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錯誤的理解了測量時間膨脹效應的鐘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用到的鐘了,此鍾非彼鍾,你理解意義上的鐘是人工製造的鐘,而測量時間膨脹效應的鐘是天然的時間量度,所以不會出現你題目描述的問題。
自從時間膨脹效應被提出,相關的實驗驗證一直在進行,上世紀四十年代,科學家在測量μ子的數量時,發現快速移動中的μ子的衰變速度要比它們相對我們靜止時的衰變速度要慢10倍,這表明速度的快慢確實影響了它的衰變快慢,半衰期是一定的,那麼肯定是時間變慢了,所以實驗驗證也是沒有問題的。
還有一次實驗是在1971年,物理學家為了驗證時間膨脹效應,特意將4個極為精準的銫原子鐘放在了民航客機上,等它們到達了目的地時,發現飛機上的原子鐘,它的時間確實比地面上的原子鐘慢了59納秒。
為什麼不是銫原子鐘自身變慢了呢?
銫原子鐘是一種極為精密的原子鐘,它是根據銫原子內部的電子在兩個能級間跳躍時輻射出來的電磁波作為標準,這是人類無法用客觀條件來進行限制的,目前最為精確的銫原子鐘可以保證在2000萬年間裡不會變慢或變快一秒。
銫原子鐘
如何來理解時間?
時間是人類的定義,雖然看不見也摸不著,但是它真實的且客觀的存在,它存在於慢慢腐爛的蘋果中,也存在於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進程中,我們用時間來記錄歷程,時間也許並不叫做時間這個名字,它可以叫任何一種名字,但這並不改變它存在的本質。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