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什麼要討論「憤怒」呢?
這源於前幾天我與妹妹的一次「吵架」,當時,她握緊拳頭對我大吼:「我真的很生氣!你這樣做是不對的!」
這是內向的她少有的能如此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我覺得她能說出來真的很好。
生活中,很多人都認為憤怒是一種不好的情緒,很多高情商人士也都在教我們要控制憤怒,控制住憤怒才是高情商的表現,但真的是這樣嗎?
在⼼理學領域,沒有任何⼀種情緒是完全負⾯的,任何⼀種情緒都有它的意義和存在的理由,憤怒情緒也是。憤怒是讓⼈體處於⾼能量狀態便於對特殊情況迅速作出反應。
一、
壓抑憤怒,是一種受傷害的開始
Terry 今年四十好幾歲了。用她女兒的話說,她「曾是這世界上最和善、溫柔、甜美的女人」——是的,「曾是」。
在丈夫 Gary 忽而一夜消失不見之後,她確信自己和四個女兒被拋棄了。於是,這個曾經最溫柔的女人內心的憤怒像火山一樣爆發。她開始酗酒、亂發脾氣、戾氣十足。
這部電影的英文名叫做 The Upside of Anger,或許可以翻譯成「憤怒的好處」。電影中,憤怒就是一把利刃,戳破 Terry 看似四平八穩、實則被空虛和不安全感充滿的生活。
想來,Terry 可能從來就不是那麼和善、沒脾氣的一個人,而是一直在掩蓋自己的「陰暗」情緒,直到憤怒的導火索將她陳舊的心理模式和生活方式捅破。
生活中,也許你也有這種體驗,明明自己心裡很不高興,但表面上卻表現出大度寬容,跟對方說:「沒事,沒事。」
其實內心卻已經在滴血,有的更甚之,在臉上堆滿笑容,希望對方不要認為自己已經發脾氣了。
如果忍受能解決問題,這樣的「內傷」也算值得,可經常會發生的事情——忍耐超過極限後的突然爆發。
比如,在工作中忍無可忍,領導或者同事並沒有像自己期象中那樣發生一些變化,於是憤憤不平提出離職或者大吵一架,不知事後如何收場。
或在情侶之間中爆發一次,對方可能都沒搞懂,為何你會為一件小事會如此暴怒?
有很多的人由於不會表達憤怒,把憤怒憋在心裡,最終性格變得更加委曲求全,變得懦弱。
二、
憤怒有時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過這樣的體會,當我們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時,僅僅用良好的態度、理性的言辭是很難震懾對方。
相反的如果我們發一頓脾氣,反而能夠讓對方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從而更好地、更快地解決問題。
舉個例子:你在機場等飛機,但航空公司服務人員突然告知,航班延誤了,不能準點起飛,並且航空公司也沒有為你提供妥善的安置服務。
這個時候如果你忍住脾氣跟航空公司的人講道理、提建議,那多半是無效的,但是如果你直接發火,表達對此事憤怒的情緒,那航空公司的人可能會立即為你安排酒店、並幫你改籤機票。
憤怒確實有威懾的效果,那這是不是意味著,只要憤怒就能夠起到效果呢?答案是否定的。
《狡猾的情感》作者指出,憤怒的這個情緒必須是真實的、有感而發的,他必須真的因為某個人或者某件事感到憤怒,而不是裝的,因為裝的很容易露餡。
真正的憤怒往往會讓人看到一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決心,真正憤怒的人也往往願意承受必要的風險。
比如他們可能會打人、會辱罵傷害對方,這樣的行為雖然是不對的,但是,人們一眼就能分辨出這些人是動了真格的,為了息事寧人,對方自然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所以,有時候,被認為是負面情感的憤怒,能夠讓我們在與他人的互動中做出可信的威脅,從而提高自己的生存優勢,有助於我們達成目標。
三、
學會恰當的表達憤怒
表達憤怒是一種能力,學會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憤怒,不僅有利於身心健康,更有利於人際關係的發展和事業的成功。
可以說,恰當地表達憤怒是我們每個人必須學會的技能之一。
恰當表達憤怒有兩個方法,或許你可以嘗試:
1、幽默的表達
在職場中或者親密關係中,當你覺察到自己有一點生氣,並且知道自己為何生氣的時候,不妨把表達的方式加工一下告知對方。
如,「你剛才說的那句話氣到我了,小心哦,再惹我掀桌啦~」幽默的表達往往不會破壞關係,還會為關係增添色彩。
2、較為正式的表達
有些時候我們非常生氣,這時候需要跟對方溝通。做到只表達自己的感受,不攻擊對方。
可以嘗試用「我」為開頭。「我感覺這樣讓我非常不舒服,需要明確一下,我們做這件事的目的是什麼?」
除此之外,表達憤怒還可以參考四個步驟:
(1) 停下來,除了呼吸,什麼都別做;
(2) 想一想是什麼想法使我們生氣了;
(3) 體會自己的需要;
(4) 表達感受和尚未滿足的需要。
有時,很多人在第3步和第4步之間,我們需要先傾聽他人。在得到傾聽和理解之後,他們也就可以靜下心來體會我們的感受和需要。
最後,我們要明白一點:憤怒本來是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的一種正常情緒。
合理的表達憤怒、釋放憤怒,不再一味壓抑憤怒或者雷霆使得爆發——會讓我們的人際關係、身心都越來越健康。