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3 23:10 |浙江新聞客戶端 |策劃 應忠彭 記者 章慧聰
提起溫州和溫州人,很多人腦海中會浮現這樣幾個關鍵詞:會做生意、抱團打拼、探路先驅……在外溫州人用「商行天下」的行動和「善行天下」的魅力擦亮了世界溫州人這張「金名片」。殊不知,溫州人「商行天下」的背後是濃厚的文化基因。
溫州,一座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溫州人的血液裡滋養著永嘉學派。這座「鬥城」走出了葉適、孫詒讓、南懷瑾、鄭振鐸等一大批文化藝術界人士。當下,在全國和全球的各個角落也活躍著一批溫州文化人,讓溫州走出了一條名揚海內外的新路子——「藝行天下」。
12月22日下午,以「甌越情懷 藝行天下「為主題的第35期世界溫州人鄉賢講壇在世界溫州人家園舉行。活動現場,著名家具設計師、澳珀家俱設計總監朱小傑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表演藝術家、世界溫州人聯誼總會婦女會理事葉璐圍繞個人經歷、藝術創作、心得體會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主題分享。
隨後,本次活動的嘉賓主持、國家一級播音員朱小傑上場,他對溫州文化也特別關注,今年的世界溫州人云社區中秋聯誼會的主持也是他擔任。嘉賓主持朱小傑和兩位嘉賓為現場觀眾演繹了一場精彩的互動論壇,共同追尋世界溫州人把溫州文化傳播至全球各地、把溫州故事講給世界人民聽、把激揚新時代溫州人精神作為己任的歷史足跡。
朱小傑:手藝人憑啥贏得口碑
「今天我想從一個主題開始講起:作為一名溫州人,我感到很自豪。」論壇環節,朱小傑從自己的願望聊起。他說,一直以來,溫州人留給世人的印象便是「會做生意」,然而對於溫州人能否做設計、能否從事藝術行業一直持觀望態度。幾年前,北京設計周邀請朱小傑擔任策展人,藉此契機,他便滿口答應。「溫州人能代表中國設計界,我覺得很自豪。溫州人會做生意的背後,是因為有文化,而不僅僅是因為勤勞。」在設計界,朱小傑總是藉機告訴別人自己是土生土長的溫州人,溫州人也能做設計、做藝術。
著名家具設計師、澳珀家俱設計總監 朱小傑
幾年前,在義大利米蘭設計周上,朱小傑的設計作品《錢椅》作為中國傳統家具的代表亮相,贏得西方設計界陣陣喝彩。朱小傑認為,溫州人向來是坐著解決問題的,而中國的家具發展史也是從「坐」開始的,《錢椅》便貼切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
在朱小傑設計的作品裡,可以看到他時而用形狀、時而用神態、時而用工藝、時而用材料,將傳統與現代緊緊相連。他還擅長運用自然材料,木頭、竹子、皮革、石頭、陶土等,這些在他的設計中也隨處可見。朱小傑說,自己生在中國,長在中國,用「明」做事,用「道」做人。在他50多年的設計生涯中,道家「順應自然」的思想讓他始終處在平和之中,享受生活,享受設計。
著名家具設計師、澳珀家俱設計總監 朱小傑
「一件好的設計不僅是漂亮的造型,更要有內在技術與工藝設計支撐。」近幾年,在設計中沿承民族文化,成為設計界經常談論的話題。但在朱小傑看來,傳承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絕不僅僅是在外形上的模仿和參照,更重要的是參透其中的文化內核,以古今恆一的「匠心」,打造出舒適、簡潔、符合當下審美的作品。
在澳珀家俱的大樓外部,爬山虎佔滿了整個外牆,綠絲絛在微風吹拂下輕輕舞動。這樣的靈感來源於他兒時記憶中的歌謠:爬爬山嶺,吃吃麥餅,蚊蟲叮叮……這樣的景象,充滿了原生態的閒趣與自然氣息。「一條大河,不僅風吹稻香,兩邊依水聚落著大大小小、高低不同的房子,家就在河岸棲息生衍……」在家鄉的土地,伴著兒時的光景,自然是一種生活的享受。
小時候由於家庭原因,朱小傑很早便開始工作,他的父親是一名畫家,或許是「基因」使然,朱小傑也慢慢走上了設計這條路。多年後前往澳大利亞遊學,朱小傑稱之為「洋插隊」,頗有些苦中作樂的意味,但他也坦言,這種經歷能讓人看到很多東西,明白許多道理。「也正因為這樣,我才能去學手藝,而且很喜歡做手藝。」學手藝的那段時間,每天和師傅們待在一起,都是簡單純粹的生活,這樣原汁原味的生活方式讓朱小傑留戀至今。
比起設計師這個角色,他更喜歡手藝人。朱小傑說,自己曾從事過多種職業,石匠、木匠、鉗工、會計等,可是最後最後還是回到手藝人的角色。
葉璐:「文化騎士」一波三折闖世界
「我是喝著甌江水、吃著甌柑長大的。」從溫州走向世界,始終不忘濃濃家鄉情。葉璐聊起了兒時的溫州記憶。葉璐出生於溫州鹿城一個高級工程師家庭,父母都在溫州建築設計院工作,期許日後她也能成為一名建築設計師。但葉璐從3歲起就喜歡唱歌。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表演藝術家 葉璐
在溫州市區建設小學就讀的葉璐,畢業前就作為藝術特長生被溫七中錄取,正式開始了舞蹈表演的訓練。由於舞蹈表演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葉璐也常常在早上5點來鍾就起來練習,她父母對此十分反對。於是葉璐就向他們承諾:數理化成績絕不落下。聰明伶俐的葉璐在往後的學習中,也確實做到了二者兼顧,這讓父母都找不出反對她搞文藝表演的理由。
「我現在穿鞋子比正常要大兩碼,就是小時候練習舞蹈時,腳背起腫,留下毛病。」對初中時期的刻苦訓練,葉璐記憶有心。也正是那段經歷,讓葉璐更加學會了刻苦和勤奮。「我至今還非常感謝溫七中的藝術生活。」
不過,在藝術的道路上,葉璐走得並不那麼順利。高考結束後填報大學志願時,葉璐瞞著家裡報考了中央民族音樂學院,在初選中入圍後,被父親發現後阻止。後來,杭州小百花越劇團來溫州招考,葉璐再次成功入圍,但再次被父親阻止。父母還是希望她能夠成為一名設計師。
為了能讓父母同意,葉璐最終上的是杭州師範學院音樂系。那時大學管畢業分配,葉璐的父親認為她畢業後去當老師,也就放心了。
畢業後,葉璐被分配到樂清師範學院當音樂老師。過了沒多久,她又「不安分」了。重燃舞臺表演的夢想後,剛工作一年的葉璐便辭職去投考了上海歌舞劇院。憑著優異的表現,葉璐和上海電子輕音樂團籤了3年合約,她的演藝生涯也自此開始。之後,香港一家名為「永恆」的唱片公司找到葉璐籤約,開起了她的流行音樂生涯。
正當在國內順風順水之時,葉璐也開啟了世界之旅。她只身前往義大利求學,最初是應家人要求學習經濟貿易,但骨子裡還忘不了音樂。最終,遇見義大利音樂騎士裡納多·薩巴蒂尼,並得到他的賞識,獲得跟隨這位歌劇大師免費學習兩年的機會,在義大利名聲大振。
不過,又因為家庭,葉璐來到了加拿大,離開音樂16年之久。在闊別了義大利 19 年之後,又重回義大利開啟了歌劇音樂之旅,按她的話來說:要和最好的人拼了——向義大利最優秀的歌唱家學習。
到底是什麼,讓一個人離開了本行16年後,又如此快地轉身?「溫州人是穿著草鞋跑的,重新接觸音樂後,睡覺時間我也在聽音樂。」葉璐說,自己骨子裡還有溫州人的那股不服輸、不放棄的性格。葉璐個人,也相繼獲得義大利「歌劇音樂終身成就獎」、「義大利文化形象大使」和義大利「抒情音樂國際大獎」等榮譽。
如今,葉璐說,無論走到哪裡,始終說自己是溫州人,她也能講一口流利的溫州話。她還會回到母校,跟年輕人分享她的藝術心得和經歷。
嘉賓主持、國家一級播音員 朱小傑
朱小傑以自己手藝人的心態贏得口碑,葉璐憑著一聲歌喉「聲動世界」。在世界各地,像朱小傑和葉璐一樣生長於斯、赴外發展、情系故鄉的溫州人還有很多,他們把濃濃的溫州情懷放進自己的時光背囊,把溫州文化傳播至全球各地,把溫州故事講給世界聽。也正是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溫州人精神的內涵,以文化為紐帶,聯結內外溫州人,拓展溫州「朋友圈」。從這個角度說,他們也是暢通雙循環、構建新格局的開路先鋒,是溫州打造文化高地的實踐者、開拓者、創新者。
溫州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黃益友為朱小傑、葉璐頒發「鄉賢講壇主講嘉賓」榮譽證書(攝影:張新雙)
16087362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