動。
  • 大學生創意春聯大比拼,總有一副能讓你捧腹大笑
    「年年歲歲不掛科,朝朝暮暮有帥哥」「各種證書都要拿,期末考試我不怕」「脫貧脫單不脫髮,減肥暴富不掛科」…… 很多學生會在自己的寢室大門貼春聯,增加過年氣氛。 區別於傳統春聯,寢室春聯更加活潑。求帥哥、求暴富、求不掛科......
  • 書家「惡搞」春聯太過火,寫春聯應有這些禁忌……
    寫春聯是很有講究的 春聯通常是喜氣洋溢、輕鬆歡快的 是一種有規則的民俗文化譬如舊時商家常用的春聯,有一副是「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這副春聯平仄合律,對仗工整,而且與爆竹聲中「恭喜發財」的氣氛相協調,很受商界歡迎。但深一步研究就會發現,「通四海」和「達三江」是一個意思,對聯的術語就叫「合掌」,語義重複,顯得空洞,儘量規避。
  • 春聯政治學?馬英九寫春聯遭瘋搶 蔡英文春聯無人問津
    在馬辦公布第二波春聯索取地點之中,國民黨「立委」盧秀燕服務處5日上午開始發送,半天就被拿了上千份,同時發送的國民黨臺中市黨部也看見排隊人潮,為人事精簡後蕭條的國民黨,出現難得一見的人氣。至於蔡英文的春聯,雖然蔡英文辦公室在1月22日就公布今年農曆新春的春聯以及紅包,春聯題字為「萬物當春,幸福共好」,萬物當春是取自臺灣文學家賴和詩集中「甲寅元旦」,而幸福共好則是今年元旦升旗的主軸,也比照往年印製25萬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