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愛而非掌控

2021-02-10 ijingjie

文/李良達(人力資源專家、資深企管顧問)

讀研究生的兒子忽然要休學去修摩託,真讓我們做父母的不知怎麼辦!被掌控的人如果甘心接受被我們掌控,他會被保護過度;如果他不甘心接受掌控,我就會跟他起衝突。許多家庭裡天天吵,因為我想掌控你,你想掌控我。吵架的第一句話都是,「到底聽你還是聽我」。

美國有一個氣象學會,由全美研究氣象學最頂尖的人組成的。學會成立一百周年時,準備要慶祝一下,美國人最喜歡在戶外烤肉,他們選了一個風和日麗的好日子,準備戶外烤肉。結果到了那一天,風雨大作。如果全世界最頂尖的氣象學家選了一天準備烤肉,都還會狂風暴雨,請問你確不確定明天會不會下雨?

我常對愛掌控的人講這個笑話,人是無法掌控未來的,要掌控很辛苦。基督徒會說,我知誰掌管明天,只有神掌管明天。知道是知道,我還是要緊緊把明天抓在自己手裡,這是我們活得很累的原因,人人都要權利、民主,要自己掌控一切,根本沒有空間留給神。

當你想改變別人,就充滿衝突

我們必須從掌控中覺醒過來,不然就連家裡都不得安寧。先生七點鐘下班,8點才到家,妻子開口就問:「你跑哪去了?」第一句話就是掌控。我們從來不會說:「你今天晚下班,是不是很累,要不要先休息一下?」這叫愛,請問我們要掌控還是要愛?不只妻子這樣,先生也是如此,父母對孩子更是這樣,所以我們的很多習慣都是在掌控,而不是在愛,所以我們自己辛苦,也讓別人活得很辛苦。

如果父母親對孩子保護過度,孩子這一生的潛能,包括身體的潛能、心理的潛能就發揮不出來。掌控不是一件好事,對我們自己不是一件好事,對被我們掌控的人也不是一件好事。

被掌控的人如果甘心接受我們的掌控,他會被保護過度;如果他不甘心接受掌控,我就會跟他起衝突。現在許多家庭裡面天天吵,因為我想掌控你,你想掌控我。吵架的第一句話都是在吵這個,「到底聽你的還是聽我的」。

託爾斯泰在《戰爭與和平》裡談到為什麼世界會有衝突和戰爭,他的結論是:每一個人都覺得這世界還不夠好,所以每個人都期望這世界變得更好,然後,每個人都希望大家都要改變!當你想改變別人的時候,就充滿衝突和戰爭。託爾斯泰說,如果每個人都起來改變自己,這世界就充滿和平。

在婚姻裡面,假設丈夫想改變太太,太太想改變丈夫,會不會每天吵架?如果你希望婚姻和睦,請你記得,從今天開始改變自己,不要改變別人。

我在很多企業培訓,我跟他們講一件事:企業是需要領導,不需要管理。管理是要求別人,領導是改變自己。要求別人很容易,但是不會有效果;改變自己很難,但是很有效果。父母對孩子也是一樣。要求他很容易,但是我跟你保證,效果很有限。

網上有句話很流行——When the power of love overcomes the love of power, the world will know peace. 完整的意思是「當愛的力量勝過了掌控的欲望,我們內在才會有平安,外在才會有和平」。唯有借著從神而來的愛的力量,勝過原來生命裡面習慣掌控的傾向,一生才會有平安。

如果你不能用愛的力量勝過掌控的習慣,那麼你的內心不會有平安,因為你想掌控一切,而人是不可能掌控一切的。當你企圖去掌控的時候,你內心只會焦慮;你和人之間的關係也會出問題,因為你脫口而出的話都是質疑、幹預,與人就不可能和睦相處。

當兒子研究生休學去修摩託

以愛勝過掌控,講起來容易,做的時候挑戰很大,對我自己也是這樣。

有一天,我接到大兒子的電話,他在美國密西根留學,他說通過了博士論文考試,正式拿到博士學位,要我趕過去參加他的畢業典禮。這個孩子從小到大沒少考驗我和太太的信心。

最考驗人的一次,是他在臺大的生物系統環境工程學繫念到研究所一年級的時候。我記得很清楚是2006年2月剛過完年,他突然跟我說:「爸爸我要休學,我發現我對這行毫無興趣。」

我說:「你要休學,你對這行沒有興趣,爸爸可以尊重你,那請問你對什麼有興趣?」他說:「我的興趣就是修摩託車!」

研究所讀到一半,要休學改行修摩託車,修摩託車念高職就可以了!他說:「沒有,高職只有汽修科沒有摩託車修理科,只教修汽車,沒人教修摩託車。」我問:「那你到哪裡學?」「我在網上學。」

就這樣他辦了休學,我的太太非常生氣,我是閉著眼睛幫他籤字。他就真的開始去修摩託車。可是做父母親的,把一個孩子辛辛苦苦地培養到20來歲,都念到研究所了,突然跑去修摩託車,你真的不知道怎麼辦!

當中,兒子還找我支援了幾次。第一要租個工作室,修摩託車要有個地方,還好我們教會有一個姊妹剛好有一個很小的房子要出租,我就花了很低的費用跟她租下來。然後要採購設備,修摩託車需要很多設備。那半年多我們陪他走這段路,真的非常辛苦。

那一年9月,我去中壢一個宣教中心講道,賴明芳宣教士是那裡的輔導。我就講到這一段,我說我們真的要把未來放下,沒有人知道明天將如何,不要去掌控你的孩子,不要想去掌控未來。做父母的雖然心裡很苦,還是要放下來,還是要順服神。

散會後,賴明芳宣教士來找我。他問:「你的孩子真的對車子這麼有興趣?」我說:「是的。」他說:「我弟弟在美國當大學教授,專門研究汽車引擎,他有資源可以支持學生,他也很希望臺灣學生去讀。你要不要問問你兒子想不想去?」我說:「我覺得這個機會不錯,好啊,我問問我兒子。」他說:「我弟弟10月份剛好要回臺灣開會,他可以在臺灣給他面試。」

過後那一個月我迫切禱告,到他弟弟快回來之前,我問兒子「你想不想去美國讀書?」結果孩子的眼淚就掉下來,他說雖然這半年多他在修摩託車,可是他知道自己這一生不能以此為滿足,他真的很想出國去讀書,專門學車輛類的專業。

因為他是臺大的學生,所有的成績美國都承認,面試後11月份就拿到了入學許可,12月就到美國留學。因為這不是他的主修,他換專業,所以花了七年時間拿到博士學位。

可是這七年內神是怎麼祝福的?第一,我們沒有花半分錢,因為有全額獎學金;第二,七年間他在美國教會認識了一個姐妹,結婚了;第三,生了兩個孫子。如果當年我們拒絕在他的休學申請上簽字,拒絕尊重他的意願,我不知道這七年會是什麼樣的七年。

放手很難,但神要我學習順服,神不要我們去掌控,我就不去掌控。兒子已經超過18歲,擁有獨立的自主權,我們必須尊重他,我們當然不必再養他,但是我們也不能干預他。他的人生是他跟神之間決定的,不是父母能決定的。

當然他有很高的風險,如果我們要尊重他、要放下。心裡的確充滿憂慮。可是聖經說你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不可以因為你憂慮,所以就去掌控,因為那樣會扭曲了神的旨意。一定得把自己真正的放下來,特別是一定要把你的憂慮放下來。

如果這根刺是祝福

心理學家阿德勒講到一件事,他說人都渴望預測未來、掌控未來,可是卻帶來一個最大的問題:這樣就剝奪了我們承受大風大浪的潛能。明天的確充滿了許多不可測的因素,所以你要做的不是去預測未來,掌控明天,而是要勇敢地面對每一天,相信如果明天有狂風巨浪,上帝就會在今天給你乘風破浪的能力!

遇到困難,不要坐在那裡怨天尤人,一邊禱告一邊說「神啊,為什麼所有倒黴事都讓我碰上」,這樣的禱告一定改變不了你的人生。你要勇敢,相信神讓你遭遇倒黴事一定有他的美意。因為萬事都互相效力,為要叫愛神的人得益處,你可以藉此知道自己裡面有多少潛能。

當聖經中的大衛第一次到戰場上去的時候,先被他的哥哥嘲笑:小孩子不在家裡好好放羊,跑來這裡幹什麼。我們碰到別人的評價,常常是別人稱讚我們,我們就飄飄然,別人羞辱我們,我們就義憤填膺,所以我們的人生都跟著別人飄。但大衛不是這樣,大衛被哥哥羞辱,他沒感覺,但是他對一件事很有感覺——巨人歌利亞咒罵耶和華的軍隊,他大有感覺,他說這個人是誰,為什麼他敢咒罵耶和華的軍隊?我們人生的問題是我們對人的話太有感覺,可是神講話你都沒感覺。

以色列人40天面對歌利亞的咒罵,那40天是怎麼過的?假想一下,第一天晚上,以色列人一定全營跪下來禱告:「主啊,今天晚上就讓歌利亞暴斃!」結果第二天早上歌利亞還站在那裡。昨天禱告不夠迫切,今天晚上全體禁食禱告,結果歌利亞還站在那!接下來,全營通宵禱告……

請問,你的人生中有沒有這樣禱告過?當神一直沒有解決,我們要思想一下,是不是表示這件事不需要上帝來動手,而是要我們自己付上代價。以色列戰士當中最年輕的、連盔甲都穿不慣的大衛,勇敢地站起來,為神而戰,用一顆小石子就把歌利亞打敗了。

保羅身上有一根刺,他禱告3次就不再禱告了。如果這根刺是祝福,我怎麼禱告,神也不會把它挪開,因為神愛我,他要給我祝福。如果這一根刺不是祝福,神沒有挪開它,就表示需要我自己克服它,我要在當中學功課。

人生有許多困難,是上帝給我們的祝福,可是我們不明白。人往往越不放心,就越會事事幹預、事事介入,這樣上帝反而沒有空間、沒有辦法介入。上帝沒有辦法掌權,因為是你在掌權,上帝反而沒辦法帶出他最大的旨意:就是要祝福我們,就是要愛我們。

版權聲明:《境界》所有文章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來自《境界》,微信號newjingjie」,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如有進一步合作需求,請給我們留言,謝謝。
境界互動

讀完本文若有感動,歡迎使用新開通的「評論」功能,發表你的感受,或你自己親身經歷的工作中的痛苦與掙扎,你也可以分享你的親子教育、人生醒悟和信仰成長與掙扎的故事給《境界》全球讀者,長文請投稿至jingjietougao@gmail.com,被錄用有稿酬。歡迎體驗新開通的「讚賞」功能,你的支持和鼓勵將湧現更多精彩的主內原創。


提問:為什麼我老公這麼好,我卻總說傷害他的話?為什麼我心裡充滿焦慮?我在恐懼什麼?為什麼我找不到自己內心的寧靜和平衡?

小編:請有感動的讀者在評論中互動回應。

境界奉獻

因《境界》無固定投資者,全靠讀者奉獻支持運轉,這兩年半來《境界》的主編和部分採編人員為義工,不倚靠勢力,不倚靠才能,倚靠聖靈方能成事!凡參與過奉獻的讀者(不限次數和數額),請將電郵地址發送至jingjietougao@gmail.com,將會定期收到主編來信。

微信奉獻(掃描二維碼):

1.長按下圖二維碼,選擇「保存圖片」到手機。或直接識別二維碼。

2.啟動微信掃一掃功能,點擊右上角「相冊」選取剛剛保存的二維碼就可以了。


付寶轉帳:jingjie2013@gmail.com

銀行轉帳:招商銀行一卡通:6226-0902-1040-5037

戶名: 趙傑 開戶行:招商銀行上海分行

國際支付:Paypal:jingjie2013@gmail.com

相關焦點

  • 改變心智模式,做人生的掌控者!
    【改變心智模式,做人生的掌控者】第一,我們只會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世界。心智模式的影響非常大,人們認定自己是怎樣的人,就會慢慢成長為這樣的人,又因為大腦在接受外界刺激時會自動過濾大部分信息,所以我們只會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世界。內在世界由個人經歷、經驗和記憶決定,每個人經歷不同,看到的世界也不同。如果你的思維已成定式,就會變成心智模式裡的一道牆,限制你的思考和判斷。
  • 停止內耗,掌控人生的權力從未丟失
    內耗對生活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首先,它會耗盡我們本可用於應對挑戰、解決問題的身心資源,讓我們無力行動;其次,它會因其無效的問題解決模式,讓我們喪失對生活的掌控感,陷入更深的痛苦無法自拔。面對困境,我們需要有效處理內耗,重新掌控人生。人類發展的歷史,就是處理個體與群體恐懼,面對世界謀求掌控權的歷史。
  • 時間不是省出來的:能掌控時間的人,才能掌控人生
    看似不同的生活,其實,這背後是兩種人生。這兩種人生的不同在於,我們到底是不是時間的支配者!時間就是資源,你如何支配時間,決定著如何走過一生。欲掌控人生就得把握時間。這位女士經營著自己的小公司,公司有十幾個僱員,其餘時間她需要照顧6個孩子!一個工作日的早上,蘿拉與她預約見面訪問的時間,但是這位女士根本沒有時間與蘿拉交談,蘿拉說:我可以理解,一個工作日的清晨她肯定沒有時間接我的電話。
  • 《以家人之名》齊明月終於爆發,掌控自己的人生太舒爽
    短短的幾句話,出現5個「一定」,齊明月太知道自己要什麼,所以她太需要一個掌控自己人生的機會當然,這在大多數父母眼裡就是浪費時間,理想主義,但是這就是我們想要的人生啊,樸素平淡也好,奔波辛苦也罷,我們甘願為之奮不顧身。以愛之名「為你好」能壓垮最後一根稻草不是所有的」為你好「都是對的,不是每一句」為你好「就是真的好。打著「為你好」的名義,摧毀孩子的自尊,這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 演講稿:管理情緒,掌控人生
    非常榮幸能夠參加本次關於「情緒管理」主題演講比賽,我演講的題目是《管理情緒,掌控人生》。自從我們出生以來,情緒就一直伴隨著我們,它是我們的一種表達方式。當然情緒有正面也有負面,我們應該學會控制情緒,控制好負面情緒,這樣才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我們的人生才更易於被掌控。
  • 總是隨便「屈服」的父母,養不出能掌控自己人生的孩子
    我支持她,是因為我認為,父母總是隨便「屈服」於各種有形無形的裹挾、威脅、要挾,會讓自己和孩子都很不舒服,也養不出能掌控自己人生的孩子。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父母都常有「身不由己,別無選擇,任人擺布」的感受。明明自己內心並不認可,但因為「大家都這麼說、這麼做」,為了孩子,我「從」了。
  • 曾國藩:自律的人才能掌控人生
    也正是自律,使我們獲得更自由的人生。」大多數人對自由的定義存在誤解,認為自由就是隨心所欲,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玩就玩。在長期的散漫和毫無節制中,整個人自然而然陷入空虛,工作越來越敷衍,對生活越來越不認真,對自己的人生也會逐漸失去掌控。
  • 書評/三個方法助你成為掌控者,過上更好的人生
    當你失戀時,你自我懷疑:為什麼我愛的人不愛我?不如意是人生常態,如果處理不當,你很容易被無力感纏身,陷入生活的泥潭,不能自拔。那麼,我們該如何解決呢?二美的《擺脫無力感,拿回你的人生的主動權》,可以告訴你如何成為人生的掌控者,過上更好的人生。
  • 《國際超模的極簡瘦身課》:瘦下來,才能掌控人生
    不,我們之所以瘦身塑形,是因為,只有先掌控身材,才能掌控人生!幾十年如一日保持身材的維多利亞先掌控體形,才掌控人生有人說「身材代表階層」,你可能會嗤之以鼻,可是事實卻是:所以無法掌控自己體重的人,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看到這裡的你,還要任由自己身上的肉肉肆意橫長嘛?還要任由體重飆升嗎?知恥而後勇,痛定思痛快來瘦身吧!
  • 改變心智模式,做人生的掌控者
    歡迎來到兔說影視,在這裡將會帶給大家不一樣的開心和精彩,小編文筆不好,還請各位小主看後多多指教什麼是心智模式,如何改變心智模式,如何成為我們人生的掌控者。小編從以下幾點來聊一下。第一個重點是:我們只會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世界。
  • 擁有高階思維,就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小時候總有人告訴我們要循規蹈矩,通過讀書突破階層壁壘,可是往往陰差陽錯,當我們終於攢夠了一筆錢鼓起勇氣追求自由的人生,一個選擇,卻再次讓人生際遇,走向不同軌跡。同樣是轉行,有的人從此平步青雲,有的人卻一落千丈,產生雲泥之別,而更多的人是不敢踏出舒適區,渾渾噩噩一輩子。
  • 《內在動機》:自主掌控人生
    世上只有一種成功,那就是感覺自己在自主掌控人生。如何找到內在動力?很明顯,他們身上的某些東西是鮮活的、有生命的,他們想要掌控生活中的挑戰。「內在動機」這個詞似乎既適用於這些孩子,也適用於哈洛實驗中的猴子。對年幼的孩子來說,學習是一項主要的工作。當他們不再一心想著滿足自己的溫飽或者服從父母的要求時,就會自然而然地、滿懷激情地學習。
  • 大學績點是「門票」而非「保險單」 人生需要「自我實現」而非...
    這是一種「自我變現」而非「自我實現」。我們遵從著被制定好的遊戲規則,傾盡全力,而忽略了遵循這些規則並非人生的唯一意義,而命運也並不是由績點這一個變量決定的。「內向和外向並不是非黑即白,而是並行不悖。一個人想要擁有持久的動力去努力,哪怕這個努力是為了超越別人,獲得成功,它往往也是基於內在動力的,而非外在動機,否則很可能半途而廢。
  • 現代獨立女性掌控自己人生的六點建議
    我們為什麼想自主掌控人生,不就是擁有選擇的權利嗎,如果這都被剝奪了,所謂的「女權」還有什麼意義?我們一定要清楚的是,自由不應該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通過努力換來的。也有些女人說:"非要爭取自由幹什麼,受累不討好,乖乖做別人的小公主不好嗎",那麼我問你,你憑什麼有資格做別人的」小公主「呢?
  • 《掌控自我》:化解內心衝突,解決外在矛盾,獲得自我掌控的力量
    在剛才的遊戲中,駕駛者是否是自己,意味著自己的人生是否掌控在自己手裡。如果沒有駕駛者或沒有坐在方向盤前,你只是一個乘客,則意味著尚未掌控自己的生命或其他部分。通過心理遊戲,來直窺最真實隱秘的自我,是《掌控自我》一書的一大特點。
  • 從打雜到迪士尼CEO,艾格:沒有什麼逆襲,掌控自己就能掌控人生
    04沒有什麼逆襲,掌控自己就是掌控人生其實羅伯特.艾格的所謂逆襲,就是不斷努力最後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的過程。與其說是逆襲,不如說艾格完美地掌控了自己的人生。第一,把失敗當起點而不是終點。而在職場工作,每個人都有自己缺點和優點,我們要真誠地面對他們,發揮自己的優點,而面對缺點也不需要掩蓋,而是儘量的弱化缺點並減少由此而來的負面影響。然後再不斷努力,慢慢去改變缺點。第三,把握對自己的控制權。
  • 你只需要掌控自己這些優勢!
    為了激勵更多的內向者掌控美好生活,她創作了生活中的性格心理學系列作品《內向高敏者》《性格拼圖》《內向心理學》等,這個系列一經出版,就成為廣受好評的熱門暢銷書。在《內向高敏者》這本書中,西爾維亞·洛肯首先和我們探討,什麼是真正的幸福、如何獲得幸福人生?
  • 擁有能力的人才能掌控職場和人生的發展,永不失業
    才能夠真正掌控職場和人生的發展。不管做什麼工作,都要以自身能力為前提,當下流行一句話「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有夢想是好事,但要量力而行。首先,看看我們的家庭能不能允許我為了理想去折騰,當你是家裡頂梁柱的時候,你最該考慮的是家裡人的吃飯問題,而不是你的夢想!
  • 有多少喜歡或愛不是建立在能掌控之下?
    有多少喜歡或愛不是建立在能掌控之下?文/徐徐01心理學家武志紅曾經是個品學兼優的小孩,但是在第一批少先隊員選拔中卻落選了。少年隊員是老師用來獎罰學生的工具,而小武志紅不需要被獎勵或懲罰就已經做的很好。換言之,他有自己的想法,而這個想法帶領他走出老師的控制範圍。老師對這樣的優等生束手無策,控制不了。獎勵也好,懲罰也罷,他仍然是他,不為別人的意志所左右,堅定的做自己,不受外界控制。
  • 《狗十三》: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父母不要成為「掌控者」
    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的靈魂......」《狗十三》,平淡而又深刻的教育現狀越是親近越容易「以愛之名」形成掌控,在電影《狗十三》中講述了一個女孩從童年到成年所發生的平淡故事,之所以說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