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抑憤怒,不叫「處理情緒」:一個人的真正成熟,從表達憤怒開始

2020-11-03 一書一課

今天為什麼要討論「憤怒」呢?

這源於前幾天我與妹妹的一次「吵架」,當時,她握緊拳頭對我大吼:「我真的很生氣!你這樣做是不對的!」

這是內向的她少有的能如此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我覺得她能說出來真的很好。

生活中,很多人都認為憤怒是一種不好的情緒,很多高情商人士也都在教我們要控制憤怒,控制住憤怒才是高情商的表現,但真的是這樣嗎?

在⼼理學領域,沒有任何⼀種情緒是完全負⾯的,任何⼀種情緒都有它的意義和存在的理由,憤怒情緒也是。憤怒是讓⼈體處於⾼能量狀態便於對特殊情況迅速作出反應。

一、

壓抑憤怒,是一種受傷害的開始

Terry 今年四十好幾歲了。用她女兒的話說,她「曾是這世界上最和善、溫柔、甜美的女人」——是的,「曾是」。

在丈夫 Gary 忽而一夜消失不見之後,她確信自己和四個女兒被拋棄了。於是,這個曾經最溫柔的女人內心的憤怒像火山一樣爆發。她開始酗酒、亂發脾氣、戾氣十足。

這部電影的英文名叫做 The Upside of Anger,或許可以翻譯成「憤怒的好處」。電影中,憤怒就是一把利刃,戳破 Terry 看似四平八穩、實則被空虛和不安全感充滿的生活。

想來,Terry 可能從來就不是那麼和善、沒脾氣的一個人,而是一直在掩蓋自己的「陰暗」情緒,直到憤怒的導火索將她陳舊的心理模式和生活方式捅破。

生活中,也許你也有這種體驗,明明自己心裡很不高興,但表面上卻表現出大度寬容,跟對方說:「沒事,沒事。」

其實內心卻已經在滴血,有的更甚之,在臉上堆滿笑容,希望對方不要認為自己已經發脾氣了。

如果忍受能解決問題,這樣的「內傷」也算值得,可經常會發生的事情——忍耐超過極限後的突然爆發。

比如,在工作中忍無可忍,領導或者同事並沒有像自己期象中那樣發生一些變化,於是憤憤不平提出離職或者大吵一架,不知事後如何收場。

或在情侶之間中爆發一次,對方可能都沒搞懂,為何你會為一件小事會如此暴怒?

有很多的人由於不會表達憤怒,把憤怒憋在心裡,最終性格變得更加委曲求全,變得懦弱。

二、

憤怒有時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過這樣的體會,當我們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時,僅僅用良好的態度、理性的言辭是很難震懾對方。

相反的如果我們發一頓脾氣,反而能夠讓對方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從而更好地、更快地解決問題。

舉個例子:你在機場等飛機,但航空公司服務人員突然告知,航班延誤了,不能準點起飛,並且航空公司也沒有為你提供妥善的安置服務。

這個時候如果你忍住脾氣跟航空公司的人講道理、提建議,那多半是無效的,但是如果你直接發火,表達對此事憤怒的情緒,那航空公司的人可能會立即為你安排酒店、並幫你改籤機票。

憤怒確實有威懾的效果,那這是不是意味著,只要憤怒就能夠起到效果呢?答案是否定的。

《狡猾的情感》作者指出,憤怒的這個情緒必須是真實的、有感而發的,他必須真的因為某個人或者某件事感到憤怒,而不是裝的,因為裝的很容易露餡。

真正的憤怒往往會讓人看到一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決心,真正憤怒的人也往往願意承受必要的風險。

比如他們可能會打人、會辱罵傷害對方,這樣的行為雖然是不對的,但是,人們一眼就能分辨出這些人是動了真格的,為了息事寧人,對方自然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所以,有時候,被認為是負面情感的憤怒,能夠讓我們在與他人的互動中做出可信的威脅,從而提高自己的生存優勢,有助於我們達成目標。

三、

學會恰當的表達憤怒

表達憤怒是一種能力,學會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憤怒,不僅有利於身心健康,更有利於人際關係的發展和事業的成功。

可以說,恰當地表達憤怒是我們每個人必須學會的技能之一。

恰當表達憤怒有兩個方法,或許你可以嘗試:

1、幽默的表達

在職場中或者親密關係中,當你覺察到自己有一點生氣,並且知道自己為何生氣的時候,不妨把表達的方式加工一下告知對方。

如,「你剛才說的那句話氣到我了,小心哦,再惹我掀桌啦~」幽默的表達往往不會破壞關係,還會為關係增添色彩。


2、較為正式的表達

有些時候我們非常生氣,這時候需要跟對方溝通。做到只表達自己的感受,不攻擊對方。

可以嘗試用「我」為開頭。「我感覺這樣讓我非常不舒服,需要明確一下,我們做這件事的目的是什麼?」

除此之外,表達憤怒還可以參考四個步驟:

(1) 停下來,除了呼吸,什麼都別做;

(2) 想一想是什麼想法使我們生氣了;

(3) 體會自己的需要;

(4) 表達感受和尚未滿足的需要。

有時,很多人在第3步和第4步之間,我們需要先傾聽他人。在得到傾聽和理解之後,他們也就可以靜下心來體會我們的感受和需要。

最後,我們要明白一點:憤怒本來是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的一種正常情緒。

合理的表達憤怒、釋放憤怒,不再一味壓抑憤怒或者雷霆使得爆發——會讓我們的人際關係、身心都越來越健康。

相關焦點

  • 「表達憤怒」不等於「憤怒表達」
    高琳我們對生活慣常的理解中,憤怒大概率是一種負面情緒,似乎在通往成熟的路上,必修一課便是學會控制憤怒,最好能做到連氣都不要生。然而心理學家認為,被壓制的憤怒背後,往往有著更為糾纏複雜的情緒和期待,或許是將憤怒指向內在,形成抑鬱;或許是犧牲自我,卻想要佔領道德制高點的傲慢。其實,表達憤怒不可怕,怕就怕自己沒有察覺。我們需要對憤怒有自我覺察,允許憤怒像其他情緒一樣流動。因為任何一種情緒都沒辦法被壓抑,所有被壓抑的情緒終將捲土重來。那麼,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合理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呢?
  • 學會處理情緒,表達憤怒,不做壞脾氣的娃
    因此作為父母,要知道有情緒是在正常不過的事,人都會有情緒。寶寶通過學習並在實踐中逐漸了解行為有哪些後果,他們發脾氣的行為就會逐漸減少。但是,父母等監護人錯誤的處理方式,使孩子不良行為得到強化,甚至經常導致暴怒發作。
  • 孩子憤怒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錯誤的處理方式
    昨天帶孩子去遊樂場玩,一個孩子因為不遵守遊樂場的規則被媽媽說了一頓,本以為這位媽媽說完以後,孩子會繼續去玩。沒相當孩子站在原地,做著一副很氣憤的樣子,握緊拳頭就向媽媽打去。明明就是自己的不對,媽媽說了兩句就開始憤怒了。其實生活中很多孩子都容易憤怒,孩子像惡魔一樣,會毫無緣由地哭泣,因為很小一件事而大發脾氣。
  • 發洩憤怒真的比壓抑憤怒更有利於健康嗎?
    可能有人會說,不痛快就說出來唄,別把自己憋出病來。 《真實的幸福》這本書的作者,積極心理學之父塞利格曼,通過大量的實驗數據,得出來一個結論:發洩憤怒比壓抑憤怒對健康的損害更大。
  • 真正成熟的人,從不壓抑自己的壞情緒
    一個人要想真正成長,必須在洞悉自己的同時又有所追求。主創君邀請你與我們一同靜下來,深入思考我們自己的存在,一起成長。卻總是急躁、憤怒,開始吵架、摔門…… 明明手頭有許多火燒眉毛的事情要做,可卻無法抑制地拿著手機開刷…每天都處於焦慮、煩躁之中,為自己的工作和人際交往擔心……別人衝我們大吼大叫時,我們明知道這是對方的情緒,卻止不住地感到憤怒、受傷,現在回想起來仍然感到心痛……  你是不是想消滅自己的負面情緒
  • 《控制憤怒》:發洩憤怒、壓抑情緒就能減輕憤怒?這樣只會更憤怒
    這種方法將幫助我們有效處理情緒問題,並告訴我們如何運用他們提出的技巧對憤怒的根源與本質有一個系統的了解。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跟隨作者的步伐,看一看我們究竟該如何應對憤怒。作者埃利斯在書中,就我們總結了應對憤怒情緒常見的五個誤區:1、通過發洩的方式來減輕憤怒如今,發洩屋、發洩玩具很受年輕人的喜愛,因為在我們的傳統認知中,有情緒就要發洩出來,這樣才會讓自己更好受,但其實這種方式並不能夠幫助我們真正消解憤怒,反而還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 《控制憤怒》:發洩憤怒、壓抑情緒就能減輕憤怒?這樣只會更憤怒
    這種方法將幫助我們有效處理情緒問題,並告訴我們如何運用他們提出的技巧對憤怒的根源與本質有一個系統的了解。作者埃利斯在書中,就我們總結了應對憤怒情緒常見的五個誤區:1、通過發洩的方式來減輕憤怒如今,發洩屋、發洩玩具很受年輕人的喜愛,因為在我們的傳統認知中,有情緒就要發洩出來,這樣才會讓自己更好受,但其實這種方式並不能夠幫助我們真正消解憤怒,反而還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 一個人越表達「憤怒」情緒,他的人緣越好,原因很現實
    一個人越表達「憤怒」情緒,他的人緣越好,原因很現實每個人都是會有自己的情緒的,當你遇到開心的事情的時候,你的內心也會跟著變好, 臉上的笑容也會增加許多。但是,也有一種情況就是,一個人越表達自己「憤怒」情緒的時候,他的人緣反而越來越好,原因很現實。1、他「憤怒」地點是別人的共鳴要說「憤怒」這個詞,其實每個人都是會有的,主要就是看是因為什麼事情而觸及到自己的這個情緒。
  • 不要壓抑憤怒的情緒,爆發出來吧!該發火時就發火吧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憤怒被定義為了一種負面情緒,如果出現了,必須要馬上制止,越快消除它越好,被當作了洪水猛獸。尤其是一句非常流行的話「憤怒是無能的表現」更加推波助瀾,這麼一來,平常血氣方剛的人格外無地自容,紛紛主動承認自己的愚蠢;另一方面,原本就不善面對負面情緒的人就成為那 批被訓怕了的小孩子,最關注的事就是研究如何控制情緒避免發怒。
  • 憤怒管理的10個小貼士
    憤怒是一種力量,對於維護個人界限,保護我們不受他人的侵犯,捍衛自己利益有很有幫助。比如,同樣遭遇校園霸凌,一個人不懂得表達憤怒,選擇默默忍受,一個人表達了自己的憤怒了,進行反抗,後者往往不再成為被欺負的對象。 從這些角度講,憤怒保護了我們,憤怒是一件好事呢。
  • 正視自己的憤怒情緒
    事實上,和喜怒哀樂一樣,憤怒也是人類最普遍的情緒之一。哪怕一個人的修養再好,哪怕一個人的性格再溫和,都會有發脾氣,有發怒的時候,這一點是沒有辦法避免的。只不過說,有些人能夠很好地掩飾自己的情緒,能夠提高自己的容忍的限度,所以在面對一些事情的時候,不會那麼激動。不過,我們也不必妖魔化憤怒,說到底,憤怒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而已。
  • 十個技巧教孩子管理憤怒情緒
    怎麼講道理也不聽?可能是你用錯了方法,兒童的憤怒更需要被認真傾聽和理解。「只有當憤怒真正被傾聽和理解時,它才會全部消散。」——卡爾·羅傑斯所有的兒童都會憤怒,和成人一樣,合適的憤怒是人類正常的情緒。憤怒是身體的「戰鬥」反應,它能在我們感到被威脅時保護我們的安全。當有人侵犯我們的界限時,我們就會感到憤怒。
  • 怎樣優雅地告訴別人:我生氣了丨憤怒表達指南
    表面上的風平浪靜會讓你獲得暫時的安全,既不用承擔破壞人際關係的風險,也不用擔心因憤怒的表達而失去重要他人或事物。但事實上如果不及時處理負面情緒,憤怒始終積壓於心,得不到釋放和消解,就會在內心種下了一顆種子。日積月累,憤怒在心中肆意滋長,萌生出充滿敵意的攻擊性行為,這種破壞性反而更大。
  • 情緒管理:憤怒的影響,擁有憤怒的情緒該何去何從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針對個人的憤怒情緒,它的存在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影響,該怎樣去處理憤怒比較好。首先,憤怒會讓我們很容易失去理智,因為一時衝動做了錯事,緊接著就是伴隨著悔恨,然後付出很大代價去補償。
  • 你的憤怒屬於哪種類型?6種憤怒情緒的類型和心理處方
    人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總會遇到一些憤怒的事。如果長期壓抑自己,不將憤怒爆發出來,將會對自己有很大的傷害,比如打擊你的自尊,甚至傷害你的身體,帶來高血壓和心臟病。憤怒本身不過是你情緒冰山的一角,它並不是獨立存在,而是被其他的情緒所引發,如害怕、怨恨或不安。
  • 心理學:憤怒情緒的本質是什麼?該如何應對?
    「喜怒哀樂」是人最基本的四種情緒,人們在遇到挫折、被嘲笑、夫妻矛盾、被打擾、突然意外等情況時經常容易憤怒、發火、甚至暴跳如雷,偶爾產生憤怒情緒是很正常的,但經常的憤怒情緒對外不僅傷害別人,對內也傷害自己。比如:我最近一次產生憤怒情緒是費勁心血寫了兩個小時的文稿因忘記保存而丟失,真是心痛致極,憤怒到極點,焦慮、急躁,感覺整個人心跳都在加快,血壓升高。
  • 該怎麼教孩子處理憤怒情緒?
    」「你發脾氣的樣子太醜了,我不喜歡這麼醜的你。」你看,在孩子一開始表達生氣的時候,大人們就急忙忙地把這些評價都貼到了孩子身上,嚇得孩子把怒氣都堵在了裡面。娃想發怒,又莫名地把憤怒藏起來。比如,新聞裡報導的,因為戀愛分手就拿刀殺人,或者因為被同學嘲笑想殺死對方,這些事件背後的憤怒情緒,真的就屬於壞的憤怒。而憤怒之所以成為壞的憤怒,是因為一開始,我們壓抑了自己的憤怒。
  • 我的憤怒到底該如何表達丨心理諮詢師請回答
    負面情緒就一定會造成負面的後果嗎?對於負面情緒就只能百般隱忍嗎?如果不是,我們該如何合理地表達和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呢?本期「心理諮詢師請回答」,我們選取了簡單心理問答區一名用戶關於 話題的提問。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心理諮詢師們是怎麼看待這一問題的,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 三步教你處理憤怒,做個不吼不叫的父母
    今天通過剖析自己,結合《非暴力溝通》跟大家一起解析練習:如何處理憤怒,做個不吼不叫的媽媽?在管理憤怒之前,必須認識到:發生了什麼只是憤怒的誘因,並非原因。不是別人做了什麼讓你憤怒,而是我們內心深處的什麼東西與他們所做的事呼應。這才是憤怒的真正原因。
  • 6種憤怒情緒的類型和心理處方
    ,但如果長期壓抑自己,不將憤怒爆發出來,將會對自己有很大的傷害,比如打擊你的自尊,甚至傷害你的身體,帶來高血壓和心臟病。憤怒本身不過是你情緒冰山的一角,它並不是獨立存在,而是被其他的情緒所引發,如害怕、怨恨或不安。所以既然憤怒不可避免,我們要做的不是壓抑憤怒,而是找到引發自己憤怒的情緒,在憤怒之前消除這些情緒,從而去掉憤怒帶來的消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